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春”是川北陇东,陕西汉中以及安康部分地区曾有一种汉族民间说唱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形式在农家村寨述说着农耕时代的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种类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至今,它的足迹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文章从它的起源说起,将其发展脉络、消逝因素逐步呈现。
【关键词】“说春”;春倌 ;说唱艺术;农村地区
逐本溯源探究竟
我国民间的许多民俗中,和春天密切相关的不在少数。例如自古以来最为隆重的春节,就和上古时期的春祭有着密切的关系。
“说春”古曰“鞭春”,关于它的起源与商朝武丁时期的迎四方神之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时,农民对节令无知,造成庄稼收成不好,“三皇”、“五帝”颇为着急,它们便常骑一头耕牛四处探寻,传播一些播种知识。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倌说春”的习俗逐渐形成。 “春官”们去农村传授节令常识,又恰逢春节前后,觉得该说些讨喜的话,这种话由最开始的简便通俗直到后来被人逐步改编完善,便形成了一些艺术色彩较浓的唱词,从此“说春”之俗便在农村地区流传开来。
谁道来?是“春倌”
“春倌”,即“说春”的人。“春倌”最早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春官”,古代一种小官职。《周礼》中就有天官等六宫职务。春官专管祭祀典礼。后来的《左传》和《汉书》都有“春官为正木”的表述,是主管农牧业生产的官吏。唐宋到明清时,春官逐渐演变成了主管天文历法的小吏,其职能已经接近民间的春倌了。随着春倌职能的逐渐清晰,春倌对掌管历法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的春倌通常为中老年男士,并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略懂音律,具有随机应变,即兴说唱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走村串户说春是继续民间习俗,也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春倌到来怎么说?
说春,说春,到底怎么说呢?我出生在川北地区的农村,儿时曾有幸目睹过说春的流程。
一、开财门。有了《开财门》主人才知道春倌来了;二、送《春贴》。《春贴》一般为红色纸张,上面写有节气表,提醒农民播种收割的时间,通常春倌把《春贴》放在主人家堂屋的搁板上,《春贴》的张数也是有讲究的,每家每户只能送出一张,目的是宣扬春天的重要性,警示“一年无二春”,提醒农民抓紧时间播种。三、说主体。主要说的春夏秋冬四季,讲二十四个农事节气,目的是为农民普及节令知识;四、杂说。这一环节内容较为丰富,内容有富于哲理的贤哲、历史等,有民间故事渔樵问答等。如果碰到兴趣相投的主人,他们为了考考春倌,还会专门出一些难题,让春倌记性表演,杂说是体现春倌能力的重要环节。五、结束出门。结尾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说春的结束意味着春倌带走了主人家的五瘟晦气等,让主人家在新的一年得以丰收,诸事顺利。
道说词,品曲调
说了这么久,到底春倌在说些什么?且看: 远看青山雾沉沉,鲁班修造一座府衙门……① 这是春倌进堂屋时所唱的词。此外,还有一些是根据情景即兴说唱的词,如春倌到家后,大人小孩都在家并来观望,春倌就会唱:“主人家,心肠好,儿子儿孙绕高堂……”这些唱词较为灵活幽默,风趣讨喜。“说春”,之所以因其特有的说唱音乐形式有过辉煌的时期,与其特殊的曲调有密切关系。它的音乐体现出典型的地方曲艺特色,旋律性不强,字多腔少,音调几乎是在西南官话的语言基础上稍加处理,音调古朴,朗朗上口。曲调上唱用同一曲调反复唱词,较为单一。节奏上较为规整,结构上多为上下句形式。
说春人呐今安在?
如今,我们只能从记忆和文献中获取有关说春的事迹,不禁要问,曾如此活跃,备受瞩目的这一民俗究竟因何淡出我们的视线?在一声叹息之余,有必要谈谈造成它走向衰亡的原因,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春倌队伍的老化以及后继无人。由于说春兴起较早,当年的说春人早已步入高龄,尽管对于他们来说,“说春”这一口头上的技术活不仅是他们用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还肩负着传承民俗音乐的使命。尽管老春倌们寄希望于后人,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收入的微薄导致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一行业,农村的青年人纷纷涌向城市,这种趋势一直持续至今,加上普及力度不够,他们对这一民俗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不愿意拜师学艺。社会的发展。回顾20世纪九十年代往前,内陆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民获取农事的信息相对匮乏,有了春倌送的春联,人们对于农事和年历就有了更为精准的时间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掌握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方便,单从”说春“传播信息的作用来看,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说春”不得不顺应时代走下曾经辉煌的舞台。
当然,“说春”的流逝不能只言片语而论,其中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这些民俗文化能在快节奏的今天保留一份特有的美好,尽管“说春”的境况只是众多现象中的一例,但我们仍然可以努力让它们消逝得慢一点,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要任其消亡,否则我国的艺术之园必将少掉许多珍贵的不可重复的花朵。
注释:
①赵育命,《黔北的“说春”》[J].民俗研究,2002 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1] 赵育命,《黔北的“说春”》[J].民俗研究,2002 年第一期
[2] 马向阳《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困难及对策研究——以陇南西和春官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 2014年10月
作者简介:吴欢(1991—),女 ,汉族,四川巴中人,硕士,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研究方向:音乐鉴赏与评论。
【关键词】“说春”;春倌 ;说唱艺术;农村地区
逐本溯源探究竟
我国民间的许多民俗中,和春天密切相关的不在少数。例如自古以来最为隆重的春节,就和上古时期的春祭有着密切的关系。
“说春”古曰“鞭春”,关于它的起源与商朝武丁时期的迎四方神之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时,农民对节令无知,造成庄稼收成不好,“三皇”、“五帝”颇为着急,它们便常骑一头耕牛四处探寻,传播一些播种知识。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倌说春”的习俗逐渐形成。 “春官”们去农村传授节令常识,又恰逢春节前后,觉得该说些讨喜的话,这种话由最开始的简便通俗直到后来被人逐步改编完善,便形成了一些艺术色彩较浓的唱词,从此“说春”之俗便在农村地区流传开来。
谁道来?是“春倌”
“春倌”,即“说春”的人。“春倌”最早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春官”,古代一种小官职。《周礼》中就有天官等六宫职务。春官专管祭祀典礼。后来的《左传》和《汉书》都有“春官为正木”的表述,是主管农牧业生产的官吏。唐宋到明清时,春官逐渐演变成了主管天文历法的小吏,其职能已经接近民间的春倌了。随着春倌职能的逐渐清晰,春倌对掌管历法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的春倌通常为中老年男士,并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略懂音律,具有随机应变,即兴说唱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走村串户说春是继续民间习俗,也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春倌到来怎么说?
说春,说春,到底怎么说呢?我出生在川北地区的农村,儿时曾有幸目睹过说春的流程。
一、开财门。有了《开财门》主人才知道春倌来了;二、送《春贴》。《春贴》一般为红色纸张,上面写有节气表,提醒农民播种收割的时间,通常春倌把《春贴》放在主人家堂屋的搁板上,《春贴》的张数也是有讲究的,每家每户只能送出一张,目的是宣扬春天的重要性,警示“一年无二春”,提醒农民抓紧时间播种。三、说主体。主要说的春夏秋冬四季,讲二十四个农事节气,目的是为农民普及节令知识;四、杂说。这一环节内容较为丰富,内容有富于哲理的贤哲、历史等,有民间故事渔樵问答等。如果碰到兴趣相投的主人,他们为了考考春倌,还会专门出一些难题,让春倌记性表演,杂说是体现春倌能力的重要环节。五、结束出门。结尾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说春的结束意味着春倌带走了主人家的五瘟晦气等,让主人家在新的一年得以丰收,诸事顺利。
道说词,品曲调
说了这么久,到底春倌在说些什么?且看: 远看青山雾沉沉,鲁班修造一座府衙门……① 这是春倌进堂屋时所唱的词。此外,还有一些是根据情景即兴说唱的词,如春倌到家后,大人小孩都在家并来观望,春倌就会唱:“主人家,心肠好,儿子儿孙绕高堂……”这些唱词较为灵活幽默,风趣讨喜。“说春”,之所以因其特有的说唱音乐形式有过辉煌的时期,与其特殊的曲调有密切关系。它的音乐体现出典型的地方曲艺特色,旋律性不强,字多腔少,音调几乎是在西南官话的语言基础上稍加处理,音调古朴,朗朗上口。曲调上唱用同一曲调反复唱词,较为单一。节奏上较为规整,结构上多为上下句形式。
说春人呐今安在?
如今,我们只能从记忆和文献中获取有关说春的事迹,不禁要问,曾如此活跃,备受瞩目的这一民俗究竟因何淡出我们的视线?在一声叹息之余,有必要谈谈造成它走向衰亡的原因,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春倌队伍的老化以及后继无人。由于说春兴起较早,当年的说春人早已步入高龄,尽管对于他们来说,“说春”这一口头上的技术活不仅是他们用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还肩负着传承民俗音乐的使命。尽管老春倌们寄希望于后人,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收入的微薄导致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一行业,农村的青年人纷纷涌向城市,这种趋势一直持续至今,加上普及力度不够,他们对这一民俗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不愿意拜师学艺。社会的发展。回顾20世纪九十年代往前,内陆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民获取农事的信息相对匮乏,有了春倌送的春联,人们对于农事和年历就有了更为精准的时间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掌握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方便,单从”说春“传播信息的作用来看,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说春”不得不顺应时代走下曾经辉煌的舞台。
当然,“说春”的流逝不能只言片语而论,其中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这些民俗文化能在快节奏的今天保留一份特有的美好,尽管“说春”的境况只是众多现象中的一例,但我们仍然可以努力让它们消逝得慢一点,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要任其消亡,否则我国的艺术之园必将少掉许多珍贵的不可重复的花朵。
注释:
①赵育命,《黔北的“说春”》[J].民俗研究,2002 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1] 赵育命,《黔北的“说春”》[J].民俗研究,2002 年第一期
[2] 马向阳《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困难及对策研究——以陇南西和春官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 2014年10月
作者简介:吴欢(1991—),女 ,汉族,四川巴中人,硕士,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研究方向:音乐鉴赏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