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放牧时期的选择是决定能否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草地资源的重要条件.为明确始牧期对草地的影响,在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地设置两种不同始牧期(5月10日、6月10日开始放牧)样
【机 构】
: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牧时期的选择是决定能否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草地资源的重要条件.为明确始牧期对草地的影响,在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地设置两种不同始牧期(5月10日、6月10日开始放牧)样地及不放牧对照样地(CK).于2019年的6月、8月及10月测定各个样地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并计算草地牧草增长速率及理论载畜量.结果 显示,在6月,不同始牧期草地植被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月至10月间,6月始牧草地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等各项指标显著高于5月始牧的草地(P<0.05).同时,6至8月间6月始牧草地的牧草增长速率高于5月始牧草地,8至10月间不同始牧期草地的牧草增长速率基本持平.在载畜能力方面,6月始牧草地始终保持着更高的载畜能力.综合考虑草地高度、盖度、生产力、牧草增长速率及承载能力等各因素,6月中旬开始放牧较为合适.
其他文献
为探明我国北方草原区在矿业开采背景下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以及对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选择锡林浩特市大型煤电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对草原群落α多样性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在1991-2016年间,作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草原面积持续减少,斑块数量持续增加,斑块破碎化显著。主要的人工斑
在自然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大背景下,城郊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等非集中建设区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通过分析非集中建设区的概念和现状问题,提出田园功能单元是非集中建设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突破口,并从地位作用、概念内涵、编制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田园功能单元展开研究。同时,文章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全面阐述了田园功能单元规划编制思路,初步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编制管理结合、规划实施一体"的非集中建
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指数,分析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结合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辨识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物质的"虚体"发展趋势必将带来空间的"虚拟"转型。虚拟空间不断介入社区生活,引发了社区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模式的变革和实体空间利用方式的变化。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万物互联背景下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活动特征、日常行为活动的"线上化"可行度及行为需求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将社区的实体空间分为三大类,并相应提出了虚拟活动辅助型空间的功能转型、体验性目的主导型空间的功能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要素配置的重要工具,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和传导机制等内容亟待探索与明确。文章通过梳理城乡规划体系下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面临的编制主体多元、编制深度不一、传导路径不清的困境,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的"底图底数""传导衔接""全周期管理"思维,并提出在规划编制层面,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需以现状摸底评估为基础,厘清空间性内容编制要点,明确规划成
为探明干旱区栽培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叶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对施氮的响应,进一步完善施氮对光合特性的影响机理,本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氮(尿素,N,46%)量处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