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针对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竞赛要求、现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与设计理论相脱节等问题,提出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从师资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园林工程课程 教学改革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035-03
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和培养符合社会及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30多家部委、单位联合主办,截至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11届,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大。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院校级三级竞赛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风向标。本文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代表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高职组)”赛项为例,总结近年来参加比赛所累积的经验,依据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内容,探索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一、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在2017年以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面对高职园林类、环境艺术设计类等专业设置的赛项为“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考查参赛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代表队曾获此赛项的广西区赛一、二等奖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而自2017年起,赛项更名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项目,考核制度和标准由学校、行业、企业共设。与以往相比,赛项设置更侧重对于学生施工技术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更全面地考查了参赛学生的综合技能与职业发展能力。由于园林工程课程教学不适应新的竞赛制度,以及教师缺乏施工操作项目指导经验等原因,园林专业代表队在此后的竞赛中的成绩有所下降。
二、园林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工程课程是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主要包含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具有内容烦琐、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通过指导学生训练并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团队教学经验总结,发现目前园林工程課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师的教学技能无法适应竞赛要求。近年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无论是在赛项内容的设置还是竞赛标准的制定上都融入了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传统的园林工程教学内容主要还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对于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施工技术的关注度较少。部分园林工程课程的授课教师并没有施工一线的工作经验,对于施工技术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本身就缺乏实战经验,其教学技能当然无法适应竞赛的要求。
(二)现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传统园林工程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为辅。对施工技术的讲解多是在教室内,以教材结合PPT课件进行讲解。由于理论教学过程中脱离了场地的实况,加之教材理论知识内容烦琐、枯燥、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尽管课程教学中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课时数较少,且此环节多是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此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遗忘率较高,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足。在对参赛学生选拔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流程、工程材料等方面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弱,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足。
(三)未重视思维培养,与设计理论相脱节。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重展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技术,但是却缺乏系统性和实战性。“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学生只能根据理论照猫画虎绘制施工图,却不懂得如何根据所绘制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对于实际成品的尺寸、材料、呈现效果和工程造价更是难以把握。另一方面,传统园林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与设计课程相衔接,使得学生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脱节,做设计时较少从工程施工技术实际出发去考虑景观设计的形式和材料规格选择,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对设计的理解,缺乏艺术审美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三、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园林工程教学改革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教学团队针对学生培养过程中施工技术和实践操作环节弱项,结合职业技能竞赛的赛项要求和训练模式,对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教练型师资队伍。高职教育中教师的任务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组织、发动、引导、控制及评估,虽然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为在校学生,但学生的竞赛成果也从侧面反映出背后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综合考虑了行业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为课程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通过指导和参与竞赛,教师更容易发现自身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的短板。施工实践操作环节一直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施工指导能力的教练型师资是园林工程课程改革的基础。教师首先需从自身出发,认真研究赛项规程和内容,分析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性,深入施工企业一线掌握行业最新技术,通过观摩优秀工匠施工技艺,了解施工实战技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要求参赛学生在12小时内根据施工图纸,使用工具对园林景观进行制作、安装、布置和维护。指导教师必须在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安全、高效地使用石材切割机、激光水平仪、无线电钻等工具。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环节,如砌筑景墙时如何才能勾缝均匀、横平竖直,铺设水池时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水池防渗,植物种植时如何才能定位准确等内容,教师自身需要先熟练掌握其窍门,而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操作演示。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突出重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园林工程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包含园林工程竖向设计、土方计算、铺装工程、水景工程、种植工程、水电工程、假山工程、机械工程等方面知识。若要求学生在规定学时内全面掌握并熟练运用所有知识,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实用性更强的知识点有所侧重地讲解。例如,在“土方工程量”章节中,传统的计算方法为方格网法计算。此计算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起来比较吃力,需要占用大量时间精力。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计算方式的使用率却比较低。目前,施工企业一般都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土方量的计算,相对更快且准确率更高,效率更高。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传统算法外,还应考虑企业需求,加强学生对于此类专业计算软件的操作学习。此外,还应结合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例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评判的标准参照施工员、园林绿化工等职业技能标准,采用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A3_82-20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等规范和标准,这些也应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2.调整课时分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是以竞赛工作任务中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评价来制订的评分细则,比较符合职业岗位评价标准。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改变以往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先进行理论授课后进行技能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过程逻辑为中心划分为各个知识模块,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依据园林施工基本流程“测量—平整—放线—土方—水电—基础—种植”的步骤,设置“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定点放线”“水电工程”“水景工程”“铺装工程”“假山工程”“绿化种植工程”等知识模块。理论教学采用教室内授课与现场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主要介绍某项工程的施工原理和施工图设计要点。实践环节在校内园林实训场地进行,由教师演示施工步骤和技术要领,学生按相应流程练习施工操作。教改后的理论课时相对减少,实践环节课时增多,教学内容更系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园林工程知识体系,加深对施工图设计的理解,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强,施工流程条理更清晰,对施工工艺的了解更深入。
3.注重思维训练,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训模式。“园林”是一项技术工程也是一项艺术创作。园林工程作为园林专业中实践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承担着与其他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的任务。新时代对于园林人才的培养,应是培养学生着眼全局进行思考,具备设计、选材、施工和成本质量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课程教学改革,除了单个知识模块的需要设置实践操作环节外,还应在讲授完所有知识点后,安排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训环节。在一周时间内,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全程指导下,按照“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这一程序进行集中训练,完成从纸上构思变成具体实物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设计创意是如何经过工程施工最后变成艺术花园。
首先,方案设计阶段,由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学生小组接受任务后,开始根据任务书提供的场地情况(5m×6m的实训工位)和材料清单进行方案设计。其次,施工图设计阶段,学生小组按要求提交:总平面图,尺寸定位图,竖向标高设计图,种植设计图,地面铺装做法结构详图,景墙和花坛结构详图,水电布置平面图等施工图纸。最后,现场施工阶段,学生小组按照施工流程分工合作,按图施工,安全合理使用工具完成识图放样、砌筑墙体、园路铺设、种植植物、铺设草皮、水电安装等工作。通过现场施工阶段训练,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检验了学生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图纸的规范性。
(三)多方面考核,完善评价体系。园林工程教学改革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考评方式较为片面,忽视了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检验。应注重过程性评定,建立更全面的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改革后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考核评价和综合实践考核评价两个方面。
1.课程考核评价。课程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由平时成绩(20分)、技能成绩(40分)和卷面成绩(40分)3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对学生上课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定,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及表现情况以及完成的作业质量情况等。技能成绩,针对学生在每个知识模块中对于施工图绘制技巧以及施工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卷面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园林工程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情况。试卷内容删减以往要求背诵记忆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增加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对于园林工程中设计的施工组织、施工流程、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文明等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
2.综合实践评价。综合实践成绩满分为100分,由园林施工团队专业教师组成考评组,依据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小组完成课程实训的过程及施工作品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小花园设计方案(10分),考查学生对于设计场地的理解,对于园林各要素的恰当运用情况以及其设计构思立意的新颖性。(2)施工图设计(30分),考查学生对于施工基础理论技术的应用,(下转第39页)(上接第36页)对于AutoCAD制图软件的熟练情况,以及对于制图规范的掌握情况。评价标准参照《建筑制图标准GB 50104-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等国家制图标准。(3)施工操作流程(10分),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默契程度以及对于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对于安全文明施工的实践情况;考查学生的施工组织和工作模式合理性,对于工具、设备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以及根据不同工种性质的个人防护工作情况等。(4)施工成果质量(50分),考核要点为考查学生施工成果的施工工艺及质量。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反映了最新的职业理念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竞赛与常规教学之间的交融。只有将技能竞赛的内涵精神、规范要求融入课程教学改革中去,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更贴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总结園林工程课程教学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率显著提升,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稳步上升,在2018年获得了广西区赛二等奖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的成绩。从专业建设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依托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进一步加大教练型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正需要从全局出发对整个园林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专业的持续向上发展,在今后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学生的就业创业中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明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3)
[2]阳艳美.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视角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3)
[3]林云仙.提升“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林区教学,2017(2)
[4]汤辉.“大工程观”视野下的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园林工程”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5]彭颢善,罗晓菊,李春暖.基于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5(5)
【作者简介】江 汇(1986—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研究。
(责编 卢 雯)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园林工程课程 教学改革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035-03
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和培养符合社会及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30多家部委、单位联合主办,截至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11届,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大。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院校级三级竞赛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风向标。本文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代表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高职组)”赛项为例,总结近年来参加比赛所累积的经验,依据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内容,探索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一、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在2017年以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面对高职园林类、环境艺术设计类等专业设置的赛项为“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考查参赛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代表队曾获此赛项的广西区赛一、二等奖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而自2017年起,赛项更名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项目,考核制度和标准由学校、行业、企业共设。与以往相比,赛项设置更侧重对于学生施工技术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更全面地考查了参赛学生的综合技能与职业发展能力。由于园林工程课程教学不适应新的竞赛制度,以及教师缺乏施工操作项目指导经验等原因,园林专业代表队在此后的竞赛中的成绩有所下降。
二、园林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工程课程是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主要包含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具有内容烦琐、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通过指导学生训练并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团队教学经验总结,发现目前园林工程課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师的教学技能无法适应竞赛要求。近年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无论是在赛项内容的设置还是竞赛标准的制定上都融入了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传统的园林工程教学内容主要还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对于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施工技术的关注度较少。部分园林工程课程的授课教师并没有施工一线的工作经验,对于施工技术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本身就缺乏实战经验,其教学技能当然无法适应竞赛的要求。
(二)现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传统园林工程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为辅。对施工技术的讲解多是在教室内,以教材结合PPT课件进行讲解。由于理论教学过程中脱离了场地的实况,加之教材理论知识内容烦琐、枯燥、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尽管课程教学中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课时数较少,且此环节多是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此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遗忘率较高,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足。在对参赛学生选拔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流程、工程材料等方面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弱,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足。
(三)未重视思维培养,与设计理论相脱节。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重展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技术,但是却缺乏系统性和实战性。“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学生只能根据理论照猫画虎绘制施工图,却不懂得如何根据所绘制的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对于实际成品的尺寸、材料、呈现效果和工程造价更是难以把握。另一方面,传统园林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与设计课程相衔接,使得学生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脱节,做设计时较少从工程施工技术实际出发去考虑景观设计的形式和材料规格选择,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对设计的理解,缺乏艺术审美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三、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园林工程教学改革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教学团队针对学生培养过程中施工技术和实践操作环节弱项,结合职业技能竞赛的赛项要求和训练模式,对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教练型师资队伍。高职教育中教师的任务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组织、发动、引导、控制及评估,虽然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为在校学生,但学生的竞赛成果也从侧面反映出背后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综合考虑了行业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为课程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通过指导和参与竞赛,教师更容易发现自身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的短板。施工实践操作环节一直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施工指导能力的教练型师资是园林工程课程改革的基础。教师首先需从自身出发,认真研究赛项规程和内容,分析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性,深入施工企业一线掌握行业最新技术,通过观摩优秀工匠施工技艺,了解施工实战技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要求参赛学生在12小时内根据施工图纸,使用工具对园林景观进行制作、安装、布置和维护。指导教师必须在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安全、高效地使用石材切割机、激光水平仪、无线电钻等工具。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环节,如砌筑景墙时如何才能勾缝均匀、横平竖直,铺设水池时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水池防渗,植物种植时如何才能定位准确等内容,教师自身需要先熟练掌握其窍门,而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操作演示。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突出重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园林工程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包含园林工程竖向设计、土方计算、铺装工程、水景工程、种植工程、水电工程、假山工程、机械工程等方面知识。若要求学生在规定学时内全面掌握并熟练运用所有知识,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实用性更强的知识点有所侧重地讲解。例如,在“土方工程量”章节中,传统的计算方法为方格网法计算。此计算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起来比较吃力,需要占用大量时间精力。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计算方式的使用率却比较低。目前,施工企业一般都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土方量的计算,相对更快且准确率更高,效率更高。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传统算法外,还应考虑企业需求,加强学生对于此类专业计算软件的操作学习。此外,还应结合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例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评判的标准参照施工员、园林绿化工等职业技能标准,采用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A3_82-20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等规范和标准,这些也应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2.调整课时分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是以竞赛工作任务中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评价来制订的评分细则,比较符合职业岗位评价标准。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改变以往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先进行理论授课后进行技能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过程逻辑为中心划分为各个知识模块,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依据园林施工基本流程“测量—平整—放线—土方—水电—基础—种植”的步骤,设置“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定点放线”“水电工程”“水景工程”“铺装工程”“假山工程”“绿化种植工程”等知识模块。理论教学采用教室内授课与现场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主要介绍某项工程的施工原理和施工图设计要点。实践环节在校内园林实训场地进行,由教师演示施工步骤和技术要领,学生按相应流程练习施工操作。教改后的理论课时相对减少,实践环节课时增多,教学内容更系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园林工程知识体系,加深对施工图设计的理解,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强,施工流程条理更清晰,对施工工艺的了解更深入。
3.注重思维训练,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训模式。“园林”是一项技术工程也是一项艺术创作。园林工程作为园林专业中实践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承担着与其他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的任务。新时代对于园林人才的培养,应是培养学生着眼全局进行思考,具备设计、选材、施工和成本质量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课程教学改革,除了单个知识模块的需要设置实践操作环节外,还应在讲授完所有知识点后,安排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训环节。在一周时间内,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全程指导下,按照“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这一程序进行集中训练,完成从纸上构思变成具体实物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设计创意是如何经过工程施工最后变成艺术花园。
首先,方案设计阶段,由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学生小组接受任务后,开始根据任务书提供的场地情况(5m×6m的实训工位)和材料清单进行方案设计。其次,施工图设计阶段,学生小组按要求提交:总平面图,尺寸定位图,竖向标高设计图,种植设计图,地面铺装做法结构详图,景墙和花坛结构详图,水电布置平面图等施工图纸。最后,现场施工阶段,学生小组按照施工流程分工合作,按图施工,安全合理使用工具完成识图放样、砌筑墙体、园路铺设、种植植物、铺设草皮、水电安装等工作。通过现场施工阶段训练,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检验了学生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图纸的规范性。
(三)多方面考核,完善评价体系。园林工程教学改革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考评方式较为片面,忽视了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检验。应注重过程性评定,建立更全面的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改革后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考核评价和综合实践考核评价两个方面。
1.课程考核评价。课程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由平时成绩(20分)、技能成绩(40分)和卷面成绩(40分)3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对学生上课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定,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及表现情况以及完成的作业质量情况等。技能成绩,针对学生在每个知识模块中对于施工图绘制技巧以及施工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卷面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园林工程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情况。试卷内容删减以往要求背诵记忆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增加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对于园林工程中设计的施工组织、施工流程、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文明等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
2.综合实践评价。综合实践成绩满分为100分,由园林施工团队专业教师组成考评组,依据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小组完成课程实训的过程及施工作品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小花园设计方案(10分),考查学生对于设计场地的理解,对于园林各要素的恰当运用情况以及其设计构思立意的新颖性。(2)施工图设计(30分),考查学生对于施工基础理论技术的应用,(下转第39页)(上接第36页)对于AutoCAD制图软件的熟练情况,以及对于制图规范的掌握情况。评价标准参照《建筑制图标准GB 50104-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等国家制图标准。(3)施工操作流程(10分),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默契程度以及对于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对于安全文明施工的实践情况;考查学生的施工组织和工作模式合理性,对于工具、设备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以及根据不同工种性质的个人防护工作情况等。(4)施工成果质量(50分),考核要点为考查学生施工成果的施工工艺及质量。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反映了最新的职业理念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竞赛与常规教学之间的交融。只有将技能竞赛的内涵精神、规范要求融入课程教学改革中去,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更贴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总结園林工程课程教学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率显著提升,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稳步上升,在2018年获得了广西区赛二等奖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的成绩。从专业建设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依托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进一步加大教练型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正需要从全局出发对整个园林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专业的持续向上发展,在今后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学生的就业创业中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明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3)
[2]阳艳美.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视角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3)
[3]林云仙.提升“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林区教学,2017(2)
[4]汤辉.“大工程观”视野下的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园林工程”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5]彭颢善,罗晓菊,李春暖.基于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5(5)
【作者简介】江 汇(1986—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研究。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