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性前置胎盘MRI征象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孕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分析MRI征象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PPP孕妇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根据产后出血情况分成产后出血组(41例)与非产后出血组(27例),分析PPP孕妇MRI征象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PPP孕妇MRI征象中,子宫肌层信号局部中断消失、胎盘下段膨隆伴子宫轮廓变形、胎盘基底血流信号增多、T2 WI低信号带及胎盘凹陷均与产后出血显著相关(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子宫下段胎盘厚度是PPP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95%置信区间(CI)0.637~0.869],截断点为3.86 cm时,预测产后出血的敏感度为68.3%,特异度为85.2%.结论 前次前置胎盘史此次妊娠为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时易发生产后出血,MRI征象及子宫下段胎盘厚度测量可用于预测产后出血.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对于处在不同绝经状态下轻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女性,进行盆底肌锻炼干预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盆底中心就诊的中老年轻度(Ⅰ~Ⅱ期)POP患者(年龄45~65岁)共计1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殖衰老分期系统(STRAW+ 10)将其分为绝经前期组(45例)、绝经早期组(62例)、绝经晚期组(58例).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PFMT),分别干预12周,通过POP-Q分期、PERFECT法盆底评估、盆底肌电评估(Glazer法)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女性中盆腔缺陷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收治的83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缺陷患者,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客观评估围手术期安全性,术后随访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20(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ISQ-12)评价手术疗效.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UA中度114例,IUA重度49例;每组内术后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大剂量组(8 mg/d,中度57例,重度24例)、中剂量组(4 mg/d,中度57例,重度25例),用药2月后复查宫腔镜对比分析子宫内膜修复和再粘连
目的 提高颅内原发软骨肉瘤的CT及MRI诊断水平.方法 对1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颅内原发软骨肉瘤的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软骨肉瘤中8例位于颅底蝶岩缝区,伴有颞骨岩尖部骨质不同程度侵蚀破坏,其中5例为WHOⅠ级,3例为WHOⅡ级.另外2例分别位于左侧额顶部交界处及左侧中颅窝硬膜下区,病理为间叶性软骨肉瘤.7例CT可见斑点状钙化影,1例伴有出血.10例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9例T2 WI信号不均匀,10例扩散加权成像(DWI)均呈低信号.8例颅底软骨肉瘤MRI增强呈轻至中度不均匀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DL-AI)系统对辅助低年资医师在低剂量CT(LDCT)肺癌筛查中对血管粘连型肺结节(JVPN)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256排宽体胸部低剂量成像早期肺癌筛查受检者104例.2名低年资影像科医师在传统阅片模式(方法A)和DL-AI系统辅助诊断阅片模式(方法B)下进行JVPN检测.记录每种方法检出的每个患者结节总数、结节的位置及大小.最终以2名高年资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确认的结节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2种检测模式对JVPN的检出率、漏诊率.利用χ2检验比较2种方法对JVP
目的 探讨增强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食管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和增强CT资料,分析其常规影像学特征(包括部位、大小、边界、均匀度及强化程度).利用ITK-SNAP软件在动脉期及静脉期CT图像上画取全肿瘤感兴趣区(ROI),提取食管鳞癌的纹理特征(包括平均值、标准差、能量、偏度、峰度、熵值及自相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食管鳞癌高、低级别组的临床、常规影像学特征及纹理特征进行比较,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目的 探讨转移性胃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形式,以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转移性胃癌的临床及MSCT完整资料,观察记录其一般资料、诊断转移性胃癌间隔时间、生存时间、MSCT表现形式(部位、形态、强化方式等).结果 原发肿瘤分别为:鼻腔及右足部黑色素瘤各1例,升结肠及横结肠溃疡型腺癌各1例,左肺下叶腺癌1例.5例转移性胃癌中,3例为同时性转移,2例为异时性转移,最长间隔时间为65月,2例于发现转移性胃癌8月后死亡;5例均为单发病变,3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胃底;MSCT平扫表现为密度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与CT静脉造影(CTV)在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79例左侧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下肢静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分为左IVCS组27例、无IVCS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经CDUS或CTV检查,通过比较2组CDUS和CTV检查指标,分析CDUS、CTV或两者联合对左IVCS的诊断性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US与CTV对IVCS的诊断价值.结果 CDUS诊断左IVCS准确度83.5%,CTV诊断左IV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癌灶液实性区表观扩散系数(ADC)与Ki-67表达水平动态改变的相关性,探讨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含液性区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NAC前后数据:液性区ADC值(ADC液性区)、实性区ADC值(ADC实性区)、液实性区ADC值(ADC比值)及NAC前、手术后Ki-67表达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对NAC前后各ADC值、Ki-67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依据NAC前后Ki-67指数变化趋势进行分组,即Ki-67降低组及未降低组,以Spearman相关
目的 探讨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钼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分析的临床诊断价值与预测模型研究.方法 选取首次确诊为乳腺肿瘤的184例患者,均行钼靶、SPE/CT及DCE-MRI检查,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92例)和验证组(92例),其中恶性肿瘤106例(57.6%),2组患者在年龄占比、肥胖占比及肿瘤恶性程度占比上无明显差异性.由3位放射科医生对影像数据进行提取及量化,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对所有影像学特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