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投掷项目是一种体能主导类项目,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最大潜能,就需要从增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着手。本文阐述了投掷运动发力的内涵,指出了投掷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明确了投掷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与原则,以期更好地推动投掷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投掷运动;基本要求;训练方法
1.投掷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1)显著加大功率输出。在发力过程中,核心肌群承担着发力和传导的重要功能,要完成肢体发力,就要将核心肌群蓄积的能量进行传导,确保方向的传递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核心部位拥有的肌群越大,则会产生更多的产能和储能。在投掷运动中,人体总重心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发挥大肌肉群髋部的作用,并以此作为用力的开始,进而向下传导至脚与地面接触,这表面上是脚对地面的作用,而真正的力量来源则是腰髋肌群的原动肌群的发力,并对这股力量进行能量传递,通过闭合动力链向下肢转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核心肌群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初输出动力的大小,即输出功率的大小。
(2)提高肢体协调性。投掷运动对身体的平衡能力有较大的要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器械离手之前的准备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较好的身体平衡能力,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强大的核心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员的躯干在核心力量的驱使下,自身的稳固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对四肢的控制力也将得到较大的提升,故而不需要在这方面耗费较大的精力,而可以在最后发力阶段集中更多的力量。调动更多肌肉参与投掷运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强大的核心力量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尤其是那些深层小肌群在这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要发挥更多肌肉的作用,肌肉协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强大的核心力量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提高身体和躯干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非稳定的情况下,肌肉、环节的配合会出现紊乱,改变原来的稳定条件,使肌肉协调用力的动作链遭到很大的破坏。强大的核心力量能够确保肢体的稳定性,对肌肉群协调调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机体协调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凡,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成绩。
2.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严格控制训练量。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发展主动肌力量,还要促进对抗肌群和协同肌的发展。若是训练的负荷不同的话,那么所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也正是因为这样,教练员在训练的时候应该采取区别对待原则,合理把握训练量的多少。以往的观念认为,要发展核心力量,就只能通过轻度到中度负荷训练,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大负荷训练对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提升核心力量训练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重负荷的安排上,教练员要依据肌肉类型、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训练量。此外,核心力量的发挥建立在一定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的力量积累,才能保持力量与速度之间的平衡。改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对以最大力量完成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应该采取超大负荷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2)增加投掷专项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应该和投掷专项训练结合在一起,尽量模拟实际动作完成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力量和速度的真谛,将两者统一在一起。要加强专项技术训练一方面要注意发力前的伸展放松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在发力之前,有关肌群所处的状态是比较紧张的,这样很容易导致用力方向、角度不合理等情况的发生,造成用力工作距离的缩短,对核心力量的发挥造成消极的影响,对专项竞技能力水平的提升产生阻碍。
(3)适当加入放松训练。要想取得更好的核心力量训练效果,除了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还需要适当在练习中穿插放松训练,采取多种徒手伸展放松性练习,使肌肉快速收缩能力得到保证。只有主动肌收缩、对抗肌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动作协调配合,将主动肌收缩的阻力有效地减少,放松机体有关肌肉群,为后续训练打好基础。
(4)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稳定原则、不稳定原则相结合。不稳定环境是核心部分肌肉比较常见的状态,故而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时候,应该坚持不稳定原则。只有逐步适应不稳定条件,调动更多的小肌肉群参与到运动中来,才能使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重心,稳定自己的关节。在遵循不稳定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遵循稳定原则,所谓的稳定原则是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思想的体现,要提高运动员的基本能力,就需要为其创设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当其适应了这个稳定环境之后,再逐步增加难度进入不稳定环境训练,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3.小结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训练当中广泛应用,然而研究火候还不太够。只有不断深入了解投掷发力的内涵,进一步认识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理解核心力量定义及训练的方法手段。在日常的训练中摆正核心训练的位置,发挥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投掷运动;基本要求;训练方法
1.投掷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1)显著加大功率输出。在发力过程中,核心肌群承担着发力和传导的重要功能,要完成肢体发力,就要将核心肌群蓄积的能量进行传导,确保方向的传递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核心部位拥有的肌群越大,则会产生更多的产能和储能。在投掷运动中,人体总重心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发挥大肌肉群髋部的作用,并以此作为用力的开始,进而向下传导至脚与地面接触,这表面上是脚对地面的作用,而真正的力量来源则是腰髋肌群的原动肌群的发力,并对这股力量进行能量传递,通过闭合动力链向下肢转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核心肌群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初输出动力的大小,即输出功率的大小。
(2)提高肢体协调性。投掷运动对身体的平衡能力有较大的要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器械离手之前的准备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较好的身体平衡能力,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强大的核心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员的躯干在核心力量的驱使下,自身的稳固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对四肢的控制力也将得到较大的提升,故而不需要在这方面耗费较大的精力,而可以在最后发力阶段集中更多的力量。调动更多肌肉参与投掷运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强大的核心力量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尤其是那些深层小肌群在这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要发挥更多肌肉的作用,肌肉协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强大的核心力量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提高身体和躯干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非稳定的情况下,肌肉、环节的配合会出现紊乱,改变原来的稳定条件,使肌肉协调用力的动作链遭到很大的破坏。强大的核心力量能够确保肢体的稳定性,对肌肉群协调调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机体协调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凡,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成绩。
2.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严格控制训练量。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发展主动肌力量,还要促进对抗肌群和协同肌的发展。若是训练的负荷不同的话,那么所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也正是因为这样,教练员在训练的时候应该采取区别对待原则,合理把握训练量的多少。以往的观念认为,要发展核心力量,就只能通过轻度到中度负荷训练,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大负荷训练对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提升核心力量训练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重负荷的安排上,教练员要依据肌肉类型、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训练量。此外,核心力量的发挥建立在一定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的力量积累,才能保持力量与速度之间的平衡。改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对以最大力量完成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应该采取超大负荷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2)增加投掷专项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应该和投掷专项训练结合在一起,尽量模拟实际动作完成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力量和速度的真谛,将两者统一在一起。要加强专项技术训练一方面要注意发力前的伸展放松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在发力之前,有关肌群所处的状态是比较紧张的,这样很容易导致用力方向、角度不合理等情况的发生,造成用力工作距离的缩短,对核心力量的发挥造成消极的影响,对专项竞技能力水平的提升产生阻碍。
(3)适当加入放松训练。要想取得更好的核心力量训练效果,除了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还需要适当在练习中穿插放松训练,采取多种徒手伸展放松性练习,使肌肉快速收缩能力得到保证。只有主动肌收缩、对抗肌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动作协调配合,将主动肌收缩的阻力有效地减少,放松机体有关肌肉群,为后续训练打好基础。
(4)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稳定原则、不稳定原则相结合。不稳定环境是核心部分肌肉比较常见的状态,故而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时候,应该坚持不稳定原则。只有逐步适应不稳定条件,调动更多的小肌肉群参与到运动中来,才能使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重心,稳定自己的关节。在遵循不稳定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遵循稳定原则,所谓的稳定原则是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思想的体现,要提高运动员的基本能力,就需要为其创设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当其适应了这个稳定环境之后,再逐步增加难度进入不稳定环境训练,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3.小结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训练当中广泛应用,然而研究火候还不太够。只有不断深入了解投掷发力的内涵,进一步认识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理解核心力量定义及训练的方法手段。在日常的训练中摆正核心训练的位置,发挥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