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秋季开学时,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发现本年度实际招生人数只有300人左右,于2011年基本持平(2011年招生280人),而该校每年的招生计划高达3000人。近几个月来,广告大户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突然从媒体上消失。一位广告公司从业人员表示,已经不敢找青岛飞洋做广告了,怕该校随时倒闭付不出广告费。
不只是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办高校集体面临危机。本该在危机面前积极自救的民办高校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动用的手段越来越少。此前一直呼吁宽松办学环境的民办高校,转而希望被有效监督,这样的话,至少还有机制对外证明自己有能力放手一搏。
合作伙伴的担心
民办学校面临生源危机这一说法在业内传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前,尽管有种种说法,但是在面对银行贷款时,民办高校并未感到压力。在民生银行总行从事信贷工作的李宗山表示,近年来地产一直是银行眼中最稳健的投资项目,不管外界有何说法,只要是地产项目,银行就敢贷款。大学校园建设被银行视为文化地产和商业地产,具体情况视项目情况而定。这种情况在最近几个月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今银行已经在默默地收紧对民办大学的信贷规模。
在卓越传媒担任广告策划的邓卫国最近有些烦。他的老客户中有不少是民办高校,这些学校经常在该公司代理的一些媒体上发布招生广告,但是现在邓卫国不敢再为这些公司先登广告再拿发票去收钱,而是要求先付款才能刊登广告。这样一来,他的广告经营额大幅下降。邓卫国无奈地表示,这是公司的规定。
无论是银行,还是广告公司,都已经看到了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巨大的倒闭风险。降低民办高校的信用评级,是这些合作伙伴的不得已应对措施。这使得民办高校感到很无奈。不是所有民办高校都经营得不好,有一些民办高校其实信心十足。
北京吉利大学校长江树人就表示该校经营情况很好,完全不会有倒闭风险。江树人笑言,吉利老板有眼光,早年低价拿地投资了吉利大学,这些年经营都不错。即使该校经营不好倒闭,其在北京拥有的地皮和地面建筑还是很值钱的,合作伙伴完全不必担心。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没有一个权威的评估机构对民办高校进行评估,国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监督民办高校的运营,如果有的话,就可以对经营情况不好的民办大学做出及时预警,同时对经营情况良好的民办高校进行信用背书。
“被退学”的风险
2011年烟台建文学院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千余学生面临“被退学”的处境。校方至今没给家长和学生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或解决方案,千余学生“被退学”。整个学校欠了六七千万的外债,根本没有能力偿还。最终烟台建文学院被一家文化企业收购,但对方只要学校不要学生,并且建文学院不仅无力给学生退还之前交的学费,也没办法安置这些“被退学”的学生。
学校表示会安排他们转去其他学校,中专去一个旅游学校和一个医职学校,大专去烟台南山学院继续学业。当时校方表示,南山学院有更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但条件之一便是无论他们在烟台建文学院上了几年学,去南山学院后都必须重新开始。至于退还学费的问题,经过协商,校方只是给一部分学生打了欠条。然而,正当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业还有希望时,坏消息突然袭来——原本同意接收学生的学校又不愿接收了。
最终协商的结果是,烟台建文学院的学生可以去其他学校继续学业,但是毕业后发的文凭还是建文学院的文凭。而那时候烟台建文学院已经注销好几年了。一位学生家长表示,他们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学校都倒闭了,再发这个倒闭学校的文凭,还有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要求是孩子也不用你们管了,我们自认倒霉,我们自己安排孩子接下来的学业,但学费必须全额退还。”最终,这所烟台建文学院的学生去处和解决问题方式花样百出,只求了此一桩公案,其中不少学生未得到任何补偿和安置。
现在有更多家长和学生意识到了就读民办高校的风险。有没有一种办法让学生放心填报民办高校?
不再发布的“求学预警”
2004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通篇没有关于民办学校如何终止以及民办学校的监管、托管等内容。只是在当时国家教委1993年出台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有如下规定:“民办高校如管理不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给予其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者,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予以撤销。国家明令撤销的民办高等学校,校长应负责对其在校学生妥善安置。必要时,可请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协助。”但由于已有《民办教育促进法》,该条例实际上已经废止。
由于无法可依,目前面对民办高校倒闭的实际做法就是:被撤销院校停止招生,待现有学生全部完成学业后,依法撤销;被撤销院校在校生被转至相关院校就读。第一种情况较为常见。
一些招生严重不足、资不抵债的民办高校,目前实际上正处于一个关闭之前的过渡时期,只待其学生全部毕业,就要关闭学校,清偿资产。
陕西西京学院院长任万钧表示,目前中国的民办高校领域处于“无预警、无机制”的状态。早在2005年和2006年,北京和陕西分别提出要建立民办高校的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北京教委表示会每年发布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预警,陕西则有多所民办高校已经在2006年关闭了。2006年4月5日1天之内,享有“民办高教大省”盛誉的陕西省,“死亡”了14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陕西省教育厅发文:西安爱德科技培训学院等9所民办学校,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不能按批准的办学类型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省教育厅决定予以撤销。同日,西安唐都培训学院等5所民办学校也接到通知:因不具备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决定予以撤销。
2005年8月,北京民办教育协会联手35所民办高校共同签署招生诚信公约,公开承诺招生工作杜绝虚假宣传,不搞招生承包。全国消费者协会也表示从当年8月起通过各地消协向社会发布求学预警,对部分存在招生欺诈等行为的民办高校进行曝光。但是现在能查到最后的民办高校求学预警信息发布于2009年,已有4年没有任何机构发布针对民办高校办学的预警信息了。据业内人士分析,前些年对民办高校的监督主要集中在一些打着民办高校名义的自考班,这些自考培训学校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已经多轮整合,经营不力者早已销声匿迹。似乎针对民办高校的预警在这个事实面前就已没了每年发布的必要。 才开始的“防范”
在日本、澳大利亚等中国留学生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都有针对民办大学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在日本,机制首先是信息公开,考生只要浏览大学网页,就可以了解大学的经营情况,查看大学的财务状况,此外“退学率”、“定员充满率”等都能看到。留学生从公开信息还能看到学校是否真为学生着想,从而避免入学后大学倒闭的问题。在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一项学费保障制度,所有民办高校都要缴纳一定的风险保障金到政府指定的账户,这样一旦该校倒闭,在校生可以领回自己付出的学费。
我国现在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民办高校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虽然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2012年6月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民办学校退出机制。民办学校终止办学,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提出清算和安置方案,保证有序退出,保护师生权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稳定。
《实施意见》提出,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各地要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办学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订工作预案。学校主管部门应关注民办学校举办者的运行情况,对举办者非法干预学校运行、管理,抽逃出资,挪用学校办学经费等违法行为要加强监管,对可能影响所举办学校的重大事件及时了解、快速预警,督促学校规避风险、平稳运行。建立民办学校退出机制。民办学校终止办学,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提出清算和安置方案,保证有序退出,保护师生权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稳定。民办学校举办者退出举办、转让举办者权益或者内部治理结构发生重大变更的,应事先公告,按规定程序变更后报学校审批机关依法核准或者备案。
新机制有望完善
在《实施意见》出台后,各省市已着手建立自己的民办高校风险防范机制。前不久公布的2013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点透露,市教委将按教育部部署,开展年度民办高等学校设置,包括探索建设小规模、高水平的民办文理学院,探索建立高等学校退出机制,并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及终止办学等事宜。
陕西省正在将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退出机制,通过成立民办教育评估机构、建立民办高校退出预警及干预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为民办高校的退出建立良好制度环境。在陕西省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中规定,严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设置审批,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学校,责令停止招生,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办学要求的,吊销办学许可证。意见规定,学校终止办学,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算,清算和安置方案报审批机关确认后实施。捐资举办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按投入额度取得补偿后,其余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举办者、出资者变更,原始出资额须按原值计算。营利性学校的剩余资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处理。
陕西省还将进一步完善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各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每年按学费收入的1%提取风险保证金,统一存入省教育厅指定的银行账户。风险保证金归学校所有,主要用于学校出现办学风险时,退还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及支付其他应急费用。
不只是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办高校集体面临危机。本该在危机面前积极自救的民办高校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动用的手段越来越少。此前一直呼吁宽松办学环境的民办高校,转而希望被有效监督,这样的话,至少还有机制对外证明自己有能力放手一搏。
合作伙伴的担心
民办学校面临生源危机这一说法在业内传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前,尽管有种种说法,但是在面对银行贷款时,民办高校并未感到压力。在民生银行总行从事信贷工作的李宗山表示,近年来地产一直是银行眼中最稳健的投资项目,不管外界有何说法,只要是地产项目,银行就敢贷款。大学校园建设被银行视为文化地产和商业地产,具体情况视项目情况而定。这种情况在最近几个月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今银行已经在默默地收紧对民办大学的信贷规模。
在卓越传媒担任广告策划的邓卫国最近有些烦。他的老客户中有不少是民办高校,这些学校经常在该公司代理的一些媒体上发布招生广告,但是现在邓卫国不敢再为这些公司先登广告再拿发票去收钱,而是要求先付款才能刊登广告。这样一来,他的广告经营额大幅下降。邓卫国无奈地表示,这是公司的规定。
无论是银行,还是广告公司,都已经看到了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巨大的倒闭风险。降低民办高校的信用评级,是这些合作伙伴的不得已应对措施。这使得民办高校感到很无奈。不是所有民办高校都经营得不好,有一些民办高校其实信心十足。
北京吉利大学校长江树人就表示该校经营情况很好,完全不会有倒闭风险。江树人笑言,吉利老板有眼光,早年低价拿地投资了吉利大学,这些年经营都不错。即使该校经营不好倒闭,其在北京拥有的地皮和地面建筑还是很值钱的,合作伙伴完全不必担心。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没有一个权威的评估机构对民办高校进行评估,国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监督民办高校的运营,如果有的话,就可以对经营情况不好的民办大学做出及时预警,同时对经营情况良好的民办高校进行信用背书。
“被退学”的风险
2011年烟台建文学院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千余学生面临“被退学”的处境。校方至今没给家长和学生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或解决方案,千余学生“被退学”。整个学校欠了六七千万的外债,根本没有能力偿还。最终烟台建文学院被一家文化企业收购,但对方只要学校不要学生,并且建文学院不仅无力给学生退还之前交的学费,也没办法安置这些“被退学”的学生。
学校表示会安排他们转去其他学校,中专去一个旅游学校和一个医职学校,大专去烟台南山学院继续学业。当时校方表示,南山学院有更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但条件之一便是无论他们在烟台建文学院上了几年学,去南山学院后都必须重新开始。至于退还学费的问题,经过协商,校方只是给一部分学生打了欠条。然而,正当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业还有希望时,坏消息突然袭来——原本同意接收学生的学校又不愿接收了。
最终协商的结果是,烟台建文学院的学生可以去其他学校继续学业,但是毕业后发的文凭还是建文学院的文凭。而那时候烟台建文学院已经注销好几年了。一位学生家长表示,他们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学校都倒闭了,再发这个倒闭学校的文凭,还有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要求是孩子也不用你们管了,我们自认倒霉,我们自己安排孩子接下来的学业,但学费必须全额退还。”最终,这所烟台建文学院的学生去处和解决问题方式花样百出,只求了此一桩公案,其中不少学生未得到任何补偿和安置。
现在有更多家长和学生意识到了就读民办高校的风险。有没有一种办法让学生放心填报民办高校?
不再发布的“求学预警”
2004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通篇没有关于民办学校如何终止以及民办学校的监管、托管等内容。只是在当时国家教委1993年出台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有如下规定:“民办高校如管理不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给予其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者,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予以撤销。国家明令撤销的民办高等学校,校长应负责对其在校学生妥善安置。必要时,可请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协助。”但由于已有《民办教育促进法》,该条例实际上已经废止。
由于无法可依,目前面对民办高校倒闭的实际做法就是:被撤销院校停止招生,待现有学生全部完成学业后,依法撤销;被撤销院校在校生被转至相关院校就读。第一种情况较为常见。
一些招生严重不足、资不抵债的民办高校,目前实际上正处于一个关闭之前的过渡时期,只待其学生全部毕业,就要关闭学校,清偿资产。
陕西西京学院院长任万钧表示,目前中国的民办高校领域处于“无预警、无机制”的状态。早在2005年和2006年,北京和陕西分别提出要建立民办高校的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北京教委表示会每年发布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预警,陕西则有多所民办高校已经在2006年关闭了。2006年4月5日1天之内,享有“民办高教大省”盛誉的陕西省,“死亡”了14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陕西省教育厅发文:西安爱德科技培训学院等9所民办学校,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不能按批准的办学类型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省教育厅决定予以撤销。同日,西安唐都培训学院等5所民办学校也接到通知:因不具备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决定予以撤销。
2005年8月,北京民办教育协会联手35所民办高校共同签署招生诚信公约,公开承诺招生工作杜绝虚假宣传,不搞招生承包。全国消费者协会也表示从当年8月起通过各地消协向社会发布求学预警,对部分存在招生欺诈等行为的民办高校进行曝光。但是现在能查到最后的民办高校求学预警信息发布于2009年,已有4年没有任何机构发布针对民办高校办学的预警信息了。据业内人士分析,前些年对民办高校的监督主要集中在一些打着民办高校名义的自考班,这些自考培训学校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已经多轮整合,经营不力者早已销声匿迹。似乎针对民办高校的预警在这个事实面前就已没了每年发布的必要。 才开始的“防范”
在日本、澳大利亚等中国留学生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都有针对民办大学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在日本,机制首先是信息公开,考生只要浏览大学网页,就可以了解大学的经营情况,查看大学的财务状况,此外“退学率”、“定员充满率”等都能看到。留学生从公开信息还能看到学校是否真为学生着想,从而避免入学后大学倒闭的问题。在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一项学费保障制度,所有民办高校都要缴纳一定的风险保障金到政府指定的账户,这样一旦该校倒闭,在校生可以领回自己付出的学费。
我国现在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民办高校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虽然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2012年6月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民办学校退出机制。民办学校终止办学,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提出清算和安置方案,保证有序退出,保护师生权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稳定。
《实施意见》提出,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各地要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办学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订工作预案。学校主管部门应关注民办学校举办者的运行情况,对举办者非法干预学校运行、管理,抽逃出资,挪用学校办学经费等违法行为要加强监管,对可能影响所举办学校的重大事件及时了解、快速预警,督促学校规避风险、平稳运行。建立民办学校退出机制。民办学校终止办学,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提出清算和安置方案,保证有序退出,保护师生权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稳定。民办学校举办者退出举办、转让举办者权益或者内部治理结构发生重大变更的,应事先公告,按规定程序变更后报学校审批机关依法核准或者备案。
新机制有望完善
在《实施意见》出台后,各省市已着手建立自己的民办高校风险防范机制。前不久公布的2013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点透露,市教委将按教育部部署,开展年度民办高等学校设置,包括探索建设小规模、高水平的民办文理学院,探索建立高等学校退出机制,并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及终止办学等事宜。
陕西省正在将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退出机制,通过成立民办教育评估机构、建立民办高校退出预警及干预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为民办高校的退出建立良好制度环境。在陕西省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中规定,严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设置审批,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学校,责令停止招生,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办学要求的,吊销办学许可证。意见规定,学校终止办学,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算,清算和安置方案报审批机关确认后实施。捐资举办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按投入额度取得补偿后,其余剩余资产用于公益性教育事业;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终止办学,剩余资产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举办者、出资者变更,原始出资额须按原值计算。营利性学校的剩余资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处理。
陕西省还将进一步完善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各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每年按学费收入的1%提取风险保证金,统一存入省教育厅指定的银行账户。风险保证金归学校所有,主要用于学校出现办学风险时,退还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及支付其他应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