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8号再度易主

来源 :房地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北京市长安街与西大望路交会处东南角,有一个庞大的、立志要成为中国最高端的楼盘仍处于冬眠状态。
  4月1日,中国奥园发布公告称,以18.29亿港元(人民币14.8亿元)出售其手中长安8号项目51%权益。在获偿还13.49亿港元贷款,加上出售上述长安8号51%股份获得的18.29亿港元后,中国奥园预期所获得的总款约31.78亿港元,预期录得税前利润约10.81亿港元。
  对于中国奥园转让长安8号的原因,记者向中国奥园求证,无正面回应,称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公告和业绩说明。
  曾售价8万/平米
  北京长安街上的豪宅长安8号,自去年9月停工至今,一直处于冬眠状态。4月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栋楼均处于外立面施工阶段,但无人作业。与项目工地施工一起冬眠的还有该项目的销控表。
  长安8号于2010年2月开始第一期的销售,定价8万元/平米。但随即而至的楼市调控,让销售陷入僵局,据媒体报道,其一期的回笼资金不足10亿元。在去年,中国奥园曾宣布改变营销策略,称由于限购的原因,长安8号将转售为租,长期持有,预计年底前推出,但至今也未启动第二期销售。
  这种冷清,与开发商中国奥园之前的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起步于广东的中国奥园,早期产品线主要以开发城郊大型普通住宅楼盘为主。成名后的2010年,公司有意加快在一线城市的布局,意欲通过开发一线城市的高端产品,丰富与提升公司的产品线,使出的第一招便是北京长安街上的长安8号项目。
  孰料,不到三年,中国奥园选择退出该项目。
  4月1日,中国奥园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以14.8亿元的价格将手中持有的长安8号楼盘项目公司51%股权转卖给了金利丰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行政总裁为朱李月华。
  据悉,朱李月华是广东东莞人,现为金利丰金融行政总裁、中国林大第一股东,有香港“融资大亨”、“壳后”、“赌厅公主”之称。她出身赌业世家,父亲李惠文是澳门赌业的元老级人物,其本人也一直参与博彩娱乐相关服务,对澳门博彩娱乐行业发展拥有丰富知识,亦于香港从事证券,投资银行,融资及金融服务。
  三度易手
  长安8号迎来新东家,而这种转变,已不是第一次。2004年,北京王府世纪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北京耀辉置业有限公司拿到了长安8号地块,占地面积为2.745万平米、规划建筑面积23.29万平米。那时,长安8号的案名叫“耀辉国际城”。
  据当年的公开资料显示,耀辉置业的净资产不到3000万元,注册资本只有5000万元。要想独立成功运转这个预计投资数十亿元的大项目,无疑困难重重。
  2004年9月,王府世纪将耀辉置业62%的股权以31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上市公司天鸿宝业,王府世纪仍持有该项目38%的股权,双方合作开发该项目。
  尽管耀辉置业买地的投入是个谜,但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耀辉置业,当年市值仅5000万元。随后,天鸿宝业通过银行贷款等资本腾挪术,为项目筹集拆迁款和建设资金数亿元,项目顺利启动。
  2005年10月26日,北京市国资委宣布将北京城开与天鸿集团重组为首开集团,天鸿宝业随即更名为首开股份,继续为该项目注资。
  运作了一段时间后,2008年4月,首开股份以“不擅经营豪宅”为由,欲将手中持有的“耀辉国际城”项目公司62%股权转让,王府世纪实际控制人王志才又在香港成立了世纪协润,以此公司之名接手首开股份手中62%的股权。
  根据资料显示,王志才回购耀辉国际城,除了4.587亿元的股份转让资金外,还要负担股东借款本息共计约11.41亿元的债务,因此,王志才需要向首开股份支付合计16亿元的收购资金。
  无奈“囊中羞涩”,转让金迟迟没有到位。几经周折,首开股份与世纪协润于2009年5月6日签订《股权转让补充协议》,并下达“最后通牒”。该协议指出,如果世纪协润公司不能在2009年7月31日之前向首开股份支付全部股权转让款,或不能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安排耀辉公司向首开偿还全部股东借款本息,则公司有权解除股权转让合同。
  首开退出后,楼盘案名改成“擎峰”向市场发售,以销售“赎身”。然而时运不济,该项目分别在2008年10月和11月领取预售许可证,但适逢2008年金融危机,这座定位绝对高端的豪宅销售惨淡。销售受阻,这让欲将项目回购的王志才不得不再度寻找项目合作方。
  2009年7月3日,中国奥园登场,成为第三个东家,“擎峰”再度更名为“长安8号”。
  在长安8号几次的股权更迭中,王府世纪始终“不离不弃”。公开资料显示,王府世纪掌控人王志才为澳大利亚籍华人,妻子是在《还珠格格》中扮演“晴格格”的王艳,两人于1997年在悉尼注册结婚。王艳所寓居的王府世纪豪宅超过亿元,王府世纪是王志才的房产品牌,位于北京王府井商业区。
  曾经的香饽饽
  中国奥园相关公告内容显示,2009年7月3日,中国奥园以3.7亿元收购世纪协润41.33%股份,另一家股东泓达投资公司持有余下的58.67%,而世纪协润持有长安8号项目公司北京耀辉置业有限公司96.8%的股权。通过此举,中国奥园曲线进入长安8号。
  此时,中国楼市正处于亢奋状态。
  中国奥园董事局主席郭梓文拿下长安8号之初难掩兴奋之情,欲以此项目撬开当时正火的高端市场,以丰富产品线。郭梓文曾乐观地对外宣称,该项目将在未来3年内为公司贡献130亿元的销售收入。
  长安8号 “万象更新”。 郭梓文不仅调集2009年立下战功的重庆销售团队镇守北京,更是远赴香港进行宣传。2010年1月25日,为推介长安8号项目,郭梓文和王志才专程出席在香港举行的“低碳世界中国实践”国际高峰论坛,并介绍了长安8号采用的全球领先12项低碳技术体系,包括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此后发生的两笔贷款和一次增资行动,也从侧面佐证了当初中国奥园对此高端项目前景的自信。
  2009年12月16日中国奥员发布的一份公告内容显示:12月9日,即中国奥园入股近5个月后,中国奥园为世纪协润的一笔6.7亿港元贷款提供担保,以便后者充实项目公司资本金等。
  2010年4月11日,中国奥园再发公告:4月9日,中国奥园向世纪协润提供了一笔额度为2.83亿元的三个月期贷款,以便后者清偿长安8号的相关债务。
  除了向合作方提供相关贷款协助外,2010年9月27日,中国奥园发布公告显示,当天中国奥园向世纪协润完成了增资,后者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奥园由之前的41.33%上升到52.69%,而另一家股东泓达投资公司持有的股份由之前的58.67%下降至47.31%。
  自此,中国奥园获得了长安8号的控制权。
  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10月,伴随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投资投机需求受到严重挤压,作为高端产品的长安8号销售完全陷入停滞状态,至今处于零成交状态。
  对于中国奥园转让长安8号的原因,外界猜测不一,其中有一种声音将其归因于中国奥园的资金链紧张。该公司2011年底的业绩显示,至去年底公司流动资产总值129亿元,包括现金逾38亿元,其中逾29亿元为受限制存款,流动负债逾85亿元,公司希望今年能够完成预定的50亿元销售目标。
  对于外界的相关质疑,记者向中国奥园求证,中国奥园无正面回应,称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公告。
  3月22日,中国奥园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中国奥园首席财务官林锦堂对此事表态,“我们绝对不是因为现金流问题,主要还是为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才选择这样做。”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2010年初,中国奥园欲进军楼市高端市场,扩张产品线,选择长安8号是适应市场。然而本轮地产调控之后,楼市的需求结构重新回归刚需市场,在这种背景下,放弃长安8号回归借以起家的刚需供给市场,也是应市行为。
  结局能否圆满?
  长安8号的“命运”太曲折离奇了。然而,金利丰能否续写一个“施工顺利、销量大吉”的圆满结局,业内并不看好。
  作为第四任东家,金利丰一家非地产公司,该集团主要从事金融服务,在香港和澳门涉及过酒店和娱乐业的投资,未曾进入过住宅领域。“由于金利丰并不擅长住宅项目的操作,这次可能只是充当买卖的中间人。”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外,长安8号的地理位置也越来越受到怀疑。“东长安街沿线主要作为商务区发展,周围多是写字楼或购物中心,人群结构复杂而且流动性大。”易居研究院北京所副所长牟增彬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休闲生活方式的追求,高端住宅购房者更愿意选择周围环境安静简单的楼盘。这个项目做个酒店式公寓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面对住宅销售不畅的局面,奥园也对产品的定位有所反思。2011年8月中旬,郭梓文就表示,为配合限购政策,将改变原有策略,长安8号项目将发展成长期持有型商业出租项目。
  金利丰接手后,这个停工近一年的项目何时才能再次开工,专家们也说不好。“理顺其中的关系估计还得不少的时间。”牟增彬说。
  长期从事地产并购业务的北京高峰宏道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晓东认为,经过三次转手,每次转手的企业都不想亏着卖,于是都抬高价格转手,再加上时间拖得太久,贷款财务成本太高,这让接盘者前期投入资金成本太多,而一旦遇到销售问题,项目又会停滞不前。里面的股权债券关系复杂,乱账太多,这些都给并购介入的企业增加难度。
  牟增彬进一步认为,外面的企业很难短期内厘清这个项目的关系,最好的方案是由实力强大的本土企业来解开其中死结。
  

其他文献
加强和改进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适应市场经济能力是农村党支部面临的新课题.农村党支部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领导机制.
从2014年底的危机中挣扎出来,雅居乐一直没能恢复元气。虽然其直接融资渠道开始正常运作,近期也发行了一期30亿元的非公开境内公司债券,但偿债压力依然严重。  雪上加霜的是,雅居乐的营利能力一直不见改善,毛利、净利润和净利润率持续下滑。公司计划积极扩张,资本开支继续提升,让海外大行对雅居乐未来产生担忧,中报公布后,包括摩根大通、花旗、德意志银行等均维持了股票“卖出”评级。  盈利不见改善  距离拿下
对20kV电网在江苏省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指出20kV中压电网较10kV电网在提高送电距离和容量、减少损耗和线路走廊用地等方面的优越性。提出
随着多数房企1月业绩普遍下滑,近期以恒大、越秀、华润、招商、雅居乐等为代表的南派房企,再次扛起降价大旗。而其中,华南系房企营销动作明显快于其他区域房企,雅居乐、碧桂园、佳兆业旗下重点城市或重点项目,均保持降价势头。  这是继去年10月份万科、保利、龙湖等知名房企掀起一波大面积降价潮之后,新的一波降价潮。由于2011年年底前后,多数品牌房企任务已接近完成,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房企降价动作暂缓了一
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终于忍不住,要在中国的商业地产上“分一杯羹”了。近期,沃尔玛宣布在华投资开发的购物中心已经正式启动,首个项目可能在广东省某三四线城市率先亮相。  在零售商中,沃尔玛并不是进军商业地产的“第一人”,相较于同行业者 “前仆后继”的冲动,沃尔玛已经低调谨慎地潜行了多年,有观点认为,沃尔玛为了分摊零售业持续萎缩的风险,不得不选择商业地产作为“避风港”。但是,商业地产早已经是一片竞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