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在宁德市构建“一环、一带、四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背景下,通过对海洋产业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及宁德海洋新兴产业集聚的SWOT分析,为宁德市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培育宁德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经济增长;耦合研究;SWOT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区域经济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凸显。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具有共同产业特征、文化特征的各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进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
1.宁德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出台了构建“六新大宁德”的战略部署,提出“临海、跨海、环海三步跃升”的战略决策,制定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海洋优势,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着力培育海洋产业。在《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的通知》中,对海洋产业进行扶持。
根据宁德市发展现状以及海西战略发展需求,宁德市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力争至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750亿元,2020年增加值达1800亿元,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海洋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业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五大基地,构建一环、一带、四大海洋经济聚集区发展布局。
1.1 海洋经济总量分析
宁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从2011年的224.2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82.2亿元,5年增长70.54%,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4%提高到27.74%。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崛起,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宁德现已成为海西经济新增长区域。
1.2 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德市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目前宁德全市海洋三产业比例约为27.4:28.1:44.5,海洋经济呈现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列的格局。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比较(5.1:47.9:47),第一产业明显偏高,第二产业明显偏低,说明海洋的开发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不够,从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内部来看,宁德海域使用基本上属于传统的渔业经济格局,岸线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新兴产业所占比例较小,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在渔业经济中以滩涂浅海养殖和近海捕捞占主导地位,而远洋渔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需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开发层次,第三产业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比重偏低,这在宁德海洋产业经济发展中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3 海洋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总量偏小
宁德市目前海洋开发水平较低,海洋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总量占福建省海洋经济总量比重偏小。宁德市与福建省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对比见表1.
表1 宁德市与福建省海洋经济统计数据
项目 2015年海洋经济增加值/亿元 海域使用面积/km? 岸线长度/km 单位海域面积产量/(万元/km?) 单位岸线产量/(万元/km?)
宁德 382.2 354.7 1046 0.51 0.17
福建省 5068 1675.3 3324 2.05 1.03
宁德市占福建省比重/% 7.54 21.17 31.47 24.89 16.5
数据表明,2015年福建省海洋经济增加值5068亿元,宁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382.2亿元,占全省增加值的7.54%。宁德市已利用海域使用面积354.7km,岸线长1046km,单位海域面积产值0.51万元/km,单位海域使用面积产值约为福建省产值的25%,宁德市单位岸线产值0.17万元/km,单位岸线产值约为福建省产值的10%.数据表明,宁德虽是海洋资源大市,但海域及岸线经济效益较差,对全省海洋经济贡献率明显偏低。
1.4 海域使用的结构分析
宁德市已利用海域总面积为354.7km?。,在已利用管理海域中,渔业用海面积最大,而交通运输用海和工矿用海面积次之,而滨海旅游用海面积最少。宁德市各类型海域使用面积百分比如图1所示。
由上图易知,各类海洋产业对海域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差异,海洋渔业属于传统第一产业,占用海域资源多,经济效益不明显。针对这种资源浪费问题,应加大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高效地利用海域资源。而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属于占用海域资源少,经济效益高的海洋产业,工矿用海属于海洋第二产业,经济效益也较高,应作为大力提倡的发展方向。
2.宁德海洋新兴产业集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在战略管理领域中被广泛运用的战略分析方法,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其中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遇、T(threats)是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2.1 优势分析(S-Strengths)
2.1.1 地区区位优势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北接浙江省温州市,南连省会福州市,东望台湾,西邻福建南平市,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前沿门户,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同时,宁德是福建北部和部分内陆地区直线距离最短的出海口,具有“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大通道功能,起到承接融合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台湾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1.2 海洋资源丰富
宁德沿海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宁德市所辖海域辽阔,海岸线长1046公里,曲折漫长,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优势突出。同时,沿海滩涂面积4.36万公顷,资源广阔,后备土地资源丰厚,海洋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海洋生物600多种,盛产大黄鱼、对虾、石斑鱼等海味珍品。
2.2 劣势分析(W-Weaknesses)
2.2.1 人才匮乏,自助主创新能力薄弱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目前,宁德海洋新兴产业的基础性人才,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难以满足海洋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缺少海洋新兴产业相关技术的支撑,而相关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职工、渔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因此,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宁德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2.2 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统筹不够
海洋经济的发达程度取决于海洋二、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当前宁德市海洋二、三产业的比重仍相对较小,工业化程度不够,产业层次有待提升。宁德市海洋产业发展统筹不够。海洋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目标和相关产业布局基本相似,共性多,个性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的问题。同时,尽管规划制定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但具体产业发展的规划还不够完善。
2.2.3 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海洋科技投入不足、海洋科技人才短缺、海洋科研与产业发展未能有效结合,整体海洋科技水平相对滞后,海洋经济竞争力无法较快提升。对于海洋经济发展,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已相应制定了发展规划,规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但相关政策的力度并不大,例如对引进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度等方面均未达到高水平。
2.3 机遇分析(O-Opportunities)
“十二五”期间,发展海洋经济提升为国家战略,福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全面推进海峡蓝色试验区建设,宁德环三都澳区域处于福建东北翼,是区位、港口、海洋资源优势的汇集区,被列为国家、福建省重点开发区域。海西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成为推动宁德海洋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历时契机。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部署实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福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进与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宁德可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势必前途不可估量。
宁德市对海洋产业进行扶持,出台《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的通知》,设立市海洋产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围绕着“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主题,构建一环、一带、四大海洋经济聚集区和五大基地的发展格局。
2.4 威胁分析(T-Threats)
宁德可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进海洋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但在国内乃至区域间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城市海洋产业发展的雷同现象较为明显,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区域间海洋新兴产业的过度竞争。同时,海洋产业经济相关技术具有不可预测性,资源粗放式开发对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宁德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面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
3.宁德海洋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对策建议
3.1 港口开发,优化发展平台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交接点,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港口是城市经济的保障。宁德应紧跟全国、福建省港口开放相关指导意见,加快港口建设步伐,以港口建设步伐带动海运发展。海运的发展将为港口地区带来许多处于其产业上游的大型供应商和贸易商,提升相关产业的层级。宁德港现有港口设施主要分布三都澳、赛江、三沙、沙埕港等四个港区,宁德市可着力开发以上四个港区。合理规划港口功能,围绕发挥港口功能,加强疏港交通建设,紧密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交通。
以优势企业、重点科研院所为主体,围绕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并建设一定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技术服务平台,培养和发展一批新型行业协会。组建行业协会,组织涉海中小企业协同联动和信息沟通,鼓励中小微企业合力创新,集中发力,共担风险。组织行业协会面向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宣传、资源共享、规范和标准制定、名牌认定等工作。
3.2 产业聚集,深化对外合作
海洋产业集聚与环三都澳区域优势耦合。海洋产业集聚可结合宁德自身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等使产业群获得成本和市场优势,形成宁德地区产业特色与竞争力优势,从而形成不可复制的环三都澳特色产业环境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制定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明确重点支持的海洋产业,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企业进驻宁德市场,充分发挥闽东的巨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形成一部分宁德特色海洋产业,加速海洋第二、三产业的聚集,从而实现海洋产业集群结构的升级。海洋产业具有开放性特点,可力争将宁德市打造成为承接台湾省海洋新兴产业和转移承接基地,搭建两岸对接交流平台。加强两岸合作发展海洋生物、高端机械装备和清洁能源等产业。加强与广东、浙江、山东等省份的产业合作,推动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联合开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群策群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3.3 滨海旅游建设,打造旅游名片
宁德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江、临海条件,如若能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那么宁德在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方面上将大有可为。如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应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以旖丽的海滨风光为依托,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和品位,把宁德建成闽东地区乃至全国上流的旅游度假胜地。可以建立环三都澳旅游区或者海滨度假村,全力开发闽东旅游市场,建立滨海旅游度假区,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友人前来,争取发展成为闽东乃至福建省旅游新名片。建立合理的竞争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使得区域旅游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的充分发挥。依托港湾资源优势、旅游景点优势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游艇娱乐、休闲观光及展销俱乐部。
3.4 生态保护,提升创新能力
围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家“一带一路”、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战略、大趋势,动员公众广泛切身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响应国家海洋战略方针,交流海洋发展协作的全新思路,探索海洋经济发展全新路径,把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时,投入资金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建立并逐步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监管投入。
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关键在于抢占技术层面制高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福建省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瞄准海洋新兴产业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后期销售服务等高端环节,着力提升新兴产业整体水平。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激励机制,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打造从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产业聚集群到创新集群的一整套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总而言之,目前宁德海洋新兴产业经济集聚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海洋新兴产业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但作用不明显,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因此要加强海洋产业的竞争格局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积极营造平等有序的竞争氛围,吸引更多中外资海洋产业企业的进入,提升海洋产业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促进宁德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海洋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南通市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4)
[2]王艳明、刘弈、王静,海洋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统计学季刊,2014(1)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经济增长;耦合研究;SWOT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区域经济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凸显。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具有共同产业特征、文化特征的各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进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
1.宁德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出台了构建“六新大宁德”的战略部署,提出“临海、跨海、环海三步跃升”的战略决策,制定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海洋优势,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着力培育海洋产业。在《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的通知》中,对海洋产业进行扶持。
根据宁德市发展现状以及海西战略发展需求,宁德市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力争至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750亿元,2020年增加值达1800亿元,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海洋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业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五大基地,构建一环、一带、四大海洋经济聚集区发展布局。
1.1 海洋经济总量分析
宁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从2011年的224.2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82.2亿元,5年增长70.54%,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4%提高到27.74%。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崛起,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宁德现已成为海西经济新增长区域。
1.2 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德市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目前宁德全市海洋三产业比例约为27.4:28.1:44.5,海洋经济呈现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列的格局。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比较(5.1:47.9:47),第一产业明显偏高,第二产业明显偏低,说明海洋的开发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不够,从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内部来看,宁德海域使用基本上属于传统的渔业经济格局,岸线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新兴产业所占比例较小,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在渔业经济中以滩涂浅海养殖和近海捕捞占主导地位,而远洋渔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需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开发层次,第三产业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比重偏低,这在宁德海洋产业经济发展中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3 海洋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总量偏小
宁德市目前海洋开发水平较低,海洋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总量占福建省海洋经济总量比重偏小。宁德市与福建省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对比见表1.
表1 宁德市与福建省海洋经济统计数据
项目 2015年海洋经济增加值/亿元 海域使用面积/km? 岸线长度/km 单位海域面积产量/(万元/km?) 单位岸线产量/(万元/km?)
宁德 382.2 354.7 1046 0.51 0.17
福建省 5068 1675.3 3324 2.05 1.03
宁德市占福建省比重/% 7.54 21.17 31.47 24.89 16.5
数据表明,2015年福建省海洋经济增加值5068亿元,宁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382.2亿元,占全省增加值的7.54%。宁德市已利用海域使用面积354.7km,岸线长1046km,单位海域面积产值0.51万元/km,单位海域使用面积产值约为福建省产值的25%,宁德市单位岸线产值0.17万元/km,单位岸线产值约为福建省产值的10%.数据表明,宁德虽是海洋资源大市,但海域及岸线经济效益较差,对全省海洋经济贡献率明显偏低。
1.4 海域使用的结构分析
宁德市已利用海域总面积为354.7km?。,在已利用管理海域中,渔业用海面积最大,而交通运输用海和工矿用海面积次之,而滨海旅游用海面积最少。宁德市各类型海域使用面积百分比如图1所示。
由上图易知,各类海洋产业对海域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差异,海洋渔业属于传统第一产业,占用海域资源多,经济效益不明显。针对这种资源浪费问题,应加大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高效地利用海域资源。而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属于占用海域资源少,经济效益高的海洋产业,工矿用海属于海洋第二产业,经济效益也较高,应作为大力提倡的发展方向。
2.宁德海洋新兴产业集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在战略管理领域中被广泛运用的战略分析方法,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其中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遇、T(threats)是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2.1 优势分析(S-Strengths)
2.1.1 地区区位优势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北接浙江省温州市,南连省会福州市,东望台湾,西邻福建南平市,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前沿门户,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同时,宁德是福建北部和部分内陆地区直线距离最短的出海口,具有“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大通道功能,起到承接融合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台湾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1.2 海洋资源丰富
宁德沿海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宁德市所辖海域辽阔,海岸线长1046公里,曲折漫长,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优势突出。同时,沿海滩涂面积4.36万公顷,资源广阔,后备土地资源丰厚,海洋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海洋生物600多种,盛产大黄鱼、对虾、石斑鱼等海味珍品。
2.2 劣势分析(W-Weaknesses)
2.2.1 人才匮乏,自助主创新能力薄弱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目前,宁德海洋新兴产业的基础性人才,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难以满足海洋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缺少海洋新兴产业相关技术的支撑,而相关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职工、渔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因此,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宁德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2.2 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统筹不够
海洋经济的发达程度取决于海洋二、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当前宁德市海洋二、三产业的比重仍相对较小,工业化程度不够,产业层次有待提升。宁德市海洋产业发展统筹不够。海洋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目标和相关产业布局基本相似,共性多,个性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的问题。同时,尽管规划制定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但具体产业发展的规划还不够完善。
2.2.3 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海洋科技投入不足、海洋科技人才短缺、海洋科研与产业发展未能有效结合,整体海洋科技水平相对滞后,海洋经济竞争力无法较快提升。对于海洋经济发展,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已相应制定了发展规划,规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但相关政策的力度并不大,例如对引进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度等方面均未达到高水平。
2.3 机遇分析(O-Opportunities)
“十二五”期间,发展海洋经济提升为国家战略,福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全面推进海峡蓝色试验区建设,宁德环三都澳区域处于福建东北翼,是区位、港口、海洋资源优势的汇集区,被列为国家、福建省重点开发区域。海西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成为推动宁德海洋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历时契机。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部署实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福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进与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宁德可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势必前途不可估量。
宁德市对海洋产业进行扶持,出台《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的通知》,设立市海洋产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围绕着“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主题,构建一环、一带、四大海洋经济聚集区和五大基地的发展格局。
2.4 威胁分析(T-Threats)
宁德可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进海洋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但在国内乃至区域间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城市海洋产业发展的雷同现象较为明显,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区域间海洋新兴产业的过度竞争。同时,海洋产业经济相关技术具有不可预测性,资源粗放式开发对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宁德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面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
3.宁德海洋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对策建议
3.1 港口开发,优化发展平台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交接点,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港口是城市经济的保障。宁德应紧跟全国、福建省港口开放相关指导意见,加快港口建设步伐,以港口建设步伐带动海运发展。海运的发展将为港口地区带来许多处于其产业上游的大型供应商和贸易商,提升相关产业的层级。宁德港现有港口设施主要分布三都澳、赛江、三沙、沙埕港等四个港区,宁德市可着力开发以上四个港区。合理规划港口功能,围绕发挥港口功能,加强疏港交通建设,紧密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交通。
以优势企业、重点科研院所为主体,围绕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并建设一定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技术服务平台,培养和发展一批新型行业协会。组建行业协会,组织涉海中小企业协同联动和信息沟通,鼓励中小微企业合力创新,集中发力,共担风险。组织行业协会面向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宣传、资源共享、规范和标准制定、名牌认定等工作。
3.2 产业聚集,深化对外合作
海洋产业集聚与环三都澳区域优势耦合。海洋产业集聚可结合宁德自身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等使产业群获得成本和市场优势,形成宁德地区产业特色与竞争力优势,从而形成不可复制的环三都澳特色产业环境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制定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明确重点支持的海洋产业,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企业进驻宁德市场,充分发挥闽东的巨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形成一部分宁德特色海洋产业,加速海洋第二、三产业的聚集,从而实现海洋产业集群结构的升级。海洋产业具有开放性特点,可力争将宁德市打造成为承接台湾省海洋新兴产业和转移承接基地,搭建两岸对接交流平台。加强两岸合作发展海洋生物、高端机械装备和清洁能源等产业。加强与广东、浙江、山东等省份的产业合作,推动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联合开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群策群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3.3 滨海旅游建设,打造旅游名片
宁德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江、临海条件,如若能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那么宁德在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方面上将大有可为。如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应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以旖丽的海滨风光为依托,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和品位,把宁德建成闽东地区乃至全国上流的旅游度假胜地。可以建立环三都澳旅游区或者海滨度假村,全力开发闽东旅游市场,建立滨海旅游度假区,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友人前来,争取发展成为闽东乃至福建省旅游新名片。建立合理的竞争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使得区域旅游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的充分发挥。依托港湾资源优势、旅游景点优势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游艇娱乐、休闲观光及展销俱乐部。
3.4 生态保护,提升创新能力
围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家“一带一路”、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战略、大趋势,动员公众广泛切身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响应国家海洋战略方针,交流海洋发展协作的全新思路,探索海洋经济发展全新路径,把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时,投入资金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建立并逐步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监管投入。
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关键在于抢占技术层面制高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福建省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瞄准海洋新兴产业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后期销售服务等高端环节,着力提升新兴产业整体水平。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激励机制,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打造从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产业聚集群到创新集群的一整套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总而言之,目前宁德海洋新兴产业经济集聚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海洋新兴产业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但作用不明显,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因此要加强海洋产业的竞争格局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积极营造平等有序的竞争氛围,吸引更多中外资海洋产业企业的进入,提升海洋产业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促进宁德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海洋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南通市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4)
[2]王艳明、刘弈、王静,海洋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统计学季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