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启于境。教学就要在创设的情境中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名言,对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深入地挖掘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境问题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 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则是一门非常抽象、难懂的课程。好的情境教学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活泼、自然。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促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的有意尝试。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所以说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中去。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接触新的知识是,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一时不能同化接纳,从而产生一种力求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心理状态,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求知欲。那么,老师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 用日常生活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情境,以便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和已有的知识中轻松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同时,这种利用图片创设问题情趣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在教《克和千克》一节时,老师开课伊始在黑板上展示一幅生活情境图,指着图说道:“同学们,在双休日里,你们肯定常跟妈妈上市场上买东西吧,看!星期天,妈妈带小明去了水果批发市场。他们挑了些什么水果呢?妈妈搬了一箱苹果10( ),小明拿了一个梨子150( ),同学们,知道括号里能填什么单位吗?”学生们顿时兴奋不已,议论纷纷。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继而产生探究的兴趣,还能很快集中注意力,同时引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 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只要老师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他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在教《循环小数》时,上课伊始,老师没有直接奔入主题讲什么是循环小数,而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得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得什么故事呢?从前……”学生一听就明白了,故事没有结果永远不停的循环着同样的情景,继而老师再启示循环小数,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循环的意义。老师用深刻、自然的故事创设情境能很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顺势再进行启发,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三、 用谜语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的运用谜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能很快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又能让他们很快的接受教学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年级在讲《认识钟表》时,老师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谜语:“它有三条腿,白天黑夜不停的跑,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学生兴致勃勃的回答:“闹钟” “钟表”……趁势老师反问:“钟表有什么作用?”这样引出了本节课主题,还启发思考的问题。一个小小的谜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课堂平添了几分情趣,更妙的是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收到一举多得的功效。
四、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具有直观、多变、知识、趣味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条件,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转变。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低段学生,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对形象化情境中的问题很有兴趣。
比如实施《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巩固分数意义,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在采蜜,它们一共采了12桶蜜……活泼生动的画面,学生欣赏完美丽的动画课件,再提出讨论问题: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通过动画展示的效果,很快分析出问题的答案。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各学科最广泛、最直接应用到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课堂上创造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但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 问题情境要具有时代新颖性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活水,让学生在活水中畅游,这就要求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时应具备一定的新颖性。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智力发展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该赋予一种时代气息,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问题情境。
2. 问题情境要具有真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教学情景简单有效才是真,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问题情境要具有有效性
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问题情景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人为的编造。与生活实际不符的虚假情景,不但起不到情境本身的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先想想整个活动是不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还是仅仅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所以,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首先就要考虑到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具有有效性。
总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让我们共同从课堂的40分钟做起!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市第二小学843000)
关键词:课堂教学 ; 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则是一门非常抽象、难懂的课程。好的情境教学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活泼、自然。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促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的有意尝试。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所以说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中去。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接触新的知识是,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一时不能同化接纳,从而产生一种力求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心理状态,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求知欲。那么,老师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 用日常生活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情境,以便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和已有的知识中轻松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同时,这种利用图片创设问题情趣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在教《克和千克》一节时,老师开课伊始在黑板上展示一幅生活情境图,指着图说道:“同学们,在双休日里,你们肯定常跟妈妈上市场上买东西吧,看!星期天,妈妈带小明去了水果批发市场。他们挑了些什么水果呢?妈妈搬了一箱苹果10( ),小明拿了一个梨子150( ),同学们,知道括号里能填什么单位吗?”学生们顿时兴奋不已,议论纷纷。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继而产生探究的兴趣,还能很快集中注意力,同时引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 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只要老师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他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在教《循环小数》时,上课伊始,老师没有直接奔入主题讲什么是循环小数,而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得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得什么故事呢?从前……”学生一听就明白了,故事没有结果永远不停的循环着同样的情景,继而老师再启示循环小数,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循环的意义。老师用深刻、自然的故事创设情境能很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顺势再进行启发,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三、 用谜语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的运用谜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能很快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又能让他们很快的接受教学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年级在讲《认识钟表》时,老师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谜语:“它有三条腿,白天黑夜不停的跑,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学生兴致勃勃的回答:“闹钟” “钟表”……趁势老师反问:“钟表有什么作用?”这样引出了本节课主题,还启发思考的问题。一个小小的谜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课堂平添了几分情趣,更妙的是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收到一举多得的功效。
四、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具有直观、多变、知识、趣味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条件,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转变。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低段学生,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对形象化情境中的问题很有兴趣。
比如实施《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巩固分数意义,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在采蜜,它们一共采了12桶蜜……活泼生动的画面,学生欣赏完美丽的动画课件,再提出讨论问题: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通过动画展示的效果,很快分析出问题的答案。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各学科最广泛、最直接应用到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课堂上创造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但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 问题情境要具有时代新颖性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活水,让学生在活水中畅游,这就要求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时应具备一定的新颖性。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智力发展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该赋予一种时代气息,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问题情境。
2. 问题情境要具有真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教学情景简单有效才是真,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问题情境要具有有效性
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问题情景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人为的编造。与生活实际不符的虚假情景,不但起不到情境本身的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先想想整个活动是不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还是仅仅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所以,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首先就要考虑到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具有有效性。
总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让我们共同从课堂的40分钟做起!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市第二小学8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