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是访问陕北和延安的第一位高端人才。一切为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和充满希望的边区,强烈地吸引他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在延安,他很快“革命化”“中国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边区的医疗卫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中国国籍,担任中央卫生部门的要职,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忘我地工作着,直至生命的终结。马海德在中国的成长和贡献,是延安时期党的对外开放、引进人才方针的成功范例。
1910年9月26日,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给他取名为乔治·海德姆,也就是后来在中国鼎鼎大名的马海德。
1934年,乔治结识了宋庆龄,从她那里,他知道了中国还有另一个世界,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他参加了由侨居上海的外国进步人士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
1936年春,中共中央从陕北辗转给上海的地下党发来信函,指示邀请一位“诚挚的西方新闻工作者”访问陕北苏区,并把他的见闻告诉全世界;还要邀请一位“训练有素的西医”来帮助陕北苏区创建医疗事业。一天晚上,宋庆龄将喬治请到家中,转告了这一邀请,并为其安全进入陕北苏区作了精心周到的安排。乔治喜出望外,立即做好准备,等待上路。当时计划访问完即返回上海。这一邀请,是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重要的、对外开放的信号。
1936年6月,乔治避开上海国民党特务机关的视线,在西安与来自北平的埃德加·斯诺秘密会合。1936年7月14日,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隆重举行欢迎斯诺、乔治大会,毛泽东出席并讲话。7月16日,他们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
党中央派伍修权担任翻译,陪同斯诺和乔治到宁夏豫旺堡考察访问。在豫旺堡期间,乔治了解到回族群众中姓马的人很多,他为了表达永远同回族兄弟、同中国人民友好的心愿,决定也姓马,将自己的原名乔治·海德姆改为马海德。
4个月过后,当斯诺完成采访任务离开边区时,马海德却改变了原来“访问后返回上海”的计划。他对斯诺说:“这里的医院和群众、病人都需要我。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这一决定,使马海德的人生轨迹步入一条崭新的革命大道。
1937年1月,马海德背着宋庆龄送给他的医药箱,随部队进入陕北的延安。他以满腔热情一边紧张地投入诊疗工作,一边进行调查研究。1937年2月,马海德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光荣地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说:“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
在延安,马海德很快学会了当地语言,无论是八路军战士还是当地老百姓,都愿意找这位大鼻子的“马大夫”看病。因为医生少,他几乎成了全科大夫。此外,还经常有人找他修理手表、眼镜、钢笔、打火机等,他一律热情帮助,简直成了宝塔山下的“万能博士”。
在延安期间,马海德除了担任卫生部顾问这一重要职务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健康。马海德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一任务,也由此与许多中共高级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养成了夜里办公、白天休息的习惯。马海德从医学角度,帮助毛泽东调好生物钟,以保证他完成对全国抗战的指导工作。他经常邀请毛泽东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当他发现毛泽东有轻微风湿性关节炎后,就开始陪他散步。在延安,周恩来有一次骑马时不慎跌落马下,摔断了右臂。马海德立即组织当时在延安的外国医生进行会诊。
马海德全身心地投入中国革命,做了许多超出医学范围的工作。马海德在延安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的顾问,经常接待访问延安的国际友人,积极参加外事活动和对外宣传工作。1937年11月,他帮助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开始向国外播发英文消息。他还经常为当时中央出版的对外宣传刊物《中国通讯》撰写稿件。1946年,马海德还参加了在北平成立的有共产党、国民党、美国三方代表团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在这里,他名义上是中共代表团的医疗顾问,实际上是为英语翻译的备忘录在文字上把关。不久,他又作为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医疗顾问,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美国红十字会的人员进行接触,积极争取他们对解放区的援助。
令马海德高兴的是,他在延安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生周苏菲结为终身伴侣。
说来这段姻缘也是缘分。1939年冬,周苏菲伤风鼻塞,长期不愈,她便到延安城内的医院治疗。那天,接诊的医生恰巧是马海德,马医生态度非常认真、热情。周苏菲看完病,心怀美好的印象离去,马海德也被这位病人的东方女性美深深打动。第二天,他写了一张便条,托人带给周苏菲:希望她按时吃药,早日康复。周苏菲心里热乎乎的。当时延安每逢周末,许多单位都举行舞会,各方人士可以自由参加。坐落在延安城东5公里处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利用一座旧天主教堂作舞厅,是延安最好的跳舞场所之一。自从给周苏菲看病后,马海德经常骑马去那里参加周末舞会,并主动邀请周苏菲跳舞。一来二往,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两个月后的1940年3月3日,30岁的马海德与21岁的周苏菲,牵手来到中央组织部申请结婚。得到批准后,他们又到边区政府正式登记,领到结婚证书。马海德高兴地说:“这是中美合作的早期成果。”结婚证是在一张纸上分左右两联,本应裁开,男女双方各执一联。但马海德坚决不让撕开,说:“我们一辈子也不分开。”1943年,他们的儿子降生,取名幼马,随母姓周。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又一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早在1937年在延安时,他就曾向周恩来提出要加入中国国籍。周恩来无奈地对他说:“老马啊,我们哪有国籍呀?我们只有个党。等将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就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周恩来兑现承诺,高兴地批准了马海德的中国国籍,马海德因此成为第一位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不久,毛泽东在香山邀请马海德一家做客,对这个“洋女婿”变成“中国女婿”表示祝贺。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1953年,在他的提议下,中国皮肤性病研究所成立,他受命担任中国麻风病防治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卫生部专家局成立后,要给外国专家包括马海德涨工资。马海德却说,他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断然拒绝涨工资。
马海德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政协第六、七届常委。1988年9月,国家卫生部授予马海德“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光荣称号。
1978年,马海德在阔别故乡45年后,回到美国与家人相见。也是这一年,马海德身患癌症,先后做过8次手术。但他并没有停下在中国治疗麻风病的计划,还毅然到病区看望麻风病人,与他们握手交谈。
1988年5月,马海德出院刚3天,就飞往加拿大落实麻风病防治基金。他自己为基金会捐资10万美元。同年10月13日,马海德逝世。夫人周苏菲把丈夫留给她养老的4万美元捐出来,成立马海德基金会,继续丈夫未竟的事业,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有关部门遵照马海德的遗嘱,将他的骨灰分成3份:一份留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份由周苏菲送回美国,葬入家族墓地;另一份,撒入他在中国辉煌人生起步的地方——延安的延河。
怀抱理想来中国
1910年9月26日,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给他取名为乔治·海德姆,也就是后来在中国鼎鼎大名的马海德。
1934年,乔治结识了宋庆龄,从她那里,他知道了中国还有另一个世界,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他参加了由侨居上海的外国进步人士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
1936年春,中共中央从陕北辗转给上海的地下党发来信函,指示邀请一位“诚挚的西方新闻工作者”访问陕北苏区,并把他的见闻告诉全世界;还要邀请一位“训练有素的西医”来帮助陕北苏区创建医疗事业。一天晚上,宋庆龄将喬治请到家中,转告了这一邀请,并为其安全进入陕北苏区作了精心周到的安排。乔治喜出望外,立即做好准备,等待上路。当时计划访问完即返回上海。这一邀请,是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重要的、对外开放的信号。
1936年6月,乔治避开上海国民党特务机关的视线,在西安与来自北平的埃德加·斯诺秘密会合。1936年7月14日,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隆重举行欢迎斯诺、乔治大会,毛泽东出席并讲话。7月16日,他们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
党中央派伍修权担任翻译,陪同斯诺和乔治到宁夏豫旺堡考察访问。在豫旺堡期间,乔治了解到回族群众中姓马的人很多,他为了表达永远同回族兄弟、同中国人民友好的心愿,决定也姓马,将自己的原名乔治·海德姆改为马海德。
4个月过后,当斯诺完成采访任务离开边区时,马海德却改变了原来“访问后返回上海”的计划。他对斯诺说:“这里的医院和群众、病人都需要我。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这一决定,使马海德的人生轨迹步入一条崭新的革命大道。
宝塔山下的“万能博士”
1937年1月,马海德背着宋庆龄送给他的医药箱,随部队进入陕北的延安。他以满腔热情一边紧张地投入诊疗工作,一边进行调查研究。1937年2月,马海德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光荣地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说:“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
在延安,马海德很快学会了当地语言,无论是八路军战士还是当地老百姓,都愿意找这位大鼻子的“马大夫”看病。因为医生少,他几乎成了全科大夫。此外,还经常有人找他修理手表、眼镜、钢笔、打火机等,他一律热情帮助,简直成了宝塔山下的“万能博士”。
在延安期间,马海德除了担任卫生部顾问这一重要职务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健康。马海德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一任务,也由此与许多中共高级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养成了夜里办公、白天休息的习惯。马海德从医学角度,帮助毛泽东调好生物钟,以保证他完成对全国抗战的指导工作。他经常邀请毛泽东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当他发现毛泽东有轻微风湿性关节炎后,就开始陪他散步。在延安,周恩来有一次骑马时不慎跌落马下,摔断了右臂。马海德立即组织当时在延安的外国医生进行会诊。
马海德全身心地投入中国革命,做了许多超出医学范围的工作。马海德在延安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的顾问,经常接待访问延安的国际友人,积极参加外事活动和对外宣传工作。1937年11月,他帮助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开始向国外播发英文消息。他还经常为当时中央出版的对外宣传刊物《中国通讯》撰写稿件。1946年,马海德还参加了在北平成立的有共产党、国民党、美国三方代表团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在这里,他名义上是中共代表团的医疗顾问,实际上是为英语翻译的备忘录在文字上把关。不久,他又作为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医疗顾问,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美国红十字会的人员进行接触,积极争取他们对解放区的援助。
“洋女婿”变成“中国女婿”
令马海德高兴的是,他在延安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生周苏菲结为终身伴侣。
说来这段姻缘也是缘分。1939年冬,周苏菲伤风鼻塞,长期不愈,她便到延安城内的医院治疗。那天,接诊的医生恰巧是马海德,马医生态度非常认真、热情。周苏菲看完病,心怀美好的印象离去,马海德也被这位病人的东方女性美深深打动。第二天,他写了一张便条,托人带给周苏菲:希望她按时吃药,早日康复。周苏菲心里热乎乎的。当时延安每逢周末,许多单位都举行舞会,各方人士可以自由参加。坐落在延安城东5公里处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利用一座旧天主教堂作舞厅,是延安最好的跳舞场所之一。自从给周苏菲看病后,马海德经常骑马去那里参加周末舞会,并主动邀请周苏菲跳舞。一来二往,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两个月后的1940年3月3日,30岁的马海德与21岁的周苏菲,牵手来到中央组织部申请结婚。得到批准后,他们又到边区政府正式登记,领到结婚证书。马海德高兴地说:“这是中美合作的早期成果。”结婚证是在一张纸上分左右两联,本应裁开,男女双方各执一联。但马海德坚决不让撕开,说:“我们一辈子也不分开。”1943年,他们的儿子降生,取名幼马,随母姓周。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又一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早在1937年在延安时,他就曾向周恩来提出要加入中国国籍。周恩来无奈地对他说:“老马啊,我们哪有国籍呀?我们只有个党。等将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就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周恩来兑现承诺,高兴地批准了马海德的中国国籍,马海德因此成为第一位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不久,毛泽东在香山邀请马海德一家做客,对这个“洋女婿”变成“中国女婿”表示祝贺。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1953年,在他的提议下,中国皮肤性病研究所成立,他受命担任中国麻风病防治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卫生部专家局成立后,要给外国专家包括马海德涨工资。马海德却说,他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断然拒绝涨工资。
马海德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政协第六、七届常委。1988年9月,国家卫生部授予马海德“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光荣称号。
1978年,马海德在阔别故乡45年后,回到美国与家人相见。也是这一年,马海德身患癌症,先后做过8次手术。但他并没有停下在中国治疗麻风病的计划,还毅然到病区看望麻风病人,与他们握手交谈。
1988年5月,马海德出院刚3天,就飞往加拿大落实麻风病防治基金。他自己为基金会捐资10万美元。同年10月13日,马海德逝世。夫人周苏菲把丈夫留给她养老的4万美元捐出来,成立马海德基金会,继续丈夫未竟的事业,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有关部门遵照马海德的遗嘱,将他的骨灰分成3份:一份留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份由周苏菲送回美国,葬入家族墓地;另一份,撒入他在中国辉煌人生起步的地方——延安的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