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根据“翻译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的依据和分类,分析了“翻译作坊”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步骤,以期为高职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学;“翻译作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商务英语翻译》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和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商务文本翻译能力和素养,其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当前,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翻译课程虽然一直被归类于实践实训课程,但仍是以翻译理论学习为主,结果导致翻译教学与学习者和社会需求的矛盾日趋加大,经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立即满足专门行业和专门技术领域翻译需求。因此,加强英语翻译课的实训教学是刻不容缓的。“翻译作坊”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几名译者凑集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们相互交流,通过合作来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积极建构有特色的翻译教学模式,应将“翻译作坊”引入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堂中。
一、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翻译课,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课教材匮乏。
适合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材选择少之又少。目前市场上的翻译教材,不是理论性太强,文章难度偏深,就是教学内容偏重于某些专业范畴。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教材难求,不少高职院校都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水平自编教材。
2.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传统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高职英语教学培养的是能够掌握翻译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人,但现在高职院校里英语教师的“满堂灌”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倾听者和旁观者。
3.实训课课时不足。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经,但教师常常遇到实训课课时不足的尴尬,在讲授理论和技巧后,需要实践的重要部分难以有效完成。
4.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商务翻译教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系统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或者接受过系统的商务实践培训,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学课程中满足这两方面要求的教师很少。
5.学生不熟悉商务词汇和文化背景。
高职学生大多数入学时英语词汇量少,商务词汇积累少,对英语文化背景不了解,在实训课上遇到的困难较大,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实训任务。
二、“翻译作坊”教学模式的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1)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2)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context)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和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翻译作坊”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它强调学生的参与,注重翻译过程,而不单注重翻译的最终结果。
2.实训教学的要求。
实训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只有处于主体地位才能收到良好的实训效果。“翻译作坊”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间协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难题,具有鲜明的主体实践性。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三、“翻译作坊”实训教学模式
“翻译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模拟商业性的翻译中心,要求全班按每3~5个学生为一组组合成不同的“翻译作坊”,由学生对其所在作坊命名,教师下达翻译任务,在介绍完相关翻译理论和方法后,所有的“翻译作坊”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出翻译作品,最后由教师评论各个“翻译作坊”的任务完成的情况,并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表现优秀的“翻译作坊”给予积分作为奖励,积分将作为学期末的考评指标之一。
1.“翻译作坊”模式的分类。
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条件,“翻译作坊”可以分为网络环境模式和非网络环境模式。网络环境下的“翻译作坊”是在多媒体教室中,即由学生电脑、教师主机、服务器和控制台通过通讯线路和教室网络软件连接起来的小型局域网,组成不同的“翻译作坊”,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网络交流和讨论,发送邮件,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讲课,发放相关翻译理论资料或下达翻译任务,提供网址和电子书等参考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讨论,或在网上布置、收发和批改学生的作业。网络环境下,“翻译作坊”能充分发挥网络的扩展性和时效性的优势,使学生翻译学习更便捷、更深入。非网络环境模式是指在普通教室中,学生分为不同“翻译作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习的方式。
2.“翻译作坊”模式的实施。
“翻译作坊”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任务设计、分析与讨论、讲评与总结。以下,笔者以商标翻译为例,对“翻译作坊”模式的实施步骤进行介绍。
(1)任务设计。
首先,任务的提出必须具有主动性。任务提出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方式起着决定作用,它将决定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与传统的翻译课教学相比,“翻译作坊”模式是在竞争机制下,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学习,通过同辈或教师的帮助进行比较和深入的学习,最终完成任务。这是一个学习者不断主动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学生是课堂中的主动实践者、探索者和发现者。其次,任务要具有综合性。根据社会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和课程的特点,教师需精心设计“翻译作坊”任务的内容,注意融合学习的新旧知识点。比如在商标翻译中,笔者设计的任务是要求对五组商标(“白翎”钢笔White Feather Pen;OPIUM 男用香水;Johnson
关键词:高职教育;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学;“翻译作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商务英语翻译》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和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商务文本翻译能力和素养,其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当前,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翻译课程虽然一直被归类于实践实训课程,但仍是以翻译理论学习为主,结果导致翻译教学与学习者和社会需求的矛盾日趋加大,经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立即满足专门行业和专门技术领域翻译需求。因此,加强英语翻译课的实训教学是刻不容缓的。“翻译作坊”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几名译者凑集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们相互交流,通过合作来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积极建构有特色的翻译教学模式,应将“翻译作坊”引入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堂中。
一、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翻译课,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课教材匮乏。
适合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材选择少之又少。目前市场上的翻译教材,不是理论性太强,文章难度偏深,就是教学内容偏重于某些专业范畴。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教材难求,不少高职院校都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水平自编教材。
2.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传统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高职英语教学培养的是能够掌握翻译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人,但现在高职院校里英语教师的“满堂灌”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倾听者和旁观者。
3.实训课课时不足。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经,但教师常常遇到实训课课时不足的尴尬,在讲授理论和技巧后,需要实践的重要部分难以有效完成。
4.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商务翻译教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系统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或者接受过系统的商务实践培训,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学课程中满足这两方面要求的教师很少。
5.学生不熟悉商务词汇和文化背景。
高职学生大多数入学时英语词汇量少,商务词汇积累少,对英语文化背景不了解,在实训课上遇到的困难较大,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实训任务。
二、“翻译作坊”教学模式的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1)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2)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context)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和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翻译作坊”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它强调学生的参与,注重翻译过程,而不单注重翻译的最终结果。
2.实训教学的要求。
实训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只有处于主体地位才能收到良好的实训效果。“翻译作坊”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间协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难题,具有鲜明的主体实践性。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三、“翻译作坊”实训教学模式
“翻译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模拟商业性的翻译中心,要求全班按每3~5个学生为一组组合成不同的“翻译作坊”,由学生对其所在作坊命名,教师下达翻译任务,在介绍完相关翻译理论和方法后,所有的“翻译作坊”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出翻译作品,最后由教师评论各个“翻译作坊”的任务完成的情况,并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表现优秀的“翻译作坊”给予积分作为奖励,积分将作为学期末的考评指标之一。
1.“翻译作坊”模式的分类。
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条件,“翻译作坊”可以分为网络环境模式和非网络环境模式。网络环境下的“翻译作坊”是在多媒体教室中,即由学生电脑、教师主机、服务器和控制台通过通讯线路和教室网络软件连接起来的小型局域网,组成不同的“翻译作坊”,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网络交流和讨论,发送邮件,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讲课,发放相关翻译理论资料或下达翻译任务,提供网址和电子书等参考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讨论,或在网上布置、收发和批改学生的作业。网络环境下,“翻译作坊”能充分发挥网络的扩展性和时效性的优势,使学生翻译学习更便捷、更深入。非网络环境模式是指在普通教室中,学生分为不同“翻译作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习的方式。
2.“翻译作坊”模式的实施。
“翻译作坊”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任务设计、分析与讨论、讲评与总结。以下,笔者以商标翻译为例,对“翻译作坊”模式的实施步骤进行介绍。
(1)任务设计。
首先,任务的提出必须具有主动性。任务提出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方式起着决定作用,它将决定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与传统的翻译课教学相比,“翻译作坊”模式是在竞争机制下,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学习,通过同辈或教师的帮助进行比较和深入的学习,最终完成任务。这是一个学习者不断主动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学生是课堂中的主动实践者、探索者和发现者。其次,任务要具有综合性。根据社会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和课程的特点,教师需精心设计“翻译作坊”任务的内容,注意融合学习的新旧知识点。比如在商标翻译中,笔者设计的任务是要求对五组商标(“白翎”钢笔White Feather Pen;OPIUM 男用香水;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