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是同一篇课文,但在不同的教学价值追求影响下,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学范式。语文课的教学整合,就是在教学价值影响下,倾向于某种教学范式的具体实施。《丝绸之路》在编排时,由于是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因而在课文的后面,并没有像精读课文那样通过安排三至四道练习题来指示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只是在课文的前面安排了一段导语,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导读,并在课文的后面提供了一段关于“丝绸之路”的文字说明——“资料袋”。虽然略读课文会受到本单元精读课文的影响,但毕竟给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大的教学整合空间,因而,同是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就可以依据不同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不同的教学范式,体现出语文教学在信息时代的丰富性和自由度。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和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这两篇教学设计,就明显体现出这样的特征。
● 教学相长,以教之扶,广纳精彩
以教促学的教学范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支架,严格按照预定的紧密顺序递次推进教学,层层深入,实现了在一节课时间里的大容量学习。信息技术资源和工具的整合运用更多地表现为教的手段,学生的学依托于教师的教展开,因而整合运用针对性强,学习效率高。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范式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方洲小学的这篇教学设计就是典型地这类教学范式。整个教学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和第三板块最大的亮点是教师灵活而恰当地分别播放了习近平主席两段新闻视频《我的家乡就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共建”新丝绸之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习情境,又赋予了学习这篇课文时代意义,还前后照应,贯穿了整个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外。这里的视频资源正是由于教师的独具匠心,虽为教师所用,却让学生的学习得以顺势展开,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是下文所述两种教学范式难以达到的使用效果。第二板块是教学的核心,虽然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来展开教学,但几乎都能融入到课文情境中,通过着力打造“那个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思由境生,情由境生,语言的理解、内化、表达也在情境中完成。细细推敲这个板块就会发现,这得益于教师的教。教师通过自己语言的适时渲染、图片资源的画面再现、音乐资源的气氛烘托、白板工具的激情演示、文字资料的快速浏览,甚至组织学生的讲故事表达,都让情境维系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师生又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处于面对面的交流状态,因而保证了学习的效率。稍显不足的是,第二板块过于重视精读,忽视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建议学生讲故事或表演读仅限于中国使者与安息国将军的对话部分,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的理解可以不拘泥于情境的再营造,在找出有关课文语句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补充《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等课外图文资料进行略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进行了增量的略读指导。
● 自主学习,以学之放,生发力量
叶圣陶先生对略读教学早就有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略读课文教学不可能回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因而,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范式也必然成为略读课文教学的选择之一。游府西街小学的这篇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这类教学范式。首先,依托网络平台精心设计了学生预习,完成了前置性学习。教师提供了与所列小标题有关的微视频,还在网络平台上设计了自测题,丰富了学生的自学形式,在线反馈与课上简单促进了自学效果的提升。让学生查找“丝绸之路”资料这一自学任务,建议教师进一步明确指向。其次,得益于课前自学,在理清课文脉络板块的基础上便于轻车熟路地把握课文大意,再加上大屏幕上关键信息的揭示,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略读的语文实践。但在这一部分,建议在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开头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前后呼应关系以及在全文中的作用。再次,在核心教学板块的推进中,紧扣“自主学习讨论,感受丝路之伟大”的要义,围绕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展开,实现了长文短教与略读训练。“资料袋”的使用、课外资料的补充阅读、白板的信息呈现,都促进了自学效果的反馈和自学水平的提升。为了使这一板块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把下一环节中的拓展阅读内容和更丰富的信息,充实到这一板块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更充分的略读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的体会。
● 专题探究,以探之艰,精益求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范式既有利于把课堂更大程度地还给学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与平台,信息资源与信息工具将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学具和学料,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范式也必然是重要的选择之一。《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完全可以通过这样三个板块实现探究性语文学习。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读全文,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和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让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分别围绕专题“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丝绸之路的其他影响”开展专题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信息资源,来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据理力争。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需优先研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并通过互联网上的课外资料进行观点的充实。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通过点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进行网络投票和评价,促进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以上三种教学范式,都有各自的教学价值,无优劣之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优势互补,满足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发展需要。
● 教学相长,以教之扶,广纳精彩
以教促学的教学范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支架,严格按照预定的紧密顺序递次推进教学,层层深入,实现了在一节课时间里的大容量学习。信息技术资源和工具的整合运用更多地表现为教的手段,学生的学依托于教师的教展开,因而整合运用针对性强,学习效率高。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范式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方洲小学的这篇教学设计就是典型地这类教学范式。整个教学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和第三板块最大的亮点是教师灵活而恰当地分别播放了习近平主席两段新闻视频《我的家乡就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共建”新丝绸之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习情境,又赋予了学习这篇课文时代意义,还前后照应,贯穿了整个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外。这里的视频资源正是由于教师的独具匠心,虽为教师所用,却让学生的学习得以顺势展开,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是下文所述两种教学范式难以达到的使用效果。第二板块是教学的核心,虽然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来展开教学,但几乎都能融入到课文情境中,通过着力打造“那个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思由境生,情由境生,语言的理解、内化、表达也在情境中完成。细细推敲这个板块就会发现,这得益于教师的教。教师通过自己语言的适时渲染、图片资源的画面再现、音乐资源的气氛烘托、白板工具的激情演示、文字资料的快速浏览,甚至组织学生的讲故事表达,都让情境维系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师生又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处于面对面的交流状态,因而保证了学习的效率。稍显不足的是,第二板块过于重视精读,忽视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建议学生讲故事或表演读仅限于中国使者与安息国将军的对话部分,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的理解可以不拘泥于情境的再营造,在找出有关课文语句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补充《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等课外图文资料进行略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进行了增量的略读指导。
● 自主学习,以学之放,生发力量
叶圣陶先生对略读教学早就有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略读课文教学不可能回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因而,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范式也必然成为略读课文教学的选择之一。游府西街小学的这篇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这类教学范式。首先,依托网络平台精心设计了学生预习,完成了前置性学习。教师提供了与所列小标题有关的微视频,还在网络平台上设计了自测题,丰富了学生的自学形式,在线反馈与课上简单促进了自学效果的提升。让学生查找“丝绸之路”资料这一自学任务,建议教师进一步明确指向。其次,得益于课前自学,在理清课文脉络板块的基础上便于轻车熟路地把握课文大意,再加上大屏幕上关键信息的揭示,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略读的语文实践。但在这一部分,建议在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开头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前后呼应关系以及在全文中的作用。再次,在核心教学板块的推进中,紧扣“自主学习讨论,感受丝路之伟大”的要义,围绕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展开,实现了长文短教与略读训练。“资料袋”的使用、课外资料的补充阅读、白板的信息呈现,都促进了自学效果的反馈和自学水平的提升。为了使这一板块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把下一环节中的拓展阅读内容和更丰富的信息,充实到这一板块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更充分的略读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的体会。
● 专题探究,以探之艰,精益求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范式既有利于把课堂更大程度地还给学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与平台,信息资源与信息工具将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学具和学料,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范式也必然是重要的选择之一。《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完全可以通过这样三个板块实现探究性语文学习。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读全文,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和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让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分别围绕专题“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丝绸之路的其他影响”开展专题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信息资源,来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据理力争。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需优先研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并通过互联网上的课外资料进行观点的充实。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通过点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进行网络投票和评价,促进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以上三种教学范式,都有各自的教学价值,无优劣之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优势互补,满足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