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这是顾城的著名诗句,将这句诗修改成“我们有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便成了广州市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的写照。
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从2018年成立至今,一直在共研、齐思、并进的路上努力。主持人潘小斌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书记 ,广州市小学语文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南沙区小学语文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导师,南沙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第三期卓越小学校长培养对象,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培养对象。
潘小斌工作室致力于与各位成员教师及学员一起共同进步,在追寻优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遇见更美的教育风景。
思想有狂风
教育是有时代性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部编版新课本的全新改版及课文的大量更换,给每位一线教师带来了挑战。
学生也是有时代性的。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他们渴望并能勇于表现自己。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自然要变,这同样也是一个难题和挑战。
教学设备也是有时代性的。现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除了智学网,还有思维导图制作、动画制作、微课、编程等,都与教学关系紧密。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也是教学的一个难题和挑战。
以上三点都意味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要求,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课,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要立新,首先要破旧,这就要激荡起一阵思想“狂风”。而名教师工作室的任务就是引路,基于此,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把帮助工作室成员快速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工作室的首要任务。
(一)通过讲座知新观
工作室结合新课标开展了多场讲座,譬如,语感培养是新课标强调的内容,语文素养的核心,但又是教师们平日忽视的内容,潘小斌及时作了“语感与语感培养”的专题讲座,从语感的意义、本质、培养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既让教师们了解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与迫切性,又让教师们懂得如何运用朗读感染法、切己体察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设法等培养学生的语感,讲座既有理论的阐发,又有生动的名师教学案例,教师们从中启发很大。
工作室骨干教师陈锦凤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作了题为“小学低年段探究性学习语文课堂”的专题发言,从探究内容的选取点、课堂的开发度、重探究品质三方面对教师们如何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作了方向性的指引,不仅让教师们了解了什么是探究性学习,而且懂得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好探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此外还有合作学习、阅读力量等多个涉及热点问题的讲座,这些讲座抓住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或就新颖的教法进行具体生动地展示,真正给教师们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促使他们教学思想实现质的转变,并且鼓舞和启发、指引教师们勇敢去碰触、去尝试、去挑战。
(二)通过名家开眼界
除了讲座,工作室还带领教师“走出去”。如,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的专题讲座“阅读的力量”,教师们深刻认识了阅读在学生心灵成长、语文能力发展、阅读水平提升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并且更新了阅读教学观念,获得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从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教育内卷厉害的现在,认识到阅读的深远意义,从而在平日的教学中重视阅读、强调阅读、鼓舞阅读,做学生阅读的“明灯”,是教育的幸事。教师们听完后触动很大,纷纷表达了自己对阅读的新认识及今后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与自身的阅读的想法。
工作室还组织教师们参加了在中山市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精研统编教材,彰显文道一体;变革学习方式,实现高阶思维”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和在东莞香市第一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学法变革文道彰显,思维高阶立德树”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儿童阅读高峰论坛。观摩了崔恋、王崧舟、蒋军晶、王一梅、鱼利明、王铁青、何夏寿、何捷、郑梨花、赵志祥、白晶、罗才军等教育名师的精品课和讲座,感受他们的风采。 譬如,何夏寿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古文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理解文义、叙说故事、反复诵读、积累语言、适度拓展、相机运用几个流程把一篇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的文言文上得通俗有趣。特别是三个亮点给教师们揭示了上好一篇文言文的诀窍:一是各种形式的读:横着读、竖着读、打节奏读、去掉标点符号读、重现古代文字读,通过多样性地读,不仅使文言文有趣,而且落实了熟读成诵、背诵课文这一目标;二是“贴名牌游戏”,把文言文原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着手里的“名牌”把对应的意思贴在原文下面。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三是让学生变换身份、变换方法复述故事,丰富语言。教师们懂得了文言文教学的三原则:有趣、有法、有度,做到有故事性、趣味性、通俗性。
其他名家的课也各有特色,他们在处理教材、文本细读、教法选取、课堂调控、学生互動等方面给了教师们多方面启发,为工作室成员照亮了前行的路。
(三)通过研讨激风暴
课例研讨是工作室活动的常态,潘小斌非常看重课后的讨论交流,因为有质量的交流才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才有进步的空间,才有提升的希望,所以他经常营造讨论环境,激发工作室成员畅所欲言。刚开始担心大家不敢说、没话说,就要求大家以“我最欣赏的是”“我想问的是”“我引起的思考是”的内容顺序来发言,当各抒己见成为常态时,每位教师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及自己在教学中碰到的疑惑。
譬如,观摩了陈锦凤执教的《夜色》一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有的教师指出陈老师教态优雅从容,师生配合默契,而且课件制作精雕细琢,注重细节;有的教师指出陈老师以南沙的夜色图引领学生体验身边的夜色美,让学生有亲切感,让学生关注生活;有的教师指出陈老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上注重对生字结构、偏旁部首、音序的掌握,注重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有的教师从规范学生的读书姿势和朗读习惯注意到陈老师重视并善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同时,教师们还高度评价了如下优点:1.课前常规的讲故事训练安排得好;2.课堂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3.朗读指导层次明显,从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读出感情,层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4.运用了星级评价和挑战读课文儿童诗这两种学生喜欢的激励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在热烈的评课之后,教师们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长句的朗读教学发表了意见,有的教师认为,教学长句子时需要划分节奏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地停顿,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不着语法痕迹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停顿,还有教师主张以词语和短语拆分的方式来读长句子,由易到难,构建一个个小的语义群,最后连接成一句完整的话。 这样的讨论交流真正激发了教育思想风暴,由一个支点而实现辐射影响,进而推动教学实践,帮助教师们成长,这就是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的意义。
实践如静海
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们不能将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则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成员们进步,潘小斌很重视工作室开展的课例研讨,对整个课例研讨活动有周全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课例研讨活动的特点有:
(一)文体覆盖面广
工作室的研讨课涉及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说明文、古文、古诗、书法课、
口语交际课、习作课等。不仅有精度课文的研讨,还有书法、口语交际的研讨,书法课的研讨,体现了工作室对学生书写的重视,对新课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贯彻落实,而口语交际课更是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这种处理既体现了工作室的先进性,也体现了工作室对教师的引领。
(二)教法覆盖面广
为充分锻炼教师们及给予教学指引,研讨课例教法多样,有朗读品悟情感的《夜色》,有对比阅读的《掌声》,有讲练结合的《我的心儿怦怦跳》,有文本细读的《伯牙鼓琴》,有创设情境的口语交际课《请教》,有小组探究式学习的《寒号鸟》,等等。如麒麟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谢海燕执教的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牛和鹅》,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先联系第二单元学过的《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以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里的批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批注以及批注的主要类型,接着引导学生总結出从疑问、启发、写法、体会等角度给文章做批注的方法,然后学生运用方法给《牛和鹅》写批注。学生带着方法,一边阅读,一边学写批注,在自主学习、汇报交流“见鹅”“逃跑”“被鹅咬住”“呼救”四个片段中,学生的批注都可圈可点。
通过课例研讨,教师们了解了不同教法的效果,及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选取教法,使教法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水乳交融,共建精彩课堂。
(三)年段覆盖面广
工作室开展的研讨课涵盖一到六年级,这样安排是使每个教师都能成长为优秀的教师。工作室学员年轻教师多,年段覆盖广,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有助于他们在培养学生时长远考虑,能够为以后做好打算,注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为学生们打好基础。
(四)成员、学员覆盖面广
工作室的研讨课每个成员都要上研讨课,学员可以申请上研讨课。工作室每位成员都用心思考、精心准备,给大家带来不止一次的精彩课堂,这个过程,既体现了工作室对成员及学员的成长和对自我超越的重视,也使互相学习更有意义。
教学实践是踏实的行动、反思、调整,而且教学实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要不断尝试与改进,这个过程就像深海,表面看着平静,其实内里波澜涌动。而工作室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一次次地带领成员们研究、探讨,帮助成员们不断夯实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锤炼教学技能,成为更优秀的语文教师。
(五)课题研究作基石
工作室目前在研究的课题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语感培养方法研究”,专家组对这个课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小学生语感课题研究紧跟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虽然不易做,但意义很深远,不仅体现了“小语人”的担当,更充分展现了名师工作室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上的作用。
工作室既在理论上展开研究,同时通过研讨课将研究成果具体化,如吴巧兰执教的《坐井观天》重在低年级的朗读指导,田落执教的《荷叶圆圆》则采用分角色读出感情、读出个性,黄晓玲执教的《大象的耳朵》则主要以“语气词”“疑问词”和提示语为抓手,引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的好奇疑惑,读出大象的心理变化。这些课例从多方面探讨朗读对语感的作用,接下来还会在词语品读、想象联想、鉴赏体悟等方面进一步展开研讨,使课题研究真正助推教学实践。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面对新时代新教育,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有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始终伴随不改。
本报通讯员/邵健丽
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从2018年成立至今,一直在共研、齐思、并进的路上努力。主持人潘小斌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书记 ,广州市小学语文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南沙区小学语文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导师,南沙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第三期卓越小学校长培养对象,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培养对象。
潘小斌工作室致力于与各位成员教师及学员一起共同进步,在追寻优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遇见更美的教育风景。
思想有狂风
教育是有时代性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部编版新课本的全新改版及课文的大量更换,给每位一线教师带来了挑战。
学生也是有时代性的。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他们渴望并能勇于表现自己。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自然要变,这同样也是一个难题和挑战。
教学设备也是有时代性的。现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除了智学网,还有思维导图制作、动画制作、微课、编程等,都与教学关系紧密。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也是教学的一个难题和挑战。
以上三点都意味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要求,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课,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要立新,首先要破旧,这就要激荡起一阵思想“狂风”。而名教师工作室的任务就是引路,基于此,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把帮助工作室成员快速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工作室的首要任务。
(一)通过讲座知新观
工作室结合新课标开展了多场讲座,譬如,语感培养是新课标强调的内容,语文素养的核心,但又是教师们平日忽视的内容,潘小斌及时作了“语感与语感培养”的专题讲座,从语感的意义、本质、培养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既让教师们了解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与迫切性,又让教师们懂得如何运用朗读感染法、切己体察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设法等培养学生的语感,讲座既有理论的阐发,又有生动的名师教学案例,教师们从中启发很大。
工作室骨干教师陈锦凤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作了题为“小学低年段探究性学习语文课堂”的专题发言,从探究内容的选取点、课堂的开发度、重探究品质三方面对教师们如何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作了方向性的指引,不仅让教师们了解了什么是探究性学习,而且懂得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好探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此外还有合作学习、阅读力量等多个涉及热点问题的讲座,这些讲座抓住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或就新颖的教法进行具体生动地展示,真正给教师们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促使他们教学思想实现质的转变,并且鼓舞和启发、指引教师们勇敢去碰触、去尝试、去挑战。
(二)通过名家开眼界
除了讲座,工作室还带领教师“走出去”。如,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的专题讲座“阅读的力量”,教师们深刻认识了阅读在学生心灵成长、语文能力发展、阅读水平提升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并且更新了阅读教学观念,获得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从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教育内卷厉害的现在,认识到阅读的深远意义,从而在平日的教学中重视阅读、强调阅读、鼓舞阅读,做学生阅读的“明灯”,是教育的幸事。教师们听完后触动很大,纷纷表达了自己对阅读的新认识及今后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与自身的阅读的想法。
工作室还组织教师们参加了在中山市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精研统编教材,彰显文道一体;变革学习方式,实现高阶思维”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和在东莞香市第一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学法变革文道彰显,思维高阶立德树”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儿童阅读高峰论坛。观摩了崔恋、王崧舟、蒋军晶、王一梅、鱼利明、王铁青、何夏寿、何捷、郑梨花、赵志祥、白晶、罗才军等教育名师的精品课和讲座,感受他们的风采。 譬如,何夏寿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古文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理解文义、叙说故事、反复诵读、积累语言、适度拓展、相机运用几个流程把一篇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的文言文上得通俗有趣。特别是三个亮点给教师们揭示了上好一篇文言文的诀窍:一是各种形式的读:横着读、竖着读、打节奏读、去掉标点符号读、重现古代文字读,通过多样性地读,不仅使文言文有趣,而且落实了熟读成诵、背诵课文这一目标;二是“贴名牌游戏”,把文言文原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着手里的“名牌”把对应的意思贴在原文下面。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三是让学生变换身份、变换方法复述故事,丰富语言。教师们懂得了文言文教学的三原则:有趣、有法、有度,做到有故事性、趣味性、通俗性。
其他名家的课也各有特色,他们在处理教材、文本细读、教法选取、课堂调控、学生互動等方面给了教师们多方面启发,为工作室成员照亮了前行的路。
(三)通过研讨激风暴
课例研讨是工作室活动的常态,潘小斌非常看重课后的讨论交流,因为有质量的交流才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才有进步的空间,才有提升的希望,所以他经常营造讨论环境,激发工作室成员畅所欲言。刚开始担心大家不敢说、没话说,就要求大家以“我最欣赏的是”“我想问的是”“我引起的思考是”的内容顺序来发言,当各抒己见成为常态时,每位教师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及自己在教学中碰到的疑惑。
譬如,观摩了陈锦凤执教的《夜色》一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有的教师指出陈老师教态优雅从容,师生配合默契,而且课件制作精雕细琢,注重细节;有的教师指出陈老师以南沙的夜色图引领学生体验身边的夜色美,让学生有亲切感,让学生关注生活;有的教师指出陈老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上注重对生字结构、偏旁部首、音序的掌握,注重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有的教师从规范学生的读书姿势和朗读习惯注意到陈老师重视并善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同时,教师们还高度评价了如下优点:1.课前常规的讲故事训练安排得好;2.课堂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3.朗读指导层次明显,从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读出感情,层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4.运用了星级评价和挑战读课文儿童诗这两种学生喜欢的激励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在热烈的评课之后,教师们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长句的朗读教学发表了意见,有的教师认为,教学长句子时需要划分节奏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地停顿,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不着语法痕迹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停顿,还有教师主张以词语和短语拆分的方式来读长句子,由易到难,构建一个个小的语义群,最后连接成一句完整的话。 这样的讨论交流真正激发了教育思想风暴,由一个支点而实现辐射影响,进而推动教学实践,帮助教师们成长,这就是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的意义。
实践如静海
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们不能将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则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成员们进步,潘小斌很重视工作室开展的课例研讨,对整个课例研讨活动有周全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课例研讨活动的特点有:
(一)文体覆盖面广
工作室的研讨课涉及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说明文、古文、古诗、书法课、
口语交际课、习作课等。不仅有精度课文的研讨,还有书法、口语交际的研讨,书法课的研讨,体现了工作室对学生书写的重视,对新课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贯彻落实,而口语交际课更是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这种处理既体现了工作室的先进性,也体现了工作室对教师的引领。
(二)教法覆盖面广
为充分锻炼教师们及给予教学指引,研讨课例教法多样,有朗读品悟情感的《夜色》,有对比阅读的《掌声》,有讲练结合的《我的心儿怦怦跳》,有文本细读的《伯牙鼓琴》,有创设情境的口语交际课《请教》,有小组探究式学习的《寒号鸟》,等等。如麒麟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谢海燕执教的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牛和鹅》,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先联系第二单元学过的《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以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里的批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批注以及批注的主要类型,接着引导学生总結出从疑问、启发、写法、体会等角度给文章做批注的方法,然后学生运用方法给《牛和鹅》写批注。学生带着方法,一边阅读,一边学写批注,在自主学习、汇报交流“见鹅”“逃跑”“被鹅咬住”“呼救”四个片段中,学生的批注都可圈可点。
通过课例研讨,教师们了解了不同教法的效果,及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选取教法,使教法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水乳交融,共建精彩课堂。
(三)年段覆盖面广
工作室开展的研讨课涵盖一到六年级,这样安排是使每个教师都能成长为优秀的教师。工作室学员年轻教师多,年段覆盖广,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有助于他们在培养学生时长远考虑,能够为以后做好打算,注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为学生们打好基础。
(四)成员、学员覆盖面广
工作室的研讨课每个成员都要上研讨课,学员可以申请上研讨课。工作室每位成员都用心思考、精心准备,给大家带来不止一次的精彩课堂,这个过程,既体现了工作室对成员及学员的成长和对自我超越的重视,也使互相学习更有意义。
教学实践是踏实的行动、反思、调整,而且教学实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要不断尝试与改进,这个过程就像深海,表面看着平静,其实内里波澜涌动。而工作室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一次次地带领成员们研究、探讨,帮助成员们不断夯实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锤炼教学技能,成为更优秀的语文教师。
(五)课题研究作基石
工作室目前在研究的课题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语感培养方法研究”,专家组对这个课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小学生语感课题研究紧跟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虽然不易做,但意义很深远,不仅体现了“小语人”的担当,更充分展现了名师工作室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上的作用。
工作室既在理论上展开研究,同时通过研讨课将研究成果具体化,如吴巧兰执教的《坐井观天》重在低年级的朗读指导,田落执教的《荷叶圆圆》则采用分角色读出感情、读出个性,黄晓玲执教的《大象的耳朵》则主要以“语气词”“疑问词”和提示语为抓手,引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的好奇疑惑,读出大象的心理变化。这些课例从多方面探讨朗读对语感的作用,接下来还会在词语品读、想象联想、鉴赏体悟等方面进一步展开研讨,使课题研究真正助推教学实践。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面对新时代新教育,潘小斌名教师工作室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有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始终伴随不改。
本报通讯员/邵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