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对“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笔者对“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本次教学改革运用了教学与现实生产相结合、多学科结合教学、增加生产实习、小组讨论教学及网络化教学等多种方法,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了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与利用;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C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是水产科学与食品科学两个学科的一门交叉课程,针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提高,适应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次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
1 教育改革背景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综合了水产科学与食品科学两个学科的内容,是一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的实用性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是教育教学的必要任务。而“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类课程的改革,在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教学内容改革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水产品相关知识,也使其掌握了食品加工相关知识,分为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两部分,实验课程中,由于同学人数较多,实验经费的限制,课程中一些实践实验只能通过就地取材,没有真实参与到水产品加工的完整流程。根据这些问题,采用了以下改革措施,更有效的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1 教学与现实生产相结合
课堂讲授时根据水产品加工行业现阶段发展的近况与实际,结合本地水产品特色与区域性水产品加工发展状况向学生介绍水产品加工与利用的常用技术路线。注重教育教学与现实生产力相互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实践能力,为就业做铺垫,同时要对教材中相对陈旧的内容进行改进充实,做到与时俱进,贴合实际。
2.2 多学科结合教学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注重启发学生将所学到的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综合应用。不仅要注重水产加工方面的知识讲授,也要与其它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进行对比,此外,也要将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等课程相互集成,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培养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能力。
2.3 增加生产实习
本课程除了理论与实验课程之外,增加水产品加工方面的生产实践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专业技术。组织学生到本地水产品加工相关企业实习,可以让学生学到生产实践知识,也能让学生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常用技术产生更深刻的印象[1]。在生产实习中可以向学生展示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现实所用到的仪器,通过专业技术工人的操作,指导学生学习,再通过培训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整个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也为了学生就业做好了准备。
2.4 设置工程设计任务
课程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所学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与生活实际结合,以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设计工程项目作为课程作业。并制作PPT在课堂中对项目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能力,也培养了组员内的合作能力[2]。
3 教学模式改革
3.1 加强学生自主课堂的运用
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课前将学生分组布置课堂任务,通过预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由学生授课,将小组所搜集的资料分享给同学,授课内容为课程教材的内容。课堂上其他同学与教师对内容提问和点评。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2 课堂提问教学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有以下特点:水产品种类多样、水产食品加工技术复杂、加工方法多样、水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法多、應用学科综合等特点[3]。采取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教学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分享出来。本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掌握水产品加工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3 小组讨论教学
为了应对新形势下市场人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能力。在每堂课的学习中设置小组讨论环节。针对每一章节内容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小组合作最终得出结论,最终整合整个班级的结论让大家对学习内容更加深刻。课后对问题进行总结,记录笔记加深印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此课程。
3.4 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技术路线设计
实践课程中,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由学生分组设计水产加工技术路线,并通过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提升学生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
3.5 网络化教学
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水产品加工相关企业的运行及工程技术。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还在课堂播放水产品加工相关视频与设备图片等,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此门课程,课后布置查阅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 小结
通过对“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都得以提升。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了此门应用型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春娥,刘峰.水产品加工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3(16):154-155.
[2]张慧敏,毛永江,杨章平.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27-128.
[3]张进杰,徐大伦,楼乔明等.水产品综合利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8(4):80-82.
[4]吴文龙.水产食品加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逻辑学研究,2006,26(6):30-33.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与利用;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C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是水产科学与食品科学两个学科的一门交叉课程,针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提高,适应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次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
1 教育改革背景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综合了水产科学与食品科学两个学科的内容,是一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的实用性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是教育教学的必要任务。而“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类课程的改革,在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教学内容改革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水产品相关知识,也使其掌握了食品加工相关知识,分为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两部分,实验课程中,由于同学人数较多,实验经费的限制,课程中一些实践实验只能通过就地取材,没有真实参与到水产品加工的完整流程。根据这些问题,采用了以下改革措施,更有效的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1 教学与现实生产相结合
课堂讲授时根据水产品加工行业现阶段发展的近况与实际,结合本地水产品特色与区域性水产品加工发展状况向学生介绍水产品加工与利用的常用技术路线。注重教育教学与现实生产力相互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实践能力,为就业做铺垫,同时要对教材中相对陈旧的内容进行改进充实,做到与时俱进,贴合实际。
2.2 多学科结合教学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注重启发学生将所学到的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综合应用。不仅要注重水产加工方面的知识讲授,也要与其它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进行对比,此外,也要将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等课程相互集成,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培养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能力。
2.3 增加生产实习
本课程除了理论与实验课程之外,增加水产品加工方面的生产实践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专业技术。组织学生到本地水产品加工相关企业实习,可以让学生学到生产实践知识,也能让学生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常用技术产生更深刻的印象[1]。在生产实习中可以向学生展示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现实所用到的仪器,通过专业技术工人的操作,指导学生学习,再通过培训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整个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也为了学生就业做好了准备。
2.4 设置工程设计任务
课程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所学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与生活实际结合,以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设计工程项目作为课程作业。并制作PPT在课堂中对项目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能力,也培养了组员内的合作能力[2]。
3 教学模式改革
3.1 加强学生自主课堂的运用
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课前将学生分组布置课堂任务,通过预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由学生授课,将小组所搜集的资料分享给同学,授课内容为课程教材的内容。课堂上其他同学与教师对内容提问和点评。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2 课堂提问教学
“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有以下特点:水产品种类多样、水产食品加工技术复杂、加工方法多样、水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法多、應用学科综合等特点[3]。采取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教学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分享出来。本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掌握水产品加工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3 小组讨论教学
为了应对新形势下市场人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能力。在每堂课的学习中设置小组讨论环节。针对每一章节内容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小组合作最终得出结论,最终整合整个班级的结论让大家对学习内容更加深刻。课后对问题进行总结,记录笔记加深印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此课程。
3.4 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技术路线设计
实践课程中,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由学生分组设计水产加工技术路线,并通过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提升学生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
3.5 网络化教学
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水产品加工相关企业的运行及工程技术。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还在课堂播放水产品加工相关视频与设备图片等,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此门课程,课后布置查阅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 小结
通过对“水产品加工与利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都得以提升。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了此门应用型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春娥,刘峰.水产品加工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3(16):154-155.
[2]张慧敏,毛永江,杨章平.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27-128.
[3]张进杰,徐大伦,楼乔明等.水产品综合利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8(4):80-82.
[4]吴文龙.水产食品加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逻辑学研究,2006,26(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