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症结的良药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人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动因素,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是一切重大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我国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在“知识改变命运”和“教育蕴藏财富”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没有优秀的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的质量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乡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力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积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既是对乡村教师群体的重视,也是对乡村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尊重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弘扬。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和二元化特征依然明显。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向乡村倾斜的教师政策,譬如特岗计划、农村硕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等等。应当说,这些政策对改善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和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方法旧化现象非常严重,优秀人才不愿去、一般人才进不去、不合格教师退不出问题非常突出。让优秀人才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造福于乡村教育应该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景。为此,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是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基点,给予乡村教师群体特别的支持与关照,对于改善乡村教师队伍现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计划》瞄准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这三个核心问题,秉承“统筹设计、资源倾斜、务实求效、建立机制”的基本原则,力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创新乡村教师的培养补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促进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从整体设计和具体举措来看,《计划》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给予乡村教师全面支持。具体来看,《计划》的发力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乡村教师师德水平建设,有助于保证乡村教育的根本质量。 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广大乡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乡村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计划》指出要“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这有助于乡村教师自觉加强政治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这将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保证。
  二是增加“班师比”的教师配置指标,有助于减轻乡村教师工作负担。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许多地区出现了乡村学校小型化现象。据统计,2012年全国乡村小学中,校均规模不足30人的学校占26.84%,不足10人的教学点占10.36%。如果按现有生师比标准配置教师,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将长期处于紧缺状态。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乡村教师会比城市教师承担更多的任务,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很重。《计划》提出“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这一举措符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实际,为乡村师资力量的补充和配备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减轻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是鼓励培养“一专多能”教师,有助于满足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乡村教师队伍除了总量上的短缺外,在学科结构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研究发现,乡村小学平均每3所、4所和2所学校才能拥有1名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师。在很多地区,乡村学校严重缺乏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的教师。《计划》鼓励支持地方院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这符合客观规律,也符合乡村学校的现实特点。从调查数据上看,真正能到乡村学校任教并能长期坚守乡村的教师大都是当地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有助于为乡村学校补充“留得住”的新鲜力量;从未来趋势上看,小规模乡村学校将会长期存在,“全科教师”符合乡村学校的教学实际需求。除了要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的培养,“国培计划”中也要加大对“全科教师”的培训。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体现出《计划》因地制宜的特色,可谓是“对症下药”。
  四是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有助于提升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培训对于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我国对乡村教师培训重视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与乡村教师期望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许多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有研究指出,乡村教师普遍存在培训资源短缺、培训机会较少、个人负担培训费用较高、培训效果不显著、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等问题。《计划》对乡村教师培训数量作了硬性要求,指出“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同时,《计划》还指出,“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鼓励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乡村教师能真正想学有机会、去学有所获、学后有改变。
  五是制定专门的职称评定办法,有助于乡村教师职务(职称)晋升。职务(职称)评定有助于调动和发挥中小学教师为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乡村教师获得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乡村教师在高级职称晋升方面普遍“大器晚成”。我们认为,这不完全是水平问题,还有价值标准问题。城乡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当我们用城市教师的标准去评定乡村教师的时候,乡村教师当然评不上,反之亦然。《计划》中明确指出,“各地要专门制订乡村教师职务(职称)评审条件和程序办法,将乡村学校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单列”,“乡村教师职务(职称)晋升依据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实绩,一般不做公开发表论文要求。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这充分尊重了乡村教师的实际状况,给予城乡教师真正公平的职务(职称)评定机会,乡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信心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六是引导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增强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城乡教师交流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师资力量在城乡间公平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目前,城乡教师交流机制还不健全,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还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计划》指出,要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的改革,这将有助于打破城乡教师交流的制度门槛,为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计划》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向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这一举措再次关照了乡村师资力量较薄弱的村小和教学点,显示了《计划》“底部攻坚”的思路和决心。这也必将提升城乡教师交流的实效,增强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发展动力。
  七是关照乡村教师的多元需求,有助于确保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要引导和激励乡村教师安心从教,一定要了解乡村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追求,根据教师的多方面需求来设计相关政策和制度。调查发现,乡村教师在意的事项是比较多元的,除了在意工资待遇外,还特别在意周转房、保险与公积金等问题。《计划》要求各地方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要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障费,建立省市县三级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尤其提到要支持建设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这些“便民”举措都有助于解决乡村教师的实际困难,为乡村教师营造舒心、安心的生活工作环境,使乡村教师生活得好、工作得好。
  八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有助于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计划》的又一大亮点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同时激励乡村教师。《计划》提出“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地方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等激励办法。这既完善了我国的教师荣誉制度,也表现出对长期在乡村地区从教教师的尊重和认可。《计划》有助于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乡村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动力和信心,使乡村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高、乡村教师的干劲越来越足、乡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好。
  总体来看,《计划》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乡村教师群体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是破解我国当前乡村教育发展症结的一剂良药。这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来,充分地调动广大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邬志辉)
其他文献
本刊讯(通讯员 王宏愿 刘凤业) 近日,广南县以“好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广南第三中学召开。现场会通过事迹宣讲、参观学习、交流发言、分组讨论、工作部署多种形式,对广南县教育系统开展“好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第二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事迹宣讲中,全县900名教师代表聆听了广南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受到习近
期刊
本刊讯 近年来,龙陵县校园安全工作以“三化同步”为抓手,不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保障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截至2015年5月,龙陵县共创建法治示范校1校(龙陵县一中);创建省、市、县三级平安校园54校、文明学校120校。  在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龙陵县首先是抓好安全宣传常态化。把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教学中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杨晓祥) 会泽县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幼儿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严格把好“六道关口”,依法规范民办幼儿教育办学行为,促进民办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办学资格关。要求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育组织管理能力,能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凡受到刑罚处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道德品质不好,不具备组织管理能力的一律不允许举办民办幼儿园。  硬件条件关。要求新申办的民办幼儿园必须进行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马汉远) 近日,由宝钢教育基金会捐资60万元,在大理州洱源县永乐小学新建的图书楼正式竣工。  永乐小学始建于1877年。在138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文化和建设人才。宝钢教育基金会一直关心永乐小学发展,于2011年捐资55万元在学校设立了教育奖学金,用于表彰学校年度优秀师生和该村在中考、高考中成绩突出的学生。此外,宝钢教育基金会还捐资60万元,与当地党委、政府整合中小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江 福)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不断增加,建水县教育局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大力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 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 25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建立学生资助档案,落实助学措施。  二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建水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王灿鑫 毕绍明) 走进位于大理市中心城区的下关七小,一股浓浓的书香氛围扑入眼帘:一幅幅书法作品被刻成精美的艺术品,巧妙地布置在操场围墙、校园建筑和花朵飘香的“桂园”“翰苑”之侧,使人犹如置身于一座书法艺术展览馆。  这正是下关七小通过两年多时间,并充分利用学校操场、楼梯、过道、走廊等空间,精心布局,全力打造书香校园的外观视觉效果,颇受师生好评。学校书法教师赵云介绍:“学校投入资金1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李 亮) 为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及师生的绿色消费观念,近日,武定县各中小学以第44个“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结合绿色学校创建,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教育及实践活动。  在“世界环境日”期间,各学校利用国旗下演讲,向全校师生介绍“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读环保倡议书;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队)会;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世界环境日主题的由来,介绍低碳节能知识;在校园宣传栏开设一期
期刊
2013年,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在马关县召开“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萍,在前往设在夹寒箐中心小学和夹寒箐中学的“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中心”考察后,用“激动,感动,要行动”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她为项目定位激动,被大家的努力感动,明白了为什么要把项目放在云南,并见证了脚踏实地用心做项目的效果。她希望积极行动,使项目创新、整合、延伸……  不负厚望的云南省教
期刊
多年来,红河州泸西县将扩大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规模,力促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作为提升当地人口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想方设法扩大办学规模,千方百计抓好中职招生工作,在力促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泸西普高与中职招生比超过1∶1.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2%。  泸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但高中阶段教育仍能保持持续、快速、健康与协调发展,高
期刊
“俺也不去想高级职称了,前边一群人排队呢!”山东“80后”教师李虹“乐天知命”,“没有名额啊,论资排辈,干得再好,晋级还是没有希望!像我这么大年龄的,能评上中级已经很幸运了!”  “晋升上的高枕无忧,很多人也不怎么努力了;中年教师名额少,没机会、没希望;年轻老师职称低、待遇差。”近日,济南某县区一中学教师蒋振告诉记者,自己20多年以来一直在一线教学,学生喜欢,成绩也不错,平时都是满工作量甚至超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