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Gawa Doee
草木生活方式:种植苔藓,打造玻璃瓶里的微缩景观
独家创意分享:在灯泡里做景观
材料:钳子、十字改锥、铁丝、灯泡
制作:
1.用钳子夹碎灯泡尾部的黑点。(注意锋利的金属容易划伤手,最好戴上劳保手套。)
2.有个小洞出来了。用螺丝刀伸进洞里,把灯丝等捅碎,注意不要把灯泡给弄破了。
3.把灯泡里的碎玻璃和灯丝清理干净,就可用来装植物了。(再三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碎玻璃和破金属都很容易伤手,掉地上也很麻烦。)
4.把土和植物装进灯泡里。玻璃不透水,所以浇水把土润湿就可以。植物选择青苔或根系小的草。种子也可以,看着种子在灯泡中慢慢发芽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PS:灯泡可以用铁丝做个架子,或者用绳子挂起来。
不足尺高的玻璃瓶剔透通亮,随意铺垫了几块沉木、几片碎石和腐土,各种不知名的苔藓就在这里绽放它们的生命。
最先知道Gawa和Doee是在网上看到他们的相册,高低深浅、错落有致的苔藓在狭小的空间内兀自生长,形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群落,仿佛一个个遗世独立的微观王国,让人赞叹主人灵巧的心思。而在前往他们家中作客前,我得知这是一对来自祖国西南的设计师夫妇,不禁在心中猜测:“王国”建造者自己的宫殿会有怎样一片风景?
事实推翻了我的种种预想。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简洁而温馨的暖色装修显示出主人随性的风格。下班后的两人穿着休闲,Gawa在电脑前操作软件规划图纸,Doee则抱着一只雪白的波斯猫在一边看电视。“这是从小区捡回的流浪猫,就像一个伪娘!”玩笑间偶尔流露出的川音,也带有西部大森林的味道。原来,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国王”、“王后”,只是两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年轻人。
一头“栽”进微观世界
向南的阳台上,一堵上下三排的“绿墙”很是显眼,多肉类、苔藓类和低矮的草本住在或船或碗的容器里,品类繁多,让人一时眼花缭乱。而卧室窗台上的那些瓶瓶罐罐则装着主人最“心爱”的宝贝:不足尺高的玻璃瓶剔透通亮,随意铺垫了几块沉木、几片碎石和腐土,各种不知名的苔藓就在这里绽放它们的生命。
“开始关注苔藓这类‘小东西’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至今只有一年多。”Gawa的言语温和而谦逊,然而一提起植物的话题,就分外兴奋起来。
Gawa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小时候就喜欢在城墙根下跑,观察燕子窝、了解动植物成了他童年的乐趣,他自觉“与自然的接触肯定比现在的孩子多”。Doee则是在西双版纳长大的,“跟混凝土环境出来的人感觉不一样。”这对大学同学兼情侣毕业后双双来到上海,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喜爱植物的他们不断为阳台“添砖加瓦”,绿色愈发浓郁。一开始养的是常见植物,如把一些喜阴、耐旱的植物组合培养,而与苔藓的缘分则始于Gawa为一个艺术中心所做的景观设计项目,当时要求用青苔覆盖一整块石头表面。“由于那时候缺乏植被应用的经验,并不知道该选用什么样的苔藓、怎么种植养护。”Gawa在这种不起眼的景观元素面前遇到了障碍。
虽然那次尝试并不成功,Gawa却被苔球的墨绿深深吸引了。由于工作关系,他有幸结识了美国设计师Paula Hayes,她是一位微观造景专家,尤其擅长在玻璃瓶中营建微型景观,Gawa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为苔藓“安家”。
他开始从身边的环境“就地取材”,每逢出门踏青,都会顺道留意脚下,把“相见甚欢”的苔藓一一搬回家。浅根植物如青苔、佛甲草直接用手揭即可,深根的则需用镊子和水草夹等工具。当然,“前提是它是野草,不是人家种的。”连着一小片土壤捧回家,装进玻璃容器,小家伙们就开始展示其生命力了,“不少品种一年不加水都没事”。
爱丽丝掉进兔子洞
然而俯身迈进苔藓的世界,才发现自己像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苔藓的分类、用土都是非常细致的知识,有的密封培养可以任其繁衍,有的却不耐饥渴需要雨露滋养。”而在国内几乎没有比较全面的资料,光看植物教科书上的解释也很难辨认。“虽然好养,但科目间的区别和变化也很多。有的是条状偏黄色,长起来很有秋天的感觉;有的就是青绿的……”
一边摸索,一边实践,Gawa和Doee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养护经验。“光照和湿度是生长必须的,在空调房里则要保证空气湿度。如果是自然环境,如春天的阳台上,就只要每天喷水就可以保证存活,对土质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温度的控制和其他植物类似,不要大起大落。”
Gawa说,做微缩景观最重要的是事前设计好造型,但也要允许有意外发生。“比如原本设计的斜坡,由于苔藓太茂密就会长成平地;比如从野外挖来的苔藓中藏有草籽,便会长出各种野草来。”这些意外有时需要大幅度整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意外的美。
与这些低矮植物的交流无声无息,是一个不起波澜的漫长过程,非有心人不可为之。当问起对家里的诸多植物有没有特殊的偏好时,他摇摇头:“不可能重点照料某个植物啊,一旦疏忽了某一棵,也许马上就挂掉了”。对植物的关爱占据了他们的业余时间,坐拥一座“绿城”,现在的Gawa和Doee就像一个热闹大家庭的家长,富有而充实。
让蚂蚁青苔和谐共处
当然,光养活是不够的,套用流行的说法,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生存”,而是“生活”。 Gawa动手能力很强,小时候就喜欢做军模、折纸,还曾经用自己搜集的叶片、种子裱在木框里制成标本,颇受朋友的欢迎。照看挖来的苔藓,他并不满足于“原生态”,而是喜欢施以一二点缀,石块、碎木,甚至扭蛋玩偶,都成了这个建筑师手中的“积木”。
他还做过更具中国传统风格的盆景:一小株遒劲的白蜡树,配以红木几案,古意顿起;一只玻璃碗中,圆石丛中开出一朵丰润的玉蝶,竟有了些清丽脱俗、典雅质朴的味道;从砂石堆冒出几根高下参差的仙人掌,辅之以或蓝或白的水晶石,大漠的感觉油然而生……玻璃瓶中的小世界,浓缩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让他乐在其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布置,却往往能达到“大千世界寓于一隅”的效果,让人感到惊艳,也让他在网络上小有名气。
在屋里转悠时,我突然发现在书架的角落里,一大群蚂蚁正在有序地忙碌着。养蚂蚁,原来也是Gawa的一大爱好。他介绍,正在有机玻璃塑成的巷道里奔波的是日本弓背蚁,在瓷盘中忙碌的则是产自本地的大头蚁。“你知道吗,蚂蚁也能研究出大名堂。”Gawa所说的是那本在学界引起广泛回响的《社会生物学》,作者美国学者威尔逊正是从观察蚂蚁出发,建立起了他的理论体系。
蚂蚁的行为,引发Gawa思考社会、自然……动物和植物本来就并不矛盾。他在长风公园挖了一畦铜钱草,又在植物身下的泥土里筑了个蚂蚁窝,搬进一窝蚂蚁,请它们“和平共处”,如是搭建起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Gawa的职业敏感告诉他,自给自足的微型景观在今后的设计里大有应用空间。他向我展示了曾给他灵感的同行:Makoto Azuma的园林设计、Matthew Albanese的自然景观模型以及Patrick Blanc的“绿墙”……这次世博会上,他们公司参与的生态建筑也“闪亮登场”。这些都吸引他思考如何去设计与自然更能和谐共处的建筑。
城市里的探险家
工科出身的Gawa并不喜欢讲述什么宏大的道理,默默做事是他的风格。当然,通过网络,他亲近自然的思想和信念还是会流露出来:“到人类文明毁灭,只要有太阳,瓶里的植物会永远繁茂”……他告诉我,国外有这样一种评价方式,如果一个地方花草繁茂,居民的阳台上都是被精心照料的花草,那这里居民的生活一定是惬意且舒适的。相反,如果树木都破败不堪,那就无法想象居民的生活状态了。
虽然身在东海之滨,Gawa和Doee还保持着对西南环境的关注,云南植被的破坏、雨林的减少让他们痛心。这对可爱的夫妇让人想起多年扎根西双版纳、专注于雨林生态建设的李旻果、马悠前辈,只不过,他俩是把城市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在这里搭建起自己的苔藓森林,像个初来乍到的探险家在其中徜徉,将其作为与自然互动的平台。
也许,正是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抚育着他们的爱好。Gawa并不打算把自己的“作品”拿来营利,他甚至不愿把自己做的称为“作品”,“那只是尝试和实验的结果。喜欢就做了。”一年前看法国纪录片《家园》,其中很多俯瞰地球自然景观的场景令他相当震撼,这也成了他努力的一个方向。“希望能把苔藓养得更好、繁殖更多,能做出更像大自然的场景。”
草木生活方式:种植苔藓,打造玻璃瓶里的微缩景观
独家创意分享:在灯泡里做景观
材料:钳子、十字改锥、铁丝、灯泡
制作:
1.用钳子夹碎灯泡尾部的黑点。(注意锋利的金属容易划伤手,最好戴上劳保手套。)
2.有个小洞出来了。用螺丝刀伸进洞里,把灯丝等捅碎,注意不要把灯泡给弄破了。
3.把灯泡里的碎玻璃和灯丝清理干净,就可用来装植物了。(再三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碎玻璃和破金属都很容易伤手,掉地上也很麻烦。)
4.把土和植物装进灯泡里。玻璃不透水,所以浇水把土润湿就可以。植物选择青苔或根系小的草。种子也可以,看着种子在灯泡中慢慢发芽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PS:灯泡可以用铁丝做个架子,或者用绳子挂起来。
不足尺高的玻璃瓶剔透通亮,随意铺垫了几块沉木、几片碎石和腐土,各种不知名的苔藓就在这里绽放它们的生命。
最先知道Gawa和Doee是在网上看到他们的相册,高低深浅、错落有致的苔藓在狭小的空间内兀自生长,形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群落,仿佛一个个遗世独立的微观王国,让人赞叹主人灵巧的心思。而在前往他们家中作客前,我得知这是一对来自祖国西南的设计师夫妇,不禁在心中猜测:“王国”建造者自己的宫殿会有怎样一片风景?
事实推翻了我的种种预想。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简洁而温馨的暖色装修显示出主人随性的风格。下班后的两人穿着休闲,Gawa在电脑前操作软件规划图纸,Doee则抱着一只雪白的波斯猫在一边看电视。“这是从小区捡回的流浪猫,就像一个伪娘!”玩笑间偶尔流露出的川音,也带有西部大森林的味道。原来,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国王”、“王后”,只是两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年轻人。
一头“栽”进微观世界
向南的阳台上,一堵上下三排的“绿墙”很是显眼,多肉类、苔藓类和低矮的草本住在或船或碗的容器里,品类繁多,让人一时眼花缭乱。而卧室窗台上的那些瓶瓶罐罐则装着主人最“心爱”的宝贝:不足尺高的玻璃瓶剔透通亮,随意铺垫了几块沉木、几片碎石和腐土,各种不知名的苔藓就在这里绽放它们的生命。
“开始关注苔藓这类‘小东西’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至今只有一年多。”Gawa的言语温和而谦逊,然而一提起植物的话题,就分外兴奋起来。
Gawa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小时候就喜欢在城墙根下跑,观察燕子窝、了解动植物成了他童年的乐趣,他自觉“与自然的接触肯定比现在的孩子多”。Doee则是在西双版纳长大的,“跟混凝土环境出来的人感觉不一样。”这对大学同学兼情侣毕业后双双来到上海,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喜爱植物的他们不断为阳台“添砖加瓦”,绿色愈发浓郁。一开始养的是常见植物,如把一些喜阴、耐旱的植物组合培养,而与苔藓的缘分则始于Gawa为一个艺术中心所做的景观设计项目,当时要求用青苔覆盖一整块石头表面。“由于那时候缺乏植被应用的经验,并不知道该选用什么样的苔藓、怎么种植养护。”Gawa在这种不起眼的景观元素面前遇到了障碍。
虽然那次尝试并不成功,Gawa却被苔球的墨绿深深吸引了。由于工作关系,他有幸结识了美国设计师Paula Hayes,她是一位微观造景专家,尤其擅长在玻璃瓶中营建微型景观,Gawa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为苔藓“安家”。
他开始从身边的环境“就地取材”,每逢出门踏青,都会顺道留意脚下,把“相见甚欢”的苔藓一一搬回家。浅根植物如青苔、佛甲草直接用手揭即可,深根的则需用镊子和水草夹等工具。当然,“前提是它是野草,不是人家种的。”连着一小片土壤捧回家,装进玻璃容器,小家伙们就开始展示其生命力了,“不少品种一年不加水都没事”。
爱丽丝掉进兔子洞
然而俯身迈进苔藓的世界,才发现自己像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苔藓的分类、用土都是非常细致的知识,有的密封培养可以任其繁衍,有的却不耐饥渴需要雨露滋养。”而在国内几乎没有比较全面的资料,光看植物教科书上的解释也很难辨认。“虽然好养,但科目间的区别和变化也很多。有的是条状偏黄色,长起来很有秋天的感觉;有的就是青绿的……”
一边摸索,一边实践,Gawa和Doee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养护经验。“光照和湿度是生长必须的,在空调房里则要保证空气湿度。如果是自然环境,如春天的阳台上,就只要每天喷水就可以保证存活,对土质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温度的控制和其他植物类似,不要大起大落。”
Gawa说,做微缩景观最重要的是事前设计好造型,但也要允许有意外发生。“比如原本设计的斜坡,由于苔藓太茂密就会长成平地;比如从野外挖来的苔藓中藏有草籽,便会长出各种野草来。”这些意外有时需要大幅度整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意外的美。
与这些低矮植物的交流无声无息,是一个不起波澜的漫长过程,非有心人不可为之。当问起对家里的诸多植物有没有特殊的偏好时,他摇摇头:“不可能重点照料某个植物啊,一旦疏忽了某一棵,也许马上就挂掉了”。对植物的关爱占据了他们的业余时间,坐拥一座“绿城”,现在的Gawa和Doee就像一个热闹大家庭的家长,富有而充实。
让蚂蚁青苔和谐共处
当然,光养活是不够的,套用流行的说法,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生存”,而是“生活”。 Gawa动手能力很强,小时候就喜欢做军模、折纸,还曾经用自己搜集的叶片、种子裱在木框里制成标本,颇受朋友的欢迎。照看挖来的苔藓,他并不满足于“原生态”,而是喜欢施以一二点缀,石块、碎木,甚至扭蛋玩偶,都成了这个建筑师手中的“积木”。
他还做过更具中国传统风格的盆景:一小株遒劲的白蜡树,配以红木几案,古意顿起;一只玻璃碗中,圆石丛中开出一朵丰润的玉蝶,竟有了些清丽脱俗、典雅质朴的味道;从砂石堆冒出几根高下参差的仙人掌,辅之以或蓝或白的水晶石,大漠的感觉油然而生……玻璃瓶中的小世界,浓缩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让他乐在其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布置,却往往能达到“大千世界寓于一隅”的效果,让人感到惊艳,也让他在网络上小有名气。
在屋里转悠时,我突然发现在书架的角落里,一大群蚂蚁正在有序地忙碌着。养蚂蚁,原来也是Gawa的一大爱好。他介绍,正在有机玻璃塑成的巷道里奔波的是日本弓背蚁,在瓷盘中忙碌的则是产自本地的大头蚁。“你知道吗,蚂蚁也能研究出大名堂。”Gawa所说的是那本在学界引起广泛回响的《社会生物学》,作者美国学者威尔逊正是从观察蚂蚁出发,建立起了他的理论体系。
蚂蚁的行为,引发Gawa思考社会、自然……动物和植物本来就并不矛盾。他在长风公园挖了一畦铜钱草,又在植物身下的泥土里筑了个蚂蚁窝,搬进一窝蚂蚁,请它们“和平共处”,如是搭建起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Gawa的职业敏感告诉他,自给自足的微型景观在今后的设计里大有应用空间。他向我展示了曾给他灵感的同行:Makoto Azuma的园林设计、Matthew Albanese的自然景观模型以及Patrick Blanc的“绿墙”……这次世博会上,他们公司参与的生态建筑也“闪亮登场”。这些都吸引他思考如何去设计与自然更能和谐共处的建筑。
城市里的探险家
工科出身的Gawa并不喜欢讲述什么宏大的道理,默默做事是他的风格。当然,通过网络,他亲近自然的思想和信念还是会流露出来:“到人类文明毁灭,只要有太阳,瓶里的植物会永远繁茂”……他告诉我,国外有这样一种评价方式,如果一个地方花草繁茂,居民的阳台上都是被精心照料的花草,那这里居民的生活一定是惬意且舒适的。相反,如果树木都破败不堪,那就无法想象居民的生活状态了。
虽然身在东海之滨,Gawa和Doee还保持着对西南环境的关注,云南植被的破坏、雨林的减少让他们痛心。这对可爱的夫妇让人想起多年扎根西双版纳、专注于雨林生态建设的李旻果、马悠前辈,只不过,他俩是把城市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在这里搭建起自己的苔藓森林,像个初来乍到的探险家在其中徜徉,将其作为与自然互动的平台。
也许,正是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抚育着他们的爱好。Gawa并不打算把自己的“作品”拿来营利,他甚至不愿把自己做的称为“作品”,“那只是尝试和实验的结果。喜欢就做了。”一年前看法国纪录片《家园》,其中很多俯瞰地球自然景观的场景令他相当震撼,这也成了他努力的一个方向。“希望能把苔藓养得更好、繁殖更多,能做出更像大自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