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瑰宝,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它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其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诵读
古典诗歌是中学生乃至每个人最宝贵、最丰富的文学源泉,她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让学生从文学的源头汲取到最清澈、最甜美的文学之水,也能让学生在吟咏古诗词时感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思想,古代的文化,从一句句诗,一个个典故,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经典。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就如何搞好中学古诗词教学,浅谈如下拙见。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次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老师在让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前两句诗,再通过朗读感悟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紧接着就放手让自学第二句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情适当的进行概括和提升。孙老师那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二、讲究方法,深入研讨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吗?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强化诵读
古诗学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的起点是朗读背诵,反复吟诵,品赏韵味。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朗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顺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效,就需要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诵方法,从而提高鉴赏水平。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所以,读诗,首先要熟读,就是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很多教师的教学都很注重朗读,但许多人只是把朗读当做了一种形式,为读而读,只见学生读,没有老师读,老师对学生的读,缺少示范和指导,使学生读无目标,读无追求,因而不能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当然不能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出感情,就要声情并茂。多种形式的朗读是熟读的基础。课堂上可以配乐朗读,可以老师范读,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集体朗读,最有价值的朗读是评价式朗读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点评字音、停顿、韵律,点评急缓轻重,点评情感的表达,或许并不完美,但强烈的参与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诗歌的美,属于自己的个性解读的美。
我想如果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对古诗文教学的倡导多一点、实一点;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少一点、虚一点;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古诗文教学细一点、深一点,就一定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中学生走近古诗文,亲近古诗文。当他们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与记忆能“乐而为之”,让优秀的文化内化成其自身的修养,成为其思想的精髓,获得其个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我们的民族素质也就会随之提高。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弘扬,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使得国民素质得以提高,社会生活得以进步,也正是基础教育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爱菊;古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欣赏在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2期
[2]余艳莉;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诵读
古典诗歌是中学生乃至每个人最宝贵、最丰富的文学源泉,她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让学生从文学的源头汲取到最清澈、最甜美的文学之水,也能让学生在吟咏古诗词时感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思想,古代的文化,从一句句诗,一个个典故,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经典。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就如何搞好中学古诗词教学,浅谈如下拙见。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次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老师在让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前两句诗,再通过朗读感悟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紧接着就放手让自学第二句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情适当的进行概括和提升。孙老师那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二、讲究方法,深入研讨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吗?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强化诵读
古诗学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的起点是朗读背诵,反复吟诵,品赏韵味。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朗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顺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效,就需要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诵方法,从而提高鉴赏水平。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所以,读诗,首先要熟读,就是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很多教师的教学都很注重朗读,但许多人只是把朗读当做了一种形式,为读而读,只见学生读,没有老师读,老师对学生的读,缺少示范和指导,使学生读无目标,读无追求,因而不能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当然不能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出感情,就要声情并茂。多种形式的朗读是熟读的基础。课堂上可以配乐朗读,可以老师范读,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集体朗读,最有价值的朗读是评价式朗读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点评字音、停顿、韵律,点评急缓轻重,点评情感的表达,或许并不完美,但强烈的参与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诗歌的美,属于自己的个性解读的美。
我想如果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对古诗文教学的倡导多一点、实一点;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少一点、虚一点;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古诗文教学细一点、深一点,就一定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中学生走近古诗文,亲近古诗文。当他们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与记忆能“乐而为之”,让优秀的文化内化成其自身的修养,成为其思想的精髓,获得其个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我们的民族素质也就会随之提高。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弘扬,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使得国民素质得以提高,社会生活得以进步,也正是基础教育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爱菊;古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欣赏在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2期
[2]余艳莉;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