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认为学术型教师的教学必定是充满智慧的,是满溢人文性的,也必定是体现着崇高的敬业精神的,张扬着严谨的科学精神的。
【关键词】学术型教师;专业精神;思想内核
一、学术型教师
何为学术型教师
先借用“学术型硕士”这一概念。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和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职业特点决定了实际教学能力是一线教师的立身之本,故学术型教师当是在具备实际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更注重学术理论研究的教师,是具备系统化的专门知识,并能对其规律进行学科化论证的教师。
二、学术型教师的专业精神
(一)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基于对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学术型教师的敬业精神可以分解为信业、勤业、乐业、奉献四个阶段。首先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然后是务实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接着是对教师职业的发自心底的热爱与全身心投入,充满事业心和责任感;最后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名师应体现在师德与业务能力两个方面。而如果业务能力不够突出,就不能很好地履行教师这一职业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出色的业务能力来自于教师对自身专业的不断追求与发展。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性”是课程和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完善人的精神结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拥有健康完美的人格。
亚里士多德指出具有教学美德的教师常常表现出勇气、友善、信赖、正义、机智、具有荣誉感、温和、高尚、高贵、大度、节制。理查德森和芬斯特马赫强调了教师的公正、富有同情心、谦卑和宽容。诺丁斯强调教师的关怀意识。范梅南也指出教学中的关系力并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的关系,而是一种人际之间道德、情感的互动。这些要素正是人文精神的要义所在。
(三)科学精神
⑴学术型教师应当具备以探索批判为基点的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各种客观现象的内部规律,追求合理性,使感性的经验性的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索之时亦须批判与怀疑意识。怀疑与批判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批判与怀疑不是胡乱猜疑,它们的背后是思考,是扎扎实实的研究。
学术型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研究,对过去传统的经验与方法,对其他地区其他学校其他人的经验与方法,不会生搬硬套,而会批判地汲取,弃糟粕而取精华,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创新。
⑵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求真求实为基点的实践精神
教师当有先进的理念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支撑。但是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能物化为行动,等于空话一句。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走向完善。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让教师的专业精神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在打磨中趋于成熟。
⑶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发展创造为基点的创新精神
钱学森教授在95岁高龄时感叹中国当前办学缺乏像加州理工学院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在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方面有欠缺。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术型教师必定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把一个个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各种人才,绝非靠按照某种程式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
⑷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自省完善为基点的反思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丁钢教授认为,名师应具有自我反思精神。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不仅要求从技术上质疑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还应审慎考察教学实践的伦理意义并乐于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摆脱“不动脑筋的遵循学习理论或缺乏分析的教学实践”的工匠行为,从而较快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
⑸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交流互助为基点的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教师专业精神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渴望心理上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种氛围,或者说需要一种“场”。封闭起来孤军奋战对教师专业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教师的成长除了独立奋斗之外,还需要协作,还需要与外界广泛的交流,在碰撞中擦出火花,在融合中取得发展。所以,学术型教师必定是善于交流善于协作的教师。
⑹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尊重理解为基点的民主精神
诺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他在美国三十年,什么都没学会,只学会了“平等”两字。民主育人、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极其重要。学术型教师必定是具备民主精神的教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民主精神的人才,才能担当起“把我国最终建成高度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重任。
三、学术型教师的思想内核
教师的思想内核简而言之就是教书育人的理念,而学术型教师的思想内核就是教书育人理念的深化和升华,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教书育人”。具体要解决几个问题:教什么书,怎么教书;育什么人,怎么育人。
学术型教师的教学必定是充满智慧的,是满溢人文性的,也必定是体现着崇高的敬业精神的,张扬着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学术型教师培育的必定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是以其丰厚的学养,饱满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行走于天地之间的人,是能够撑起国家未来和人类未来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关键词】学术型教师;专业精神;思想内核
一、学术型教师
何为学术型教师
先借用“学术型硕士”这一概念。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和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职业特点决定了实际教学能力是一线教师的立身之本,故学术型教师当是在具备实际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更注重学术理论研究的教师,是具备系统化的专门知识,并能对其规律进行学科化论证的教师。
二、学术型教师的专业精神
(一)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基于对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学术型教师的敬业精神可以分解为信业、勤业、乐业、奉献四个阶段。首先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然后是务实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接着是对教师职业的发自心底的热爱与全身心投入,充满事业心和责任感;最后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名师应体现在师德与业务能力两个方面。而如果业务能力不够突出,就不能很好地履行教师这一职业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出色的业务能力来自于教师对自身专业的不断追求与发展。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性”是课程和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完善人的精神结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拥有健康完美的人格。
亚里士多德指出具有教学美德的教师常常表现出勇气、友善、信赖、正义、机智、具有荣誉感、温和、高尚、高贵、大度、节制。理查德森和芬斯特马赫强调了教师的公正、富有同情心、谦卑和宽容。诺丁斯强调教师的关怀意识。范梅南也指出教学中的关系力并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的关系,而是一种人际之间道德、情感的互动。这些要素正是人文精神的要义所在。
(三)科学精神
⑴学术型教师应当具备以探索批判为基点的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各种客观现象的内部规律,追求合理性,使感性的经验性的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索之时亦须批判与怀疑意识。怀疑与批判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批判与怀疑不是胡乱猜疑,它们的背后是思考,是扎扎实实的研究。
学术型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研究,对过去传统的经验与方法,对其他地区其他学校其他人的经验与方法,不会生搬硬套,而会批判地汲取,弃糟粕而取精华,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创新。
⑵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求真求实为基点的实践精神
教师当有先进的理念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支撑。但是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能物化为行动,等于空话一句。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走向完善。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让教师的专业精神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在打磨中趋于成熟。
⑶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发展创造为基点的创新精神
钱学森教授在95岁高龄时感叹中国当前办学缺乏像加州理工学院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在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方面有欠缺。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术型教师必定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把一个个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各种人才,绝非靠按照某种程式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
⑷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自省完善为基点的反思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丁钢教授认为,名师应具有自我反思精神。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不仅要求从技术上质疑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还应审慎考察教学实践的伦理意义并乐于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摆脱“不动脑筋的遵循学习理论或缺乏分析的教学实践”的工匠行为,从而较快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
⑸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交流互助为基点的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教师专业精神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渴望心理上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种氛围,或者说需要一种“场”。封闭起来孤军奋战对教师专业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教师的成长除了独立奋斗之外,还需要协作,还需要与外界广泛的交流,在碰撞中擦出火花,在融合中取得发展。所以,学术型教师必定是善于交流善于协作的教师。
⑹学术型教师当具备以尊重理解为基点的民主精神
诺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他在美国三十年,什么都没学会,只学会了“平等”两字。民主育人、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极其重要。学术型教师必定是具备民主精神的教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民主精神的人才,才能担当起“把我国最终建成高度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重任。
三、学术型教师的思想内核
教师的思想内核简而言之就是教书育人的理念,而学术型教师的思想内核就是教书育人理念的深化和升华,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教书育人”。具体要解决几个问题:教什么书,怎么教书;育什么人,怎么育人。
学术型教师的教学必定是充满智慧的,是满溢人文性的,也必定是体现着崇高的敬业精神的,张扬着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学术型教师培育的必定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是以其丰厚的学养,饱满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行走于天地之间的人,是能够撑起国家未来和人类未来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