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训练伤是由于患者其身体素质与部队的训练程度不适应而引起的,其中既有体质上的因素也有心理上的不适应。我们分析了2007~2008年新战士中121例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并根据不同训练伤患者产生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特点,探讨应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训练伤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800名参训新兵均为男性,年龄18~20 岁,平均18.5 岁。
1.2 方法。利用部队作修时间进行巡诊,根据新兵发生训练伤时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特点,应用整体护理,及时沟通交流,掌握新兵对训练、生活及对发生训练伤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
1.3 诊断标准。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
2 结 果
2.1 训练伤发生情况。2800名新兵中共发生训练伤121例,总发生率4.3%。其中软组织损伤69例(57%),主要为腰扭伤(44例);关节扭伤43例(35.5%) ,其中大部分(35例)为急性膝、腕关节损伤;应力性骨折9例(7%)。
2.2 常见训练伤的原因。①部分战士身体素质未达到日常训练强度;②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宣传不够,训练防护措施不当。
3 讨 论
3.1 研究新兵训练伤发生的特点及军事训练心理学的规律,找出训练伤的发生与科学军事训练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和培养新兵参与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和科学训练意识,是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主要手段。在本组中训练伤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软组织损伤,占整个训练伤的57%。由此可见,在北方新兵入伍时往往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军事训练特别是野外训练,在正常训练开始前,应注意必要的准备动作及训练后的保暖,同时根据训练强度及时调整新兵的体能,减少由寒冷肢体不灵活而引起的软组织训练伤则非常重要。
3.2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例(7.0%)为应力性骨折训练伤,这说明在共同课目训练期间,特别是器械训练时,训练场地和器材的科学合理应用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应力性骨折的客观因素。要科学组织训练科目,对新兵除了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外,还应该在训练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护防措施。同时,在新兵训练前应进行训练伤预防专题教育,加强新兵心理素质训练,减少训练时对器械的恐惧感,增强对各类器械的适应能力[1] 。
3.3 对发生训练伤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加快伤者早日康复,减轻心理压力。新入伍的战士在训练过程中发生训练伤,特别是当伤势比较严重需住院治疗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心理因素,我们主要采取:①治疗前的护理干预:在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同时,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和劝慰,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意义、方法及步骤,根据患者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提供及时、适当的心理和护理帮助,消除紧张、恐惧感,减轻负性心理。取得患者充分地信任和安全感,使治疗前的护理干预措施切实地执行。②治疗后的护理干预:我们发现需住院治疗的训练伤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变化常常为:紧张、忧郁、孤僻等自卑感、孤独感心态。在心理失调的同时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其它疾病。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随访加强心理咨询,并耐心询问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帮助他们了解训练伤康复中的种种问题,减少因不了解医学知识,带伤训练的不科学做法。同时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卫生防护教育及科学军事训练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患者了解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注重训练的科学性,以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2]。
参考文献
1 郑洁英,阎金芳 新兵训练伤的预防与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1):9
2 邹声听,辜建祥,朱文强等,海军陆战队某部海上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海军医学杂志,2001(3):2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800名参训新兵均为男性,年龄18~20 岁,平均18.5 岁。
1.2 方法。利用部队作修时间进行巡诊,根据新兵发生训练伤时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特点,应用整体护理,及时沟通交流,掌握新兵对训练、生活及对发生训练伤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
1.3 诊断标准。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
2 结 果
2.1 训练伤发生情况。2800名新兵中共发生训练伤121例,总发生率4.3%。其中软组织损伤69例(57%),主要为腰扭伤(44例);关节扭伤43例(35.5%) ,其中大部分(35例)为急性膝、腕关节损伤;应力性骨折9例(7%)。
2.2 常见训练伤的原因。①部分战士身体素质未达到日常训练强度;②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宣传不够,训练防护措施不当。
3 讨 论
3.1 研究新兵训练伤发生的特点及军事训练心理学的规律,找出训练伤的发生与科学军事训练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和培养新兵参与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和科学训练意识,是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主要手段。在本组中训练伤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软组织损伤,占整个训练伤的57%。由此可见,在北方新兵入伍时往往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军事训练特别是野外训练,在正常训练开始前,应注意必要的准备动作及训练后的保暖,同时根据训练强度及时调整新兵的体能,减少由寒冷肢体不灵活而引起的软组织训练伤则非常重要。
3.2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例(7.0%)为应力性骨折训练伤,这说明在共同课目训练期间,特别是器械训练时,训练场地和器材的科学合理应用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应力性骨折的客观因素。要科学组织训练科目,对新兵除了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外,还应该在训练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护防措施。同时,在新兵训练前应进行训练伤预防专题教育,加强新兵心理素质训练,减少训练时对器械的恐惧感,增强对各类器械的适应能力[1] 。
3.3 对发生训练伤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加快伤者早日康复,减轻心理压力。新入伍的战士在训练过程中发生训练伤,特别是当伤势比较严重需住院治疗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心理因素,我们主要采取:①治疗前的护理干预:在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同时,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和劝慰,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意义、方法及步骤,根据患者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提供及时、适当的心理和护理帮助,消除紧张、恐惧感,减轻负性心理。取得患者充分地信任和安全感,使治疗前的护理干预措施切实地执行。②治疗后的护理干预:我们发现需住院治疗的训练伤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变化常常为:紧张、忧郁、孤僻等自卑感、孤独感心态。在心理失调的同时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其它疾病。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随访加强心理咨询,并耐心询问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帮助他们了解训练伤康复中的种种问题,减少因不了解医学知识,带伤训练的不科学做法。同时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卫生防护教育及科学军事训练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患者了解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注重训练的科学性,以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2]。
参考文献
1 郑洁英,阎金芳 新兵训练伤的预防与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1):9
2 邹声听,辜建祥,朱文强等,海军陆战队某部海上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海军医学杂志,20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