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许多发展国家中,软下疳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某些国家,它是生殖器溃疡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全球性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梅毒。本文介绍自1982年以来软下疳治疗的某些进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发展国家中,软下疳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某些国家,它是生殖器溃疡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全球性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梅毒。本文介绍自1982年以来软下疳治疗的某些进展。
其他文献
消炎痛是被广泛应用的非类固醇类抗炎剂,因其经皮肤吸收良好,近来作为外用药,取得了外用局部的消炎、镇痛效果。消炎痛外用液是在1g溶液中含有10mg消炎痛的黄色液剂。每天2~4次涂敷患处。观察47例患者,见其疼痛、红斑、肿胀等主要症状改善。发病后10天内开始涂敷者,不管是否内服消炎镇痛剂,90%左右有效。对疱疹后神经痛,单独涂敷本剂、不给消炎剂内服者,见到33%疼痛减轻。本剂的副作用,47例中仅见1例
作者报道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银屑病有效的14例病例。7例口服1α-羟维生素D3,每日1.0μg,治疗3~6个月后,皮疹有中等度改善1例,显著好转和完全消失各3例;2例内服1α,25-二羟维生素D3,每日0.5μg,治疗3个月后皮疹有轻到中度的改善;5例外用1a,25-二羟维生素D3,0.5μg/g凡士林制剂,治疗2周到5周后,用药处皮疹有中等度改善,有的皮疹消退。以上病例均未见副作用。
对于带状疱疹(HZ)的治疗,若从发病早期就行神经阻滞疗法,90%以上的病人可以不发生疼痛而治愈。作者所在医院已治疗HZ患者125例。对其中住院治疗的86例进行研究:分析年龄、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效果及住院天数相互关系。结果袭明,治愈老人HZ所需时间较长,但于发病早期即行神经阻滞者,治愈率并不因年龄增加而降低。方法:对累及神经已产生疼痛者,原则上应住院治疗,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疱疹累及头部者可用1
众所周知疣状瓶霉及美洲瓶霉这两种暗色丝孢霉可引起着色真菌病,即使大多数医学真菌学家认为美洲瓶霉是疣状瓶霉的同义名,然而有些学者根据美洲瓶霉的颈圈较疣状瓶霉更深而认为这二种菌是不同的种。作者等对32株证实为美洲瓶霉或疣状瓶霉的菌种从形态学,生理学及抗原特征来研究其分类情况,其中12株可产生带或浅或深颈圈的分生孢子。
作者首先回顾了以往在石腊切片染抗酸杆菌方法的各种改进,并提出了一种进一步改良的方法,其操作方法与结果如下。
作者对唇部疱疹患者应用inosine pranobex进行了多中心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812名患者随机安排到治疗组和对照组,404名接受inosine pranobex 1g,每日4次,疗程7天;408名以安慰剂对照。根据性别、年龄、初发或复发和病损的阶段予以配对。初发者中143名给药,168名给安慰剂;复发者中261名给药,240名给安慰剂。
作者用双盲法对红霉素和四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作者随意选择了200名中等和中重度的寻常痤疮患者(在下颌线上方的面部至少有12个炎症性丘疹不多于10个结节性损害)。年龄14~30岁。
在实验方面最新的突破是美国发见的九――带犰狳正在证实是研究麻风杆菌(以下称麻风菌)的一种有价值的动物模型。被接种的犰狳有1/3发生播散性感染,有似人的瘤型麻风。(静脉内接种后30个月以内、皮肤内接种后37个月以内发病)。犰狳的生物学特点,尤其是与麻风攸关的有如下3点:(1)体温低(32―35℃),(2)寿命长(12~15年),(3)有规律地每窝产单接合子4胎。
患者,男性,29岁,二年来每间隔数天到二月,就有为时2~5天的深部肌肉疼痛发作,发生于腓部,偶在大腿部。开始只在站立时出现,行走时最明显,平卧时无症状。发作高峰时变为持久性,呈烧灼感和抽筋,有时不能忍受。病人指出在病变部肌肉深部有一“结节”触之疼痛加剧。每次发作时体温38~39℃,但无寒颤,全身情况良好。住院后第一周,发生数处肌肉疼痛,除腓、大腿外,臂部首次受累。
作者报导一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型鱼鳞病病人,其皮损除腋窝外累及全身所有皮肤.1984年6月,因多囊肾而致肾衰接受肾脏移植,同时使用小剂量激素和环孢菌素(15mg/kg/d,6周后减为10mg/kg/d),血中环孢菌素浓度在180~330μg/l.6周内病人自觉皮肤变软,鳞屑减少.6个月后进入冬季,通常是其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但病人除了在背部尚有两块鳞屑性斑片外,其它皮肤已差不多正常了,不再需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