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析数学在财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财会类专业开设了很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税收基础、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而数学知识一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在这些课程中。如果以数学的难度来划分这些课程的话,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第一层次包含有财经法规、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第二层次包含有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和税收基础。
第一层次的课程的数学知识难度较低。其中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仅仅用到的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和一些数学概念,而财经法规几乎不涉及数学。
第二层次的课程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不过一般仅涉到一些概念和基本数学方法。例如,等差数列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年数总和法中会得到应用;会计电算化中,数学知识会在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中和生成会计报表中定义公式;在成本会计中,多元一次方程组会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代数分配法中用到;税收基础中的计算比较复杂、灵活,考查更多的是对税法规定、会计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二、中职学校学生数学程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取消了审计和管理会计等这样一些难度较大的课。了解这两门课程的人都应该知道,它们用到的数学和统计方法较复杂。但是取消了这两门课程是不是就可以改变现在数学的一些现状呢?结果证明并非如此,一些问题仍然还是存在的。
第一,在数学方面,现在的学生做题速度慢,计算准确性低。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一做起题来速度慢,还经常出错,这就会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学生对计算器依赖性很大,做题过程中,一碰到数学题就总是用计算器。不过一般也只是在加减乘除的计算上使用,对于其他的运算就傻眼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运算能力较差,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太强,并对计算器的功能了解太少,最后对数字也不敏感[1]。
第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力度不够,就会使专业课难以进行下去。用数学来推导一些专业课程中的基本公式是必要的。财务管理课程中,大量数学方法都会在其中出现的。比如,计算年金现值、年金终值等的计算公式时就需要运用等比数列来推导。风险的衡量要用到期望值、方差、正态分布、标准差、概率、置信概率、置信区间等数学和统计知识。但是当学生没有很好掌握数学知识时,教授过程就难以进行。
三、中职财会课程及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为了使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进行下去,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化训练学生,力求学生在速度、准确性和对数字的敏感度上有所提高。财会本来就是和数字打交道的,虚假信息的产生往往来自于一个小小的数字差错。因此,对数字有较高的敏感度是每一个会计人员所必需的。不仅仅在避免差错上要尽可能做到,还要有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的能力。现在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了,尽管它可以代替我们解决很多计算上的难题,但是对于会计人员也要学会基本的运算和操作。因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才可以对计算机很好地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从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入手,比如采用珠心算、乘法十九段等的手段来进行计算;第二,从计算工具的使用入手,比如计算机、计算器和算盘等工具,对其进行强化训练。对计算机设专门的课程,而对算盘和计算器可以再课间当做一种兴趣来玩。
2.在相关专业实用数学教材的难易程度上,分一定的层次性。首先,通过统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财会课程所使用的数学知识进行难易排序。但一旦这样做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数学知识被割裂了很多块,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否可以自己进行衔接,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一旦这样做了,还要将相关知识加入进来进行衔接,以保持逻辑的完整性。然后,要对相关专业实用数学教材进行分层次。不同的对象,其数学基础和培养目标就不同,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3.在专业课上,学生自己可以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的关键。数学知识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论是为实践,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除了掌握数学方法,还要学会把它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方法,还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学校财会课程的教学中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迎合市场对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加大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财会和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法、编制实用教材等方法来进行,并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浅谈中职教育与就业的重要性[J].中华会计网校,2008.
[2]葛家澍. 浅析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性[J].财政金融,2005(5).
[3]汤乐平. 浅谈中职财会专业教材新取向[J].广西会计,2003(4).
[4]何珍芳. 中专应增设数学财会统计课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财会类专业开设了很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税收基础、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而数学知识一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在这些课程中。如果以数学的难度来划分这些课程的话,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第一层次包含有财经法规、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第二层次包含有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和税收基础。
第一层次的课程的数学知识难度较低。其中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仅仅用到的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和一些数学概念,而财经法规几乎不涉及数学。
第二层次的课程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不过一般仅涉到一些概念和基本数学方法。例如,等差数列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年数总和法中会得到应用;会计电算化中,数学知识会在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中和生成会计报表中定义公式;在成本会计中,多元一次方程组会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代数分配法中用到;税收基础中的计算比较复杂、灵活,考查更多的是对税法规定、会计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二、中职学校学生数学程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取消了审计和管理会计等这样一些难度较大的课。了解这两门课程的人都应该知道,它们用到的数学和统计方法较复杂。但是取消了这两门课程是不是就可以改变现在数学的一些现状呢?结果证明并非如此,一些问题仍然还是存在的。
第一,在数学方面,现在的学生做题速度慢,计算准确性低。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一做起题来速度慢,还经常出错,这就会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学生对计算器依赖性很大,做题过程中,一碰到数学题就总是用计算器。不过一般也只是在加减乘除的计算上使用,对于其他的运算就傻眼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运算能力较差,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太强,并对计算器的功能了解太少,最后对数字也不敏感[1]。
第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力度不够,就会使专业课难以进行下去。用数学来推导一些专业课程中的基本公式是必要的。财务管理课程中,大量数学方法都会在其中出现的。比如,计算年金现值、年金终值等的计算公式时就需要运用等比数列来推导。风险的衡量要用到期望值、方差、正态分布、标准差、概率、置信概率、置信区间等数学和统计知识。但是当学生没有很好掌握数学知识时,教授过程就难以进行。
三、中职财会课程及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为了使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进行下去,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化训练学生,力求学生在速度、准确性和对数字的敏感度上有所提高。财会本来就是和数字打交道的,虚假信息的产生往往来自于一个小小的数字差错。因此,对数字有较高的敏感度是每一个会计人员所必需的。不仅仅在避免差错上要尽可能做到,还要有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的能力。现在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了,尽管它可以代替我们解决很多计算上的难题,但是对于会计人员也要学会基本的运算和操作。因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才可以对计算机很好地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从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入手,比如采用珠心算、乘法十九段等的手段来进行计算;第二,从计算工具的使用入手,比如计算机、计算器和算盘等工具,对其进行强化训练。对计算机设专门的课程,而对算盘和计算器可以再课间当做一种兴趣来玩。
2.在相关专业实用数学教材的难易程度上,分一定的层次性。首先,通过统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财会课程所使用的数学知识进行难易排序。但一旦这样做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数学知识被割裂了很多块,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否可以自己进行衔接,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一旦这样做了,还要将相关知识加入进来进行衔接,以保持逻辑的完整性。然后,要对相关专业实用数学教材进行分层次。不同的对象,其数学基础和培养目标就不同,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3.在专业课上,学生自己可以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的关键。数学知识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论是为实践,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除了掌握数学方法,还要学会把它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方法,还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学校财会课程的教学中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迎合市场对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加大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财会和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法、编制实用教材等方法来进行,并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浅谈中职教育与就业的重要性[J].中华会计网校,2008.
[2]葛家澍. 浅析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性[J].财政金融,2005(5).
[3]汤乐平. 浅谈中职财会专业教材新取向[J].广西会计,2003(4).
[4]何珍芳. 中专应增设数学财会统计课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