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53-02
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直立时血压较平卧时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在体位突然变化为直立时易发生头晕、眩晕、乏力、恶心、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平衡失调等[1]。这是因为人站立时重力作用使大概500~1000ml血液汇聚至下肢及内脏血液循环中,造成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度减低,进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大脑灌注不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位于心、肺及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引发代偿性反射活动,后者增加交感神经信号传出并降低迷走神经活性[2]。通过以上反射活动增加外周循环阻力、静脉回流量,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使血压通常在1min或更短时间内恢复正常[3]。如果这种反射变得迟缓或是消失,则发生直立时血压下降,从而引起大脑低灌注[4]。在此我们对OH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做一综述。
目前关于OH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将其相关因素介绍如下。
1 相关因素
1.1 年龄因素。老年人较成年人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OH是导致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增加的原因。目前文献报道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在4%~33%。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人心血管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血管硬化,血管顺应性降低,自动调节能力差所致。
1.2 疾病因素。脱水导致的血容量减少或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类疾病常会导致OH发生。有研究报道补充维生素B12后,OH症状可缓解[5]。老年人同时患有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影响血压的调节功能,也可导致OH。
1.3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也可引发OH的发生。长期应用降压药物可影响脑自动调节机制,其调节阈值增高,使得在体位改变血压暂时降低时,即使微降至低血压的范围,也会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头晕等临床症状。其他如吩噻嗪类药物及抗精神病类药物也可引起OH。
2 OH的诊断
目前多采用欧洲神经病学会(EFNS)的定义:站立时或在倾斜台上头上倾的3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6]。在这一标准下,学者们认为站立后血压下降≥20/10mmHg,并持续1~2min,就有可能发生脑灌注减少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并非所有的OH患者均有临床症状,有研究者报道部分OH患者仅有轻微的头晕或无症状[7]。
3 OH的治疗
3.1 非药物治理。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采取保健预防措施。比如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穿弹性长袜及腹部加绷带;进行物理对抗动作,腿交叉、弯腰,下蹲和紧绷肌肉。抬高床头10~20°等。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高盐饮食;避免血管扩张因素;避免及慎用血管扩张药物及利尿剂等。对于药物、相关疾病导致的OH,与以更换、停用相应的药物。
3.2 药物治疗。应用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类:①血管收缩剂;②盐皮质激素;③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④造血前期药物;⑤胆碱酯酶抑制剂。前四种药物均可导致卧位高血压,均不为理想的治疗药物。Singer等[8]通过实验证明溴吡斯的明对神经源性OH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因素较多,其治疗也比较困难。我们要积极采用正确的非药物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必要时采用药物干预。
参考文献
[1] 董艳娟,刘克.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防治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6:482
[2] 张宁仔,杜日映.心血管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07-213
[3] Lamarre-Cliché M,Cusson J.The fainting patient:value of the head-upright tilt-table test in adult patients with orthostatic intolerance[J].CMAJ,2001,164:372-376
[4] Smit AA, Halliwill JR, Low PA, et al.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n autonomic failure[J] J Physiol,1999,519:1-10
[5] Freeman R. Autonom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Lancet,2005,365:1259-1270
[6] The definition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pure autonomic failure, 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J Auto Nerv Syst,1996, 58:123-124
[7] Mehagnoul-Schipper DJ, Boerman RH, Hoefnagels WH,et al. Effect of levodopa on orthostatic and 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in elderly parkinsonian patients[J].J Gerontol A Biol Sci,2001,56:M749-M755
[8] Singer W,Opfer-Gehrking TL,Mcphee BR,et al.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a novel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J].J Neurosurg Psychiatry,2003,74:1294-129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53-02
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直立时血压较平卧时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在体位突然变化为直立时易发生头晕、眩晕、乏力、恶心、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平衡失调等[1]。这是因为人站立时重力作用使大概500~1000ml血液汇聚至下肢及内脏血液循环中,造成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度减低,进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大脑灌注不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位于心、肺及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引发代偿性反射活动,后者增加交感神经信号传出并降低迷走神经活性[2]。通过以上反射活动增加外周循环阻力、静脉回流量,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使血压通常在1min或更短时间内恢复正常[3]。如果这种反射变得迟缓或是消失,则发生直立时血压下降,从而引起大脑低灌注[4]。在此我们对OH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做一综述。
目前关于OH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将其相关因素介绍如下。
1 相关因素
1.1 年龄因素。老年人较成年人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OH是导致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增加的原因。目前文献报道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在4%~33%。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人心血管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血管硬化,血管顺应性降低,自动调节能力差所致。
1.2 疾病因素。脱水导致的血容量减少或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类疾病常会导致OH发生。有研究报道补充维生素B12后,OH症状可缓解[5]。老年人同时患有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影响血压的调节功能,也可导致OH。
1.3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也可引发OH的发生。长期应用降压药物可影响脑自动调节机制,其调节阈值增高,使得在体位改变血压暂时降低时,即使微降至低血压的范围,也会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头晕等临床症状。其他如吩噻嗪类药物及抗精神病类药物也可引起OH。
2 OH的诊断
目前多采用欧洲神经病学会(EFNS)的定义:站立时或在倾斜台上头上倾的3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6]。在这一标准下,学者们认为站立后血压下降≥20/10mmHg,并持续1~2min,就有可能发生脑灌注减少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并非所有的OH患者均有临床症状,有研究者报道部分OH患者仅有轻微的头晕或无症状[7]。
3 OH的治疗
3.1 非药物治理。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采取保健预防措施。比如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穿弹性长袜及腹部加绷带;进行物理对抗动作,腿交叉、弯腰,下蹲和紧绷肌肉。抬高床头10~20°等。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高盐饮食;避免血管扩张因素;避免及慎用血管扩张药物及利尿剂等。对于药物、相关疾病导致的OH,与以更换、停用相应的药物。
3.2 药物治疗。应用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类:①血管收缩剂;②盐皮质激素;③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④造血前期药物;⑤胆碱酯酶抑制剂。前四种药物均可导致卧位高血压,均不为理想的治疗药物。Singer等[8]通过实验证明溴吡斯的明对神经源性OH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因素较多,其治疗也比较困难。我们要积极采用正确的非药物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必要时采用药物干预。
参考文献
[1] 董艳娟,刘克.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防治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6:482
[2] 张宁仔,杜日映.心血管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07-213
[3] Lamarre-Cliché M,Cusson J.The fainting patient:value of the head-upright tilt-table test in adult patients with orthostatic intolerance[J].CMAJ,2001,164:372-376
[4] Smit AA, Halliwill JR, Low PA, et al.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n autonomic failure[J] J Physiol,1999,519:1-10
[5] Freeman R. Autonom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Lancet,2005,365:1259-1270
[6] The definition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pure autonomic failure, 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J Auto Nerv Syst,1996, 58:123-124
[7] Mehagnoul-Schipper DJ, Boerman RH, Hoefnagels WH,et al. Effect of levodopa on orthostatic and 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in elderly parkinsonian patients[J].J Gerontol A Biol Sci,2001,56:M749-M755
[8] Singer W,Opfer-Gehrking TL,Mcphee BR,et al.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a novel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J].J Neurosurg Psychiatry,2003,74:1294-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