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辨析和使用这些字词吗?(续一)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的写作中一些字、词的使用常会出现错误,因此,对于一些字、词要注意辨析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将一些字、词相关而又容易混淆的义项作如下分析,供大家参考——
  
  二十八、“即”与“及”
  “即”,意为“靠近,接触”。如“若即若离” “可望而不可即”。
  “及”,意为“达到”。如“波及” “普及” “及格”。
  错误举例:“可望而不可即”误作“可望而不可及”。(此外,“波及”误作“波及到”。)
  
  二十九、“题”与“提”
  “题”,意为“写;签署”。如“题诗” “题字” “题名”。
  “提”,意为“谈(起,到)”。如“旧事重提” “不值一提”。
  错误举例:“题词”误作“提词”。
  
  三十、“摊”与“滩” “瘫”
  “摊”,意为“凝聚的一片”。如“一摊泥” “一摊水”。
  “滩”,意为“江河中水浅石多而湍急的地方”,如“急流险滩”;意为“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如“海滩” “沙滩”。
  “瘫”意为“瘫痪,由于神经机能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如“自从得了脑血栓,瘫在床上好几年了”;“指身体软绵无力,难以动弹”,如“吓得瘫倒在沙发上”。
  错误举例:“一摊臭水”误作“一滩臭水”;“瘫坐在地上”误作“摊坐在地上”。
  
  三十一、“黏”与“粘”
  “黏”(niān),作形容词用,意为“能把一件东西粘(zhān)连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如“这胶水黏得很” “黏性”。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黏”为规范字,表示以上意义;“粘”不再表示这个意义。
  “粘”(zhān),作动词用,意为“黏性物附着在别的物体上或物体互相附着在一起”,如“锅巴粘在锅底上”“两块糖粘在一起了”,意为“用黏性物把东西连接起来”,如“折扇破了,粘一粘还能用” “粘封皮”。
  错误举例:“粘信封”误作“黏信封”,“粘贴”误作“黏贴”,“黏糊糊”误作“粘糊糊”。
  
  三十二、“疆”与“缰”
  “疆”,意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边界”。如“疆界” “疆土”。
  “缰”,意为“牵或拴牲口的绳子”。如“缰绳” “马脱缰了”。
  错误举例:“信马由缰”误作“信马由疆”。
  
  三十三、“绉”与“诌”
  “绉”,意为“绉纱”。
  “诌”,意为“编造言辞”。如“胡诌”。
  错误举例:“文绉绉”(状态词。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误作“文诌诌”。
  
  三十四、“蜡”与“腊”
  “蜡”,意为“从动、植物或矿物中所提炼的油质,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常温下多为固体。有蜂蜡、白蜡、石蜡等”;指“蜡烛,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东西”,如“把蜡吹灭” “一支蜡”;意为“淡黄如腊的颜色”,如“蜡黄”。
  “腊”,意为“古代农历十二月合祭百神的祭祀”;“指农历十二月”;“腊月或冬天后风干或薰干的(鱼、肉等)”,如“腊肉” “腊味”。
  错误举例:“蜡笔(颜料掺在蜡里制成的笔,画画儿用)”误作“腊笔”,“脸色蜡黄”误作“脸色腊黄”。
  
  三十五、“帖”与“贴”
  “帖”,意为“写有简短文字的纸片”,如“请帖” “庚帖(写有生辰八字的纸片)”。根据这个意义引申为网络用语,如“帖子”“跟帖”。
  “贴”,意为“把片状的东西粘在别的东西上”,如“贴春联”“张贴”;意为“紧紧靠近”,如“把脸贴在妈妈怀里” “贴心”;意为“补偿、补助”,如“每月贴他几个钱”。
  错误举例:“帖子”误作“贴子”,“跟帖”误作“跟贴”。
  
  三十六、“哄”与“轰”
  “哄”,意为“形容许多人同时大笑的声音”,如“哄的一声,观众都笑了”;意为“很多人同时发声”,如“哄堂大笑”;意为“吵闹,喧嚣”,如“一哄而起”。
  “轰”,意为“形容巨大的声响”,如“轰的一声巨响”;意为“雷鸣、爆炸或炮击”,如“雷轰电闪”“轰炸”;意为“驱赶”,如“把他轰走”。
  错误举例:“哄笑”误作“轰笑”。
  
  三十七、“余”与“遗”
  “余”,意为“剩下;残留;多出来”。如“还余三万多元” “余下的事情”“余党”“余毒”“余粮”“多余”。
  “遗”,意为“留下,余下”。如“不遗余力”“遗臭万年”“遗迹”“遗风” “遗毒” “遗留”。
  “余”和“遗”有上述相同或相近的义项,其中“余毒”同“遗毒”,但在成语中“余”和“遗”不可替代。
  错误举例:“一览无余”误作“一览无遗”,“暴露无遗”误作“暴露无余”。
  
  三十八、“含”与“涵”
  “含”,意为“存或藏在里面;包括”。如“眼眶里含着泪” “含苞欲放” “含义” “包含”。
  “涵”,意为“包容;包含”。如“照顾不周,请多包涵”“涵养”“海涵” “蕴涵”。
  错误举例:“话里包含好几层意思”误作“话里包涵好几层意思”。
  
  三十九、“睑(jiān)”与“脸(liǎn)”
  “睑”,意为“眼睑;眼皮”
  “脸”,意为“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如“圆脸” “洗脸”。
  错误举例:“眼睑下垂”误作“眼脸下垂”。
  
  四十、“跷”与“翘”
  “跷(qiāo)”,意为“抬起(腿);竖起(指头)”,如“跷着腿”“把腿跷一下” “跷起大拇指”;意为“只用脚尖着地”,如“跷着脚走路”。
  “翘”有两个读音,读qiáo时,主要意思是抬起,如“翘首”“翘望”;读qiào时,主要意思是一端向上扬起,如“翘尾巴”。
  错误举例:“跷起大拇指”误作“翘起大拇指”。
  
  四十一、“谈”与“弹”
  “谈”,意为“说出;对话;讨论”,如“谈一谈心里话” “谈了半天也没达成协议”;意为“言论;话语”,如“奇谈怪论” “老生常谈” “美谈” “笑谈”。
  “弹”,意为“一个指头被别的指头压住,然后用力挣开,就势猛然触及物体”,如“把纸上的灰尘弹掉” “弹冠相庆”;意为“用手指或器具拨弄或敲打乐器”,如“弹钢琴” “弹吉他”。
  错误举例:“老调重弹(这是借用‘弹’的相关义项,在成语中的固定用法)”误作“老调重谈”。
  
  四十二、“申”与“伸”
  “申”,意为“伸展”;意为“陈述;说明”,如“重申我们的立场”“三令五申”“申明理由”“申辩”“申述”。
  “伸”,意为“(肢体或其他物体)向一定方向舒展或向一定方向延展”,如“把腿伸直”“伸懒腰”“伸缩”;意为“(使冤屈得到)表白;(使事理得到)申述”,如“伸冤” “伸雪”。
  错误举例:“引申”误作“引伸”。
  
  四十三、“振”与“震”
  “振”,意为“摇动;挥动”,如“振翅” “振臂一呼”;意为“奋起、奋发”,如“精神为之一振” “军心大振”;意为“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往复运动”,如“共振” “振幅” “谐振”。
  “震”,意为“猛烈地颤动;使颤动”如“炮弹把门窗震得直响”“震耳欲聋” “震撼”;特指“地震”,如“抗震救灾” “余震” “震中” “震级”;意为“情绪非常激动”,如“震惊” “震怒”。
  错误举例:“精神为之一振”误作“精神为之一震”。
  
  四十四、“辩”与“辨”
  “辩”,意为“提出某种理由或根据来说明解释真伪或是非”。如“真理愈辩愈明” “辩白” “辩驳” “诡辩”。
  “辨”,意为“区分;识别”。如“辨不清是非曲直”“辨别”“辨认”。
  “辩”和“辨”不同。“辩”表示“辩解” “辩论”,“辨”表示“辨别”“辨析”。
  错误举例:“辨证论治”误作“辩证论治”。“思辨”误作“思辩”。(此外,“辩证法”误作“辨证法”。)
  
  四十五、“练”与“炼”
  “练”,意为“反复学习,以求纯熟”,如“练本领” “练功” “演练” “练习”;意为“经验多,阅历广”,如“熟练” “老练” “干练”。
  “炼”,意为“用加热等办法提高物质的纯度或性能”,如“炼出一炉好钢” “炼铁” “炼乳” “冶炼” “提炼”;意为“仔细推敲,使字句简洁精当”,如“炼字” “炼句”;意为“通过实际工作或其他活动,提高品质、技能、身体素质等”,如“在战火中炼出赤胆红心”“炼身体”。
  “练”和“炼”不同,“练”的常用义是“练习、纯熟”;“练习” “训练” “操练” “老练” “熟练”等的“练”不能写作“炼”。
  错误举例:“练武”误作“炼武”,“修炼”误作“修练”。
  此外,“精练”同“精炼”,但在实际运用中首选应为“精练”。
  
  四十六、“幅”与“辐”
  “幅”,意为“布匹等纺织品的宽度”,如“这幅布宽一米二”“幅面”“单幅”;“泛指宽度”,如“幅度” “幅员(宽窄叫幅,周围叫员)” “振幅” “篇幅”。
  “辐”, “意为车轮上连接车毂和轮圈的条状物”,如“幅条”“幅辏”(形容人或物像车辐条集中车毂上一样聚集起来);意为“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如“辐射”。
  错误举例:“辐射”误作“幅射”。
  四十七、“蹿”与“窜”
  “蹿”,意为“快速向上或向前跳跃”,如“身体向上一蹿” “兔子一转眼就蹿得没影了”;意为“(口)喷发”,如“火苗腾腾地往上蹿” “嘴里蹿出血来”。
  “窜”,意为“乱跑;逃亡(含贬义)”,如“抱头鼠窜” “流窜”“逃窜”;意为“改动(文字)”,如“窜改”“点窜”。
  错误举例:“他一下子蹿得很远”误作“他一下子窜得很远”,“蹿个儿”误作“窜个儿”。
  
  四十八、“拉”与“啦”
  “拉”组成“拉拉队”一词,意为“体育运动比赛时,在旁边给运动员呐喊助威的一组人”,原同“啦啦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已没有“啦啦队”这一用法,只采用“拉拉队”一词。
  错误举例:“拉拉队”误作“啦啦队”
  
  四十九、“驼”与“鸵” “驮”
  “驼”,“骆驼”;意为“脊背向外拱起变形,像驼峰一样”,如“眼不花,背不驼” “驼背”。
  “鸵”,“鸵鸟,现代鸟类中最大的鸟。”
  “驮”,意为“(牲畜或人)用背(bèi)背(bēi)”,如“马背上驮着两袋化肥”“老师驮着小学生过河”。
  错误举例:“鸵鸟”误作“驼鸟”,“肩上驮着一袋米”误作“肩上驼着一袋米”。
  
  五十、“巨”与“剧”
  “巨”,意为“大;非常大”,如“巨幅标语” “万吨巨轮” “巨变”“巨款”。
  “剧”,意为“厉害,猛烈(多指情势危急、严峻)”,如“病情加剧” “剧痛” “急剧”。
  错误举例:“这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变”误作“这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剧变”。(“剧变”使用举例:“形势发生了剧变。”)
  
  五十一、“纽”与“钮”
  “纽”,意为“某些器物上用来提起或系挂的部件”,如“秤纽” “印纽”;意为“衣扣”,如“纽扣”。
  “钮”,与“纽”的上述两个意思相同,另表示“器物上起开关、调节等作用的部件”,如“按钮”“旋钮” “电钮”。
  错误举例:“按钮”误作“按纽”。
  
  五十二、“拇”与“姆”
  “拇”,可组成“拇指”一词。
  “姆”,可组成“保姆” “姆妈(母亲)”等词。
  错误举例:“竖起了大拇指”误作“竖起了大姆指”。
  
  五十三、“详”与“祥”
  “详”,意为“细密;完备”(跟“略”相对),如“详尽” “详情” “详谈”;意为“细细说明”,如“内详” “面详”;意为“(情况)清楚(一般用于否定形式)”,如“内容不详”。
  “祥”,意为“吉利;幸运”,如“吉祥”“不祥之兆”。
  错误举例:“生卒年不详”误作“生卒年不祥”,“安祥”误作“安详”。
  
  五十四、“犹”与“尤”
  “犹”,意为“像”,如“虽死犹生”“过犹不及”;意为“还;仍然”,如“记忆犹新”。
  “尤”,意为“特殊的;突出的”,如“无耻之尤”;意为“格外;更加”,如“尤喜书画”;意为“过失;过错”,如“效尤”[仿效错误的做法];意为“归罪于;责怪”,如“怨天尤人”。
  错误举例:“当初的抉择犹在眼前”误作“当初的抉择尤在眼前”。
其他文献
唯有定位明确的品牌,才会形成一定的品味,成为某一层次消费者文化品位的象征。如果说“消费趋向”是品牌之路明确的方向,那么。“市场定位”将是品牌之路正确的走法。市场早
火舌疯狂地从窗子和门里蹿出来,屋顶上浓烟滚滚。屋外,人开始多起来,却没有一个人敢闯进去,把屋内的阿婆救出来。  阿婆的呼救声越来越弱,而消防车至少要穿过五条街道才能到达这里。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互相观望时,人群中冲出来一个疯子,呼喊着直奔着火的屋子。只见他用身体撞开了门,一团火球喷射出来,烧着了他的头发,他却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  大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约摸两分钟后,疯子背出了阿婆,他刚迈出屋门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