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详细分析了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建设标准化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组建种薯专业集团,带动薯业发展;发展种薯专业合作社,自繁自供一体化;加快优良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等防止种薯退化的对策,以期为松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退化;原因;对策;吉林松原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07-01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广泛。据农业部消息,2016年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松原地区因其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产出的马铃薯不但表皮光滑、淀粉含量高,而且薯肉为白色、淡黄色、黄色、紫色及黑紫色,品种多。2015年末,农业部出台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松原地区会逐年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但是,随着马铃薯代数的增加,种薯退化严重,使得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1-3]。因此,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的问题迫在眉睫。
1 种薯退化的原因
科学研究表明,品种退化(种性退化)现象即是马铃薯受病毒侵染、品种特性及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其在生产过程中,一个品种连续种植几代,常出现植株矮化、丛生,长势衰弱、分枝减少或叶片卷曲、叶脉坏死、叶子脱落,甚至全株枯死现象,从而导致马铃薯产量逐年下降、失去用种价值[4-5]。病毒在薯块内积累引起产量的降低和商品性状的变差,这也是导致马铃薯品种退化(种性退化)的直接原因。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20多种,类病毒1种。在我国发现的危害马铃薯的病毒有6种,即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及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D)。马铃薯连年种植加之田间耕作和害虫的咬食,植株感染了病毒后,随着种植代数的增加病毒愈重。有些病毒可通过田间植株间枝叶接触互相磨擦,而使病株的病毒传给健株;咀嚼口器的害虫咬食病株后又咬食健株也可传毒;有些病毒还可通过蚜虫传播病毒。
影响种薯生产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2点:馬铃薯产区自留种薯由于品种混杂,感染了病毒的种薯仍留种自用,致使马铃薯大面积减产;从外地调来的种薯由于连续几年种植,畸形薯增多[6]。由此可见,种薯不能超代种植,否则极易感染病毒,引起种薯退化,产量降低。
2 防止种薯退化的对策
2.1 建设标准化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要着力建设标准化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加强高效低成本种薯繁育技术研发,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加强标准化核心脱毒种苗、原原种繁育中心建设。
2.2 组建种薯专业集团,带动薯业发展
建立以种业集团为龙头、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大专院校为支撑的种业格局。整合人才、技术和资金,集中优势,充分发挥种薯集团的带动作用,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薯生产的区域布局,加快脱毒种薯、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主攻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品质,增强马铃薯生产、加工、储藏和流通能力,提升产业化水平[7]。
2.3 发展种薯专业合作社,自繁自供一体化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任务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制訂责任状。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购买、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实现种、产、销、及仓储运输一条龙[8]。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实行自繁自供一体化,即由种薯专业合作社按市场需要繁种,薯农与加工企业订单种植,此法可有效防止品种退化,避免外购不合格的种薯超代种植。
2.4 加快优良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重点选育和推广抗病、抗逆、优质的鲜薯食用型品种、抗病淀粉加工型品种、抗病优质食品加工型和功能型特色品种,加强高效低成本种薯繁育技术研发[9-10]。
3 结语
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专家指导以及网络咨询平台等,把脱毒马铃薯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松原地区种植结构调整走出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只有良种良法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潜力,获得丰产、丰收,逐渐把松原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走无公害道路。
4 参考文献
[1] 李德春.发展马铃薯产业大有可为[N].吉林日报,2014-06-30(4).
[2] 曲洪河.采取有力措施严防马铃薯品种混杂退化[J].种子世界,2010(7):11.
[3] 杨如达,杨富,李淑兰.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13-114.
[4] 刘军,钞向林,任亚廷,等.马铃薯种薯脱毒和防止退化的措施[J].种子世界,2011(10):47.
[5] 罗福利,穆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84-85.
[6] 曹佩丽.2014年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108-109.
[7] 黄强.影响马铃薯退化的因素分析[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8] 王拴福.马铃薯退化与脱毒种薯应用[J].种子,2014(2):125-126.
[9] 闫耀廷,王一航,陆立银.马铃薯脱毒种薯退化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5360-5362.
[10] 张启强.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J].榆林科技,2009(1):50-51.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退化;原因;对策;吉林松原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07-01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广泛。据农业部消息,2016年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松原地区因其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产出的马铃薯不但表皮光滑、淀粉含量高,而且薯肉为白色、淡黄色、黄色、紫色及黑紫色,品种多。2015年末,农业部出台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松原地区会逐年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但是,随着马铃薯代数的增加,种薯退化严重,使得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1-3]。因此,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的问题迫在眉睫。
1 种薯退化的原因
科学研究表明,品种退化(种性退化)现象即是马铃薯受病毒侵染、品种特性及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其在生产过程中,一个品种连续种植几代,常出现植株矮化、丛生,长势衰弱、分枝减少或叶片卷曲、叶脉坏死、叶子脱落,甚至全株枯死现象,从而导致马铃薯产量逐年下降、失去用种价值[4-5]。病毒在薯块内积累引起产量的降低和商品性状的变差,这也是导致马铃薯品种退化(种性退化)的直接原因。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20多种,类病毒1种。在我国发现的危害马铃薯的病毒有6种,即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及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D)。马铃薯连年种植加之田间耕作和害虫的咬食,植株感染了病毒后,随着种植代数的增加病毒愈重。有些病毒可通过田间植株间枝叶接触互相磨擦,而使病株的病毒传给健株;咀嚼口器的害虫咬食病株后又咬食健株也可传毒;有些病毒还可通过蚜虫传播病毒。
影响种薯生产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2点:馬铃薯产区自留种薯由于品种混杂,感染了病毒的种薯仍留种自用,致使马铃薯大面积减产;从外地调来的种薯由于连续几年种植,畸形薯增多[6]。由此可见,种薯不能超代种植,否则极易感染病毒,引起种薯退化,产量降低。
2 防止种薯退化的对策
2.1 建设标准化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要着力建设标准化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加强高效低成本种薯繁育技术研发,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加强标准化核心脱毒种苗、原原种繁育中心建设。
2.2 组建种薯专业集团,带动薯业发展
建立以种业集团为龙头、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大专院校为支撑的种业格局。整合人才、技术和资金,集中优势,充分发挥种薯集团的带动作用,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薯生产的区域布局,加快脱毒种薯、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主攻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品质,增强马铃薯生产、加工、储藏和流通能力,提升产业化水平[7]。
2.3 发展种薯专业合作社,自繁自供一体化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任务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制訂责任状。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购买、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实现种、产、销、及仓储运输一条龙[8]。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实行自繁自供一体化,即由种薯专业合作社按市场需要繁种,薯农与加工企业订单种植,此法可有效防止品种退化,避免外购不合格的种薯超代种植。
2.4 加快优良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重点选育和推广抗病、抗逆、优质的鲜薯食用型品种、抗病淀粉加工型品种、抗病优质食品加工型和功能型特色品种,加强高效低成本种薯繁育技术研发[9-10]。
3 结语
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专家指导以及网络咨询平台等,把脱毒马铃薯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松原地区种植结构调整走出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只有良种良法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潜力,获得丰产、丰收,逐渐把松原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走无公害道路。
4 参考文献
[1] 李德春.发展马铃薯产业大有可为[N].吉林日报,2014-06-30(4).
[2] 曲洪河.采取有力措施严防马铃薯品种混杂退化[J].种子世界,2010(7):11.
[3] 杨如达,杨富,李淑兰.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13-114.
[4] 刘军,钞向林,任亚廷,等.马铃薯种薯脱毒和防止退化的措施[J].种子世界,2011(10):47.
[5] 罗福利,穆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84-85.
[6] 曹佩丽.2014年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108-109.
[7] 黄强.影响马铃薯退化的因素分析[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8] 王拴福.马铃薯退化与脱毒种薯应用[J].种子,2014(2):125-126.
[9] 闫耀廷,王一航,陆立银.马铃薯脱毒种薯退化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5360-5362.
[10] 张启强.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J].榆林科技,2009(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