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结婚,却一点儿也不妨碍我热爱小婚家

来源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婚姻与家庭》杂志结缘,是从身边同事纷纷向我借钱开始的。为何大家都找我借钱?不是因为我赚得多,而是只有我没结婚的对象,没买房的打算,因此有更多的存款。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种被同龄人抛却的焦虑时刻萦绕着我,直到偶然间看到小婚家刊登的文章,这种焦虑才得以缓释。
  作为单身男性,我在小婚家的读者群体中应该属于较为另类的那种,但这不影响我从小婚家的文章中汲取营养。
  我父母的思想是偏传统的,读书时对你的恋爱严防死守,毕业后恨不能你立刻结婚成家。我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放在以前的话,像你这么大还没结婚,做父母的脊梁骨都要被邻居戳穿了。”诸如此类的催婚,我一直不予理会,但这背后是一种对抗,带着偏执的成分。
  直到接触小婚家的文章,我才明白,婚姻并非人生一个必然的选项,而是幸福以其自然而然的姿态呈现的结果。两个人的幸福是一个人幸福的补充,而非必要条件。换言之,除非努力让自己先过得幸福,否则,婚姻不会改变任何现状。
  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包括我在内,会对催婚烦躁不堪呢?并非我们不想结婚,恰恰相反,这种烦躁背后正是一种婚姻使命感的驱遣,因为那些压根没有任何婚姻念想的人早已将各种催逼调成了静音。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对婚姻断念,而是当我们不再将各种附加属性投射在婚姻上,才能真正从自我出发去寻觅幸福。
  当小婚家引导我想通了这点,我的内心变得无比平静。我翻开许久未看的书,写起许久未做的文章。在出租屋的阳台上,我是孤独的,然而,指尖敲打键盘的韵律滋养着我的内心。看过的每一本书,赚到的每一笔稿费,并没有立刻改变我的生活,却在外界的嘈杂中为我修炼了不疾不缓的心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有着相同热爱的朋友,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拓宽圈子。因为无论对婚姻和家庭有怎样的期望,你都必须先让自己成为和这个期望相对等的那个人。否则,当生活只剩下原地踏步的消遣,缘分就降格为一种被动的安排,或者,大概率人们会在不得缘分眷顾的怨艾中自我消耗。
  随着结识的文友和编辑越来越多,一纸约稿函出现在我面前,定睛一看,居然是小婚家!心中有瑟缩,但更多是惊喜。试问,有什么能比从读者成为作者更振奋人心呢?无婚无家的我,虽然很难从自身出发分享关于婚姻家庭的经验,但我有幸走近一些名人的婚姻,去撰写他们的婚姻故事。
  为了更好地理解每一段婚姻,我又去研究了《爱的博弈》《亲密关系》等相关专业书籍。从小我们都沉醉于童话故事,觉得爱情能超越一切,长大则会任由现实戳破幻影,婚姻观被门当户对、原生家庭等因素左右,并以此作为自我成熟的标志。
  大多数人对婚姻的理解到此为止了,可当我们真正走近形形色色的婚姻会发现,爱情仍是婚姻的本质,区别在于有些人把爱情当成不负责任的理由,在不断索取中任由爱情被磨灭,而有些人则把爱情当责任,努力创造物质条件来让爱情发挥作用。這种感悟让我越来越对婚姻产生一种理性的向往。
  如今,我知道自己在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所以,我对未来的婚姻不是顾盼垂怜的姿态。当一个人知道想要怎样的生活,他就能承受任何挫折,因为会有种信念支撑他一直坚持。而这份信念,我不得不说,是《婚姻与家庭》杂志最初给予我的。如今,我更是在给小婚家写稿的路上收获了很多成长。
  最后有些恍惚,最近才知道小婚家已经36岁了,在此,感恩小婚家陪伴几代人走过的岁月。祝愿小婚家的读者和编辑们都能拥有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收获抵御人间风雨的力量。祝愿杂志越办越好,不仅在过去陪我走过孤独的时光,将来也能见证我和那个她相守的余生。
其他文献
你遇到的恋爱对象是哪一款?爱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到底该如何與他打交道……这些谜题就好像达·芬奇密码一样,一定经常困扰着感情中的你。从2021年开始,你的新闺蜜“亮眼识人”栏目将伴你左右,手把手教你如何识人、辨人。每月一讲,帮你成为恋爱小达人、经营婚姻的高手。  最近,网络上有一位自诩“人类高质量男性”的网红徐先生,通过奇异的妆容、侧身半蹲的拍照姿势、社交平台上“雷言雷语”而一夜走红。之后,徐先生急于
期刊
在经历了山重水复后,我遇见了现任老公,他是我的战友、我的知己、我的精神依靠,更是我一见就想笑的人……遇见他,我三生有幸。  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没钱没房没车没婚礼,20岁的我,一个来自安徽安庆的“90后”女孩,不顾父母劝阻远嫁江西农村。  原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没想到,第二年女儿出生后,柴米油盐将我打回了现实,这段婚姻也在23岁时走到了尽头。  离婚之后的辛苦是必然的。要强的我不愿意回娘家,带着
期刊
这个家族,4代人走出21位乡村教师。“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是这个教育世家最形象的写照;“为人至孝,宅心仁厚,诲人不倦,兢兢业业”是他们传承至今的优良家风。  2020年2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再次接到央视邀请去讲述家族故事。这个消息传来,家族群顿时沸腾。堂弟胡清浩马上作诗一首:“央视又来邀请函,乡村教师薪火传。三尺讲台播希望,尊師重教学为先。”  妹妹胡清娟见状也不甘示
期刊
离婚对孩子已是一种伤害,千万别让离婚后的不当处置再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还是母亲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双方都要继续承担和享有对子女抚养、教育、关心其成长的义务和权利,因此也就有了探望权。  探望权是父母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探望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探望子女,是行使其依法享有的探望子女权利的法定行
期刊
宁静的书房里,满屋书香;竹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枝灿烂的鲜花;清晨一杯咖啡,午后一壶清茶。这是我生活的日常,也是朋友们羡慕嫉妒又遥不可及的远方……其实啊,只要你愿意,每个当下都能诗意满满……  同事小娟到我家来玩,爱上了我的一桌一椅一花一咖啡,说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小资生活。我笑着打趣:“我们拿一样的工资,难道我买得起的你还买不起?”小娟一本正经地说:“这可不是一桌一椅的事,这是房子的事。这花儿啊、咖啡
期刊
家人之间,不满和委屈会传染,感恩和幸福也一样……  为何日子过得这么难  我和赵辉是高中同学,大一就开始恋爱了。大学毕业后,他在就读的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则回到了家乡。分居两地,但我们情比金坚。  我是独生女,父母想把我留在身边,坚决不同意我异地恋。他们为了让我和赵辉断绝关系,给我物色了一个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这医生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对我也有意思,但我就是不喜欢。  赵辉选择了让步,不顾他父
期刊
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衰老对抗。内部脏器的衰老,体检和疾病会告诉我们,但皮肤的衰老,镜子就能告诉我们。  自然规律没人可以抗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养成好的习惯延缓皮肤的衰老。时间虽然留不住,但是美丽却可以延长。  皮肤老化有哪些信号呢?皮肤的锁水能力越来越差;痘印越来越难消;眼角、嘴角、额头等部位逐渐出现细纹;皮肤状况相比以前更不稳定;肤色容易暗淡无光、发黄、发灰;毛孔开始
期刊
他们仿佛是一对相扑运动员,一看到彼此就立刻扑上去开战。  语言成了战斗号角,连一句平常话都能被对方理解为怼人、找茬……  丈夫:她的无理取闹,让我越来越害怕回家  口述人:林有强  恋爱时,我可以抛下全世界的人,只和宜君说话。现在,我可以和任何人心平气和地说话,唯独面对她时做不到。  刚结婚时,我们也偶有摩擦,那时候还觉得是生活调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能吵到面红耳赤、大脑缺氧,甚至站在凳子上
期刊
许先生在某商场台球厅打台球,中途去卫生间时意外摔伤,导致右下肢外伤,右外踝骨折,医生建议他休息一个月,而他的1000多元治疗费,则由当时带许先生去医院的台球厅经理垫付了。在家养伤期间,台球厅负责人向许先生承诺,负担他的医疗费和误工费。许先生反复和对方确认后,放下心来在家养伤。谁料在家休养3个月后,台球厅变卦了。许先生一气之下将对方告上法院。  台球厅认为许先生要求的3个月误工费共计2.5万元过高,
期刊
近两年,ESG投资越来越受到机构的重视,绿色债、ESG基金,各类ESG产品层出不穷。对于这个略有耳闻却又稍显陌生的投资,我们该热情拥抱还是敬而远之?今天M姐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小君一到单位,就一边刷手机一边嘟嘟囔囔。  小葵凑过去:“怎么?收到骚扰短信啦?”“对,最近银行客户经理总是‘骚扰’我。”小君说完迫不及待地看向M姐,“大神,ESG基金是啥?我的银行客户经理一直在给我安利。”“对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