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片真菌荧光染色法对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的患者105例(105只眼),其中男性69例,女性36例,年龄(45.1±20.1)岁。根据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VCM)检查,以及病灶处角膜刮片吉姆萨染色、荧光染色和病原学培养的结果,将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分为真菌性角膜炎(FK)组以及非真菌性角膜炎(NFK)组,分析上述检查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明确真菌荧光染色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价值。

结果

105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真菌性角膜炎66例,非真菌性角膜炎39例(其中细菌性角膜炎29例,阿米巴角膜炎10例)。FK组真菌培养阳性者46例(69.7%),其中以镰刀菌感染为主(20/46,43.5%),其次为链隔孢属(10/46,21.7%)以及曲霉属(9/46,19.6%)等。真菌涂片荧光染色后,组织背景呈均质的黑色或弱蓝色荧光,真菌细胞壁成分呈亮蓝紫色或蓝色的明亮荧光,形态、结构、菌丝密度等均容易识别。不同检查方法对角膜真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涂片荧光染色(97.0%)、IVCM(87.9%)、吉姆萨染色(86.7%)、真菌培养(69.7%);特异性方面,真菌培养最高(100.0%),其次为IVCM和吉姆萨染色(94.9%)和荧光染色(87.2%)。AUC值由低至高依次为真菌培养(0.848),涂片吉姆萨染色(0.906),IVCM(0.914)和涂片荧光染色(0.921)。

结论

真菌荧光染色是一种快速、敏感的真菌镜检筛查手段,对真菌性角膜炎辅助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尤其适用于菌量少及抗真菌治疗后患者的诊断。(中华眼科杂志,2019,55:601-608)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河南省安阳市眼镜店针对儿童青少年采用的验光方法的专业程度。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6年8至9月通过地图和黄页信息收集到安阳市131家眼镜店,对其中有验光设备、可提供验光配镜处方及配镜的眼镜店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验光配镜流程:儿童青少年初次验光是否进行睫状肌麻痹,以及使用何种睫状肌麻痹药物;(2)工作人员对儿童青少年配镜知识的认识: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验光的必要性,需要睫状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目真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进展迅速且致命。最常见的类型为鼻-眼-脑型毛霉菌病,其早期症状类似于鼻窦炎、眶蜂窝织炎等,此时临床误诊率较高;此病进展迅速,真菌扩散至眼内引起眼内炎、巩膜穿孔,患者视力骤降至无光感,甚至丧失眼球;最终真菌累及神经系统而危及生命。毛霉菌病常见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酮症酸中毒及免疫抑制的患者。本文就鼻-眼-脑型毛霉菌病的诱发因素、感染途径、发病机制、临床表
针对《与〈中国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及安全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作者的商榷》中提出的有关《中国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及安全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中主要涉及文字表述方面的商榷意见进行答复,以期帮助更多眼科医师加深认识和理解,促进我国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及其用药的规范化。(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74-575)
期刊
目的探讨视盘型视网膜毛细血管瘤(JRC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04至2017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视盘型视网膜血管瘤的患者6例(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例(5只眼),女性患者2例(2只眼),初诊年龄14~67岁。其中,2只眼行激光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或光动力疗法(PDT)],2只眼单纯行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VEGF)药物治疗。2只眼初诊为玻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视觉显示终端(VDT)引起视疲劳的差异。方法对照研究。纳入在校大学生共68人作为受试者,男性21人,女性47人,年龄(21±2)岁。采用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电视组和投影组,每组34人,分别观看液晶电视和投影仪播放的视频,其中投影组先后观看投影仪投至金属幕与玻璃微珠幕的视频。所有受试者在相同环境下观看视频60 min,观看前后分别填写视疲劳量表,测量视功能参数,并记录瞬目情况。观
目的探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的优化,使之能够更好地用于评估低视力者视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研究。于2014年1至12月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居民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采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采用Rasch模型分析对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性进行测试,包括维度分析、个体分离指数、个体信度、项目功能差异等指标。结果共147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8名(39.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致盲最重要的病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被认为是介导DR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由此衍生出的抗VEGF疗法在DR治疗领域迅速发展,但同时临床应用也出现一些误区,对其应用策略不清晰,甚至夸大了其治疗作用。本文通过探讨抗VEGF疗法能否逆转DR的病程、能否促进DR玻璃体积血吸收、能否取代眼底激光治疗,提出抗VEGF疗法在DR治疗中的应用策略,指出现阶段在抗VE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