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解气相色谱对胃癌、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的研究
【机 构】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学教研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中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1989年09期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染料排斥试验的方法,并与3H-胸腺嘧啶掺入试验相比较,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对放射标记合成前体物的摄取率与存活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对染料排斥的活力是相应的,而此染料排斥试验更具简便、易行、快速、可重复性的优点,适用于筛选对胃癌细胞具有效性的药物。
对活动期(43例)、愈合期(11例)、瘢痕期(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和15例正常人,于测定幽门小弯侧粘膜内源性PGE、6-酮-PGF1α、PGF2α和血栓素代谢产物TXB2后,接受腐植酸钠药浴一个疗程,再复查上述PGS,并同时记录该部位胃粘膜血流量。结果表明,各期DU组治疗前PGS、TXB2明显高于正常(P<0.01),治疗后PGE、6-酮-PGF1α明显增高,与胃粘膜血流量显著升高
以安慰剂作对照,用呋喃唑酮0.1g每日3次或甲硝唑0.2g每日3次口服共3周,随机双盲法治疗幽门弯曲菌(CP)阳性的慢性胃炎70例。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病理活检及胃窦部活检粘膜CP培养。治疗3周后呋喃唑酮组CP转阴率为80.0%(20/25),与对照组14.3%(3/21)的转阴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甲硝唑组CP转阴率为33.3%(8/2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本文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了31例原发性肝癌(HCC)的癌细胞DNA含量,比较了癌细胞DNA含量与临床及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肝癌细胞的DNA含量为异倍体(93.6%),且有部分为高倍异倍体。临床分析发现,DNA倍体型与临床分期等无关,而与瘤体大小、分化程度及转移、预后等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