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教学以及作文教学两者密不可分。阅读能够增添学生的素材积累,为写作打下基础;作文则是组织语言、构造篇幅的过程,能够为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辅助作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融合课外阅读能够明显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让其在字词句段的应用以及文章情感的升华方面提升能力,从而让作文有血有肉、真情实感。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实施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实施意义;应用策略
课外阅读能够明显拓展知识面并增长见闻,让学生对各类文章题材以及写作主题有所了解,从而更容易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并将这种情感带入到日常写作练习之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及表达能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作文学习能力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融合,让阅读与作文做到有机结合。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研究了课外阅读的实施意义及方法。
一、 课外阅读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一) 提升语文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及学习思维的重要过程,需要在此阶段中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泛读、浏览、精读三种方式,在阅读重点上有所偏向。泛读指的是对大量一般性书籍粗泛地读,目的在于丰富信息储备并拓宽视野;浏览指的是对前言、目录之类的标题类、总结类信息随意翻看,目的在于提升对文章的总结能力;精度则是指对文章精确、精细、精心地读,除了了解文章意思外还需升华主题,明白情感所在,做到精熟于心。阅读方式的培养能够让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段落结构及层次划分。在写作时注重文章的条理性。以浏览阅读法为例,对写作的意义在于学生更重视段落内容描述的集中性,更重视小标题的使用,无形中让作文思路条理清晰。
(二) 养成写作习惯
在展开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课外文学作品在写作层次以及情感表达上与书本上的内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小学生更容易投入至此类作品之中。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包含阅读技巧、自控能力、注意力等。对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能够对字里行间优秀的描述在脑海中产生印象,若能够养成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和摘抄优美句段的阅读习惯,将更能够拓展作文的素材积累。对课外文学作品优美句段的摘抄和在脑海中构思读后感均能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提升学生写作文笔。
(三) 激发写作兴趣
由于课外文学作品在内容的选择上无须拘泥于教材内容,因此学生可在自身的兴趣驱使下选择更具适应性以及更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展开阅读。小学生正处于思维丰富阶段,在面对课外文学作品时若能够产生兴趣,将对其阅读质量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教师可通过举办阅读交流班会的活动,让小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或有感而发的知识展现给全班同学,让同学打腹稿,在班会上脱稿讲述。打腹稿的过程也就是在脑海中形成一篇文章的过程,强调了讲授内容的条理性、层次性、主次性,无形中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转移到了作文上。
二、 小学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应用
(一) 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
阅读的关键在于选择优质并具有适应性的阅读题材及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能力的限制,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并不大,需要教师合理推荐。此时教师可采用家校联合方式,督促家长在日常和假期为学生购买相关儿童文学作品书籍,以强调真善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主要思想的文学作品更为合适。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且心智上并不成熟,因此阅读的趣味性是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所在。阅读书目的选择应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具趣味性的世界,让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從而更愿意体验主人翁的经历变化以及情感波动,无形中培养了其写作真情实感的融入能力。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过程需强调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与升华,可有效弥补小学生作文强硬升华主题的缺陷,让作文感情的表达更具真实性。
(二)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随着各类手机游戏的普及,不少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更愿意花在游戏上而非阅读层面。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强调家长在此方面的配合工作,尽可能不要让小学生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可选择更具趣味性的课外阅读作品让小学生兴趣产生转移。例如前段时间电影院上映了《圆梦巨人》,可带领学生去电影院观看后引发其对主人翁经历的思考以及对好心眼巨人行为的思考,并为其购置同名书籍。电影的观看让小学生在脑海中对整个故事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下会产生熟悉感并更愿意探究字里行间的表述,与脑海中电影画面加以对比,通过对文章中各类场景应用词汇、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剖析提升自身的作文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不应让小学生在阅读后强制安排写读后感,否则可能导致其写作抵触情绪的产生。
(三) 重视阅读后的分享
通常在读到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后,小学生愿意与同学展开分享并推荐给其他同学。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早读时间安排学生以3分钟左右的演讲形式来完成自己读到的有趣阅读作品的分享。分享之前,小学生必然会写好发言词,写作的过程无形中达到了写读后感的效果,但却不属于教师强制性要求下的被动完成状态,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交流分享时间的限制,小学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表达出来,在演讲文稿的准备上将更注重演讲词的精炼性,可明显避免写作文字拖沓的缺陷。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课外阅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让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月珍.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248.
[2]朱艳花.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7(26):38.
[3]杨斌林,胡彪.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3,5.
[4]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01):172-173.
作者简介:
罗文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油尖小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实施意义;应用策略
课外阅读能够明显拓展知识面并增长见闻,让学生对各类文章题材以及写作主题有所了解,从而更容易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并将这种情感带入到日常写作练习之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及表达能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作文学习能力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融合,让阅读与作文做到有机结合。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研究了课外阅读的实施意义及方法。
一、 课外阅读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一) 提升语文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及学习思维的重要过程,需要在此阶段中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泛读、浏览、精读三种方式,在阅读重点上有所偏向。泛读指的是对大量一般性书籍粗泛地读,目的在于丰富信息储备并拓宽视野;浏览指的是对前言、目录之类的标题类、总结类信息随意翻看,目的在于提升对文章的总结能力;精度则是指对文章精确、精细、精心地读,除了了解文章意思外还需升华主题,明白情感所在,做到精熟于心。阅读方式的培养能够让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段落结构及层次划分。在写作时注重文章的条理性。以浏览阅读法为例,对写作的意义在于学生更重视段落内容描述的集中性,更重视小标题的使用,无形中让作文思路条理清晰。
(二) 养成写作习惯
在展开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课外文学作品在写作层次以及情感表达上与书本上的内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小学生更容易投入至此类作品之中。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包含阅读技巧、自控能力、注意力等。对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能够对字里行间优秀的描述在脑海中产生印象,若能够养成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和摘抄优美句段的阅读习惯,将更能够拓展作文的素材积累。对课外文学作品优美句段的摘抄和在脑海中构思读后感均能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提升学生写作文笔。
(三) 激发写作兴趣
由于课外文学作品在内容的选择上无须拘泥于教材内容,因此学生可在自身的兴趣驱使下选择更具适应性以及更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展开阅读。小学生正处于思维丰富阶段,在面对课外文学作品时若能够产生兴趣,将对其阅读质量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教师可通过举办阅读交流班会的活动,让小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或有感而发的知识展现给全班同学,让同学打腹稿,在班会上脱稿讲述。打腹稿的过程也就是在脑海中形成一篇文章的过程,强调了讲授内容的条理性、层次性、主次性,无形中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转移到了作文上。
二、 小学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应用
(一) 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
阅读的关键在于选择优质并具有适应性的阅读题材及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能力的限制,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并不大,需要教师合理推荐。此时教师可采用家校联合方式,督促家长在日常和假期为学生购买相关儿童文学作品书籍,以强调真善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主要思想的文学作品更为合适。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且心智上并不成熟,因此阅读的趣味性是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所在。阅读书目的选择应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具趣味性的世界,让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從而更愿意体验主人翁的经历变化以及情感波动,无形中培养了其写作真情实感的融入能力。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过程需强调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与升华,可有效弥补小学生作文强硬升华主题的缺陷,让作文感情的表达更具真实性。
(二)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随着各类手机游戏的普及,不少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更愿意花在游戏上而非阅读层面。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强调家长在此方面的配合工作,尽可能不要让小学生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可选择更具趣味性的课外阅读作品让小学生兴趣产生转移。例如前段时间电影院上映了《圆梦巨人》,可带领学生去电影院观看后引发其对主人翁经历的思考以及对好心眼巨人行为的思考,并为其购置同名书籍。电影的观看让小学生在脑海中对整个故事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下会产生熟悉感并更愿意探究字里行间的表述,与脑海中电影画面加以对比,通过对文章中各类场景应用词汇、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剖析提升自身的作文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不应让小学生在阅读后强制安排写读后感,否则可能导致其写作抵触情绪的产生。
(三) 重视阅读后的分享
通常在读到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后,小学生愿意与同学展开分享并推荐给其他同学。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早读时间安排学生以3分钟左右的演讲形式来完成自己读到的有趣阅读作品的分享。分享之前,小学生必然会写好发言词,写作的过程无形中达到了写读后感的效果,但却不属于教师强制性要求下的被动完成状态,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交流分享时间的限制,小学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表达出来,在演讲文稿的准备上将更注重演讲词的精炼性,可明显避免写作文字拖沓的缺陷。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课外阅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让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月珍.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248.
[2]朱艳花.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7(26):38.
[3]杨斌林,胡彪.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3,5.
[4]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01):172-173.
作者简介:
罗文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油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