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恶意“圈钱”手段。统计显示,目前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多达460多家,占总体上市公司比例的40%。披露的担保总额约为686亿元,其中担保金额较大的40家上市公司占担保总额比例达25%。有迹象表明,上市公司“担保圈”范围正在不断放大,其性质也在异化,已经造成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滑波,甚至涉及诉讼事件。有关专家指出,上市公司担保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爆发的最突出问题。
担保黑洞敞开
据一位深谙融资策略的业内人士透露,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有两种类型,即关联担保和相互担保。前者是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迫使上市公司为股东及关联企业提供巨额担保。上市公司充当“提款机”角色,而最终被掏空。我国近年来制定众多政策措施,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关联担保现象有所收敛。但是,后者现在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在上海,有52家本地上市公司形成互为担保关系,担保总额高达109.4亿元。特别是ST国嘉近年来经营状况极差,屡屡亏损,债台高筑,多项逾期贷款不能及时偿还,受其牵连的有开开实业,长江投资,联华合纤,方正科技及隧道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隧道股份为ST国嘉担保贷款过亿元,先后被四家债权银行作为连带责任人告上法庭。
在深圳,据统计,深石化A共计有10.93亿元逾期对外担保记录,占该公司净资产的192%,而与深石化A有着担保关系的上市公司有:中科健、海王生物、深宝安、莱英达、达声、PT金田、飞亚达、中浩、深特力、深深房等。又如深宝安,为现已退市的PT金田借款1558万元提供担保,PT金田逾期未还贷款,导致债权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深宝安被法院判处清偿包括本金、利息和受理费共计1820万元。虽然深宝安表示将追偿本次诉讼的损失,但是对于已经退市并濒临破产的PT金田,这又谈何容易。
而在福建,近年来形成的“福建担保圈”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据证监会福州特派办调查,截至2002年6月底,辖区28家上市公司,有25家对外担保记录在案,担保贷款总额达44亿元,逾期担保金额5.07亿元,涉讼资金3.03亿元。有8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金额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其中2家超过自己净资产总额。其中,风险最大的首推以中福实业为核心的“担保圈”。9月21日,就在ST九州退市仅一周,中福实业发布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就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担保合同纠纷一案终审判决,公司代福建九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偿还厦门工行借款本金3780万元人民币、9.576万美元及九州公司占用借款期间按合同约定的利息。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九州公司追偿!”分析人士认为,鉴于ST九州已经退市且濒临破产,中福实业是无法追偿的。而目前中福实业已连续3年“ST”、财务状况继续恶化,一旦不测,必将连累为其提供融资担保的四家福建本土公司,从而引发本地区上市公司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显现
上市公司互保带来的最大风险是被担保方恶意贷款、滥用银行资金,令担保总额超过其偿还能力。一旦银行贷款逾期,被担保方无力偿还时,债权银行上诉法院,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无一例外地承担连带责任,并拿出真金白银替被担保方清偿银行贷款。互保引发的诉讼问题,几乎在全国普遍存在,对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的杀伤力特别大。如ST棱光,为多家上市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担保资金达5亿元之多,在多起逾期贷款诉讼案中负连带清偿责任而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中关村科技与银广夏的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担保,使其陷入尴尬境地:代替银广夏清偿逾期贷款又不甘心;推卸连带责任,债权银行及法院又不同意。ST九州与ST海洋进行巨额贷款互保,造成双方巨额负债,最终双双陷入“PT”深渊。
担保引发的另一风险是严重杀伤上市公司业绩。有人戏称,互保风险是2002年中国股市的业绩“杀手”。如受担保牵连的联华合纤,在7月31日发布预亏公告,由于所属化纤行业供求不平衡、产品成本售价倒挂导致其主营业务发生亏损。该公司去年上半年出现亏损,再加上因担保所承担连带责任,使公司业绩“雪上加霜”。
权威人士认为,在全国普遍存在的“担保圈”,对上市公司业绩杀伤力很大,使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无法恢复元气,有的甚至被迫退市;而债权银行因巨额逾期贷款不能回收,而陷入费力伤神的诉讼纷争中,即使赢得官司,也不一定能顺利收回本息,造成银行资金被无谓占用,甚至付诸东流;对广大股民利益也是一种损害,甚至会引发股民对中国证券市场信誉的质疑。
值得提及的是,一些上市公司一方面在大量替别人贷款提供担保;同时又利用别人为自己融资担保,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但是,企业效益并没有因此改善,反而逐年下滑,这使得人们对上市公司贷款动机产生怀疑。以中关村科技为例,在2001年底,中关村科技累计借贷达10亿元,其经营业绩明显恶化。报表显示,1999年至今,净利润从1.7亿元,下滑到2000年的1.5亿元,到去年的8500万元。而今年公布的季报已经亏损873万元,至于每股收益也从赢利0.26元变为亏损2分钱。
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担保是一个圈套,两家或多家有资金需求的上市公司碰在一起,双(多)方一拍即合,形成互保关系,共同钻银行的空子“圈钱”。这也许是有的担保方在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心甘情愿替代被担保方清偿真金白银,而不积极追究被担保方法律责任的原因。因为追究被担保方的法律责任的同时,也曝光了自己的“圈钱”行为。因此,在相当时期内,提供担保已成为某些上市公司互换信用,向银行“圈钱”的交易手段。最明显的例证是在全国各地因担保引发的涉讼案件频频发生之际,一些上市公司还在争相涌进“担保圈”。有统计显示,2002年1—8月,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个案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合计总金额高达154.62亿元。
毋庸质疑,众多上市公司在借担保贷款之名,行“圈钱”之实。而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的信誉被严重透支,它们的命运也与这种可悲的方式生死相连,与此生死相连的还有广大毫不知情的中小投资者。这何尝不是中国股市乃至中国整个金融市场的最大系统风险!
走出担保迷谷
为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7月1日颁发《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对外信用担保的对象选择、担保的风险防范、担保的信息披露等具体操作提出一系列的指导意见。
然而,由于一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及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缺失,使得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现象仍普遍存在。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过于集中,而其他中小股东过于分散,对大股东形成不了有效制约。有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滥用职权,对有关法律和公司章程置若罔闻,不认真调研被担保方的信用问题,乱搞人情担保、关系担保,使自身蕴藏巨大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些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前往往借用母公司优质资产,以便达到上市标准。成功上市后又得将先期借用的优质资产返还母公司,有的甚至将募集资金借给母公司,造成资金紧张;有的上市公司规模不大,增发股票的申请迟迟没有回音(往往增发募集资金比首发时还多),出现资金紧张;还有的上市公司摊子铺得很大,如做房地产,而房地产资金回笼时间长,对现金流量要求比较高,资金短缺顺理成章。为了得到资金,只好选择贷款解困。而时下银行,不抵押不担保就不给贷款,于是一些上市公司只好找一些比较“干净”,且同样有资金需求的上市公司,双(多)方形成互保关系。这无疑凸现出个别金融机构法规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信贷审核程序不完善。这是形成上市公司互保怪圈的另一种重要原因。
另外,一些地区性上市公司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自身可抵押的资产有限,不能与同样有资金需求的上市公司形成互保关系,在两难境地下只好求助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及长官意志的压力下,本地区的优质上市公司即充当“冤大头”角色,为亟待帮贫解困的上市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从银行取得巨额资金。一旦贷款逾期无法偿还时,地方政府又不愿出面;即便口头承诺给担保方的上市公司一些地方性优惠政策,也往往无法兑现。最终在法院的压力下,担保方上市公司被迫承担连带责任,替被担保方清偿逾期贷款本息。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担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奉劝上市公司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亟待完善对外担保的决策程序,建立一个风险防范体系。如在对外担保过程中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勤勉尽责,对被担保方的信用状况做出周密细致的调查,并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如要求被担保方提供反担保)。建议上市公司在自身融资时,尽量采取资产抵押等方式;尽量杜绝人情担保、无风险意识的担保,以减少对外担保带来的潜在风险。对于由地方政府促成的“拉郎配式”的互保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地方性上市公司甚至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利益,拒绝地方政府指令性的担保。加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共同防范金融证券风险,使担保成为一种真正的企业间的经济行为。
就目前的“担保圈”问题专业人士指出,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是解开“担保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主要途径。以福建为例,有1/3的上市公司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有不少上市公司仅凭自身力量难以解困;有些上市公司正面临退市危机。在这种关键时刻,地方政府一定要发挥重要作用。可考虑由政府出面,以划拔土地或置换资产的形式,缓解银行与“担保圈”内的企业关系;并最终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对圈内企业进行大规模重组,重新造血,寻找一条新出路。
也有专家认为,解决“担保圈”问题,不能一味强调政府作用,其根本出路在上市公司自身。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问题,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上市公司解决“担保圈”问题的惟一出路是健身强体。否则,今天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困了,明天又会被困。因此,只有上市公司主业做好了,企业做强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担保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