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余秀华的诗歌在创作的过程颇引人关注,她用极具穿透力的语言展现了底层乡村女性的生活经验。本文将基于对余秀华诗歌的剖析,通过其自身境遇,生活环境等因素,在底层女性的苦难中,寻找行吟在生命深处的余秀华。
【关键词】:女性;疼痛;底层;苦难;美
余秀华,一个女性的残疾的底层诗人,笔者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在于她诗歌所包含的特征,蕴含在心中的女性的力量,身体上的疼痛,来自底层的生活环境,正是这些塑造了世人所看到的余秀华,恰如《诗刊》的编辑刘年所言:“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那样醒目——别人都是穿戴整齐,涂着胭粉,喷着香水,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間还有明显的血污。”[1]这是未尝苟且于现实的泥淖之中所崛起的生命,让你在惊讶的同时不知所措,只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随着诗人在遍体鳞伤之后大梦一场。
1.女性的力量——深沉而不怯懦
在大众的观念里,中国的女诗人大都在诗歌中保持一种含蓄矜持之美。最早这种观念的形成多是由于对李清照之类的女词人的印象,到了现当代,冰心,林徽因,舒婷这些诗人,依旧延续了这种传统,实际上这即是宋代以后中国诗歌特质所在,起承转合,含蓄隽永。但是余秀华是个特例,她的诗歌中所蕴含的女性的力量,深沉而不怯懦,仿佛暗流潮涌,在心中翻动。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開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
这首诗歌所展现的是一种绝无仅有的情爱的力量,“去睡你”实际上就是“在一起”,但是余秀华却用了前者。“两具肉体碰撞的力”充满了生命原始的诱惑,是性,是爱,是欲。身体的残疾并不能抑制这种感情,反而使之更为强烈,以至于难以控制,似要爆发。肉体碰撞下所形成了春天,将外部的世界隔绝开,不论火山喷发,河流干枯,枪林弹雨,这个春天由于身体的碰撞,积累的情欲带来,在两个人之间形成独有的沟通交流方式,那种急切的渴望,深入骨髓,“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余秀华在诗歌中,大胆的情欲的表现,是来自于对女性身份的认同,是的,她是诗人,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她的诗歌绝不至于情欲,而是在情欲中回归生命的本真,学会隐忍,承受生命的重量。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我养的狗,叫小巫》[3][4]
女人在孩子的坟墓前沉默,整夜流不出一滴眼泪
村庄荒芜了多少地,男人不知道
女人的心怎么凉的
男人更不知道
——《子夜的村庄》[4]
这两首诗所刻画的女性在婚姻中的形象更多是一种承担。第一首里,女性被外部的力量酷练着,自身的无力,男人的暴力,面对这些,只有一条狗相伴,享受着来自这个被欺凌的女性的温暖。人性中包含的冷峻,刚毅,即使再被无情相待,依然坚持活着。第二首的开始,诗人就说道,“一定有一个失意的女人在一张信纸上踌躇”,这些源于男人的远离,丧子之痛,而这已经十年了,而她自己乳房有了肿块。更为重要的是男人并不知道,这些痛苦只能让她一人承担,在子夜,默立在孩子的坟前,流不出泪。此刻,这种中国传统女性的隐忍,隐藏在瘦弱身体中的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
2.疼痛中对美的向往——低落却不失温暖
“情之所至,自然流为至文”,余秀华的诗歌中有的便是此点,新诗的抒情性的使得身体上的残疾,对婚姻的不满,生活的贫困的种种都以一种极为透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但是生命中的坚韧,使得这种疼痛中诗人依然坚持对于美的追求。
当我注意到我身体的时候,它已经老了,无力回天了
许多不为交换着疼:胃,胳膊,腿,手指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上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轻视了清晨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被遗弃,被孤独,
被长久的荒凉收留
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
爱得不够
——《我以疼痛取悦这人世》[5]
这篇诗歌的题目点亮了诗人的创作世界,由对苦难的共鸣而引发的苦难的创作让整篇诗歌略显沉重,身体上的不适,往往会使人对世界产生怀疑,以及对命运进行叩问,所谓“作恶多端”仅仅在于诗人逐渐远离那些美好的事物,比如清晨,花朵。除此之外的,被省略的疼痛,余秀华已经习以为常,但“爱的不够”。这样一种把对于疼痛的不解当做是爱的不够,就像史铁生把死亡当做“必然降临的节日”,在疼痛中的不断叩问,使得余秀华在熬煎之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而在《我爱你》中诗人所展现的那种纯粹极致的爱情也是源现实生活的不幸,是一个灵魂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候的踌躇,她渴望着,却面临着被驱赶的风险。在短短数十行的文字中,余秀华塑造了带有自我形象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使人在读后有着中压抑心中的疼痛,这种身体上的局限所限制的爱,愈发显得珍贵。文本的开始,用“巴巴地”形容活着,显示出活着的艰辛与不易,吃药,是每天的必备课题,这种徘徊在病痛的边缘,在美好的事物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春天,雪,这些美好的意象给人以希望,却也与主人公苦难的生活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更为重要的心中幻化的美,那边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爱,这实际上诗歌的结尾“稗子”的爱。稗子,农田的野草,与秧苗极其相似。在春天之时,农人往往下稻田拔草,稗子被剔除的最多。诗末,一棵稗子则是诗人自身,对于爱的不确定,怕在这个最美好的季节被抛弃于路边,退回到现实,那种压抑,靠着吃药维持的生活。她用最为简单朴素的比喻,切入人心,也只有理解稗子与稻子区别的人才会懂这种感觉,略显低落却不失温暖。 3.沉思中的底层环境——卑微而不浅薄
横店村一个封闭偏远的村落,余秀华在那儿生活了数十年,乡村底层的环境几乎在其诗歌中处处可见。油菜地,稗子,蛤蟆,棉花这些被当做篇名,初一看,显得那么突兀。仔细读来,才知道原来已是贴切不过了。底层环境本来就不易,何况对于残疾者。但或许这也是另一种优势,因为残疾,他们难以逃脫底层环境,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沉思,在舔舐自己伤口的时候,获得感悟,走向解脱,正如史铁生在创造《我与地坛》中所谈到的,“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曾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6]
余秀华笔下的底层环境接近于真实,路旁的景色,邻里之间的关系,风霜雨雪,四时变化,诗人都在认真的感知,点滴记录。
有时候去看看田地,有时候去看看坟墓
拎着一瓶酒,走在半路上,天就黑了
谁能断定横店村地下没有一个海呢,而苦苦寻找
一片潮声的来历
——《一个人的横店村》[7]
这类的诗歌似乎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头,诗人似有意无意地刻画着环境,给人体会到那种夹杂着烟火气息的抒情。也许这仅仅是诗人所能做的是静静地观察,又默默地感受,在诗歌中构建自己的横店村,或者这个横店村更接近与真实。另外,这种底层生活的经验赋予诗歌的不至于意象的运用,更重要的是由这种意象给予余秀华不同于旁人的体悟。
一个人坐到满天星宿,说,我们回去
一棵草怔了很久
在若有若无的风里
扭动了一下
——《后山黄昏》[8]
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头上都顶着满天星斗,只是我们忽略了,而在深夜中在守护星宿的是詩人。诗人一个人看星,唯有草木相伴,甚至那棵草也反应的迟钝,心中有平静,亦有孤单。这样的生活经验熔铸到诗歌中,便是一个躺在山村望着青冥的诗人,卑微而不浅薄。
总结而言,余秀华的诗歌中所展现的活跃的生命,将女性力量,疼痛中的美好,底层环境的沉思融为一体,没有矫揉造作,更多是真,是情,是感动。就像沈睿所言,“每一片叶子都是好诗,都凝聚着生活的分量,转化成灿烂的语言,让你目眩,让你激动得心疼,心如刀绞,让你感到心在流血,被诗歌的刺刀一刀刀见红。”只落得遍体鳞伤,而后在诗歌中大梦一场。[9]
参考文献:
[1][3][4][5][8][9]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转引自:何光顺,身体,灵魂和大地——评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J],海南师范大学报,2016,29(170):56.
[6]史铁生,我与地坛[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9.
[7]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31.
【关键词】:女性;疼痛;底层;苦难;美
余秀华,一个女性的残疾的底层诗人,笔者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在于她诗歌所包含的特征,蕴含在心中的女性的力量,身体上的疼痛,来自底层的生活环境,正是这些塑造了世人所看到的余秀华,恰如《诗刊》的编辑刘年所言:“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那样醒目——别人都是穿戴整齐,涂着胭粉,喷着香水,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間还有明显的血污。”[1]这是未尝苟且于现实的泥淖之中所崛起的生命,让你在惊讶的同时不知所措,只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随着诗人在遍体鳞伤之后大梦一场。
1.女性的力量——深沉而不怯懦
在大众的观念里,中国的女诗人大都在诗歌中保持一种含蓄矜持之美。最早这种观念的形成多是由于对李清照之类的女词人的印象,到了现当代,冰心,林徽因,舒婷这些诗人,依旧延续了这种传统,实际上这即是宋代以后中国诗歌特质所在,起承转合,含蓄隽永。但是余秀华是个特例,她的诗歌中所蕴含的女性的力量,深沉而不怯懦,仿佛暗流潮涌,在心中翻动。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開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
这首诗歌所展现的是一种绝无仅有的情爱的力量,“去睡你”实际上就是“在一起”,但是余秀华却用了前者。“两具肉体碰撞的力”充满了生命原始的诱惑,是性,是爱,是欲。身体的残疾并不能抑制这种感情,反而使之更为强烈,以至于难以控制,似要爆发。肉体碰撞下所形成了春天,将外部的世界隔绝开,不论火山喷发,河流干枯,枪林弹雨,这个春天由于身体的碰撞,积累的情欲带来,在两个人之间形成独有的沟通交流方式,那种急切的渴望,深入骨髓,“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余秀华在诗歌中,大胆的情欲的表现,是来自于对女性身份的认同,是的,她是诗人,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她的诗歌绝不至于情欲,而是在情欲中回归生命的本真,学会隐忍,承受生命的重量。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我养的狗,叫小巫》[3][4]
女人在孩子的坟墓前沉默,整夜流不出一滴眼泪
村庄荒芜了多少地,男人不知道
女人的心怎么凉的
男人更不知道
——《子夜的村庄》[4]
这两首诗所刻画的女性在婚姻中的形象更多是一种承担。第一首里,女性被外部的力量酷练着,自身的无力,男人的暴力,面对这些,只有一条狗相伴,享受着来自这个被欺凌的女性的温暖。人性中包含的冷峻,刚毅,即使再被无情相待,依然坚持活着。第二首的开始,诗人就说道,“一定有一个失意的女人在一张信纸上踌躇”,这些源于男人的远离,丧子之痛,而这已经十年了,而她自己乳房有了肿块。更为重要的是男人并不知道,这些痛苦只能让她一人承担,在子夜,默立在孩子的坟前,流不出泪。此刻,这种中国传统女性的隐忍,隐藏在瘦弱身体中的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
2.疼痛中对美的向往——低落却不失温暖
“情之所至,自然流为至文”,余秀华的诗歌中有的便是此点,新诗的抒情性的使得身体上的残疾,对婚姻的不满,生活的贫困的种种都以一种极为透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但是生命中的坚韧,使得这种疼痛中诗人依然坚持对于美的追求。
当我注意到我身体的时候,它已经老了,无力回天了
许多不为交换着疼:胃,胳膊,腿,手指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上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轻视了清晨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被遗弃,被孤独,
被长久的荒凉收留
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
爱得不够
——《我以疼痛取悦这人世》[5]
这篇诗歌的题目点亮了诗人的创作世界,由对苦难的共鸣而引发的苦难的创作让整篇诗歌略显沉重,身体上的不适,往往会使人对世界产生怀疑,以及对命运进行叩问,所谓“作恶多端”仅仅在于诗人逐渐远离那些美好的事物,比如清晨,花朵。除此之外的,被省略的疼痛,余秀华已经习以为常,但“爱的不够”。这样一种把对于疼痛的不解当做是爱的不够,就像史铁生把死亡当做“必然降临的节日”,在疼痛中的不断叩问,使得余秀华在熬煎之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而在《我爱你》中诗人所展现的那种纯粹极致的爱情也是源现实生活的不幸,是一个灵魂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候的踌躇,她渴望着,却面临着被驱赶的风险。在短短数十行的文字中,余秀华塑造了带有自我形象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使人在读后有着中压抑心中的疼痛,这种身体上的局限所限制的爱,愈发显得珍贵。文本的开始,用“巴巴地”形容活着,显示出活着的艰辛与不易,吃药,是每天的必备课题,这种徘徊在病痛的边缘,在美好的事物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春天,雪,这些美好的意象给人以希望,却也与主人公苦难的生活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更为重要的心中幻化的美,那边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爱,这实际上诗歌的结尾“稗子”的爱。稗子,农田的野草,与秧苗极其相似。在春天之时,农人往往下稻田拔草,稗子被剔除的最多。诗末,一棵稗子则是诗人自身,对于爱的不确定,怕在这个最美好的季节被抛弃于路边,退回到现实,那种压抑,靠着吃药维持的生活。她用最为简单朴素的比喻,切入人心,也只有理解稗子与稻子区别的人才会懂这种感觉,略显低落却不失温暖。 3.沉思中的底层环境——卑微而不浅薄
横店村一个封闭偏远的村落,余秀华在那儿生活了数十年,乡村底层的环境几乎在其诗歌中处处可见。油菜地,稗子,蛤蟆,棉花这些被当做篇名,初一看,显得那么突兀。仔细读来,才知道原来已是贴切不过了。底层环境本来就不易,何况对于残疾者。但或许这也是另一种优势,因为残疾,他们难以逃脫底层环境,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沉思,在舔舐自己伤口的时候,获得感悟,走向解脱,正如史铁生在创造《我与地坛》中所谈到的,“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曾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6]
余秀华笔下的底层环境接近于真实,路旁的景色,邻里之间的关系,风霜雨雪,四时变化,诗人都在认真的感知,点滴记录。
有时候去看看田地,有时候去看看坟墓
拎着一瓶酒,走在半路上,天就黑了
谁能断定横店村地下没有一个海呢,而苦苦寻找
一片潮声的来历
——《一个人的横店村》[7]
这类的诗歌似乎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头,诗人似有意无意地刻画着环境,给人体会到那种夹杂着烟火气息的抒情。也许这仅仅是诗人所能做的是静静地观察,又默默地感受,在诗歌中构建自己的横店村,或者这个横店村更接近与真实。另外,这种底层生活的经验赋予诗歌的不至于意象的运用,更重要的是由这种意象给予余秀华不同于旁人的体悟。
一个人坐到满天星宿,说,我们回去
一棵草怔了很久
在若有若无的风里
扭动了一下
——《后山黄昏》[8]
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头上都顶着满天星斗,只是我们忽略了,而在深夜中在守护星宿的是詩人。诗人一个人看星,唯有草木相伴,甚至那棵草也反应的迟钝,心中有平静,亦有孤单。这样的生活经验熔铸到诗歌中,便是一个躺在山村望着青冥的诗人,卑微而不浅薄。
总结而言,余秀华的诗歌中所展现的活跃的生命,将女性力量,疼痛中的美好,底层环境的沉思融为一体,没有矫揉造作,更多是真,是情,是感动。就像沈睿所言,“每一片叶子都是好诗,都凝聚着生活的分量,转化成灿烂的语言,让你目眩,让你激动得心疼,心如刀绞,让你感到心在流血,被诗歌的刺刀一刀刀见红。”只落得遍体鳞伤,而后在诗歌中大梦一场。[9]
参考文献:
[1][3][4][5][8][9]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转引自:何光顺,身体,灵魂和大地——评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J],海南师范大学报,2016,29(170):56.
[6]史铁生,我与地坛[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9.
[7]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