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遍体鳞伤到大梦一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余秀华的诗歌在创作的过程颇引人关注,她用极具穿透力的语言展现了底层乡村女性的生活经验。本文将基于对余秀华诗歌的剖析,通过其自身境遇,生活环境等因素,在底层女性的苦难中,寻找行吟在生命深处的余秀华。
  【关键词】:女性;疼痛;底层;苦难;美
  余秀华,一个女性的残疾的底层诗人,笔者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在于她诗歌所包含的特征,蕴含在心中的女性的力量,身体上的疼痛,来自底层的生活环境,正是这些塑造了世人所看到的余秀华,恰如《诗刊》的编辑刘年所言:“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那样醒目——别人都是穿戴整齐,涂着胭粉,喷着香水,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間还有明显的血污。”[1]这是未尝苟且于现实的泥淖之中所崛起的生命,让你在惊讶的同时不知所措,只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随着诗人在遍体鳞伤之后大梦一场。
  1.女性的力量——深沉而不怯懦
  在大众的观念里,中国的女诗人大都在诗歌中保持一种含蓄矜持之美。最早这种观念的形成多是由于对李清照之类的女词人的印象,到了现当代,冰心,林徽因,舒婷这些诗人,依旧延续了这种传统,实际上这即是宋代以后中国诗歌特质所在,起承转合,含蓄隽永。但是余秀华是个特例,她的诗歌中所蕴含的女性的力量,深沉而不怯懦,仿佛暗流潮涌,在心中翻动。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開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
  这首诗歌所展现的是一种绝无仅有的情爱的力量,“去睡你”实际上就是“在一起”,但是余秀华却用了前者。“两具肉体碰撞的力”充满了生命原始的诱惑,是性,是爱,是欲。身体的残疾并不能抑制这种感情,反而使之更为强烈,以至于难以控制,似要爆发。肉体碰撞下所形成了春天,将外部的世界隔绝开,不论火山喷发,河流干枯,枪林弹雨,这个春天由于身体的碰撞,积累的情欲带来,在两个人之间形成独有的沟通交流方式,那种急切的渴望,深入骨髓,“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余秀华在诗歌中,大胆的情欲的表现,是来自于对女性身份的认同,是的,她是诗人,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她的诗歌绝不至于情欲,而是在情欲中回归生命的本真,学会隐忍,承受生命的重量。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我养的狗,叫小巫》[3][4]
  女人在孩子的坟墓前沉默,整夜流不出一滴眼泪
  村庄荒芜了多少地,男人不知道
  女人的心怎么凉的
  男人更不知道
  ——《子夜的村庄》[4]
  这两首诗所刻画的女性在婚姻中的形象更多是一种承担。第一首里,女性被外部的力量酷练着,自身的无力,男人的暴力,面对这些,只有一条狗相伴,享受着来自这个被欺凌的女性的温暖。人性中包含的冷峻,刚毅,即使再被无情相待,依然坚持活着。第二首的开始,诗人就说道,“一定有一个失意的女人在一张信纸上踌躇”,这些源于男人的远离,丧子之痛,而这已经十年了,而她自己乳房有了肿块。更为重要的是男人并不知道,这些痛苦只能让她一人承担,在子夜,默立在孩子的坟前,流不出泪。此刻,这种中国传统女性的隐忍,隐藏在瘦弱身体中的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
  2.疼痛中对美的向往——低落却不失温暖
  “情之所至,自然流为至文”,余秀华的诗歌中有的便是此点,新诗的抒情性的使得身体上的残疾,对婚姻的不满,生活的贫困的种种都以一种极为透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但是生命中的坚韧,使得这种疼痛中诗人依然坚持对于美的追求。
  当我注意到我身体的时候,它已经老了,无力回天了
  许多不为交换着疼:胃,胳膊,腿,手指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上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轻视了清晨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被遗弃,被孤独,
  被长久的荒凉收留
  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
  爱得不够
  ——《我以疼痛取悦这人世》[5]
  这篇诗歌的题目点亮了诗人的创作世界,由对苦难的共鸣而引发的苦难的创作让整篇诗歌略显沉重,身体上的不适,往往会使人对世界产生怀疑,以及对命运进行叩问,所谓“作恶多端”仅仅在于诗人逐渐远离那些美好的事物,比如清晨,花朵。除此之外的,被省略的疼痛,余秀华已经习以为常,但“爱的不够”。这样一种把对于疼痛的不解当做是爱的不够,就像史铁生把死亡当做“必然降临的节日”,在疼痛中的不断叩问,使得余秀华在熬煎之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而在《我爱你》中诗人所展现的那种纯粹极致的爱情也是源现实生活的不幸,是一个灵魂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候的踌躇,她渴望着,却面临着被驱赶的风险。在短短数十行的文字中,余秀华塑造了带有自我形象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使人在读后有着中压抑心中的疼痛,这种身体上的局限所限制的爱,愈发显得珍贵。文本的开始,用“巴巴地”形容活着,显示出活着的艰辛与不易,吃药,是每天的必备课题,这种徘徊在病痛的边缘,在美好的事物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春天,雪,这些美好的意象给人以希望,却也与主人公苦难的生活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更为重要的心中幻化的美,那边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爱,这实际上诗歌的结尾“稗子”的爱。稗子,农田的野草,与秧苗极其相似。在春天之时,农人往往下稻田拔草,稗子被剔除的最多。诗末,一棵稗子则是诗人自身,对于爱的不确定,怕在这个最美好的季节被抛弃于路边,退回到现实,那种压抑,靠着吃药维持的生活。她用最为简单朴素的比喻,切入人心,也只有理解稗子与稻子区别的人才会懂这种感觉,略显低落却不失温暖。   3.沉思中的底层环境——卑微而不浅薄
  横店村一个封闭偏远的村落,余秀华在那儿生活了数十年,乡村底层的环境几乎在其诗歌中处处可见。油菜地,稗子,蛤蟆,棉花这些被当做篇名,初一看,显得那么突兀。仔细读来,才知道原来已是贴切不过了。底层环境本来就不易,何况对于残疾者。但或许这也是另一种优势,因为残疾,他们难以逃脫底层环境,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沉思,在舔舐自己伤口的时候,获得感悟,走向解脱,正如史铁生在创造《我与地坛》中所谈到的,“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曾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6]
  余秀华笔下的底层环境接近于真实,路旁的景色,邻里之间的关系,风霜雨雪,四时变化,诗人都在认真的感知,点滴记录。
  有时候去看看田地,有时候去看看坟墓
  拎着一瓶酒,走在半路上,天就黑了
  谁能断定横店村地下没有一个海呢,而苦苦寻找
  一片潮声的来历
  ——《一个人的横店村》[7]
  这类的诗歌似乎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头,诗人似有意无意地刻画着环境,给人体会到那种夹杂着烟火气息的抒情。也许这仅仅是诗人所能做的是静静地观察,又默默地感受,在诗歌中构建自己的横店村,或者这个横店村更接近与真实。另外,这种底层生活的经验赋予诗歌的不至于意象的运用,更重要的是由这种意象给予余秀华不同于旁人的体悟。
  一个人坐到满天星宿,说,我们回去
  一棵草怔了很久
  在若有若无的风里
  扭动了一下
  ——《后山黄昏》[8]
  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头上都顶着满天星斗,只是我们忽略了,而在深夜中在守护星宿的是詩人。诗人一个人看星,唯有草木相伴,甚至那棵草也反应的迟钝,心中有平静,亦有孤单。这样的生活经验熔铸到诗歌中,便是一个躺在山村望着青冥的诗人,卑微而不浅薄。
  总结而言,余秀华的诗歌中所展现的活跃的生命,将女性力量,疼痛中的美好,底层环境的沉思融为一体,没有矫揉造作,更多是真,是情,是感动。就像沈睿所言,“每一片叶子都是好诗,都凝聚着生活的分量,转化成灿烂的语言,让你目眩,让你激动得心疼,心如刀绞,让你感到心在流血,被诗歌的刺刀一刀刀见红。”只落得遍体鳞伤,而后在诗歌中大梦一场。[9]
  参考文献:
  [1][3][4][5][8][9]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转引自:何光顺,身体,灵魂和大地——评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J],海南师范大学报,2016,29(170):56.
  [6]史铁生,我与地坛[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9.
  [7]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31.
其他文献
【摘要】:菲茨杰拉德作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通过人物象征揭露了“美国梦”的虚幻,对人们灵魂的腐蚀。主要人物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继承者,黛西、汤姆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贵族的象征。揭示了从个人到国家,对欲望的放肆追求终究是一场幻境。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物象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它
期刊
【摘要】: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著作《谈美》论述了与美相关的许多问题。阅读后,我对于移情作用和科学与美这两点有些许想法, 结合这两点谈谈我对美和美学的理解。  【关键词】:《谈美》;移情作用;科学与美  “为什么灵魂寻求美?这是不可问也不可答的。”愛默生这句话道出了我心中对美这个字最直接的想法。读过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之后,我对美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想法,也依然有很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地方,心中有些许想法
期刊
关于文学、艺术类型的划分,历史上便有很多的见解。有的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来界定,有的又用再现性、表现型来分类。哲学家黑格尔曾对与艺术分了三个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而黑格尔的这种分类法应用在后来的文学类型划分之中就出现了文学的三种类型,其中“现实型”这一类别便是对于黑格尔艺术类型中古典型的改造与发展。  本文通过对缅甸作家玛珊达的现实型文学作品《刨冰爱冰》的译文进行对文章的分析与讨论,
期刊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首次为“游侠”立传,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司马迁选择为游侠立传与“侠”的历史渊源、当时社会状况、其个人命运遭际等密不可分。  【关键词】:司马迁;《游侠列传》;游侠  在历代正史中,《史记》首设《游侠列传》,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司马迁选择为游侠作传,除了因为游侠在西汉已成为一种现象外,也与他的人生遭际及对游侠的理解等有关。  一、司马迁对“游侠”的阐述  韩非
期刊
【摘要】:山水写生是山水画学习与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山水画写生感知自然界中蕴含的艺术气息,可有效激发自身的创新灵感。  【关键词】:太行山;山水画;艺术气息  与此同时,对创作素材的收集、创作技巧的训练、创作语言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此次太行山写生中,使我受益颇多。当我踏上太行山之行的旅途时,内心不可谓是雀跃、激动且充满幻想的。  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  汉军已料骑士屈,
期刊
【摘要】:《北迁的季节》是苏丹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成名作。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小说中“尼罗河”及其叙述者与穆斯塔法两人在特殊语境下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解读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以及其作品。  【关键词】:《北迁的季节》 ;语境;符号学  塔依卜·萨利赫是苏丹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北迁的季节》是他的成名作,自其出版后,阿拉伯文学界和西方媒体曾一再发表评论,一些评论家甚至把它奉为阿拉伯文坛“当
期刊
【摘要】:《急就篇》为西汉元帝时期黄门令史游所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童蒙识字课本。在此之前,最早被记载的童蒙课本是西周周宣王时期所做的《史籀篇》。至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等著作都是古老的识字课本。汉字反映了先民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包含着他们对世界隐喻式的体验。《急就篇》一书涵盖人名姓氏、农业饮食、服饰器用等汉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对研究汉代的风俗习惯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期刊
【摘要】:《影的告别》是《野草》中的第二首散文诗,文章通过写影子脱离形的过程揭示了灵魂深处的彷徨无助。学界历年来较多的关注《影的告别》中影与形的关系问题,在《影的告别》中,鲁迅先生巧妙的把自己的内心以及灵魂比喻成影,备受现实生活环境折磨的苦难比喻成“形”。通过影的独白,灵魂深处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彷徨再次被揭露出来。  【关键词】:鲁迅;《野草》;形与影  一、沉睡的影  在《影的告别》中,以诗
期刊
【摘要】:《围城》是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讽刺小说。它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其中,英文版( Fortress Besieged)由美国作家兼翻译家珍妮·凯利译出初稿,再经美国学者茅国权审阅、润色、排序和注释,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本文通过对《围城》译本的分析,旨在通过接受美学角度对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接受美学;《围城》;翻译策略  一、引言  《围城》
期刊
张洁小说《无字》是对一个世纪的中国妇女命运的总结,审视作品中几代人物,尤其是女性的命运,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背景上,展开了女性生命历史的追溯,在描摹人物的坎坷人生中表达出对生命的体味、对生活和命运的感悟。在这部长达八十万字的三卷本长篇中,小说情节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从离婚后进入精神病院的吴为的惨状开始,追诉吴为、胡秉宸、白帆三人的复杂关系及胡秉宸的经历;二是与前一线索交叉并行的,讲述墨荷、叶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