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家”是一个实体,是足行千里之外的港湾;“家”是一种感觉,是情寄万里之滨的牵挂。“家文化”由“家”衍生而来,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并以其独特性和感召力越来越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一个好的企业就应该是个大家庭,这个家是职工们赖以生存的场所、安居乐业的平台、承载梦想的翅膀、幸福生活的港湾。
一、创建背景
固原车务段地处革命老区,全段600多名职工像珍珠洒落在400多公里的32个沿线小站上。职工们长年工作在沿线小站,工作地点大都远离大中城市,生活不便、条件艰苦、全天候工作,职工上班吃、住在车站。车务小站职工一年365天有197天在站工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说,小站是职工日常生活的又一个家,让职工容易产生家的感觉。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成功企业的经验,车务段于2012年着手固车企业文化的整体设计,在认真总结17年固车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环境起步,用制度规范,靠行为养成,重观念升华,建立‘三大识别系统’,营造‘四维群体环境’”的5年企业文化建设格局,从固车文化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理念形成、全员认知和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化。2012年9月,段党委在六盘山车站组织了建段以来首次在中间站召开的企业文化现场会,正式提出了《固原车务段(2012-2017)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和《固原车务段文明生产管理办法》,对各站的文明生产和文化建设确定了考核内容和推进目标。2013年3月,段党委参加了三营车间在韩府湾车站组织的文明生产推进会,鉴于“家文化”与车务小站工作性质的相通相容,促使车务段从亲情管理入手,提出了“小站如家三部曲”的建设理念,并对小站“家”文化的“认家、当家、建家”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由此,关于中间站“家”文化的构建思路初步形成。
二、实践轨迹
1. 我的小站我的家——认家。借助于中国传统观念对“家”的重视和依赖,与车务小站工作性质的相通相容,段党委从亲情管理入手,开始着手培育小站“家”文化。一是采取措施精心扮“家”。车站站长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改善站区环境、美化宿舍布置、引入小站经济、规范文明行为,让职工从视觉和感观上对车站建立一种亲近感和舒适感,从而对小站产生认同,自觉融入到“小家”中。二是引导职工主动爱“家”。让职工在感受温馨中爱家,通过制作职工“全家福”和“我爱我家”影集,既有对家人的亲情关爱,也有对小站的美好祝愿。组织职工提炼建家精神、书写爱家格言,让职工到站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家的氛围,热爱小站这个“家”;让职工在感受快乐中爱家,针对车站职工平时交流少的实际,充分利用每月班组民管会人员比较齐的机会,开展“感恩一刻”“鼓掌激励”“倾心一刻”等特色活动,营造“快乐每一刻,和谐每一家”的良好氛围。如:“鼓掌激励”,对有贡献、进步快的职工进行击掌鼓励;“感恩一刻”说说别人对自己的支持帮助,表达一下谢意。“倾心一刻”谈如何教育孩子、处理好夫妻、婆媳关系等等。让职工在感受精彩中爱家,在日常工作中,车站站长为职工创造更多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家”的精彩。定期邀请职工家属到站参观感受车站生活,促进职工与家人的沟通,举办“厨艺大比拼”,让职工在活动中感受不同的精彩,对车站建立一种亲近感,感到这里是见证职工个人成长的地方、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不维护谁维护,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爱“家”情结,从思想上对家产生认同。
2. 我的地盘我做主——当家。在当家的过程中,段党委从关爱职工出发,让职工主动站出来“议家情、知家底、管家事”,在车站管理、运输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与车站站长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为职工营造一个快乐自主的“家园”。段党委还在小站中积极倡导职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一是让职工明白“给自己干活最快乐”。给别人干,稍有不顺,往往牢骚满腹;给自己干,即使失败了,也有悔无怨。在小站文化、小站经济和小站环境建设中,各站通过规划示范亲自干、分工任务分别干、发挥特长个别干、党员带头突击干等方式让职工自己规划方案、整出模板、理出头绪,让职工明白,小站的环境面貌、宿舍条件、菜园建设搞好了,最终受益的是他们自己。二是赋予职工“当家”的内涵。行为规范,在这个“家”中,每位职工都要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自律、约束行为,要有自我学习、不断提升的义务;参与管理,在这个“家”中,每位职工都有参与管理、受人尊重、创造价值、获得奖励的权利;精神享受,在这个“家”中,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能够享受到精神和物质的满足,体会到在“家”中的愉悦和舒心。
3. 我的家园我来建——建家。“建家”就是建精神、建队伍、建家园。段党委在各站提倡“聚情认家、聚力建家、聚心管家、聚智兴家”的建家理念,采取“上级投一点、车间筹一点、自己干一点”的办法,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发动职工大力改善站区环境面貌,自己动手装点宿舍,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实现站间互补,建成站站有特色的种、养殖业,降低职工的生活成本,丰富职工的菜盘子。通过文化建设活动使车站与职工、职工与职工、职工与家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氛围,激发队伍活力,增强保安全能力。一是突出“新”字,建设特色之家,形成一站一景,一家一特色。各站结合实际,采取“今天我当家管理法”“自我推荐管理法”等方法,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配合、各司其职,调动全站职工主动管家理家的积极性,引导职工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实现站间互补,建成站站有特色的种、养殖业,降低职工的生活成本,丰富职工的菜盘子。以快乐之家、绿色之家、阳光之家凝聚起催人奋进的工作力量。二是突出“严”字,建设安全之家,养成程序规范,安全操作的习惯。坚持从严抓起,以“自控、互控、他控”为主,完善“领导干部巡线,专业干部走图,综合部门包站,车间干部卡控,车站站长包保,调度远程监控”立体防控体系,通过强化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形成在班组成员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站和站之间各个作业环节的“互控”机制,让职工明白“安全不稳,家无宁日”,没有安全的环境,车务段就腾不出更多的精力投资建站,更不会有充足的资金为职工办福利,努力营造一个让职工自觉遵守作业程序,规范操作的良好环境。三是突出“趣”字,建设文化之家,用文明环境、特色活动影响人。段党委在各站成立了文学、书画摄影、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声乐、舞蹈、户外活动、棋牌等文化兴趣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交流会、联谊会、笔会或比赛,让职工在车站枯燥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增添情趣。同时,进一步完成以段局域网为主要平台的文化沙龙创建工作,为职工搭建展示才华和学习交流的网络文化平台,拉近站与站职工间的时空距离。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小站家文化”从最初的解决文明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到现在趋于完善的系统管理思路,对于建设文明有序的站区环境,增强职工对车站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鼓舞队伍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鼓舞了队伍士气。职工们在“认家、当家、建家”的讨论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家”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家”文化带来的实惠。环境能改变人,“如家”氛围就是职工在站工作时的共同需求,如今职工在站惬意了,工作积极性高了,大家都主动参与到车站的环境建设中来,带动了职工热爱生活、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二是改变了车站环境。如今,随着“生活线、卫生线、文化线”建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今年铁路局工会投资固原以北17个车站示范站建设的推进,加快了沿线各站的“建家”步伐,车站在“自我建家”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建立了站区活动室、图书室,职工宿舍全面整修、伙食团加装了不锈钢灶台,统一配备的床铺被褥干净整洁,生活用品归置有序,使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业余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职工“认家、当家、建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增加了生活情趣。以往,车站职工下班后就是回宿舍睡觉,职工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如今,办公室和行车室内的盆花“化解”了值班人员的孤独,院子里郁郁葱葱的苜蓿带走了小站的凄凉,由职工全家福组成的“亲情苑”和职工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不仅为职工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增添了家的温馨。往日的死气沉沉不复存在,职工精神面貌也随着小站的变化而改变。
四是促进了现场管理。开展“家”文化创建以来,由于“小站如家三部曲”的逐步实施,小站职工的班组凝聚力增强了,也促使班组安全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职工的“三控”意识逐步增强。2012至2013年,全段涌现出了六盘山车站、长农车站、韩府湾车站等局级“工人先锋号”班组和廿里铺车站局级“青年文明号”班组,在2013年的兰州铁路局接发车技术比武中,固原车务段参赛的3名职工囊括了所有桂冠。
一年多的小站“家文化”建设实践,虽然有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浅”——认识的肤浅性。职工对“家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管理层次,个别职工对于“家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是“领导行为”,创建“家文化”是形象工程,全员抓、全员做的态势没有完全形成。
二是“缺”——系统的缺失性。“小站如家三部曲”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小站“家文化”的创建过程中,我们感到车务段的企业文化还缺少形象识别以及段魂的完整表述,“家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丰富。
三是“淡”——氛围的平淡化。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凝心聚力工作难度日益加大,多数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发展危机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不强,导致一些职工在“家文化”创建过程中只停留在“认家”和“当家”两个层面,一提到“建家”就困难重重,借口多多,使得建家氛围逐渐平淡化。
四、共同建设“家”文化
1. “家文化”必须服务中心工作。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激励、导向、教育、约束作用,关键是要找准与安全生产、运输经营等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确保安全生产、提升经营效益上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固原车务段的文化创建活动以安全为目标、以人本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致力于车务小站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服务中心工作的方向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当前,我们处在铁路科学发展承前启后、体制改革破冰前行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必须紧扣全段安全生产、运输经营、铁路建设、企业改革、队伍稳定等中心工作来开展。实践证明,不管是文化建设,还是政治工作融入中心的深度、服务大局的广度,直接决定了工作水平的高度,只有真正做到服务一线、实事求是,引导干部职工干安全活、想经营事、做明白人,才能落地生根、体现价值、展示作为、越做越实,与整体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家文化”必须注重顶层设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养成、不断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下深功夫,要对车站“软硬件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规划。固原车务段在总结固车文化17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车务小站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大量调研,出台了《固原车务段2012-2017年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纲要》,并每年制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既有宏观、长远的顶层设计,又有阶段、具体的推进措施,适时总结了六盘山、韩府湾、长农等车站的“家”文化建设经验并在全段推广,引导职工开展“我的小站我的家、我的小站我做主、我的家园我来建”讨论活动,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干部层面,要求包站干部针对车站实际情况拿出“软环境”建设规划意见,为推进“家文化”建设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3. “家文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企业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各个企业鲜明的个性特点。固原车务段作为车务系统站段,在运输生产经营中的工作性质、任务要求、文化环境决定了沿线中间站文化建设层次千差万别,每个中间站受所处地理位置、业务种类、站室布局等不同,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家”文化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让企业文化在小站生根发芽。固原车务段在总结固车17年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对职工的精神需求特点、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中间站“家”文化建设思路,选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具有针对性。实践证明,只有深刻了解本单位文化建设的现状,准确把握本单位文化建设的特点,才能创建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有自身特色、能取得实效的企业文化。
4. “家”文化必须依靠制度和谐。建设“家文化”是一种和谐与制约的关系。和谐是“家文化”建设的前提,制约是“家文化”建设的保障。和谐的“家文化”建设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统一。同时,和谐也包含着不统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和而不同”,车务小站职工在相同的使命、愿景指引下走到一起,管理者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个性发展,发挥每位职工的特长,并将其融入到工作之中,使和谐的意义更饱满。但“国有国法,家也有家规”,和谐也不是一味的统一,因为每名职工的思想认识和个人素质不尽相同,对于不自觉的职工要有制度作为约束,保证小站“家”文化顺利推进。
5. “家文化”必须搭建成长舞台。“家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使职工在奉献的同时汲取经验,不断成长,使“家”成为群贤毕至、精英辈出之所。固原车务段“家文化”建设要求职工在“认家”、“当家”、“建家”的过程中,不断付出自己的劳动、汗水和感情,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成长和历练。促进和带领职工成长是“家文化”建设对于职工奉献的最大回报。帮助职工成长,诚心诚意留住人才,赋予职工更强的能力,这亦是我们提倡“小站家文化”建设的初衷之一。
(作者单位:固原车务段)
责任编辑:冯学娟
一、创建背景
固原车务段地处革命老区,全段600多名职工像珍珠洒落在400多公里的32个沿线小站上。职工们长年工作在沿线小站,工作地点大都远离大中城市,生活不便、条件艰苦、全天候工作,职工上班吃、住在车站。车务小站职工一年365天有197天在站工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说,小站是职工日常生活的又一个家,让职工容易产生家的感觉。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成功企业的经验,车务段于2012年着手固车企业文化的整体设计,在认真总结17年固车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环境起步,用制度规范,靠行为养成,重观念升华,建立‘三大识别系统’,营造‘四维群体环境’”的5年企业文化建设格局,从固车文化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理念形成、全员认知和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化。2012年9月,段党委在六盘山车站组织了建段以来首次在中间站召开的企业文化现场会,正式提出了《固原车务段(2012-2017)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和《固原车务段文明生产管理办法》,对各站的文明生产和文化建设确定了考核内容和推进目标。2013年3月,段党委参加了三营车间在韩府湾车站组织的文明生产推进会,鉴于“家文化”与车务小站工作性质的相通相容,促使车务段从亲情管理入手,提出了“小站如家三部曲”的建设理念,并对小站“家”文化的“认家、当家、建家”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由此,关于中间站“家”文化的构建思路初步形成。
二、实践轨迹
1. 我的小站我的家——认家。借助于中国传统观念对“家”的重视和依赖,与车务小站工作性质的相通相容,段党委从亲情管理入手,开始着手培育小站“家”文化。一是采取措施精心扮“家”。车站站长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改善站区环境、美化宿舍布置、引入小站经济、规范文明行为,让职工从视觉和感观上对车站建立一种亲近感和舒适感,从而对小站产生认同,自觉融入到“小家”中。二是引导职工主动爱“家”。让职工在感受温馨中爱家,通过制作职工“全家福”和“我爱我家”影集,既有对家人的亲情关爱,也有对小站的美好祝愿。组织职工提炼建家精神、书写爱家格言,让职工到站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家的氛围,热爱小站这个“家”;让职工在感受快乐中爱家,针对车站职工平时交流少的实际,充分利用每月班组民管会人员比较齐的机会,开展“感恩一刻”“鼓掌激励”“倾心一刻”等特色活动,营造“快乐每一刻,和谐每一家”的良好氛围。如:“鼓掌激励”,对有贡献、进步快的职工进行击掌鼓励;“感恩一刻”说说别人对自己的支持帮助,表达一下谢意。“倾心一刻”谈如何教育孩子、处理好夫妻、婆媳关系等等。让职工在感受精彩中爱家,在日常工作中,车站站长为职工创造更多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家”的精彩。定期邀请职工家属到站参观感受车站生活,促进职工与家人的沟通,举办“厨艺大比拼”,让职工在活动中感受不同的精彩,对车站建立一种亲近感,感到这里是见证职工个人成长的地方、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不维护谁维护,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爱“家”情结,从思想上对家产生认同。
2. 我的地盘我做主——当家。在当家的过程中,段党委从关爱职工出发,让职工主动站出来“议家情、知家底、管家事”,在车站管理、运输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与车站站长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为职工营造一个快乐自主的“家园”。段党委还在小站中积极倡导职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一是让职工明白“给自己干活最快乐”。给别人干,稍有不顺,往往牢骚满腹;给自己干,即使失败了,也有悔无怨。在小站文化、小站经济和小站环境建设中,各站通过规划示范亲自干、分工任务分别干、发挥特长个别干、党员带头突击干等方式让职工自己规划方案、整出模板、理出头绪,让职工明白,小站的环境面貌、宿舍条件、菜园建设搞好了,最终受益的是他们自己。二是赋予职工“当家”的内涵。行为规范,在这个“家”中,每位职工都要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自律、约束行为,要有自我学习、不断提升的义务;参与管理,在这个“家”中,每位职工都有参与管理、受人尊重、创造价值、获得奖励的权利;精神享受,在这个“家”中,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能够享受到精神和物质的满足,体会到在“家”中的愉悦和舒心。
3. 我的家园我来建——建家。“建家”就是建精神、建队伍、建家园。段党委在各站提倡“聚情认家、聚力建家、聚心管家、聚智兴家”的建家理念,采取“上级投一点、车间筹一点、自己干一点”的办法,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发动职工大力改善站区环境面貌,自己动手装点宿舍,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实现站间互补,建成站站有特色的种、养殖业,降低职工的生活成本,丰富职工的菜盘子。通过文化建设活动使车站与职工、职工与职工、职工与家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氛围,激发队伍活力,增强保安全能力。一是突出“新”字,建设特色之家,形成一站一景,一家一特色。各站结合实际,采取“今天我当家管理法”“自我推荐管理法”等方法,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配合、各司其职,调动全站职工主动管家理家的积极性,引导职工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实现站间互补,建成站站有特色的种、养殖业,降低职工的生活成本,丰富职工的菜盘子。以快乐之家、绿色之家、阳光之家凝聚起催人奋进的工作力量。二是突出“严”字,建设安全之家,养成程序规范,安全操作的习惯。坚持从严抓起,以“自控、互控、他控”为主,完善“领导干部巡线,专业干部走图,综合部门包站,车间干部卡控,车站站长包保,调度远程监控”立体防控体系,通过强化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形成在班组成员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站和站之间各个作业环节的“互控”机制,让职工明白“安全不稳,家无宁日”,没有安全的环境,车务段就腾不出更多的精力投资建站,更不会有充足的资金为职工办福利,努力营造一个让职工自觉遵守作业程序,规范操作的良好环境。三是突出“趣”字,建设文化之家,用文明环境、特色活动影响人。段党委在各站成立了文学、书画摄影、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声乐、舞蹈、户外活动、棋牌等文化兴趣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交流会、联谊会、笔会或比赛,让职工在车站枯燥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增添情趣。同时,进一步完成以段局域网为主要平台的文化沙龙创建工作,为职工搭建展示才华和学习交流的网络文化平台,拉近站与站职工间的时空距离。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小站家文化”从最初的解决文明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到现在趋于完善的系统管理思路,对于建设文明有序的站区环境,增强职工对车站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鼓舞队伍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鼓舞了队伍士气。职工们在“认家、当家、建家”的讨论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家”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家”文化带来的实惠。环境能改变人,“如家”氛围就是职工在站工作时的共同需求,如今职工在站惬意了,工作积极性高了,大家都主动参与到车站的环境建设中来,带动了职工热爱生活、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二是改变了车站环境。如今,随着“生活线、卫生线、文化线”建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今年铁路局工会投资固原以北17个车站示范站建设的推进,加快了沿线各站的“建家”步伐,车站在“自我建家”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建立了站区活动室、图书室,职工宿舍全面整修、伙食团加装了不锈钢灶台,统一配备的床铺被褥干净整洁,生活用品归置有序,使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业余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职工“认家、当家、建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增加了生活情趣。以往,车站职工下班后就是回宿舍睡觉,职工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如今,办公室和行车室内的盆花“化解”了值班人员的孤独,院子里郁郁葱葱的苜蓿带走了小站的凄凉,由职工全家福组成的“亲情苑”和职工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不仅为职工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增添了家的温馨。往日的死气沉沉不复存在,职工精神面貌也随着小站的变化而改变。
四是促进了现场管理。开展“家”文化创建以来,由于“小站如家三部曲”的逐步实施,小站职工的班组凝聚力增强了,也促使班组安全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职工的“三控”意识逐步增强。2012至2013年,全段涌现出了六盘山车站、长农车站、韩府湾车站等局级“工人先锋号”班组和廿里铺车站局级“青年文明号”班组,在2013年的兰州铁路局接发车技术比武中,固原车务段参赛的3名职工囊括了所有桂冠。
一年多的小站“家文化”建设实践,虽然有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浅”——认识的肤浅性。职工对“家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管理层次,个别职工对于“家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是“领导行为”,创建“家文化”是形象工程,全员抓、全员做的态势没有完全形成。
二是“缺”——系统的缺失性。“小站如家三部曲”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小站“家文化”的创建过程中,我们感到车务段的企业文化还缺少形象识别以及段魂的完整表述,“家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丰富。
三是“淡”——氛围的平淡化。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凝心聚力工作难度日益加大,多数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发展危机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不强,导致一些职工在“家文化”创建过程中只停留在“认家”和“当家”两个层面,一提到“建家”就困难重重,借口多多,使得建家氛围逐渐平淡化。
四、共同建设“家”文化
1. “家文化”必须服务中心工作。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激励、导向、教育、约束作用,关键是要找准与安全生产、运输经营等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确保安全生产、提升经营效益上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固原车务段的文化创建活动以安全为目标、以人本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致力于车务小站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服务中心工作的方向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当前,我们处在铁路科学发展承前启后、体制改革破冰前行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必须紧扣全段安全生产、运输经营、铁路建设、企业改革、队伍稳定等中心工作来开展。实践证明,不管是文化建设,还是政治工作融入中心的深度、服务大局的广度,直接决定了工作水平的高度,只有真正做到服务一线、实事求是,引导干部职工干安全活、想经营事、做明白人,才能落地生根、体现价值、展示作为、越做越实,与整体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家文化”必须注重顶层设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养成、不断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下深功夫,要对车站“软硬件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规划。固原车务段在总结固车文化17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车务小站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大量调研,出台了《固原车务段2012-2017年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纲要》,并每年制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既有宏观、长远的顶层设计,又有阶段、具体的推进措施,适时总结了六盘山、韩府湾、长农等车站的“家”文化建设经验并在全段推广,引导职工开展“我的小站我的家、我的小站我做主、我的家园我来建”讨论活动,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干部层面,要求包站干部针对车站实际情况拿出“软环境”建设规划意见,为推进“家文化”建设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3. “家文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企业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各个企业鲜明的个性特点。固原车务段作为车务系统站段,在运输生产经营中的工作性质、任务要求、文化环境决定了沿线中间站文化建设层次千差万别,每个中间站受所处地理位置、业务种类、站室布局等不同,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家”文化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让企业文化在小站生根发芽。固原车务段在总结固车17年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对职工的精神需求特点、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中间站“家”文化建设思路,选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具有针对性。实践证明,只有深刻了解本单位文化建设的现状,准确把握本单位文化建设的特点,才能创建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有自身特色、能取得实效的企业文化。
4. “家”文化必须依靠制度和谐。建设“家文化”是一种和谐与制约的关系。和谐是“家文化”建设的前提,制约是“家文化”建设的保障。和谐的“家文化”建设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统一。同时,和谐也包含着不统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和而不同”,车务小站职工在相同的使命、愿景指引下走到一起,管理者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个性发展,发挥每位职工的特长,并将其融入到工作之中,使和谐的意义更饱满。但“国有国法,家也有家规”,和谐也不是一味的统一,因为每名职工的思想认识和个人素质不尽相同,对于不自觉的职工要有制度作为约束,保证小站“家”文化顺利推进。
5. “家文化”必须搭建成长舞台。“家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使职工在奉献的同时汲取经验,不断成长,使“家”成为群贤毕至、精英辈出之所。固原车务段“家文化”建设要求职工在“认家”、“当家”、“建家”的过程中,不断付出自己的劳动、汗水和感情,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成长和历练。促进和带领职工成长是“家文化”建设对于职工奉献的最大回报。帮助职工成长,诚心诚意留住人才,赋予职工更强的能力,这亦是我们提倡“小站家文化”建设的初衷之一。
(作者单位:固原车务段)
责任编辑:冯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