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杂木河渠首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评价

来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木河渠首水源地为武威市城区的主要供水水源。本文从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供需平衡、保证率四个方面对杂木河渠首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对水源地污染源及水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污染源治理措施,为杂木河渠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治理提供可靠的参考。
其他文献
再生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作河涌生态补水。本文以改善广州市主要河涌水环境为落脚点,在消除黑臭和完成截污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再生水资源,进一步恢复河涌生态功能,实现河涌长治久清,为广州市区域发展建设提供借鉴。其间以最小需水量、最小稀释净化水量、维持河湖景观功能水量的最大值作为河涌补水量,计算广州市95条需要进行补水河涌的生态需水量,并按就近原则,对95条补水河涌进行了补水水源规划。
为解决传统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误差大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设计一种新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其间通过提取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漫反射色谱质谱特征参数,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计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检出限,通过建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矩阵,实现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误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它能够解决传统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误差大的问题。
在全球气候异常的背景下,部分地区频繁发生长时间干旱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而人工增雨是缓解这一状况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浙江省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 GDAS/FNL提供的1×1和0.25×0.25逐6 h再分析资料和葵花8号卫星数据,对黄岩区2018-2019年26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的天气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岩区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人工增雨作业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积雨云是黄岩区比较适宜作业的降水云型。
为了解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水生生物群落食物网结构及营养关系特征,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东寨港湿地区域水生生物群落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并利用模型计算了该区域主要消费者对红树来源的有机物及其他初级生产者的利用程度。结果显示,红树植物、颗粒态有机物(POM,主要成分为微型藻类)和附生藻类的δ13C值分别为-32.7‰~-26.6‰、-25.1‰~-23.3‰、-23.9‰~-23.1‰,三者的δ15N值分别为2.8‰~6.1‰、9‰~10.2‰、7.4‰~8.8‰。食物网营养结构分析显示,东寨港红树林
自2001年正式提出概念以来,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备受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关键带观测站是研究地球关键带最基础、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美国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点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10个关键带观测站的相关研究计划、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和监测手段等,重点阐述了美国关键带观测站的协同发展运行机制和特点。建设地球关键带观测网络时,我国应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重视每个观测站工作重点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关系,加强多尺度、多学科且相互耦合的研究,为系统建立地球关键带科学观测站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在过去30年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的臭气污染也对人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促使人们探索经济效益突出和环境友好的恶臭气体处理新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活垃圾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介绍了气体脱臭的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环境管理的作用不断凸显.但是,工业废水排放不规范、大气污染指标设计不合理和污染治理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很多城市的环境质量难以显著提
土壤监测是开展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治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是否科学、合理和全面,也将直接影响最终土壤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后期污染场地环境治理、保护和利用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人们需要高度重视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的土壤监测,并结合污染场地的实际环境情况,合理选用监测点位布设方法,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土壤数据,为后期场地环境治理、保护和再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分析了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的重要性,论述了监测点位布设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具体方法,并结合案例阐述点位布设方法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所以,城市污泥的处置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传统处理方法的不足,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改进方法,即先处理含有机物的污泥,再对其进行利用。
土地荒漠化是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容易引起生态环境退化,进而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土地荒漠化防治不仅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更是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首先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下的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让人深入了解GIS在土地荒漠化评价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实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现状,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使得GIS更好地应用在土地荒漠化防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