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三千万,深挖微生物“黑科技”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执行期为两年,总投入三千万元人民币,14个研究单位、30个研究团队投身其中。通过这一‘种子计划’的实施,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做好预研工作。”在1月12日接受笔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双江研究员说,希望在人类代谢性疾病并发症和中草药调控肠道微生物方面有所突破,相关成果可为人类面临的健康、农业、环境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刘双江所说的“种子计划”,是指2017年12月20日启动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项目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整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中科院下属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14家机构,联手攻关“人体与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
  那么,何为微生物组,它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什么关系?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我国微生物组路线图如何规划?笔者就此展开采访。
  超乎想象
  孕育解决人类问题的关键技术
  众所周知,青霉素的发现延长了人类寿命。挖掘、利用好一种微生物,带来的福祉可不仅如此。
  所谓微生物组,是指一个特定环境或者生态体系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信息的总和。近年来,科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微生物组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其孕育着解决人类面临的包括健康下降、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关键技术和方案。
  “微生物组在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超乎想象,它不仅将帮助人类克服当今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未来的生存之道。”刘双江说,人类认识的微生物还不足1%,微生物群体及其功能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及驱动微生物群演化的动力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黑箱”。
  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全称为中科院“人体与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将为了解这些未知世界提供新的机遇,为呼之欲出的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诞生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
  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下设5个课题,分别聚焦研究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家养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的功能网络解析与调节机制,创建微生物组功能解析技术与计算方法学,以及建设中国微生物组数据库与资源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国屏此前表示,微生物组研究是一个来源于应用的课题,之前更多的是进行微生物组结构和表型的研究,随着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将更多地关注功能和机理研究,同时实现微生物组研究的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
  聚焦健康
  探寻“人类第二基因组”调控机理
  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将聚焦人体肠道、动物肠道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相关研究,是基于国家需求、微生物组科技前沿和百姓需求而定。
  肠道微生物群体是人体一个尚未被充分认知的“器官”,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总和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研究发现,人肠道中栖居多达1000种微生物,每个人肠道中平均有160种微生物物种,肠道微生物组基因数量是人体自身基因数量的数百倍,其细胞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0倍,这些微生物与人体生理状态、健康水平、药物疗效特别是中草药疗效等密切相关。
  “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微生物组与心血管、免疫、精神,特别是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病相关。肠道菌群失调,是推动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刘双江告诉笔者,当前各类微生物组研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只知道相关性,不知道因果关系。科学家们还不清楚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内做了什么,它们的喜怒哀愁与人类的生老病死是什么关系,大规模人群的健康预防应该怎样着手也还没弄清。
  相关性是发现机理的基础,掌握机理后才能发展科学调控干预的办法。刘双江说,科学上新的调控策略和干预手段的发现,除了解决科学问题,还能创造新的技术和应用,帮助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有科学家猜测,中药与肠道微生物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它被认为是一种前药,经过肠道微生物“加工”后发生效果,而其药效又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实现的。目前虽然有一些证据佐证,但发扬和光大中国的中草药事业和产业,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
  “通过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有望将中药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作用机制阐释清楚。”刘双江透露,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员团队,在对灵芝的研究中发现了“抗代谢综合征新药分子GA7”,具有减肥、降糖、降脂和心血管保护多重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肠道微生物有关。这一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候选分子,已于2017年7月转让给企业做临床研究。
  弯道超车
  明晰国家层面的研发路线图
  正是由于微生物组在推动科学和技术进步中的潜在价值和重要意义,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欧盟先后启动各类微生物组计划或项目,聚焦微生物组研究。
  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投入1.15亿美元启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以解析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016年,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意在开发微生物的潜在应用。
  欧盟在微生物组方面的前瞻布局也不甘人后,2008年,斥资2120万欧元啟动人类元基因组计划;2016年,“肠道微生物组学联合行动计划”出炉。
  “中国在微生物组领域的研究并不晚,2007~2014年间,973和863计划约投入7000多万元,分别攻关肠道微生态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在刘双江看来,我国在微生物组研究主要聚焦人体,当前必须把微生物研究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在微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多样性、人群多元化、中草药医疗健康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但没有统筹布局研究计划和项目,要从国家层面强化微生物在解决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能源等重大问题方面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7月,50多位院士专家支持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倡议,向国家建议尽快启动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并得到积极回应。
  而在2016年12月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82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是时候启动中国自己的微生物组计划”,以使我国在这一战略必争领域占据有利态势。
  “缺乏总体系统设计,这是我国微生物组研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赵国屏一席话道出与会者心声。目前我国微生物组研究尚未实现对重大问题跨领域、跨部门的联合作战,在资源与数据方面没有真正实现共享。同时,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学科交叉不够,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欠缺,更缺乏相关人才。
  2017年,刘双江和赵国屏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题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机遇与挑战》的文章,提出了部署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国家需求导向、科学假设驱动、技术创新支撑”的基本原则,并建议设立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希望通过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强化我国在相应领域的话语权,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催生一批基于颠覆性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希望能初步阐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的关系和机制;获得若干个能够用于家养动物肠道免疫调控的关键功能菌群,发展新的养殖模式如少用抗生素等。”刘双江说,届时将更多收集、挖掘微生物组数据,培育和壮大微生物组研发的人才队伍,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金秋乡间走,那是一片金黄的丰收。小米粥把我养大,背着理想往外走……”熟悉的歌谣唱出了离乡人对小米粥的情愫,或许多数人口中尝到的小米粥色泽发黄,但张小军、郝卫芳夫妻带领的山西省晋中市丰谷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户种出的却是色泽发黑的富硒小米。  爽朗的笑声、亲切的话语、热血激昂的壮志雄心是张小军、郝卫芳夫妻俩给记者留下的初识印象。从那些年一起相伴的成长到经历坎坷终创业成功的陪伴,夫妻俩不仅
期刊
1月17日记者从山西大医院获悉,该院骨科新近成立了3D打印研究室。该研究室可以通过3D模型打印,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更直观的术前规划,帮助医生实现自由构建和精准治疗。  山西大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马迅教授介绍,医用3D打印技术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数控技术、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及三维CT技术等于一体,可以制作出人体组织器官的三维结构模型,可根据患者个性化特点和临床要求,制作适合人体生
期刊
科学导报讯 1月15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与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山西柯睿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共建工业4.0(太原)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并举行“工业4.0(太原)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工业4.0(太原)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将依托西门子全球智能制造领域先進的技术能力,重点打造智能制造能力中心(包含实体的生产线)、智能制造专业实验室、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研究中心、
期刊
因出货量低于预期,华尔街分析机构近日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级下调至“中性”级,苹果股价也一度下跌0.3%。这是继去年12月19日以来,苹果第二次遭遇降級。  时隔不到一个月,评级连续下调,这样的表现很不“苹果”。细数近来苹果的新闻,几乎都是些坏消息——“电池门”“降频门”“手机销量创新低”……唱衰苹果似乎已经成了一些媒体的“政治正确”,甚至有人直言“苹果烂了”。  创新曾是苹果最亮眼的标签。在智
期刊
科学导报讯 1月15日,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移动查验APP在长治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上线运行。作为试点,长治市全面实现货物出入境检验检疫施检全流程无纸化,企业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将大大提高。  企业使用该系统报检,可以现场提交并查验结果,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登记业务及后续流程。该系统通过电子下发各项指令,使检验检疫执法更加规范,并提高了现场施检效率,货物通关时间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速1~2天。长治出入境检验
期刊
两个胶木柱,一个胶木板,两个蝴蝶螺母……这个看上去只有巴掌大的物件,却荣获山西省五小成果创造类优秀奖,而这个小成果的研发者就是刚刚工作一年的山西国营大众机械厂钳工王璇。  1月9日,《科学导报》记者在大众机械厂看见王璇时,他正摆弄着什么,经了解,才知道是王璇刚刚获奖的小成果——“电路板焊接”工装,王璇对记者说:“别看它的样子简单,做出来还真费了点儿劲。”  2017年,刚进厂不久还在实习期间的王璇
期刊
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奥秘,它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人类去探索、发现。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世界各国相继借助于各种航天器访问太空,并建立了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广袤无垠的宇宙是不是最理想的世外桃源呢?很遗憾,太空的真实环境非常不友好!  复杂的太空环境不但对航天器的光机电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航天器的“外衣”也提出了严酷的要求。有人可能认为,太空既然是高真空环境、没有水存在,航天
期刊
1月9日,滴滴出行、小蓝单车以及小蓝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刚均发布公告。小蓝单车将托管给滴滴出行,未来用户将可以通过滴滴出行的共享单车平台免押金使用小蓝单车。  共享单车经过一轮短暂的狂热之后,问题终于爆发。去年底,“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共享单车巨头相继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出现“倒闭”,其一大堆“身后事”成为社会担忧的难题。  笔者认为,在共享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滴滴正式托管小蓝单车是全国首次平台型共享经
期刊
以无人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渐行渐近。今天,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处于新一轮全球变革浪潮或说新一轮工业革命,即人们普遍认同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是指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在这样的浪潮中,中国的成就和进步有目共睹。  比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规模最大、发展最
期刊
2015年起,福州市陆续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在关键时刻发挥“救命”功能。但目前全市仅设置了约20台AED,多数公共场所尚未配备。  从近年来发生的许多起救援事件看,我国公众急救教育严重缺失。对于救援事件,大多数群众除了等待专业人士前来之外,很少有人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急救应对。在分秒必争的救援现场,世界公认的黄金抢救时间是意外发生后的前4分钟。因此,在救援人员还没有赶到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