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黄丸“家族”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方剂。此方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为治疗小儿因肝肾不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证候而设立,主要治疗慢性病小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行迟、语迟、发迟、齿迟。
钱氏指出:“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小儿为纯阳之体,易发热助阳,桂枝、附子为辛热之品,主温肾阳,故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生地黄改为熟地黄,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血为主药;辅以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脾固肾,为“三补”,用以治本;佐以泽泻利水,丹皮凉血,清泻肝火,茯苓渗湿利水健脾,为“三泻”。此药以补阴为主,补中寓泻,补泻并用,甘淡和平,传统上应用于各种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等症。
六味地黄丸是现在补阴药的代表方剂,被制成各种剂型,如蜜丸、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现代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除了治疗小儿因肝肾不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证候之外,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防治肿瘤,降低血压,改善冠心病,改善肾功能,降低血糖等作用。
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衍生出“地黄丸”的众“兄弟”
麦味地黄丸
钱氏指出:“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小儿为纯阳之体,易发热助阳,桂枝、附子为辛热之品,主温肾阳,故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生地黄改为熟地黄,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血为主药;辅以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脾固肾,为“三补”,用以治本;佐以泽泻利水,丹皮凉血,清泻肝火,茯苓渗湿利水健脾,为“三泻”。此药以补阴为主,补中寓泻,补泻并用,甘淡和平,传统上应用于各种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等症。
六味地黄丸是现在补阴药的代表方剂,被制成各种剂型,如蜜丸、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现代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除了治疗小儿因肝肾不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证候之外,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防治肿瘤,降低血压,改善冠心病,改善肾功能,降低血糖等作用。
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衍生出“地黄丸”的众“兄弟”
麦味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