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此语出自杜甫,也是诗人对半生颠簸最为深情的自况。读过杜甫广受赞誉的诗文,我眼中的他却止于那位两鬓斑白、满目苍伤的老翁。
《杜甫传》不同于杜甫诗文之处便在于:它所描画的是传主一生清晰完整的生活,既勾连着懵懂的孩提,又并缀着衰朽的晚景;既闪耀着卓然的光芒,又跃动着斑驳的阴影。读完《杜甫传》,我便有一个假设,假使杜甫仕途畅通,于我们而言,到底有何意义?
所幸的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远不止于庙堂之上。由于仕进的失败,他认识了政治集团的腐败,更因自身的饥寒,他感受到了黎民百姓的痛苦。我們才在今日读到他如此宝贵的诗文。杜甫本来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但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关心人民的朝廷。不得不说,动乱的时代成就了杜甫,内心的悲悯孕育了诗篇。
《杜甫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流亡的路途,杜甫身陷蓬蒿,又饥又寒,随时都有可能成为路边的饿殍之一。已走出十里的表侄王砅发觉他不在身边,急忙调转马头去寻。眼见后面胡兵就要追上来了,王将自己的马给了杜甫,右手持刀,左手牵缰,护送杜甫离开险境。“苟活到今日,寸心铭佩牢。”杜甫感念王砅的搭救,也将自己的生命与千万个王砯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我想,仅仅腹有诗书是不够的,感同身受才是诗篇最好的题材,也是许多人终其一生所无法习得的学养。唯有苦难的血泪与横溢的才华相交融,方能激荡出深沉隽永的乐章。
正是杜甫贴近人民的低姿态,成就了他彪炳文坛的高姿态。诚如冯至先生所言: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圣者的烂衣裳。
杜甫的一生,不独是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一生,更是不断蜕变、渐知民命的一生。
导师:佚 名
《杜甫传》不同于杜甫诗文之处便在于:它所描画的是传主一生清晰完整的生活,既勾连着懵懂的孩提,又并缀着衰朽的晚景;既闪耀着卓然的光芒,又跃动着斑驳的阴影。读完《杜甫传》,我便有一个假设,假使杜甫仕途畅通,于我们而言,到底有何意义?
所幸的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远不止于庙堂之上。由于仕进的失败,他认识了政治集团的腐败,更因自身的饥寒,他感受到了黎民百姓的痛苦。我們才在今日读到他如此宝贵的诗文。杜甫本来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但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关心人民的朝廷。不得不说,动乱的时代成就了杜甫,内心的悲悯孕育了诗篇。
《杜甫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流亡的路途,杜甫身陷蓬蒿,又饥又寒,随时都有可能成为路边的饿殍之一。已走出十里的表侄王砅发觉他不在身边,急忙调转马头去寻。眼见后面胡兵就要追上来了,王将自己的马给了杜甫,右手持刀,左手牵缰,护送杜甫离开险境。“苟活到今日,寸心铭佩牢。”杜甫感念王砅的搭救,也将自己的生命与千万个王砯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我想,仅仅腹有诗书是不够的,感同身受才是诗篇最好的题材,也是许多人终其一生所无法习得的学养。唯有苦难的血泪与横溢的才华相交融,方能激荡出深沉隽永的乐章。
正是杜甫贴近人民的低姿态,成就了他彪炳文坛的高姿态。诚如冯至先生所言: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圣者的烂衣裳。
杜甫的一生,不独是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一生,更是不断蜕变、渐知民命的一生。
导师: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