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大豆纤维、黄原胶和乳清蛋白分别添加到基本外裹糊(中筋小麦粉、玉米淀粉、泡打粉、食盐)中制成外裹糊鱼块,在170℃大豆油中油炸30、60、90、120、150 s和180 s,测定油炸外裹
【机 构】
: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612);国家现代农业(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大豆纤维、黄原胶和乳清蛋白分别添加到基本外裹糊(中筋小麦粉、玉米淀粉、泡打粉、食盐)中制成外裹糊鱼块,在170℃大豆油中油炸30、60、90、120、150 s和180 s,测定油炸外裹糊鱼块的水分及油脂、表面油脂和表面渗透油脂质量分数,采用菲克第二定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分析油炸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通过苏丹红染色实验模拟油脂吸收。结果显示:大豆纤维组、黄原胶组和乳清蛋白组外壳水分质量分数均随油炸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鱼块水分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油炸0120 s时,大豆纤维组、黄原胶组和乳清蛋白组外壳油脂质量分数均升高,油炸120180 s时降低。菲克第二定律拟合大豆纤维组、黄原胶组和乳清蛋白组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0.003 8、0.003 3 s-1和0.003 9 s-1;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大豆纤维组、黄原胶组和乳清蛋白组油脂吸收的传质系数分别为0.062、0.059 s-1和0.061 s-1。油炸3060 s,3组外裹糊鱼块的油脂渗透幅度差异不显著;油炸90180 s,乳清蛋白组油脂渗透最深,黄原胶组最浅。表明外裹糊中分别添加大豆纤维、黄原胶和乳清蛋白影响了外裹糊鱼块深度油炸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和油脂吸收,导致传质系数差异明显。
其他文献
从2002年到2004年,钦江青年水闸河段水质从Ⅳ类上升为Ⅱ类,达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功能要求,化工总厂和横水渡河段水质呈恶化趋势,水质由Ⅳ类下降为Ⅴ类.保护水质的措施有:
本文在传统园林艺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及构成要素:点、线、面的形态特性,探讨其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及美感形式。
"天地人三才之道(简称‘三才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首先对"三才之道"进行了溯源和新解,在此基础上,先后探讨了在景观类型划分、人居环境形成过程、传统
<正> 二十多年前,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曾经先后作了两次发掘,发现了一批有机质的遗物。鉴于这类遗物以前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没有或很少见到,因此,《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
《文选》学在唐宋时代非常发达,进入元代则迅速衰落,相关的研究几近空白,直至明清时才再度繁荣。造成元代《文选》学衰落的原因有三个方面:蒙元伐宋时所造成的时局动荡对儒生
<正>Caroli’s病即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或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症,由法国医生Caroli于1958年系统描述并报道其特征性表现而命名[1]。典型的Caroli’s病只牵涉胆管,而现发现
<正> 1980年3月,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本扎兰公社白玉都大队的社员,在集体造肥中发现一座辽代砖石室墓。辽宁阜新市文物组刘葆华和阜新县文化馆袁海波等同志前往清理。历
水环境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些不确定性的变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水环境分析的认识和做出更切合实际的决策。详细、清晰地评述了不确定性水质模型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