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出版社等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23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芬奇画传——一个对童话的记忆》 这是一部将精神分析学理论用于历史人物研究的先驱之作,由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该书讲述了达芬奇深藏在内心的童年秘密和故事,有助于读者对达芬奇作更深入的了解。([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李雪涛、任仲伟译,2006年5月版,29.80元)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该书的目的是以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民俗为视角,对中日两国深层文化的异同作一剖析,从而协助读者廓清笼罩在中日文化之间的种种迷雾,认清日本固有的文化特征。(陈勤建著,2006年5月版,15.00元)
  
  《处世之道》 该书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孙武的《孙子兵法》被人认为是处世策略的三大经典。全书共300则,为中英文对照本。([西班牙]巴尔塔沙·格拉西安·著,Joseph Jacobs英译,黄志强汉译,2006年5月版,24.00元)
  
  《特洛伊之战》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即使能主宰人间一切的伟大的奥林匹斯众神也·难以逃脱命运的纠缠,而被众神操纵的人类战士却力图反抗注定的命运。古老的《荷马史:诗》中讲述的特洛伊之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作者以自己的理解重新诠释了这场著:名的战争。(赵源著,2006年3月版,16.80元)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 该书作者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心得,以画传的方式展示爱因斯坦辉煌的一生,告诉公众一个最真实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爱因斯坦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一个古怪天才”。这本画册试图通过图片和背景资料来概述和诠释他的这些角色,以真实地反映他的一生。(方在庆著,2006年5月版,38.00元)
  
  《映画:香港制造》 香港电影展现了“东方好莱坞”的光影传奇,也映衬着“东方之珠”的辉煌文化。该书对众多有代表性的香港导演(徐克、杜琪峰、关锦鹏、陈可辛、刘伟强、唐季礼、张婉婷、刘镇伟等14位)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同时对他们的艺术创作进行了解读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他们的创作状况、创作成就和艺术内涵。(张燕著,2006年4月版,48.00元)
  
  《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 该书是作者论述其文化观的代表作,主要围绕儒学价值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对近代以来有关的文化讨论和社会科学研究进行了深度反思。作者在揭示“反传统主义和反一反传统主义”的对立中,谋求化解近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肯定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价值传统在现代社会仍有其意义,对全盘反传统的文化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批判。(陈来著,2006年4月版,32.00元)
  
  人民出版社
  
  《开创蓝海——十五个台湾企业开创新市场的成功故事》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和组织制定、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成为每个企业和组织的经营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该书参考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超级畅销书的理念,挑选台湾15个成功企业的故事,阐述企业和组织应该实施蓝海战略,开创无人竞争的市场,创造新的价值和市场空间。(朱博涝主编,金碚点评,2006年4月版,28.00元)
  
  《生命力量》 著名学者景克宁结合其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将他的感悟娓娓道来。景先生在社会的洗礼中几经磨炼,因而更懂得生活的意义,深谙生命的真谛。他充满智慧的谈话,不是一般的沙龙清谈,而是充满哲理意蕴的生命探索。(景克宁、卫君翔著,2006年4月版,29.80元)
  
  东方出版社
  
  《应该补上的一课:为所有12岁到112岁的人们开设的情商课堂》 该书以生动的笔触、轻松的风格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情商课堂:老师和学生们通过一个个趣味盎然、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惊喜地发现生活的意义、情感的力量。作者探讨了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主题与情感技巧,读者可以从中发现广阔的人生视角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法]米歇尔·克莱著,董利晓、陈艳颖译,2006年5月版,25.00元)
  
  《阅读改变人生》 中国文化名人的读书经验可为今天的孩子从阅读走向成功提供范例。该书通过40余位当代中国文化名人的读书故事和他们在青少年时代的求知思考经历,以及文化名人事业的成功与读书的密切关系,揭示阅读的作用,力图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巴丹主编,23.00元,2006年4月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 该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作者认为,自然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因为它包含了自由这一内涵。在中国古代文献的绝大多数语境中,自然都不具有现代汉语中的“自然”的自然界这一义项。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自然大多取《老子》和《庄子》中的自然的内涵,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将此解释为“自己如此”。这是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最基本规定。自然如果是按其本性自己如此的话,那么,自然就是自由。(赵志军著,2006年5月版,21.00元)
  
  《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 该书将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当代女性写作作为一个独立而开放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从女性写作的文本出发,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美术和哲学等理论方法,分析并阐明当代女性写作中主体的自我认同模式、精神发展轨迹以及相关联的独特的叙事方式;指示了女性写作发展到90年代末,经历了主体性的发现、主体性的失落、主体性的寻找和主体性的建构过程。(王艳芳著,2006年5月版,28.00元)
其他文献
王东,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教师。   人们阅读鲁迅的作品自然不会忽视那些奇特的、精彩的、富含张力的语言,但往往会忽视那些看似平常的、随意的词句;即使留意了,有时也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其妙处而漠然视之,甚至横加非议。比如他的散文诗《秋夜》的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便因其表达的啰嗦、寓意的特殊而往往为人所诟病。而要真的明白这一句的含义和妙处,首先要读懂这
《教师教学用书》对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立是这样表述的:“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很显然,这是统编语文教材的新举措,这种新的单元组织形式立足语文课程性质,通过新的教材安排方式,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建新的课堂教
劳伦斯在1912年26岁时与32岁的弗里达私奔离开英国后就很少再回国。浪迹天涯,临终前在意大利,他开始怀旧思乡,满怀深情地写信给去英国的朋友,让他去看看自己“心灵的乡村”。那是与他的出生地煤镇伊斯特伍德一水之隔的镇北面的一片乡村,他的初恋情人杰茜一家住在山后风光旖旎的海格斯农场,那里还有矿主巴伯家的花园别墅,有烟波浩淼的莫格林水库,墨绿的安斯里山林。  这一切曾经是少年劳伦斯的另一个广阔世界,为他
教了30多年的书,搜集的有关语文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有近万册,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我这30多年来的备课笔记,要是把这30多年来的备课笔记积攒起来,说夸张一点至少有几箩筐,也许有人会说,每年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即便是统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还是有不少经典的篇目在教材当中,干吗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年年重新备课,这不是在做重复劳动吗?年年用一样的备课笔记不是也一样吗?!   话虽这么说,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
近来,再读《鸿门宴》时突生疑惑:是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尚未自立为王,且怀王也并未封他为王,缘何文中多次称其为“项王”“大王”“君王”?再读《项羽本纪》时又发现,在《鸿门宴》这段选文之前,类似的称呼竟从未出现,而此时的出现,是否太史公刻意而为?  实际上,太史公在修《史记》时对历史人物的称谓相当严谨。即便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开始也只称刘邦为“刘季”,揭竿反秦后称其“沛公”,项羽分封后称其“汉王
笔者曾在《博览群书》2006年第4期撰文介绍过子安宣邦的最新著作《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论)精读》,读者大概会注意到他一贯的学术研究与政治参与意识融会贯通的特征。出版于2004年,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却遭到日本大众媒体刻意默杀的《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在》一书,其写作动机亦首先来自子安宣邦对现实日本政治的严重关切和忧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保守主义和民粹思潮弥漫日本社会的状况下,前首相小泉纯一郎
“临清流而赋诗”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那时陶渊明已经辞官回乡、归田园居,说白了,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句诗在文学史上、甚至在陶集中,都算不上“名句”,但它是古代文人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写照。这位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农民的日常生活,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已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此话怎讲?你想,这句话写了“临清流”和“赋诗”两件事,对今天的你、我、他来说,哪一件是容易的呢?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村
我在《再说一回的硬伤》一文(载《博览群书》2008年第8期)中提到了《胡适全集》第21卷所收《国民代表会议组织法草案》一文,认为它是段祺瑞召开的善后会议的一个文件。为了弄清楚有关详情,我查找了一些资料,重要的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编《善后会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之一,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发现我原来说它是胡适“受段祺瑞的委托,为善后会议起草的一个文件”,是说错了,现在即据此书所收档案
一位学者在北京图书馆翻阅到李盛铎的藏书目录,三大本,共五万八千册藏书,多是珍贵的宋元版本,也有一些绝少流传甚至已经失传的善本。目录引言说:“1911年以后李盛铎旅居京华,经常到琉璃厂访书,当时著名私家藏书散入厂市,如曲阜孔氏、商邱宋氏、意园盛氏、聊城杨氏,这些书都通过琉璃厂由李氏购来,藏书精华亦多藏于李氏。”李盛铎藏书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许多学者叹为观止。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在1927年10月
2008年《博览群书》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