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宣传单位作为社会的主流媒体,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着传播信息、“桥梁”沟通和舆论监督的功能。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属性,是媒体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新闻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新闻事件。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新媒体的出现,新闻的真实性面临着各种侵扰,“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是媒体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也是少数媒体单位违纪现象的具体表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媒体违纪现象的表现、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浅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媒体;现象;对策;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一、媒体违纪行为的表现
媒体的违纪行为主要体现在以稿谋私,利用新闻媒介的公众效应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也就是常说的“有偿新闻”。通俗的讲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或其所在的单位向被采访对象索取物质报酬或其他利益,而且使新闻报道背离了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演变成“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的不良现象。具体表现是:记者接受被采访单位的邀请,在营业性餐厅、娱乐场馆等场所免费消费,接受劳务费、车马费等形式的红包、礼金、有价证券,获取各类好处,以及可能会影响到公正采访和报道的礼品。个别记者利用新闻舆论监督介入被采访单位经济纠纷谋取非法利益,并强迫企业搞有偿宣传谋取非法利益,影响恶劣。《西部时报》甘肃记者站站长马玉华伙同他人多次利用新闻采访的职务便利,以曝光山西省地方干部、企业涉嫌违法的问题相要挟,牟取非法利益,数额较大。
二、媒体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
媒体单位发生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把新闻媒介机构推向市场自负盈亏,对媒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服务”。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机构的大量涌现,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现象不同程度的出现。
二是社会责任的丧失。新闻媒体不仅要为党服务,也要为人民服务。不应只千篇一律的报道正面新闻,也应如实地报道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引导公众正确、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但由于个别媒体记者责任缺失,一味迎合企业宣传政绩的需求,故意隐瞒或歪曲报道,不惜贿赂媒体弄虚作假,使个别新闻媒体记者走向违纪行为。
三、媒体违纪行为的危害
媒体的违纪行为危害严重,主要体现在:
一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宣传舆论工具,新闻媒介是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党和政府通过新闻媒体表达和阐明执政的政策、主张、观点和要求,进而使人们接受这些政策和主张并为之行动。而新闻媒体也通过新闻事实反映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和意愿,在党和群众之间起到桥梁沟通作用。个别媒体违纪行为势必影响新闻客观真实性,不能正确反应人民群众的心声,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产生了质疑,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二是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最大特征是客观公正性,而媒体违纪现象的实质是以权谋私,背离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是广大受众获取新闻事实可信赖的渠道,人民群眾对新闻媒体具有高度的信任感,如果新闻媒体违背新闻真实性,不能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失实新闻、虚假新闻多了,将会导致公众对传媒失去信任,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四、预防媒体违纪现象的措施
媒体违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也是相当严重的,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有效预防制止媒体的违纪现象。
一是加强廉洁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近年来,油田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在学中干、干中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积极组织学习《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实施细则》和中纪委“八项禁令”,促使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廉洁从业意识。二是加强新闻理论学习,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三是利用周末时间集中培训,组织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新闻学概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强化了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应始终遵循的职业操守。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廉洁文化融入到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心里,强化廉洁从业意识,切实增强新闻采编人员做好电视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
二是转变管理模式,探索采编经营分离机制。为了预防媒体违纪现象的发生,探索采编和经营部门分开管理模式,禁止新闻从业人员兼职经营创收的岗位工作,让采编人员全心全意投身于新闻一线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职业操守。规范考核机制,针对采编和经营部门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避免新闻从业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营创收相挂钩。
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增强新闻媒体威慑力。违规违纪企业和党员干部怕曝光,说明了舆论监督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尤其是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闻舆论监督,更要谨慎从事,掌握好分寸。媒体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的同时,要掌握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分量,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优势和特点,弘扬正气,鞭挞腐恶,形成风清气正、扶正祛邪的舆论氛围。
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增强新闻媒体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媒体担负着舆论引导的光荣使命,绝不能为了“一曝为快”,求得轰动效应。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舆论引导的权力,使新闻舆论引导达到增进党和政府的威信、推动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解决的良好社会效果。
预防新闻媒体违纪行为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健全制度,从严管理,强化媒体廉洁风险防控,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从加强职业道德和严格执行法规等多个层面深入预防新闻媒体的违纪现象,以良好的媒体形象,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以更好的推动新闻媒体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媒体;现象;对策;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一、媒体违纪行为的表现
媒体的违纪行为主要体现在以稿谋私,利用新闻媒介的公众效应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也就是常说的“有偿新闻”。通俗的讲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或其所在的单位向被采访对象索取物质报酬或其他利益,而且使新闻报道背离了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演变成“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的不良现象。具体表现是:记者接受被采访单位的邀请,在营业性餐厅、娱乐场馆等场所免费消费,接受劳务费、车马费等形式的红包、礼金、有价证券,获取各类好处,以及可能会影响到公正采访和报道的礼品。个别记者利用新闻舆论监督介入被采访单位经济纠纷谋取非法利益,并强迫企业搞有偿宣传谋取非法利益,影响恶劣。《西部时报》甘肃记者站站长马玉华伙同他人多次利用新闻采访的职务便利,以曝光山西省地方干部、企业涉嫌违法的问题相要挟,牟取非法利益,数额较大。
二、媒体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
媒体单位发生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把新闻媒介机构推向市场自负盈亏,对媒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服务”。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机构的大量涌现,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现象不同程度的出现。
二是社会责任的丧失。新闻媒体不仅要为党服务,也要为人民服务。不应只千篇一律的报道正面新闻,也应如实地报道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引导公众正确、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但由于个别媒体记者责任缺失,一味迎合企业宣传政绩的需求,故意隐瞒或歪曲报道,不惜贿赂媒体弄虚作假,使个别新闻媒体记者走向违纪行为。
三、媒体违纪行为的危害
媒体的违纪行为危害严重,主要体现在:
一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宣传舆论工具,新闻媒介是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党和政府通过新闻媒体表达和阐明执政的政策、主张、观点和要求,进而使人们接受这些政策和主张并为之行动。而新闻媒体也通过新闻事实反映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和意愿,在党和群众之间起到桥梁沟通作用。个别媒体违纪行为势必影响新闻客观真实性,不能正确反应人民群众的心声,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产生了质疑,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二是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最大特征是客观公正性,而媒体违纪现象的实质是以权谋私,背离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是广大受众获取新闻事实可信赖的渠道,人民群眾对新闻媒体具有高度的信任感,如果新闻媒体违背新闻真实性,不能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失实新闻、虚假新闻多了,将会导致公众对传媒失去信任,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四、预防媒体违纪现象的措施
媒体违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也是相当严重的,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有效预防制止媒体的违纪现象。
一是加强廉洁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近年来,油田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在学中干、干中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积极组织学习《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实施细则》和中纪委“八项禁令”,促使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廉洁从业意识。二是加强新闻理论学习,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三是利用周末时间集中培训,组织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新闻学概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强化了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应始终遵循的职业操守。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廉洁文化融入到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心里,强化廉洁从业意识,切实增强新闻采编人员做好电视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
二是转变管理模式,探索采编经营分离机制。为了预防媒体违纪现象的发生,探索采编和经营部门分开管理模式,禁止新闻从业人员兼职经营创收的岗位工作,让采编人员全心全意投身于新闻一线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职业操守。规范考核机制,针对采编和经营部门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避免新闻从业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营创收相挂钩。
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增强新闻媒体威慑力。违规违纪企业和党员干部怕曝光,说明了舆论监督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尤其是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闻舆论监督,更要谨慎从事,掌握好分寸。媒体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的同时,要掌握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分量,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优势和特点,弘扬正气,鞭挞腐恶,形成风清气正、扶正祛邪的舆论氛围。
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增强新闻媒体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媒体担负着舆论引导的光荣使命,绝不能为了“一曝为快”,求得轰动效应。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舆论引导的权力,使新闻舆论引导达到增进党和政府的威信、推动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解决的良好社会效果。
预防新闻媒体违纪行为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健全制度,从严管理,强化媒体廉洁风险防控,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从加强职业道德和严格执行法规等多个层面深入预防新闻媒体的违纪现象,以良好的媒体形象,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以更好的推动新闻媒体持续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