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才者赢天下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作为一名人才工作者,我发现兵事之战背后,还有一场不见硝烟之战:人才之战。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这场旷世大争的双方阵容。
  上半场,六国阵容庞大,主动攻秦。
  太史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如此描述:“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正是拥有这一大批人才的国家,屡屡组成联合军叩关攻秦。但可惜的是,都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下半场,秦国主动发动统一中国的战争时,秦与六国的人才实力也发生了逆转。
  此时,上述四大君子及六国之士,都已成了上一代的英雄。同时,新一代的领军人才却鲜有所出。
  反观对阵的秦国,领军人才层出不穷:相国有吕不韦、李斯,谋略有尉缭,外交有顿弱、姚贾,工事有郑国,特别是在将领方面,续司马错、白起之后,有王翦、王贲、蒙恬、杨端和、辛胜、蒙武、章邯,等等。如此阵容较量,结果可想而知。
  二
  那么,在如此阵容逆转的背后,存在怎么样的机理呢?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秦国聚天下英才之路的脉络。
  大约公元前750年,秦襄公始立诸侯。此后,历经7代君王,没什么重量级人物出现,也没有标志性人才事件发生。
  百年后,秦国首次重用外国人才。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给赎了出来,跟他聊了整整三天后,授予国政。正是在此公的协助下,修德行武,开创霸业。
  秦穆公之后,又历经14代君王。期间,内部杀伐不断,外战败多胜少。直到秦献公执政末期才打了两场翻身仗。
  紧接着,年仅20出头的秦孝公登场,发布著名的《求贤令》。公告天下:“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至关重要的是,此举确定了秦国引才方略。
  秦惠文王执政第5年,任用魏国人公孙衍为大良造,第10年拜张仪为相国。
  大力士武王执政期间,首次设立丞相位置,任用自己的叔叔及自己的导师为左右丞相。
  昭襄王在位半个多世纪,后半段分别任用魏国人范雎、燕国人蔡泽为相,同时,依靠白起、司马错等名将发动战争,先后战胜过韩、魏、楚、赵、燕,累计斩首近百万。
  接下来,大商人吕不韦倾其所有,战略性投资公子子楚,待子楚顺利登上王位时,自己也如愿登上秦国相位。但是,令雄才大略的呂不韦意料不到的是,正当其雄心勃勃欲并天下之时,秦始皇免其相国、逼其自杀。
  不仅如此,暴躁专横的秦始皇,在得知韩国选派著名水工郑国入秦是阴谋疲秦时,听从了宗室大臣的建议,要把所有外国人全部赶出秦国。
  于是,有了李斯那篇著名的《谏逐客令》。
  于是,秦国人才史经历了一场风波后,又戏剧性地回到了聚天下英才的轨道上来。
  三
  纵观秦国之路,有以下特点:
  其一,举凡重用外国大才之时,国家就兴,变法就成,打仗就胜;反之,国家就弱,胜少败多,内忧外患。
  其二,敢于重用外国大才的君王,一般执政时间都较长,而且所用的外国大才担任重要职务时间也较久。
  其三,秦国没有制定人才战略规划,也没有长篇大论的人才理论,只是到了李斯时期才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但是,秦国的人才政策却十分清晰管用,海纳百川几乎成了秦国文化和传统,数百年数代君王长期让外国大才担任相国等重要位置。
  其四,唯才是举,较少重用皇亲国戚。在相国的位置上,仅仅武王时候用了自己的叔叔和导师,昭襄王时期用自己的娘舅,尽管如此,这三位相国,一个虽是皇亲国戚但足智多谋,号称“智囊”,其余二位也外国人。
  其五,在大政方略层面比较多使用外国名士,在战术层面方面比较多使用本土长期锻炼产生的将军,这一外一内、一文一武,再加上君王,形成“铁三角”配置。
  其六,不管是重用外国名士,还是起用本国将军,都有一套凭业绩晋升的机制。
  其七,聚天下英才为国所用,比较少出现类似四大君子私家养士的风气,仅仅在吕不韦时代有此情形。
  其八,注重使用有实践能力的能臣干将,特别是法家、兵家之士。
  四
  那么,其他六国又如何在人才之战中落败的呢?
  客观地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说执政者没有强烈的人才意识,有点说不过去。但当我们深入分析六国人才史时,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可悲可泣的人物:屈原,赵括,李牧,申不害,韩非子,苏秦,鲁仲连,邹阳,贾生,荆轲……
  这些国家要么盛产人才却不为己用,待秦国用时却埋怨人才不爱国;要么集体性格局偏小,嫉贤妒能,只重用了中才小才,甚至庸才奴才;要么重用大才一段时间后,在关键时候就受小人离间而迫害大才;要么形成了公子私人养士的风气,无法做到为国用才;要么在国家战略定位和决策上,弃变法强国之路,而欲图凭借一二个超级勇士灭敌元首……总之,一句话,这些国家用的都是权谋诈术,而不是聚才大道。
  五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得人才者得天下。
  然而,事情似乎还没完,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
  比如,秦二世黑洞,为什么人才济济的秦国,仅仅第二代就轰然倒下?
  车裂变法大才商鞅,逼杀仲父吕不韦,赐剑战神白起自裁,这背后存在怎么样的逻辑?
  还有,职业相国是战国特有的一道风景,这背后又有怎么的生存土壤,为什么中国从此不再演绎?
  ……
  如此看来,我们距离真理还差很远,我们探索的脚步还不能停息。
其他文献
粟裕大战宿北,围歼戴之奇,胡琏自觉兵力悬殊,坐山观虎斗  1946年10月底,蒋介石拟定了一个以12个整编师分4路大规模进攻苏北、鲁南的作战计划,其中有一路是:以“五大主力”之一的胡琏整编第十一师协同戴之奇的整编第六十九师共6个半旅,由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从宿迁向新安镇、沭阳进攻。  12月上旬,陈毅提出发起宿北战役,集中兵力歼灭由宿迁进攻沭阳之敌,重点打击戴之奇带领的整编第六十九师。粟裕立
咸丰年间,山西乔家堡的乔家大当家因为生意失败而含恨去世,乔家大太太立刻召回了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乔家二少爷乔致庸来接管乔家的生意。乔致庸大哥和乔致庸都希望走一条读书人的路,参加科举然后光宗耀祖。可是家境的突然变故和乔致庸大哥的突然过世,致使乔致庸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开始背负起整个乔家的重担。  大哥留给乔致庸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乔致广在包头与对头邱家争做霸盘生意,结果中了对方的圈套,使整个乔家的
今天(1944年6月12日)整个记者团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他作了开场白,然后回答了问题。以下摘自我当时的笔记,但略有删节。  采访是在中央委员会的大会议室里举行的。在会议室两头有斯大林和毛的画像,在中间的墙上挂了孙中山的画像。毛身材高大魁梧,长着一张读书人的面孔。他敏感,坚定有力,眼神很安详。他讲话慢条斯理,有湖南口音,因吸烟的关系,有时轻声咳嗽。  这是中国一个小小的角落,既荒凉,从历史上来讲又
一  自1948年9月下旬起,中央决定发起淮海战役,蒋介石急调黄维兵团东援徐州战场。此时晋冀鲁豫野战军已改称为中原野战军,敌人的相关电报很快就被野司截获并破译,刘伯承当即令第六纵队等部实行尾追,不让黄维兵团顺利东进。  为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作战,统筹淮海战场的后勤供应,11月16日,中央宣布成立淮海前线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被任命为总前委常委,负责全面指挥淮海战役,但他们的指挥位置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16年7月发表由其研究员戴维·格姆波特、阿斯特里德·赛瓦罗斯和克里斯蒂纳·加拉弗拉共同撰写的《与中国开战——从无法想象之处展开想象》报告。该报告称,随着军事优势的削弱,美国已经不再确信,假使与中国开战,能否仍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意味着美国已不能指望在战争爆发时能够掌握作战控制权,摧毁中国的防御,取得决定性胜利。该报告旨在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3件增加到12件,国际专利申请量从2015年的3万件增加到6萬件,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从2015年的44.4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中国报道》)
项目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工、农、牧及副业等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目前水的输送方式主要采用油电动力水泵来进行,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油、电能源。据统计,每年全国20%左右的电力被各种工业、农业水泵所消耗,这样不但造成经济浪费、能源紧张,同时产生大量高温废气而污染环境。最好的解决途径之一是研究发展免电力、免燃料的送水供水系统。  经过观察、探索和思考,在老师和家长的帮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称改革曾降低了体制成本,中国经济因此崛起。不断上升的体制成本,现在却成为阻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GDP和劳动力价格远不如税收、社保缴纳和政府收入涨得快。体制成本是中国经济的決定性变量,体制成本降,经济增;反之亦是。(《决策探索》)
严防死守  德國总理默克尔想发出“难民庇护”任意球,但面前的德国基社盟领导人之一马库斯·泽德、德国内政部长霍斯特·泽霍费尔、奥地利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站成一排,严防死守。(原载美国卡格尔漫画网)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登题为《初创企业“被中国模仿”的策略结束,“模仿中国”已经开始》的报道称,过去很多中国公司都是从美国企业获得灵感,然后迅速本土化,适应本国形势。现在
在一场几无悬念的总统选举中,韩国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轻松战胜对手赢得大选。踌躇满志的文在寅在首尔的光化门广场对支持者说:“我将建设一个新国家,我将令韩国伟大而自豪。”  竞选总统难,当总统更难。面对状况频出的韩国政局、糟糕的经济状况和朝鲜半岛一触即发的军事紧张格局,文在寅能否力挽狂澜开启一个新时代,能否打破韩国持续经年的政治“魔咒”——青瓦台主人往往高开低走没有好下场,目前还很难说。  国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