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人的一生就是始终不断地使用身体。身体如同物件、器械、设备一样,使用过度,年久失修,都会出现疲劳,乃至故障。如带故障运转,就会埋下健康隐患,甚至危及生命。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只要不是因疾病所造成的疲劳,并不影响身体健康。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针对性反应,主要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经过休息疲劳就会消失,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就会重新回复正常状态。
疲劳通常分为三类:身体疲劳、疾病疲劳和心理疲劳(情绪疲劳)。探索人体疲劳的内因,生理学曾有过三种说法:一是能源物质的耗竭说,即肌肉活动到疲劳时,能源物质如糖原、三磷酸腺苷、肌酸等的水平下降。二是疲劳物质的蓄积说,是说肌肉或血液中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是随疲劳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即疲劳是由肌肉收缩时代谢产物的堆积造成。三是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失调说,运动中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机体体液pH值下降,当降到一定数值时,细胞内外的水分、离子的浓度就会发生变化,人体就不能继续从事活动,即疲劳是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失调所致。
现有数据显示,人的大脑才是长时间工作或劳动后感觉疲劳的根本原因。疲劳是中枢神经系统工作能力下降的指标。内环境变化是促进大脑皮质发生保持性抑制的因素。因此,当人体感觉疲劳后,改善大脑的营养是必不可少的。
劳动性疲劳是劳动本身引起机体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也是体能变化综合反应过程。但是,如果人体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劳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日久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疲劳后能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疲劳,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将有助于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改善并消除疲劳,是科学养生、人体保健、维持平衡和继续活动的重要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倘使没有消除疲劳的过程,就会有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表明,近年全球约有35%以上的人处于疲劳状态,中年以上的男性疲劳状态者高达60%~75%。持续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佳,可引发慢性咽喉炎、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多发性非关节炎性关节疼痛、头昏、头晕、头痛等病症,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使人处于烦躁、易怒、神经衰弱以及性功能减退等“亚健康”状态。
作家毕淑敏在一篇散文中谈及“裤子穿得太久了,没法熨平了,它疲倦了。在工厂,听到工程师说,金属也会疲劳的。这种内伤,除了预防,无药可医。一瞬间,让人知道了疲劳的厉害。”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疲劳和疲倦是近义词,区别在于“遇劳而觉疲倦者称为疲劳,不劳而常感困乏無力者称为疲倦。”
文中还讲到,当疲倦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看看大自然如何应对疲倦吧。春天的花开得疲倦的时候,它们就悄然地撤离枝头,放弃了美丽,留下了小小的果实;当风疲倦的时候,它就停止了荡涤,让大地恢复平静;当海浪疲倦的时候,海面就丝绸般的安宁了;当天空疲倦的时候,它就用月亮替换太阳……人们没有自然界高明。不信,你看:当道路疲倦的时候,就塞车;当办公室疲倦的时候,就推诿和没有效率;当组织者疲倦的时候,就出现混乱和不公;当社会出现疲倦的时候,就会冷漠和麻木……疲倦对我们的伤害,需要平心静气地休养生息。让目光重新敏锐,让步伐恢复轻捷,让天性生长快乐,让手足温暖有力。耳朵能够捕捉到蜻蜓的呼吸,发梢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抚摸,微笑能如鲜橙般耀眼,眼泪能如菩提般仁慈……疲倦是可以战胜的,法宝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疲倦是可以化险为夷的,战术就是宁静致远。疲倦考验着我们,折磨着我们;疲倦也锤炼着我们,升华着我们。这些哲理深邃的话语,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醒悟吗。
科学地讲,改善疲劳的应对措施有许多方法,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等。这后一点最重要,因为食物中含有能满足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通过科学调剂饮食、及时补充营养,是恢复、改善并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生理学与营养学的实验表明,摄入碱性食品,有助于改善疲劳。
营养学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两大类。食物的酸碱性,主要是指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由最后在人体内是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另外,它还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或是属于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与体内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由尿中排泄;硫、磷、氯进入人体后,经过代谢产生硫酸、磷酸、盐酸和乳酸等,呈现的是酸性,在肾脏中与氨生成铵盐而排泄。均衡摄入这两类食品,才能维持血液的正常pH值,保持体内酸碱的平衡。
缓解疲劳,除摄入碱性食物外,还要补充含钙食品,含ω-3脂肪酸的鱼类,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以及富含赖氨酸、卵磷脂、大豆磷脂、左旋多巴等成分的制剂,提高脑内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大脑营养素水平,增强改善脑功能,有益于体力恢复。
(摘自《科学养生》2016年12期)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只要不是因疾病所造成的疲劳,并不影响身体健康。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针对性反应,主要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经过休息疲劳就会消失,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就会重新回复正常状态。
疲劳通常分为三类:身体疲劳、疾病疲劳和心理疲劳(情绪疲劳)。探索人体疲劳的内因,生理学曾有过三种说法:一是能源物质的耗竭说,即肌肉活动到疲劳时,能源物质如糖原、三磷酸腺苷、肌酸等的水平下降。二是疲劳物质的蓄积说,是说肌肉或血液中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是随疲劳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即疲劳是由肌肉收缩时代谢产物的堆积造成。三是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失调说,运动中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机体体液pH值下降,当降到一定数值时,细胞内外的水分、离子的浓度就会发生变化,人体就不能继续从事活动,即疲劳是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失调所致。
现有数据显示,人的大脑才是长时间工作或劳动后感觉疲劳的根本原因。疲劳是中枢神经系统工作能力下降的指标。内环境变化是促进大脑皮质发生保持性抑制的因素。因此,当人体感觉疲劳后,改善大脑的营养是必不可少的。
劳动性疲劳是劳动本身引起机体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也是体能变化综合反应过程。但是,如果人体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劳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日久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疲劳后能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疲劳,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将有助于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改善并消除疲劳,是科学养生、人体保健、维持平衡和继续活动的重要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倘使没有消除疲劳的过程,就会有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表明,近年全球约有35%以上的人处于疲劳状态,中年以上的男性疲劳状态者高达60%~75%。持续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佳,可引发慢性咽喉炎、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多发性非关节炎性关节疼痛、头昏、头晕、头痛等病症,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使人处于烦躁、易怒、神经衰弱以及性功能减退等“亚健康”状态。
作家毕淑敏在一篇散文中谈及“裤子穿得太久了,没法熨平了,它疲倦了。在工厂,听到工程师说,金属也会疲劳的。这种内伤,除了预防,无药可医。一瞬间,让人知道了疲劳的厉害。”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疲劳和疲倦是近义词,区别在于“遇劳而觉疲倦者称为疲劳,不劳而常感困乏無力者称为疲倦。”
文中还讲到,当疲倦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看看大自然如何应对疲倦吧。春天的花开得疲倦的时候,它们就悄然地撤离枝头,放弃了美丽,留下了小小的果实;当风疲倦的时候,它就停止了荡涤,让大地恢复平静;当海浪疲倦的时候,海面就丝绸般的安宁了;当天空疲倦的时候,它就用月亮替换太阳……人们没有自然界高明。不信,你看:当道路疲倦的时候,就塞车;当办公室疲倦的时候,就推诿和没有效率;当组织者疲倦的时候,就出现混乱和不公;当社会出现疲倦的时候,就会冷漠和麻木……疲倦对我们的伤害,需要平心静气地休养生息。让目光重新敏锐,让步伐恢复轻捷,让天性生长快乐,让手足温暖有力。耳朵能够捕捉到蜻蜓的呼吸,发梢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抚摸,微笑能如鲜橙般耀眼,眼泪能如菩提般仁慈……疲倦是可以战胜的,法宝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疲倦是可以化险为夷的,战术就是宁静致远。疲倦考验着我们,折磨着我们;疲倦也锤炼着我们,升华着我们。这些哲理深邃的话语,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醒悟吗。
科学地讲,改善疲劳的应对措施有许多方法,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等。这后一点最重要,因为食物中含有能满足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通过科学调剂饮食、及时补充营养,是恢复、改善并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生理学与营养学的实验表明,摄入碱性食品,有助于改善疲劳。
营养学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两大类。食物的酸碱性,主要是指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由最后在人体内是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另外,它还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或是属于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与体内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由尿中排泄;硫、磷、氯进入人体后,经过代谢产生硫酸、磷酸、盐酸和乳酸等,呈现的是酸性,在肾脏中与氨生成铵盐而排泄。均衡摄入这两类食品,才能维持血液的正常pH值,保持体内酸碱的平衡。
缓解疲劳,除摄入碱性食物外,还要补充含钙食品,含ω-3脂肪酸的鱼类,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以及富含赖氨酸、卵磷脂、大豆磷脂、左旋多巴等成分的制剂,提高脑内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大脑营养素水平,增强改善脑功能,有益于体力恢复。
(摘自《科学养生》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