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2日,暴雨初歇,北京的早晨安静了下来。
东方渐露的鱼肚白,替代了路灯的灯光。在过去的16个小时里,这些长年驻守路边的路灯,见证了一场罕见的袭城暴雨,也照见了城市的冷暖两面。
“亲们,走起来”
“望京的高富帅和丝们有没有愿意义务去机场接被困的兄弟姐妹们?”7月21日22:32分,看着外面大雨如注,网友菠菜X6在微博上发出一个倡议。
发起倡议的人叫王璐,家住望京,名字像个女孩儿,但本人却是个高高壮壮的新疆小伙子,说起话来很爽朗。王璐说,倡议刚发出去,他并没有多少底,甚至网上不断地问朋友“不知这样可行否?”
在接下来的一整夜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项倡议竟然汇集成了一个义工车队活动,流动在首都机场到市区的公路上。
7月21日,原本是个不用忙于工作的周末。一场原本被热切盼望的解渴雨逐渐变成灾情,微博里,大雨的话题逐渐升温,电视台也开始直播雨情。
“机场滞留大批旅客,机场快轨停运,没出租车”,网上的一条消息触动了王璐,“望京离机场最近,我们应该去做点什么。”
同在望京居住的俞萍也注意到了这些信息,窗外的瓢泼大雨让她在家坐立不安,她也觉得要做点什么。
去年被困在杭州机场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俞萍今年30多岁,是一家酒店的高管。原本热心的她,觉得自己不能作壁上观。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知道困在机场什么滋味,到处是人,很难受。”
如果救援不成,反倒添乱怎么办?俞萍有些犹豫,自己一辆车能有多大作用?她开始在微博上寻找有相同想法的人,她说:“我们此时能做什么?如果有人能够组织志愿者有秩序的去救援,我报名。我在朝阳区,有SUV车,能坐四人,不会趴在半路,可以马上动身。是认真的。”
这样的想法在网上频频冒出。网友芥末林不林、灯笼宝儿都想去免费救援。
王璐后来说,他决定让望京网帮忙推广消息,因为那是一个社区论坛,很多住在望京的人会关注,传播比较有针对性。而且他需要一个组织,这样会更有秩序。
于是他试着和望京网联系,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回应。望京网的CEO王攀很快和王璐通上了电话,两人没有废话,迅速商定了活动方案“12点35,奔驰大厦前集结。统一标识为双闪。接到人统一送至三元桥。大家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麻烦。一定免费。并报备车号。”
网上响应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亲们,走起来。”
“已经出发。”
“奔驰大厦,我到了。”
刚刚花了近两个小时才从工体球场回到望京家中王卿也看到了集结号,“报名参加。京NW133……”微博上简单回复后,他换上衣服冲出了家门。
零点31分,距离出发还有10分钟,奔驰大厦的门前已经集结了10辆车。
王璐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响应,他最初和王攀商量时还说,“只要能有五六辆车就行。”丁慧杰是最初响应的志愿者之一。她赶到集合地点时看到打着双闪的车一辆一辆地排在路边。没有所谓的誓师,也没作太多的停留。王璐挨辆车简单通报一下:“不要掉队,直奔T3航站楼。到了之后排队接人。”一队人马出发了。
事实上,“集结号”刚刚吹响的时候,丁慧杰还曾经留言提醒大家说“遇有灾害天气,大家还是先自保吧,出了事就更给人添麻烦。”事后,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当时是想劝大家要理智,别冒险。谁出了危险,自家父母都着急。”
后来,雨势渐小,已有18年驾龄的丁慧杰觉得对路上的积水可以有把握了,出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凌晨12点40分,双闪车队一共集结了20多辆车,一路开着双闪浩浩荡荡向机场而去。
一位得到援助的全鑫在事后通过微博表达谢意说,“打着双闪的私家车,不仅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更照亮了人们的心。”
借机涨价
与义工车队不同,大雨中的另一面同样令人感慨。
在机场工作的陈阳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当晚,她一不小心参与到‘北漂打车一族’的队伍中,见识了打车的冷与暖。”
与被困机场的旅客不同,陈阳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她在机场工作、生活。当晚因为与朋友一起去看萧敬腾的演唱会,她才进了市区。陈阳本来开着车,但是雨实在太大,她就把车放在了双井朋友家的小区。演唱会晚上十点半结束,她和朋友们“紧赶慢赶搭上了地铁末班车。”
到了东直门,一出地铁陈阳就傻了眼。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晚她在原本出租车比较集中的东直门站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打上车。
当晚十二点,大雨慢慢转为小,陈阳身边也逐渐聚集了不少想要打车的人,其中还有人拖着行李。
街上到处都是等待的人。陈阳说。出租车几乎成了这群人的救命稻草,每看到一辆驶过的空车,人们都赶紧招手。从后面望去,前面的人手臂上下翻飞,人人都急得跳脚。
“出租车不是不停就是翻倍涨价。”在刘家窑等了三个多小时的李君说,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一夜她的感觉是冷多,暖少。”
等在东直门的陈阳说,当晚,她好不容易拦住一辆空车,司机先是问到哪儿,然后想了一想,回答说:“东直门到机场,500(元),爱走不走。而且只送到候机楼”。
陈阳说:“我住在生活区。”
司机说:“没法去,自己走回家吧。”
陈阳哀求道,“现在凌晨12点,您就当做做好事。”
司机并没有继续跟她商量,因为旁边来了一个去苏州桥的乘客,同意给400元。很快,出租车拉上那个人走了。
不知又过了多久,陈阳一行四个人终于等来一辆空车,并且可以送到家门口。不过,“每人100元,不打票。”陈阳说,她再没敢犹豫,赶紧上了车。
正常60多块就能解决的路程,陈阳一行人总共用了400元。
“雷锋,懂吗?”
疲惫的陈阳回到家时,望京自发组织的车队也驶抵了机场,车辆已经从集结时的20多辆增加到了30多辆。这其中有不少人是后面追上来的,还有中间临时加入队伍的路人。 听说T3航站楼的停车楼处有积水,车队就直接把车开到了出发大厅门口。和出发时一样的,他们把车辆按顺序依次排在了路边。
车停路边,王璐开始找机场的人协调。当天值班的机场人员说,“看到这一队打着双闪的车辆,被吓了一跳。”最开始机场的工作人员很为难,提出了让他们留下身份证等要求。但是在大家诚恳的讲述下,包括警察在内的工作人员相信了他们,并指引车队到了出租车等候区。
和想象中的情况有所不同,那天晚上等候在出租车等候区的人并不多,总共也就一两百人,更多的人被困在了出发大厅。
这让王璐等人有些尴尬,没人上车。
车队就位后,王璐和几个车主就主动上去“拉客”。一开始,尽管王璐等人费尽口舌,反复声明“免费”,等候的人群仍旧半信半疑,甚至有人怀疑他们是酒店的“托”。
志愿者丁慧杰记得,当时她旁边有两个外国人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不停的问,“Why?”
一位说了半天的志愿青年,最终有点气愤地回答一句,“Why free?雷锋,懂吗?”
看到志愿者很为难,机场的工作人员也过来帮忙劝说旅客,可以相信他们。
终于一对母女走了出来。为了让旅客安心,王璐赶忙指挥说,“来个女司机。”
于是俞萍走过去,成为第一个拉上客人的人。
俞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对母女是带孩子去长春演出回来的,住在南五环兴业路。按照出发时的计划,是把人送到三元桥,或者是带到望京。但是俞萍觉得下着雨把人再放在路边一定更麻烦,于是干脆把她们送回了家。
凌晨3、4点钟后,守在电脑前一直负责联络的王攀开始陆续收到车主回家的信息。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后来这些车主,基本上都是把人直接送到家了。”
不仅如此,王攀还认真作着记录:丁慧杰将一对小两口送到了酒仙桥;王卿将一位医院的老专家送到了石景山,回来的路上又在北京西站捎了一个人到蓟门桥。第二批出发去机场的苏先生把两位从俄罗斯回来的旅客送到了中关村。
王攀一条条地在微博中转发着这些信息,一遍遍地说,“你们是好样的。”
据《中国新闻周刊》多方了解,当晚自发到机场疏散旅客的私家车主不仅有望京这个社区的双闪车队,据不完全统计,当夜总共出动了有500多辆私家车。除了望京双闪车队的100多辆车外,还有不少人自发出行,在机场、市区把滞留的人送回家。其中一位姓李的女孩子送了三个人,一个叫大东的大男孩在机场、三元桥来回几趟,送了七个人,分别为通州,亚运村,学院路,北苑,望京。
城市的另一边,为了给滞留的人提供住宿,很多人在网上公布了自家的地址和电话,向陌生人免费提供住宿。酷姿KTV、良子等商家也声称提供免费休息和餐饮。酷姿KTV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天三里屯和望京两家分店总共有30多人来休息。
雨中的不和谐音也令人尴尬,大雨次日,有人在网上发帖,声称21当晚,三元桥附近的部分酒店“坐地起价”,房价涨到2160元一晚。由于发帖人并没有留下姓名,24日,《中国新闻周刊》致电三元桥一带的多家宾馆,均表示当晚没有抬价行为,“只是房间很早就爆满了”。但第二批参加车队的苏野向23日向本刊证实说,当晚他曾看到一位男士因为不能接受三元桥某旅店的2000多元住宿费而不得不返回机场。(受采访对象要求,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
东方渐露的鱼肚白,替代了路灯的灯光。在过去的16个小时里,这些长年驻守路边的路灯,见证了一场罕见的袭城暴雨,也照见了城市的冷暖两面。
“亲们,走起来”
“望京的高富帅和丝们有没有愿意义务去机场接被困的兄弟姐妹们?”7月21日22:32分,看着外面大雨如注,网友菠菜X6在微博上发出一个倡议。
发起倡议的人叫王璐,家住望京,名字像个女孩儿,但本人却是个高高壮壮的新疆小伙子,说起话来很爽朗。王璐说,倡议刚发出去,他并没有多少底,甚至网上不断地问朋友“不知这样可行否?”
在接下来的一整夜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项倡议竟然汇集成了一个义工车队活动,流动在首都机场到市区的公路上。
7月21日,原本是个不用忙于工作的周末。一场原本被热切盼望的解渴雨逐渐变成灾情,微博里,大雨的话题逐渐升温,电视台也开始直播雨情。
“机场滞留大批旅客,机场快轨停运,没出租车”,网上的一条消息触动了王璐,“望京离机场最近,我们应该去做点什么。”
同在望京居住的俞萍也注意到了这些信息,窗外的瓢泼大雨让她在家坐立不安,她也觉得要做点什么。
去年被困在杭州机场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俞萍今年30多岁,是一家酒店的高管。原本热心的她,觉得自己不能作壁上观。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知道困在机场什么滋味,到处是人,很难受。”
如果救援不成,反倒添乱怎么办?俞萍有些犹豫,自己一辆车能有多大作用?她开始在微博上寻找有相同想法的人,她说:“我们此时能做什么?如果有人能够组织志愿者有秩序的去救援,我报名。我在朝阳区,有SUV车,能坐四人,不会趴在半路,可以马上动身。是认真的。”
这样的想法在网上频频冒出。网友芥末林不林、灯笼宝儿都想去免费救援。
王璐后来说,他决定让望京网帮忙推广消息,因为那是一个社区论坛,很多住在望京的人会关注,传播比较有针对性。而且他需要一个组织,这样会更有秩序。
于是他试着和望京网联系,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回应。望京网的CEO王攀很快和王璐通上了电话,两人没有废话,迅速商定了活动方案“12点35,奔驰大厦前集结。统一标识为双闪。接到人统一送至三元桥。大家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麻烦。一定免费。并报备车号。”
网上响应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亲们,走起来。”
“已经出发。”
“奔驰大厦,我到了。”
刚刚花了近两个小时才从工体球场回到望京家中王卿也看到了集结号,“报名参加。京NW133……”微博上简单回复后,他换上衣服冲出了家门。
零点31分,距离出发还有10分钟,奔驰大厦的门前已经集结了10辆车。
王璐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响应,他最初和王攀商量时还说,“只要能有五六辆车就行。”丁慧杰是最初响应的志愿者之一。她赶到集合地点时看到打着双闪的车一辆一辆地排在路边。没有所谓的誓师,也没作太多的停留。王璐挨辆车简单通报一下:“不要掉队,直奔T3航站楼。到了之后排队接人。”一队人马出发了。
事实上,“集结号”刚刚吹响的时候,丁慧杰还曾经留言提醒大家说“遇有灾害天气,大家还是先自保吧,出了事就更给人添麻烦。”事后,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当时是想劝大家要理智,别冒险。谁出了危险,自家父母都着急。”
后来,雨势渐小,已有18年驾龄的丁慧杰觉得对路上的积水可以有把握了,出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凌晨12点40分,双闪车队一共集结了20多辆车,一路开着双闪浩浩荡荡向机场而去。
一位得到援助的全鑫在事后通过微博表达谢意说,“打着双闪的私家车,不仅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更照亮了人们的心。”
借机涨价
与义工车队不同,大雨中的另一面同样令人感慨。
在机场工作的陈阳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当晚,她一不小心参与到‘北漂打车一族’的队伍中,见识了打车的冷与暖。”
与被困机场的旅客不同,陈阳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她在机场工作、生活。当晚因为与朋友一起去看萧敬腾的演唱会,她才进了市区。陈阳本来开着车,但是雨实在太大,她就把车放在了双井朋友家的小区。演唱会晚上十点半结束,她和朋友们“紧赶慢赶搭上了地铁末班车。”
到了东直门,一出地铁陈阳就傻了眼。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晚她在原本出租车比较集中的东直门站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打上车。
当晚十二点,大雨慢慢转为小,陈阳身边也逐渐聚集了不少想要打车的人,其中还有人拖着行李。
街上到处都是等待的人。陈阳说。出租车几乎成了这群人的救命稻草,每看到一辆驶过的空车,人们都赶紧招手。从后面望去,前面的人手臂上下翻飞,人人都急得跳脚。
“出租车不是不停就是翻倍涨价。”在刘家窑等了三个多小时的李君说,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一夜她的感觉是冷多,暖少。”
等在东直门的陈阳说,当晚,她好不容易拦住一辆空车,司机先是问到哪儿,然后想了一想,回答说:“东直门到机场,500(元),爱走不走。而且只送到候机楼”。
陈阳说:“我住在生活区。”
司机说:“没法去,自己走回家吧。”
陈阳哀求道,“现在凌晨12点,您就当做做好事。”
司机并没有继续跟她商量,因为旁边来了一个去苏州桥的乘客,同意给400元。很快,出租车拉上那个人走了。
不知又过了多久,陈阳一行四个人终于等来一辆空车,并且可以送到家门口。不过,“每人100元,不打票。”陈阳说,她再没敢犹豫,赶紧上了车。
正常60多块就能解决的路程,陈阳一行人总共用了400元。
“雷锋,懂吗?”
疲惫的陈阳回到家时,望京自发组织的车队也驶抵了机场,车辆已经从集结时的20多辆增加到了30多辆。这其中有不少人是后面追上来的,还有中间临时加入队伍的路人。 听说T3航站楼的停车楼处有积水,车队就直接把车开到了出发大厅门口。和出发时一样的,他们把车辆按顺序依次排在了路边。
车停路边,王璐开始找机场的人协调。当天值班的机场人员说,“看到这一队打着双闪的车辆,被吓了一跳。”最开始机场的工作人员很为难,提出了让他们留下身份证等要求。但是在大家诚恳的讲述下,包括警察在内的工作人员相信了他们,并指引车队到了出租车等候区。
和想象中的情况有所不同,那天晚上等候在出租车等候区的人并不多,总共也就一两百人,更多的人被困在了出发大厅。
这让王璐等人有些尴尬,没人上车。
车队就位后,王璐和几个车主就主动上去“拉客”。一开始,尽管王璐等人费尽口舌,反复声明“免费”,等候的人群仍旧半信半疑,甚至有人怀疑他们是酒店的“托”。
志愿者丁慧杰记得,当时她旁边有两个外国人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不停的问,“Why?”
一位说了半天的志愿青年,最终有点气愤地回答一句,“Why free?雷锋,懂吗?”
看到志愿者很为难,机场的工作人员也过来帮忙劝说旅客,可以相信他们。
终于一对母女走了出来。为了让旅客安心,王璐赶忙指挥说,“来个女司机。”
于是俞萍走过去,成为第一个拉上客人的人。
俞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对母女是带孩子去长春演出回来的,住在南五环兴业路。按照出发时的计划,是把人送到三元桥,或者是带到望京。但是俞萍觉得下着雨把人再放在路边一定更麻烦,于是干脆把她们送回了家。
凌晨3、4点钟后,守在电脑前一直负责联络的王攀开始陆续收到车主回家的信息。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后来这些车主,基本上都是把人直接送到家了。”
不仅如此,王攀还认真作着记录:丁慧杰将一对小两口送到了酒仙桥;王卿将一位医院的老专家送到了石景山,回来的路上又在北京西站捎了一个人到蓟门桥。第二批出发去机场的苏先生把两位从俄罗斯回来的旅客送到了中关村。
王攀一条条地在微博中转发着这些信息,一遍遍地说,“你们是好样的。”
据《中国新闻周刊》多方了解,当晚自发到机场疏散旅客的私家车主不仅有望京这个社区的双闪车队,据不完全统计,当夜总共出动了有500多辆私家车。除了望京双闪车队的100多辆车外,还有不少人自发出行,在机场、市区把滞留的人送回家。其中一位姓李的女孩子送了三个人,一个叫大东的大男孩在机场、三元桥来回几趟,送了七个人,分别为通州,亚运村,学院路,北苑,望京。
城市的另一边,为了给滞留的人提供住宿,很多人在网上公布了自家的地址和电话,向陌生人免费提供住宿。酷姿KTV、良子等商家也声称提供免费休息和餐饮。酷姿KTV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天三里屯和望京两家分店总共有30多人来休息。
雨中的不和谐音也令人尴尬,大雨次日,有人在网上发帖,声称21当晚,三元桥附近的部分酒店“坐地起价”,房价涨到2160元一晚。由于发帖人并没有留下姓名,24日,《中国新闻周刊》致电三元桥一带的多家宾馆,均表示当晚没有抬价行为,“只是房间很早就爆满了”。但第二批参加车队的苏野向23日向本刊证实说,当晚他曾看到一位男士因为不能接受三元桥某旅店的2000多元住宿费而不得不返回机场。(受采访对象要求,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