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教学 应用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数学意识。
  一、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拿着一捆课外书从容地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好奇地睁大着眼睛在想:老师拿那么多书干什么?这时,我指着这捆书说:“这36本课外书要分给3个小组,要求让第一小组分得这捆书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3/9。同学们说说看,这样的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怎样?”问题一提出,大家便争论不休,但是谁都没能提出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分别请三位组长上来,先后把这捆书平均分成3份、6份、9份,并在分好后各自拿去应得的份数。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我板书相应的线段图,这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分得一样多。”“是相等的。”“刚好分完。”不过大家仍感到奇怪:“怎么会一样?难道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吗?”这时我故意带着不解的口吻说:“奇怪,究竟是什么缘故?”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了他们和谐愉悦的情感。
  又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利用学习小组里分本子这件事情为素材,要求每小组领8本本子,平均分给每个同学(有些组4人,有些组6人),就出现了有的组每人分2本,有的组每人分1本还剩2本的两种不同现象。由此可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感到现实、亲切。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而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都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学会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例如一教师教学一年级应用题:“一盒水彩笔拿出了8支,还剩4支,原来有多少支?”由于要逆向思维,并用加法解决,这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比较困难。于是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摆水彩笔的活动,并记下数,最后在部分学生说出就是把这两部分水彩笔合并起来时,再用强调的带有夸奖的动作把这两部分合并,并记上运算符号,使学生在操作中顿悟,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教师乘机多提了一些类似的生活化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生活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数学化。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并提起请他们帮忙。学生们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热情顿时高涨:“老师你说,帮什么忙?只要我们能做到绝对没问题。”“我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那么,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
  四、有效利用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后,可设计算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知识后,可设计算算自己或家人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后,可让学生当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住房重新装修,为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和爱好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并算出装修面积、所需材料量及所需的人民币金额等。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也能应用于生活,强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的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一、背景与理念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也吹进了我们的课堂。每年都有很多的科研人员和教育专家在研究和探索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实践、学习,以摸索出一套更适合自己和能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这些正在探索中的新的教学方法,就会被人们称为——时髦的教学方法。  现在社会,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赶时尚、追潮流,这样的人我们说是赶时髦,说他们是走在时代的前端。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也为了
期刊
一、作业批改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数学作业的批改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够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学习方法。教师通过数学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教学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思改进。  二
期刊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人们已从根本上认识到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以及教育在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热潮,“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创新教学理念”的论调铺天盖地地飞过来。的确,“照本宣科”已被学生唾弃,“满堂灌”已被学生所敌视,“题海无边”更让学生感到“回头无岸”,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教育一线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习环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生活应用等方面的重视,探索出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拓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重视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能激励学生学习潜能
期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前辈教育家在使用“传授法”一词时,也并非只是局限于传授知识的概念。以研究教育、改良学务为宗旨,创立于1909年的《教育杂志》第四卷有一篇刘宪写的《新教授法之研究》,就比较客观而科学地评述了“讲演体”、“质问体”和“问答体”三种教授法,否定了“讲演体”的“教者口若悬河,学者呆似木鸡”的机械和“质问体”的“学者为主动,教者自旁诱掖之”的低效,肯定了“问答体”的“教者
期刊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义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的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使新知识能够较
期刊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就如何加强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谈点体会。  一、要重视各章前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  教材的每一章都是由一个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入,可直接告诉学生,学了本章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后,这个实际问题就能用数
期刊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策略,在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主要的合作学习方式,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  在这轮教学改革中我校打破了传统的排位方式即所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在过去,课本教好、学生考好,就被认为是“有效的教学”,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只理会他教的课本,教学生应付考试,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势必无益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程序和方法,下面笔者就此谈点粗略的看法,与同仁们商榷
期刊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听课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学生往往在回答问题时精力集中,而听课时则常常散漫,教师如能用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通过提问所接收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更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