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教学 应用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数学意识。
一、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拿着一捆课外书从容地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好奇地睁大着眼睛在想:老师拿那么多书干什么?这时,我指着这捆书说:“这36本课外书要分给3个小组,要求让第一小组分得这捆书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3/9。同学们说说看,这样的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怎样?”问题一提出,大家便争论不休,但是谁都没能提出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分别请三位组长上来,先后把这捆书平均分成3份、6份、9份,并在分好后各自拿去应得的份数。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我板书相应的线段图,这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分得一样多。”“是相等的。”“刚好分完。”不过大家仍感到奇怪:“怎么会一样?难道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吗?”这时我故意带着不解的口吻说:“奇怪,究竟是什么缘故?”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了他们和谐愉悦的情感。
又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利用学习小组里分本子这件事情为素材,要求每小组领8本本子,平均分给每个同学(有些组4人,有些组6人),就出现了有的组每人分2本,有的组每人分1本还剩2本的两种不同现象。由此可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感到现实、亲切。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而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都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学会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例如一教师教学一年级应用题:“一盒水彩笔拿出了8支,还剩4支,原来有多少支?”由于要逆向思维,并用加法解决,这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比较困难。于是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摆水彩笔的活动,并记下数,最后在部分学生说出就是把这两部分水彩笔合并起来时,再用强调的带有夸奖的动作把这两部分合并,并记上运算符号,使学生在操作中顿悟,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教师乘机多提了一些类似的生活化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生活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数学化。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并提起请他们帮忙。学生们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热情顿时高涨:“老师你说,帮什么忙?只要我们能做到绝对没问题。”“我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那么,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
四、有效利用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后,可设计算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知识后,可设计算算自己或家人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后,可让学生当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住房重新装修,为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和爱好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并算出装修面积、所需材料量及所需的人民币金额等。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也能应用于生活,强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的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教学 应用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数学意识。
一、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拿着一捆课外书从容地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好奇地睁大着眼睛在想:老师拿那么多书干什么?这时,我指着这捆书说:“这36本课外书要分给3个小组,要求让第一小组分得这捆书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3/9。同学们说说看,这样的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怎样?”问题一提出,大家便争论不休,但是谁都没能提出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分别请三位组长上来,先后把这捆书平均分成3份、6份、9份,并在分好后各自拿去应得的份数。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我板书相应的线段图,这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分得一样多。”“是相等的。”“刚好分完。”不过大家仍感到奇怪:“怎么会一样?难道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吗?”这时我故意带着不解的口吻说:“奇怪,究竟是什么缘故?”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了他们和谐愉悦的情感。
又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利用学习小组里分本子这件事情为素材,要求每小组领8本本子,平均分给每个同学(有些组4人,有些组6人),就出现了有的组每人分2本,有的组每人分1本还剩2本的两种不同现象。由此可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感到现实、亲切。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而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都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学会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例如一教师教学一年级应用题:“一盒水彩笔拿出了8支,还剩4支,原来有多少支?”由于要逆向思维,并用加法解决,这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比较困难。于是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摆水彩笔的活动,并记下数,最后在部分学生说出就是把这两部分水彩笔合并起来时,再用强调的带有夸奖的动作把这两部分合并,并记上运算符号,使学生在操作中顿悟,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教师乘机多提了一些类似的生活化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生活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数学化。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并提起请他们帮忙。学生们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热情顿时高涨:“老师你说,帮什么忙?只要我们能做到绝对没问题。”“我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那么,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
四、有效利用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后,可设计算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知识后,可设计算算自己或家人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后,可让学生当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住房重新装修,为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和爱好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并算出装修面积、所需材料量及所需的人民币金额等。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也能应用于生活,强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的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