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中的口语教学一直都是比较难的课题,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结合动机、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改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能力;动机;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对外开放度已日益扩大,社会对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有声的。因此,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然而,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仍然存在“听不懂、说不来”,难以用英语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流的情况。造成这种英语学习“聋哑症”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一)传统教学法的影响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将句子视为语言的交流单位,重视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分析及操练,而忽视传授使用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使得许多教师在授课时过多地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句型的讲解与练习,忽略跨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讲解。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英语口语的表达和交际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也对口语表达和发挥有很大的影响。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几乎从来不开口,有的虽然英语基础知识学得相当扎实稳固,但口语表达能力却不高。这部分学生当中有很多是因为性格内向、胆子小,从来没有尝试过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谈阔论”,他们可以用文字以书写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情感,但却无法用语言来进行交流。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普遍相对有限,除了课堂上有机会学习和了解英语之外,大多数学生课后几乎不接触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从客观原因上来分析,主要是由于许多高校讲英语的氛围不浓,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有限,所以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口语,在课外却没有相对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得以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体制与观念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从根本上来讲,存在不重视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问题。非英语专业学生一般四、六级都不考口语,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口语课,没有系统的教材,口语普遍不受重视。不少教师和学生忽视那些不直接作用于考试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学生学的是阅读而没有听说,常见的教学内容是那些最有可能考的语言知识点,而不是语言技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一个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这一固定形象中解放出来,转变成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将学生从台下推到台上,把更多的听说机会转移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地用英语交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作用不在于简单地向学生提供语言信息,而在于组织语言信息、创设语言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并以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听说活动,以及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换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叙述、解释和指示类的控制支配作用应大为减少,而组织、协调和导航的作用有所增加。[1]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他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主张围绕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的学习,在成功地探索未知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2]
(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而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是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很小。在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培训的过程中,心理障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不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就要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消除心理负担、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和乐趣,并最终有勇气用英语来进行交流。
(三)扩展语言文化信息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意识的缺乏可能会比时态或词序的误用导致更为严重的误解,甚至还会造成交际的失败。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除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巧外,还需要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讲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风俗、习惯等。[4]
三、结论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已经逐渐重新定位,把提高听说能力放到了较突出的地步。各高校应该积极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外学习环境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以培养国家所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廷君.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探析[J].教育探索,2008,(7).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8.
[3]林晗.大学本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探讨[ J].中国林业教育,2006,(4).
[4]邓育民.浅谈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惠州学院学报,2006,(4).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87.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能力;动机;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对外开放度已日益扩大,社会对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有声的。因此,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然而,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仍然存在“听不懂、说不来”,难以用英语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流的情况。造成这种英语学习“聋哑症”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一)传统教学法的影响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将句子视为语言的交流单位,重视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分析及操练,而忽视传授使用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使得许多教师在授课时过多地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句型的讲解与练习,忽略跨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讲解。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英语口语的表达和交际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也对口语表达和发挥有很大的影响。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几乎从来不开口,有的虽然英语基础知识学得相当扎实稳固,但口语表达能力却不高。这部分学生当中有很多是因为性格内向、胆子小,从来没有尝试过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谈阔论”,他们可以用文字以书写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情感,但却无法用语言来进行交流。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普遍相对有限,除了课堂上有机会学习和了解英语之外,大多数学生课后几乎不接触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从客观原因上来分析,主要是由于许多高校讲英语的氛围不浓,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有限,所以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口语,在课外却没有相对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得以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体制与观念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从根本上来讲,存在不重视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问题。非英语专业学生一般四、六级都不考口语,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口语课,没有系统的教材,口语普遍不受重视。不少教师和学生忽视那些不直接作用于考试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学生学的是阅读而没有听说,常见的教学内容是那些最有可能考的语言知识点,而不是语言技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一个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这一固定形象中解放出来,转变成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将学生从台下推到台上,把更多的听说机会转移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地用英语交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作用不在于简单地向学生提供语言信息,而在于组织语言信息、创设语言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并以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听说活动,以及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换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叙述、解释和指示类的控制支配作用应大为减少,而组织、协调和导航的作用有所增加。[1]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他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主张围绕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的学习,在成功地探索未知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2]
(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而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是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很小。在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培训的过程中,心理障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不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就要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消除心理负担、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和乐趣,并最终有勇气用英语来进行交流。
(三)扩展语言文化信息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意识的缺乏可能会比时态或词序的误用导致更为严重的误解,甚至还会造成交际的失败。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除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巧外,还需要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讲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风俗、习惯等。[4]
三、结论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已经逐渐重新定位,把提高听说能力放到了较突出的地步。各高校应该积极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外学习环境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以培养国家所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廷君.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探析[J].教育探索,2008,(7).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8.
[3]林晗.大学本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探讨[ J].中国林业教育,2006,(4).
[4]邓育民.浅谈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惠州学院学报,2006,(4).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