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方方的责编,要靠抢。
去年方方不做长江文艺杂志主编之后,给了编辑部一个短篇,《云淡风轻》,我没抢着。我说,我都快退休了,怎么也得让我责编一回吧。好,她答应,一定好好给你写个中篇。我大喜,也许撞上了《风景》或者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呢,这编辑当得多牛气呵。她又说,有一个题材,你肯定喜欢。我就想,我喜欢啥呢?肯定是好玩的,有趣的。
我渴望能讀到手稿。手写的最好,见字如面。如今这年代,这事儿不成了,原创,没公开发表出来的就算是手稿了。毕竟是未定稿,作者在不断修改。能够观察这个修改的过程很有意思,若能掺和一下,就更好了。不过我一向认定好作品是改不了的,了不起改几个错别字,方方就坚信并主张作品一定要改,且不断地改。她不嫌累,也狠得下心,去年的短篇,只一万多字,她自己就删掉了数千字。很多作者,特别是大名家,下笔极慎重,对文字爱惜珍视,比如张炜老师,我曾编辑《莱山之夜》,上十万字,文中有大量的动植物名称,我就是查《辞海》,也找不到错,他用字像字典一样标准。看到这样的稿子,我有强烈的职业幸福感。有时候和作者也会交流,特别是涉及方言和习俗,这是极好的学习机会。他们的认真和努力,远超大多数人。
我读方方的作品不算少,但都是普通读者身份,全凭爱好,从来不曾深究。这一次,能换个身份,换个视角,我很期待。
过了大半年,偶尔问一下进度,她一直在思考怎么写。直到八月份,才告诉我,小说题目《时于此间》。这题目有点怪,把时间这个词分割了,什么意思?想不出。我印象里,她的题目都是好懂的,大白话,风景桃花灿烂行云流水行为艺术埋伏万箭穿心树树皆秋色软埋,要不直接人名地名琴断口闲聊宦子塌乌泥湖年谱武昌城言午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等。从这个题目我看不出题材。方方还说,这个小说跟以前的有些不一样。我心下嘀咕不会整个奇怪得我看不懂吧。我怕看看不懂的小说。方方的小说一向是好看的。直白的。直白有直白的力量。我也想不出,她说的不同会怎样不同。
拿到稿子,三万多字,我一口气读完。她一开场白,我就忘掉题目。人物前脚接后脚上场。每个人都有心事。有说得的,有说不得的。不知不觉,大家走到了一起。好像一把线索,挽了一个结。然后,再把结一点点解开。
这是一个破案的故事吗?破案不是重点,这案子破得一点儿也不费劲,全凭巧合。而所有的巧合,又产生于人物的一念之间。你看,杨桂花捡到零钱包,眼前并没看到丢包的人,她可以交到环卫所去,但她一嚷嚷,就有人答应,她就信了。李小莲是来超市找工作的,路过,听到这话,闪出一念,说是自己的,看到里面的钻石,就要改车票,坐夜车回家,不得不让老爹来接。丢了钻石的江美晴半夜气得睡不着给老公打电话诉苦,郭跳神正在开车,就撞了小莲的爹,这时候这一念产生了:他把老爹拉到了路中间。写到这里,读者要做些停顿了。这个一念太可怕了。这个情节也是这个作品最初的源头。我想作者看到这个案子时会想,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恶?如果是一念之差,为什么不是个善念,是个恶念?后来作者反复让小说人物说这个话:一念之差。作者是想探索一下,一念是怎样炼成的吧。“时于此间,玄机密布”。不过我觉得作者并不真的觉着有什么玄机。她思考的结果,借马卫强之口,明确说了出来:没有真的一念之差,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有的一念都是有长期的精神准备。不管这是恶念还是善念。
于是,我回想标题,《时于此间》,并不是把时间这个词分开,时是时,间是间,时是时机,间是空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中,一念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说到底,作者还是在探讨人性。
那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又读了两遍,如果一定要说不同的话,我感觉是一些写作习惯的微调。
方方小说主人公一向是很强大的,不是说人物是强人,而是说主角就是绝对主角。绝大多数笔墨都会在主角身上。不淋漓尽致不罢休。而这个小说,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个人物都很关键,缺一不可。找不到主角,于是读者的视角很多变,我们不得跟着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走。一个人一条线。
我读她的小说,一向是感觉被她拉着走的,她的风格是大气磅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我常常来不及想,只能听她说,她话是一定要讲透的,甚至还有好多的评论,但这个小说很有节制,理智大于情感。作者隐身掉了,不再多话,让人物自己表演。偶尔现了身,也是一闪而过,不那么显眼了。她的小说一向枝枝蔓蔓很多,这一次,枝蔓砍掉了不少,连地点都不太清晰,虽然我可以认定省城是武汉,因为有个江南派出所,这好像是我唯一找到的地标。
找出中心思想和分析写作技法都不是看小说最大的乐趣。我的乐趣在于在她的精心结构之下找到了作者埋伏的一二三个小道具。这个,每个认真的读者都会有心得,你好好看吧,好饭要自己吃才过瘾。
为了对比,我又读了一遍《风景》。再次被震撼。这篇小说成于1987年,整三十年了,其实小说写的人事大概终止于1985年。那一年的七月,我大学毕业。一天,从中南民院我父母家到水果湖毕办去办手续,那时没有民族大道,一条小水泥路,路的尽头有大片稻田。七月水稻成熟了,满目金黄。水果湖都是红砖的三层楼,梧桐树遮天蔽日。那时梧桐树还没有被砍头,自由生长,树荫无处不在。那时我还不认识七哥。按书里说的,他也在这里走着吧。也许我们碰到过?他应该是1957年生人,今年正好退休了。他还在这里吗?会在东湖宾馆开会吗,在东湖公园走湖吗,会在水一小门口等孙子放学吗?他会说,我这一生真值了,还是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重新选择?还是说,我不要来生,现在,这样子,就好?当年方方写了他的选择,让万千读者唏嘘不已,三十年后,方方还在为我们写这个城市的故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这个城市人心世道的变迁,想到这里,满心感动。我觉得她是当之无愧的城市作家。
去年方方不做长江文艺杂志主编之后,给了编辑部一个短篇,《云淡风轻》,我没抢着。我说,我都快退休了,怎么也得让我责编一回吧。好,她答应,一定好好给你写个中篇。我大喜,也许撞上了《风景》或者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呢,这编辑当得多牛气呵。她又说,有一个题材,你肯定喜欢。我就想,我喜欢啥呢?肯定是好玩的,有趣的。
我渴望能讀到手稿。手写的最好,见字如面。如今这年代,这事儿不成了,原创,没公开发表出来的就算是手稿了。毕竟是未定稿,作者在不断修改。能够观察这个修改的过程很有意思,若能掺和一下,就更好了。不过我一向认定好作品是改不了的,了不起改几个错别字,方方就坚信并主张作品一定要改,且不断地改。她不嫌累,也狠得下心,去年的短篇,只一万多字,她自己就删掉了数千字。很多作者,特别是大名家,下笔极慎重,对文字爱惜珍视,比如张炜老师,我曾编辑《莱山之夜》,上十万字,文中有大量的动植物名称,我就是查《辞海》,也找不到错,他用字像字典一样标准。看到这样的稿子,我有强烈的职业幸福感。有时候和作者也会交流,特别是涉及方言和习俗,这是极好的学习机会。他们的认真和努力,远超大多数人。
我读方方的作品不算少,但都是普通读者身份,全凭爱好,从来不曾深究。这一次,能换个身份,换个视角,我很期待。
过了大半年,偶尔问一下进度,她一直在思考怎么写。直到八月份,才告诉我,小说题目《时于此间》。这题目有点怪,把时间这个词分割了,什么意思?想不出。我印象里,她的题目都是好懂的,大白话,风景桃花灿烂行云流水行为艺术埋伏万箭穿心树树皆秋色软埋,要不直接人名地名琴断口闲聊宦子塌乌泥湖年谱武昌城言午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等。从这个题目我看不出题材。方方还说,这个小说跟以前的有些不一样。我心下嘀咕不会整个奇怪得我看不懂吧。我怕看看不懂的小说。方方的小说一向是好看的。直白的。直白有直白的力量。我也想不出,她说的不同会怎样不同。
拿到稿子,三万多字,我一口气读完。她一开场白,我就忘掉题目。人物前脚接后脚上场。每个人都有心事。有说得的,有说不得的。不知不觉,大家走到了一起。好像一把线索,挽了一个结。然后,再把结一点点解开。
这是一个破案的故事吗?破案不是重点,这案子破得一点儿也不费劲,全凭巧合。而所有的巧合,又产生于人物的一念之间。你看,杨桂花捡到零钱包,眼前并没看到丢包的人,她可以交到环卫所去,但她一嚷嚷,就有人答应,她就信了。李小莲是来超市找工作的,路过,听到这话,闪出一念,说是自己的,看到里面的钻石,就要改车票,坐夜车回家,不得不让老爹来接。丢了钻石的江美晴半夜气得睡不着给老公打电话诉苦,郭跳神正在开车,就撞了小莲的爹,这时候这一念产生了:他把老爹拉到了路中间。写到这里,读者要做些停顿了。这个一念太可怕了。这个情节也是这个作品最初的源头。我想作者看到这个案子时会想,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恶?如果是一念之差,为什么不是个善念,是个恶念?后来作者反复让小说人物说这个话:一念之差。作者是想探索一下,一念是怎样炼成的吧。“时于此间,玄机密布”。不过我觉得作者并不真的觉着有什么玄机。她思考的结果,借马卫强之口,明确说了出来:没有真的一念之差,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有的一念都是有长期的精神准备。不管这是恶念还是善念。
于是,我回想标题,《时于此间》,并不是把时间这个词分开,时是时,间是间,时是时机,间是空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中,一念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说到底,作者还是在探讨人性。
那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又读了两遍,如果一定要说不同的话,我感觉是一些写作习惯的微调。
方方小说主人公一向是很强大的,不是说人物是强人,而是说主角就是绝对主角。绝大多数笔墨都会在主角身上。不淋漓尽致不罢休。而这个小说,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个人物都很关键,缺一不可。找不到主角,于是读者的视角很多变,我们不得跟着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走。一个人一条线。
我读她的小说,一向是感觉被她拉着走的,她的风格是大气磅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我常常来不及想,只能听她说,她话是一定要讲透的,甚至还有好多的评论,但这个小说很有节制,理智大于情感。作者隐身掉了,不再多话,让人物自己表演。偶尔现了身,也是一闪而过,不那么显眼了。她的小说一向枝枝蔓蔓很多,这一次,枝蔓砍掉了不少,连地点都不太清晰,虽然我可以认定省城是武汉,因为有个江南派出所,这好像是我唯一找到的地标。
找出中心思想和分析写作技法都不是看小说最大的乐趣。我的乐趣在于在她的精心结构之下找到了作者埋伏的一二三个小道具。这个,每个认真的读者都会有心得,你好好看吧,好饭要自己吃才过瘾。
为了对比,我又读了一遍《风景》。再次被震撼。这篇小说成于1987年,整三十年了,其实小说写的人事大概终止于1985年。那一年的七月,我大学毕业。一天,从中南民院我父母家到水果湖毕办去办手续,那时没有民族大道,一条小水泥路,路的尽头有大片稻田。七月水稻成熟了,满目金黄。水果湖都是红砖的三层楼,梧桐树遮天蔽日。那时梧桐树还没有被砍头,自由生长,树荫无处不在。那时我还不认识七哥。按书里说的,他也在这里走着吧。也许我们碰到过?他应该是1957年生人,今年正好退休了。他还在这里吗?会在东湖宾馆开会吗,在东湖公园走湖吗,会在水一小门口等孙子放学吗?他会说,我这一生真值了,还是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重新选择?还是说,我不要来生,现在,这样子,就好?当年方方写了他的选择,让万千读者唏嘘不已,三十年后,方方还在为我们写这个城市的故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这个城市人心世道的变迁,想到这里,满心感动。我觉得她是当之无愧的城市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