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1930 发觞
上海摩登便是欧化,而其他地区则以效法上海为摩登。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亦有不同的品位所好。发端于辛亥革命的现代上流时尚,开启了百年以来的品位之门。
辛亥革命打响了中国民主与共和的第一炮,满清政府应声垮台,只是谁能否认它是一场并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然而,作为副产品的服饰变革,却从此深入人心而延续下去,清代延续几百年的服饰制度—“人分五等,衣分五色”,人们按照严格的身份、等级穿衣着色—被瓦解。
时装逐渐出现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穿西装的革命党与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带来了海外的新派奢华时尚。人们的生活形态,也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当年大上海的上流生活风尚,金碧辉煌的舞厅和爵士乐、浓荫蔽日的花园洋房和风姿绰约的美人儿,流线型汽车和西装革履的绅士至今仍为人向往不已。我们怀民国之旧,脑中依然会萦绕这些“不夜城”的升平之景。
欧化之风,在诘难中劲吹
辛亥革命后,“假洋鬼子”们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因为西服竟然逐渐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官服”。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服制,西装成为民国男性的半正式礼服,与长袍马褂一道,并行于民国初年的政治社交场合。
翻看老照片,1911年12月29日,南京临时大总统选举会,17省代表40余人,六成穿长袍马褂,四成穿西服;而1912年3月25日,内阁总理唐绍仪接收临时政府,孙中山率总统职员和唐绍仪合影,40余人绝大多数已穿上西服。即便后来孙中山创制中山装,甚至被列为公务员服装,但也未能撼动西服在人心中的地位。
“欧化”已不再是秘密,“摩登”一词也频繁见诸报端。有报纸认为,上海摩登便是欧化,而其他地区则以效法上海为摩登。有当年的小报作《摩登赋》曰:摩登为致病之媒介,摩登为败德之歧途。尽管遭此“诘难”,摩登于中国女性依然是不可逆转的心头之好。当年的摩登之谓,并非大众生活方式,它只“贡献”给少数富裕阶层,而中下层市民是无福消受的。因而可如此定义:摩登者,上流社会之时尚也。
上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的摩登还存有“中西合璧”的不伦不类之貌,穿西装者却在袖中藏着一个精致的水烟袋、喜庆寿宴上给人长揖跪拜,以至于遭人耻笑;穿旗袍的女子套上一件西式短大衣—这种短大衣,“西人谓之猴儿褂”;西方女性崇尚“露”,于是改良旗袍也“越穿越窄,越穿越短”,旁边的衩越开越高,接近腰际。《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一书称:上海某些所谓名人“所穿西服俨然十九世纪末叶之装束”,自己全然不知,还以为是摩登;沈从文也在小说 《阿丽思中国游记》中,讽刺上海的异域化倾向。
然而这些风言风语之辞,并不影响洋货的上市与流通。如果游走在当年上海的南京路,你会看到最新款式的劳斯莱斯、BVD内衣、HOUBIGANT(霍比格恩特)香水、FLORSHEIM(富乐绅)鞋,卡尔登、恩派亚、夏令配克、美琪、维多利亚等豪华影院正放映欧美影片。20年代末期,已领略到“曲线美”的中国美人儿行走在大街小巷。她们的衣服裁制得合身适体,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可谓十分性感。那时候“时兴剪发,以缎带扎起,或以珠宝翠石和鲜花编成发箍”,路上的她们可谓“云鬓花颜金步摇”,甚为惹人注目—甚至连女学生,也开始接受上海的摩登之风,小报于是连连发出悲叹。
摩登人物也出现在杂志封面上。1928年6月9日 《上海漫画》第8期封面画 《魔力》,描绘了一位当年的摩登女郎形象:短发,细眉,涂眼影,身着紧身西装,口吸香烟,戴着项链、耳环、手镯、戒指,指甲涂成银色;1930年5月17日第107期封面,一个爱打扮、烫发的摩登女郎用粉扑涂抹脸蛋,旁边则是一个口叼烟斗、穿着和她同样颜色衣服的“摩登先生”,正驾驶着一辆红色的英国Austin敞篷车;107期内页,也画有一个身穿洋装、脚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正在戏弄、挑逗男人。当时的奢侈风尚,于此可见一斑。
奢华风景演绎阶层文化
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奢侈风的衍变也往往伴随着畸形社会现象的出现。有当时的报纸刻画了一位打扮成摩登绅士的和尚:梳着分披的头发,搽着发光的司丹康,穿起漂亮的西装,蹬着很考究的革履,戴着手表,套着戒指,敷着雪白的膏霜,走到人面前,一阵奇香;谁都揣测着他们定是王孙公子,拥着摩登透顶的情侣,坐上风驰电掣的汽车,招摇过市,人人看了羡煞。
畸形至此,无怪乎文人们要批判。穆时英有名言为: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又在小说《黑牡丹》中借舞女的口说:“譬如我。我是在奢侈里生活着的,脱离了爵士乐,狐步舞,混合酒,秋季的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车,埃及烟我便成了没有灵魂的人。”虽为批判,却间接让我们目睹了一番当年的奢华风景。
20年代,交谊舞在上等华人和家境殷实的市民中流行,当时跳舞显然是奢侈行为,有报纸这样说道:“一跳而半月薪水去,再跳而一月薪水光,三跳而债台筑,四跳而生意歇,五跳而家破产,六跳而困水门汀。”跳舞的平民化,则要到三十年代中期以后。
上流社会的上流生活,于大众而言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也时时刺激人们的“上流嗅觉”。
二三十年代的《申报》,香烟、饮料、服饰、汽车、住宅等广告,无不充斥着“上等人”、“上等社会”、“上等人士”、“上等士女”、“上流社会”、“高雅人士”等词语,它们为大家虚拟了一个上流社会:吸着三五、吉士、美丽、双婴孩等牌子的香烟,喝着三桶、八卦、斧头等牌子的白兰地,开着罗斯罗朗斯、锵特兰、林肯等牌子的轿车,住着有白瓷浴缸的上等住宅,坐在有包间的影剧院里看好莱坞的电影、听梅兰芳唱戏。上流即意味着受人尊重,“老美女雪茄烟”的广告词即为:社会上之眼光,每重吸上品雪茄烟之人,以其必富有声势与资财也;老美女雪茄烟为市上各处雪茄之冠,故吸之者必备受社会之尊重。
上流社会之人,也有更深入的细分:同是穿着华丽的人,爱穿长袍的是有着传统文化情结的士绅,爱穿西装的是西化色彩浓厚的绅士;同是吸高等香烟的人,那些抽长城、联珠、双喜等牌子的,属于老成持重、事业有成的一群,爱抽吉士、三五、美丽等牌子的,则属于追逐时髦、有点颓废色彩的年轻人。这与当今风尚完全一样,同被冠以奢华、摩登、上流之称,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亦有不同的品位所好。发端于辛亥革命的现代上流时尚,开启了百年以来的品位之门。
上海摩登便是欧化,而其他地区则以效法上海为摩登。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亦有不同的品位所好。发端于辛亥革命的现代上流时尚,开启了百年以来的品位之门。
辛亥革命打响了中国民主与共和的第一炮,满清政府应声垮台,只是谁能否认它是一场并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然而,作为副产品的服饰变革,却从此深入人心而延续下去,清代延续几百年的服饰制度—“人分五等,衣分五色”,人们按照严格的身份、等级穿衣着色—被瓦解。
时装逐渐出现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穿西装的革命党与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带来了海外的新派奢华时尚。人们的生活形态,也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当年大上海的上流生活风尚,金碧辉煌的舞厅和爵士乐、浓荫蔽日的花园洋房和风姿绰约的美人儿,流线型汽车和西装革履的绅士至今仍为人向往不已。我们怀民国之旧,脑中依然会萦绕这些“不夜城”的升平之景。
欧化之风,在诘难中劲吹
辛亥革命后,“假洋鬼子”们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因为西服竟然逐渐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官服”。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服制,西装成为民国男性的半正式礼服,与长袍马褂一道,并行于民国初年的政治社交场合。
翻看老照片,1911年12月29日,南京临时大总统选举会,17省代表40余人,六成穿长袍马褂,四成穿西服;而1912年3月25日,内阁总理唐绍仪接收临时政府,孙中山率总统职员和唐绍仪合影,40余人绝大多数已穿上西服。即便后来孙中山创制中山装,甚至被列为公务员服装,但也未能撼动西服在人心中的地位。
“欧化”已不再是秘密,“摩登”一词也频繁见诸报端。有报纸认为,上海摩登便是欧化,而其他地区则以效法上海为摩登。有当年的小报作《摩登赋》曰:摩登为致病之媒介,摩登为败德之歧途。尽管遭此“诘难”,摩登于中国女性依然是不可逆转的心头之好。当年的摩登之谓,并非大众生活方式,它只“贡献”给少数富裕阶层,而中下层市民是无福消受的。因而可如此定义:摩登者,上流社会之时尚也。
上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的摩登还存有“中西合璧”的不伦不类之貌,穿西装者却在袖中藏着一个精致的水烟袋、喜庆寿宴上给人长揖跪拜,以至于遭人耻笑;穿旗袍的女子套上一件西式短大衣—这种短大衣,“西人谓之猴儿褂”;西方女性崇尚“露”,于是改良旗袍也“越穿越窄,越穿越短”,旁边的衩越开越高,接近腰际。《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一书称:上海某些所谓名人“所穿西服俨然十九世纪末叶之装束”,自己全然不知,还以为是摩登;沈从文也在小说 《阿丽思中国游记》中,讽刺上海的异域化倾向。
然而这些风言风语之辞,并不影响洋货的上市与流通。如果游走在当年上海的南京路,你会看到最新款式的劳斯莱斯、BVD内衣、HOUBIGANT(霍比格恩特)香水、FLORSHEIM(富乐绅)鞋,卡尔登、恩派亚、夏令配克、美琪、维多利亚等豪华影院正放映欧美影片。20年代末期,已领略到“曲线美”的中国美人儿行走在大街小巷。她们的衣服裁制得合身适体,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可谓十分性感。那时候“时兴剪发,以缎带扎起,或以珠宝翠石和鲜花编成发箍”,路上的她们可谓“云鬓花颜金步摇”,甚为惹人注目—甚至连女学生,也开始接受上海的摩登之风,小报于是连连发出悲叹。
摩登人物也出现在杂志封面上。1928年6月9日 《上海漫画》第8期封面画 《魔力》,描绘了一位当年的摩登女郎形象:短发,细眉,涂眼影,身着紧身西装,口吸香烟,戴着项链、耳环、手镯、戒指,指甲涂成银色;1930年5月17日第107期封面,一个爱打扮、烫发的摩登女郎用粉扑涂抹脸蛋,旁边则是一个口叼烟斗、穿着和她同样颜色衣服的“摩登先生”,正驾驶着一辆红色的英国Austin敞篷车;107期内页,也画有一个身穿洋装、脚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正在戏弄、挑逗男人。当时的奢侈风尚,于此可见一斑。
奢华风景演绎阶层文化
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奢侈风的衍变也往往伴随着畸形社会现象的出现。有当时的报纸刻画了一位打扮成摩登绅士的和尚:梳着分披的头发,搽着发光的司丹康,穿起漂亮的西装,蹬着很考究的革履,戴着手表,套着戒指,敷着雪白的膏霜,走到人面前,一阵奇香;谁都揣测着他们定是王孙公子,拥着摩登透顶的情侣,坐上风驰电掣的汽车,招摇过市,人人看了羡煞。
畸形至此,无怪乎文人们要批判。穆时英有名言为: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又在小说《黑牡丹》中借舞女的口说:“譬如我。我是在奢侈里生活着的,脱离了爵士乐,狐步舞,混合酒,秋季的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车,埃及烟我便成了没有灵魂的人。”虽为批判,却间接让我们目睹了一番当年的奢华风景。
20年代,交谊舞在上等华人和家境殷实的市民中流行,当时跳舞显然是奢侈行为,有报纸这样说道:“一跳而半月薪水去,再跳而一月薪水光,三跳而债台筑,四跳而生意歇,五跳而家破产,六跳而困水门汀。”跳舞的平民化,则要到三十年代中期以后。
上流社会的上流生活,于大众而言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也时时刺激人们的“上流嗅觉”。
二三十年代的《申报》,香烟、饮料、服饰、汽车、住宅等广告,无不充斥着“上等人”、“上等社会”、“上等人士”、“上等士女”、“上流社会”、“高雅人士”等词语,它们为大家虚拟了一个上流社会:吸着三五、吉士、美丽、双婴孩等牌子的香烟,喝着三桶、八卦、斧头等牌子的白兰地,开着罗斯罗朗斯、锵特兰、林肯等牌子的轿车,住着有白瓷浴缸的上等住宅,坐在有包间的影剧院里看好莱坞的电影、听梅兰芳唱戏。上流即意味着受人尊重,“老美女雪茄烟”的广告词即为:社会上之眼光,每重吸上品雪茄烟之人,以其必富有声势与资财也;老美女雪茄烟为市上各处雪茄之冠,故吸之者必备受社会之尊重。
上流社会之人,也有更深入的细分:同是穿着华丽的人,爱穿长袍的是有着传统文化情结的士绅,爱穿西装的是西化色彩浓厚的绅士;同是吸高等香烟的人,那些抽长城、联珠、双喜等牌子的,属于老成持重、事业有成的一群,爱抽吉士、三五、美丽等牌子的,则属于追逐时髦、有点颓废色彩的年轻人。这与当今风尚完全一样,同被冠以奢华、摩登、上流之称,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亦有不同的品位所好。发端于辛亥革命的现代上流时尚,开启了百年以来的品位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