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
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长期培育和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对脱贫县扶上马并送一程……四川各地用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指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学史力行的重点任务和生动实践,聚焦藏族、彝族等民族聚居区振兴发展开展专题研究,立足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支撑
金秋九月,碧空如洗,湛蓝的天空下,独特的藏羌民居、层林尽染的秀丽风光,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空气好、风景美,游人越来越多。国庆七天,民宿全订满了。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依托村寨美丽的生态环境与当地政府的支持,阿坝州马尔康市松岗镇直波村村民尔甲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经营民宿和餐饮,每月收入约3万元。
作为多民族大省,脱贫攻坚之后,四川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四川围绕“怎么巩固”“怎么拓展”“怎么推进”“怎么衔接”,组建由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项课题组,深入藏族和彝族聚居区原深度贫困县、经济发展较好和滞后县市等代表性地区,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村组“坝坝会”等形式与村民、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精准扶贫以来的变化、对乡村振兴的期待、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等8项核心问题,采取“立意抽样法”收集有效问卷504份。
在面向民族地区、脱贫地区等开门问计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出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4类21项重点任务,加强财政金融、土地资源、人才技术支持等政策保障,指导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专项政策文件23个、谋划出台14个,细化部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等一揽子办实事措施,推动民族地区全面振兴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目前,围绕产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办好民生实事,四川民族地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领办办实事项目5177个,已完成2703个。
打好项目发展“组合拳”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促进各族群众持续增收,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甘孜州全面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实施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争取资金3.56亿元,推动实施百公里川藏铁路配套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提升旅游沿线旅游服务保障能力为重点,计划投资3.5亿元,年内建成具备停车、加油、购物、如厕等服务功能的文旅驿站45个;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11县(市)115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惠及115个村3500户农牧民;实施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常年管护集体公益林2016.77万亩,通过“一卡通”足额兑现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助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阿坝州围绕“交通+”,建好农业产业路、农民增收路、农村品质路“三大路”,引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初步形成有条件的乡镇“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生態农牧产业格局,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群众出行更安全,农特产品销售更便利。“交通+产业”“交通+旅游”有机融合,盘活农业农村资源,拓宽农牧民增收路子。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充分发挥烟峰镇彝家新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作用,用好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系列特色活动,探索“党建+旅游”发展新模式。先后投入15万余元,全面升级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打造集民族新寨广场、民俗文化博物馆、碉楼、文化连廊等为一体的民族风情观光线。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县内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20余次1500余人。
让优美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把乡村建设成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四川民族地区通过示范打造民族风情型、红色农庄型、干净整洁型等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展现新姿态、新面貌、新风采。
探寻助农增收新路径
近日,凉山州德昌县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活动:用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直播间里,6名县外网络达人及2名县内本土网络达人对草莓干、腊肉、油坛肉等德昌特色农产品进行了直播带货。短短一个多小时,商品访问量突破3万余次,销售额达2万余元。
直播带货中的一员、德昌县本土孵化的网络达人王强感慨道:“以前只晓得种田,经过县上的培训,现在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带货,增加收入,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民族地区丰富的生态产品推广出去,培育出特色品牌,转化为经济效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民族地区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助推特色农牧产品销售,探寻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我们的牦牛吃的是中草药,住的是风景区,喝的是矿泉水。”9月26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联合省总工会举行的“长征路上的邮递小哥——哈弄夺机专场直播”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开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哈弄夺机幽默风趣地向全国网友推介索当茶、黑苦荞茶、牦牛肉干、牦牛奶粉等阿坝州优质农特产品,为家乡的农产品进城搭建“新时代的直通车”。据统计,直播共计1.5个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达30103人,共销售阿坝州农产品1008件,实现销售额42077.3元。
今年以来,阿坝州为解决特色农牧产品销售难问题,畅通道、搭平台、树品牌,线上线下并进,上半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0.57亿元,同比增长20%,举办阿坝州—成都市第七届农商对接活动,销售各类时令蔬菜、水果等共计4.5万吨,实现销售额9600余万元。 加强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路上,人才是基石。随着新一轮3.5万余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部到岗到位,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乡村能工巧匠等优秀人才参与其中,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引路人”队伍不断壮大。
为更好发挥“头雁效应”,甘孜州紧扣当前乡村一级“村干部专业知识欠缺”“产业发展技能缺陷”两大难题,先后组织近百名村干部到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铁牛村,成都市新津区天府农博创新中心、张河果园子共享农庄等点位,考察学习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和模式;邀请“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服务团对花椒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共深入丹巴县花椒主产区调研2场次,解决技术难题4个,举办专题讲座2场次,提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建议5条,开展技术培训100人次,发放彩印《花椒管理周年历》100余份。
凉山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凉山州通过实施放宽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学历、职称资格、招聘权限、购买服务等特殊政策,加大“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人才专项计划招引;开展“乡土人才素质提能工程”“双培工程”“凉山大讲堂”“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系列工程计划;用好“科技扶贫万里行”“博士服务团”等帮扶平台,推动近万名优秀专家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培训种植养殖户、农村专合组织、农技员等20万余人次。
国庆前夕,凉山州喜德县举办了两期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干部培训班,实现了全县260名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培训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的方式,授课内容既有形势研判、政策解读,也有案例分析、经验分享,还实地走访考察了西昌市西溪乡、海南乡,学习西昌先进经验模式。
“不可复制我们就借鉴,学以致用、因地制宜才能亮出自己的特色名片。”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说道。
筑牢防止返贫底线
“有了脱贫不脱帮扶政策,咱们脱贫户心里有了底。”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已脱贫的杨盛兵夫妇此前发生交通事故,花了7万余元治疗。除民政救助、社会捐助、行业处置,以及肇事驾驶人员赔偿外,自身仍需支付2.3万余元住院治疗费。本已脱贫的一家人,又笼罩在了返贫阴影下。了解并综合分析其家庭困难后,北川启动《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处置》,上门为杨盛兵送上了1万元的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基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像北川这样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调度机制,在四川民族地区已经全面铺开。
甘孜银保监分局立足群众需求,全面推进甘孜州特色“防贫保”保险,截至6月底,全州“防贫保”已覆盖除理塘县外其余17个县(市),为4.61万户脱贫户、贫困边缘户、易致贫户提供风险保障102.88亿元。
阿坝州乡村振兴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组织开展两轮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排查农户20.29万户,摸排“三类”监测户788户3490人。同时,组织开展因突发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重点专项排查,统筹整合民政、教育、医疗、水务、住建、统计等行业部门数据,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跟踪监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网络。
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四川省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減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定期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民族地区群众风险动态清零,筑牢了防止返贫底线。(责编/余娜)
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长期培育和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对脱贫县扶上马并送一程……四川各地用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指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学史力行的重点任务和生动实践,聚焦藏族、彝族等民族聚居区振兴发展开展专题研究,立足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支撑
金秋九月,碧空如洗,湛蓝的天空下,独特的藏羌民居、层林尽染的秀丽风光,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空气好、风景美,游人越来越多。国庆七天,民宿全订满了。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依托村寨美丽的生态环境与当地政府的支持,阿坝州马尔康市松岗镇直波村村民尔甲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经营民宿和餐饮,每月收入约3万元。
作为多民族大省,脱贫攻坚之后,四川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四川围绕“怎么巩固”“怎么拓展”“怎么推进”“怎么衔接”,组建由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项课题组,深入藏族和彝族聚居区原深度贫困县、经济发展较好和滞后县市等代表性地区,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村组“坝坝会”等形式与村民、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精准扶贫以来的变化、对乡村振兴的期待、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等8项核心问题,采取“立意抽样法”收集有效问卷504份。
在面向民族地区、脱贫地区等开门问计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出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4类21项重点任务,加强财政金融、土地资源、人才技术支持等政策保障,指导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专项政策文件23个、谋划出台14个,细化部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等一揽子办实事措施,推动民族地区全面振兴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目前,围绕产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办好民生实事,四川民族地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领办办实事项目5177个,已完成2703个。
打好项目发展“组合拳”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促进各族群众持续增收,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甘孜州全面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实施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争取资金3.56亿元,推动实施百公里川藏铁路配套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提升旅游沿线旅游服务保障能力为重点,计划投资3.5亿元,年内建成具备停车、加油、购物、如厕等服务功能的文旅驿站45个;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11县(市)115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惠及115个村3500户农牧民;实施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常年管护集体公益林2016.77万亩,通过“一卡通”足额兑现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助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阿坝州围绕“交通+”,建好农业产业路、农民增收路、农村品质路“三大路”,引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初步形成有条件的乡镇“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生態农牧产业格局,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群众出行更安全,农特产品销售更便利。“交通+产业”“交通+旅游”有机融合,盘活农业农村资源,拓宽农牧民增收路子。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充分发挥烟峰镇彝家新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作用,用好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系列特色活动,探索“党建+旅游”发展新模式。先后投入15万余元,全面升级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打造集民族新寨广场、民俗文化博物馆、碉楼、文化连廊等为一体的民族风情观光线。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县内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20余次1500余人。
让优美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把乡村建设成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四川民族地区通过示范打造民族风情型、红色农庄型、干净整洁型等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展现新姿态、新面貌、新风采。
探寻助农增收新路径
近日,凉山州德昌县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活动:用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直播间里,6名县外网络达人及2名县内本土网络达人对草莓干、腊肉、油坛肉等德昌特色农产品进行了直播带货。短短一个多小时,商品访问量突破3万余次,销售额达2万余元。
直播带货中的一员、德昌县本土孵化的网络达人王强感慨道:“以前只晓得种田,经过县上的培训,现在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带货,增加收入,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民族地区丰富的生态产品推广出去,培育出特色品牌,转化为经济效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民族地区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助推特色农牧产品销售,探寻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我们的牦牛吃的是中草药,住的是风景区,喝的是矿泉水。”9月26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联合省总工会举行的“长征路上的邮递小哥——哈弄夺机专场直播”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开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哈弄夺机幽默风趣地向全国网友推介索当茶、黑苦荞茶、牦牛肉干、牦牛奶粉等阿坝州优质农特产品,为家乡的农产品进城搭建“新时代的直通车”。据统计,直播共计1.5个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达30103人,共销售阿坝州农产品1008件,实现销售额42077.3元。
今年以来,阿坝州为解决特色农牧产品销售难问题,畅通道、搭平台、树品牌,线上线下并进,上半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0.57亿元,同比增长20%,举办阿坝州—成都市第七届农商对接活动,销售各类时令蔬菜、水果等共计4.5万吨,实现销售额9600余万元。 加强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路上,人才是基石。随着新一轮3.5万余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部到岗到位,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乡村能工巧匠等优秀人才参与其中,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引路人”队伍不断壮大。
为更好发挥“头雁效应”,甘孜州紧扣当前乡村一级“村干部专业知识欠缺”“产业发展技能缺陷”两大难题,先后组织近百名村干部到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铁牛村,成都市新津区天府农博创新中心、张河果园子共享农庄等点位,考察学习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和模式;邀请“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服务团对花椒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共深入丹巴县花椒主产区调研2场次,解决技术难题4个,举办专题讲座2场次,提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建议5条,开展技术培训100人次,发放彩印《花椒管理周年历》100余份。
凉山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凉山州通过实施放宽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学历、职称资格、招聘权限、购买服务等特殊政策,加大“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人才专项计划招引;开展“乡土人才素质提能工程”“双培工程”“凉山大讲堂”“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系列工程计划;用好“科技扶贫万里行”“博士服务团”等帮扶平台,推动近万名优秀专家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培训种植养殖户、农村专合组织、农技员等20万余人次。
国庆前夕,凉山州喜德县举办了两期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干部培训班,实现了全县260名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培训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的方式,授课内容既有形势研判、政策解读,也有案例分析、经验分享,还实地走访考察了西昌市西溪乡、海南乡,学习西昌先进经验模式。
“不可复制我们就借鉴,学以致用、因地制宜才能亮出自己的特色名片。”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说道。
筑牢防止返贫底线
“有了脱贫不脱帮扶政策,咱们脱贫户心里有了底。”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已脱贫的杨盛兵夫妇此前发生交通事故,花了7万余元治疗。除民政救助、社会捐助、行业处置,以及肇事驾驶人员赔偿外,自身仍需支付2.3万余元住院治疗费。本已脱贫的一家人,又笼罩在了返贫阴影下。了解并综合分析其家庭困难后,北川启动《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处置》,上门为杨盛兵送上了1万元的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基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像北川这样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调度机制,在四川民族地区已经全面铺开。
甘孜银保监分局立足群众需求,全面推进甘孜州特色“防贫保”保险,截至6月底,全州“防贫保”已覆盖除理塘县外其余17个县(市),为4.61万户脱贫户、贫困边缘户、易致贫户提供风险保障102.88亿元。
阿坝州乡村振兴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组织开展两轮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排查农户20.29万户,摸排“三类”监测户788户3490人。同时,组织开展因突发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重点专项排查,统筹整合民政、教育、医疗、水务、住建、统计等行业部门数据,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跟踪监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网络。
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四川省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減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定期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民族地区群众风险动态清零,筑牢了防止返贫底线。(责编/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