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台湾《传记文学》自1962年出版至今,已达36年。该刊以发表民国人物传记及有关史料为特色,出版后,风行多年,长盛不衰,被誉为“民国史长城”。由于该刊系刘绍唐以个人之力创办,因此又被称为“野史馆”。最近,该刊为适应电脑世纪的到来,特别发行光盘版,时间起自1962年6月,止于1998年6月,共收72卷433期杂志,15000篇文章,一亿余字。内容包括自传、评传、年谱、回忆录、名人日记、重要手迹、珍贵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传记文学》自1962年出版至今,已达36年。该刊以发表民国人物传记及有关史料为特色,出版后,风行多年,长盛不衰,被誉为“民国史长城”。由于该刊系刘绍唐以个人之力创办,因此又被称为“野史馆”。最近,该刊为适应电脑世纪的到来,特别发行光盘版,时间起自1962年6月,止于1998年6月,共收72卷433期杂志,15000篇文章,一亿余字。内容包括自传、评传、年谱、回忆录、名人日记、重要手迹、珍贵史料、史事研究等,附500余万字的检索资料库,共光盘11张。这样,学者通过检索软件,就可以方便地利用该杂志所蕴含的大量史料,虽大海捞针,而检索自如,所需资料,弹指即得,并可立即复印。1998年10月22日,该刊假座台湾师范大学举行光盘版发表会,与会者一致充分肯定该社的这一举措,认为它“为将来研究民国历史的人带来莫大的方便,真是功德无量”。(史 讯)
其他文献
自本刊1997年第4期报道邓小平一份珍贵手稿的发现以来,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人们不仅从邓小平留下的亲笔提纲中,更深人地了解到当代中国历史性变革的思想源头,而且也为这一珍贵文物的发掘故事所吸引。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再次走访了著名学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起草的组织者之一于光远先生,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有关邓小平这篇重要讲话形成的情况。 又意外找到邓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是表现五四文化精神的重要遗产之一。 对“五四”的再认识,首先就要打破既定观念。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先驱者,将任何问题,不管是宗教的、自然的、道德的,都要摆在理性的法庭上重新认识。如果不经过这个过程,不重新再认识、再评价那些已被自己接受的既定观念,就根本谈不到启蒙。这是我对“五四”进行反思、主张新启蒙的由来。今天不是简单地完全按着“五四”的道路走;“五四”未完成的任务应当继承
在毛泽东听夫划汇报的会上,潘梓年提出“重理轻文”的问题,毛泽东说:“理”还是要重的,“文”文也不要轻,概括为“重理不轻文”。 李真真(以下简称李):我想从中宣部与科学院关系的角度,请二位谈谈在中宣部科学处工作时对科学院历史的了解。 于光远(以下简称于):1966年以前我们在中宣部科学处工作了十多年,文革后重建中宣部时再没有科学处的建制。那段时间工作的情况,我们有责任向你们介绍。 中共中央宣传
目前已经有很多美国、英国的科学家都在讲,中国会出现科学复兴。大跃进时期我说过中国科学可以后来居上。从大历史长距离考察,这个话现在还有一定的价值。 刘振坤:(以下简称刘)想请您谈谈在科学院工作的经历。您是怎样调到科学院的? 杜润生:(以下简称杜)1953年,毛主席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我被调到北京。邓子恢任部长,叫我当秘书长,帮助他工作。毛主席交待我们的任务主要是按中央决议搞好农业互助合作
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离休干部张伯良: 《百年潮》的文章说真话说实话,使我明白了或弄清了很多历史真相和大是大非问题,因此,我虽高度近视,每期都要认真地读完全刊。从你们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冤假错案的重新回顾与反思,对一些被掩盖或歪曲了的历史真相的揭示与剖析,我由衷地感到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感到刘少奇、彭德怀等许多为党为人民而蒙冤受屈的英灵得到了慰藉。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党员,《百年
程中原记录整理 我和你(指张闻天夫人刘英同志)是在中央苏区才熟悉的,同闻天,我到莫斯科后就比较熟。他在重庆二女师教书的时候,同我的四哥杨闇公是朋友。他那时宣传新文化,提倡自由恋爱,是个才子。杨闇公支持他。四川军阀要把他驱逐出境时,他还在我家里住过十几天。李伯钊比我先到莫斯科。她在重庆二女师时,是张闻天的学生,对张闻天很佩服。我一去,她就向我介绍张闻天。由于有这些关系,我一到莫斯科就同闻天同志比较
刚到台北,住进中央研究院的学术活动中心。早上起来下楼吃饭,要了一份小米粥加豆包,我按照价目表伸手从兜里摸了40元台币递到柜台里面。只见那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舞动着两只裸露的细白胳膊的厨子,一面敏捷地接过钱丢进钱箱,一面从嘴里响亮地吐出两个字来:“细细!” “细细!?”乍到台北,多少还有点不适应,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眼见他转过头去笑容可掬地同后面的顾客打招呼,我急忙端起盘子溜到一边去了。 当然
因为爱看电影,我坐长途飞机最怕坐在离投影屏太远的位置上。前面隔着十几二十排人,又没有坡度和错位,屏幕又小,伸着脖子探头探脑,那滋味太难受了。早就听说在有些波音767客机上,每位旅客的眼前都有一部液晶显示的电视可看,却一直没碰上。这回从香港转乘华航的飞机,却意外地有了这番小小的享受。只是,从香港到台北总共不过一个多小时,根本不可能放电影,只好拿它看电视,真觉得有点奢侈过了头。 飞机升空后,我随便转
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在全世界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政治浪潮。 对斯大林专制统治的大胆揭露,本来是苏联人自己开始的。奇怪的是,中国直到实行改革开放之初,围绕着要不要取消天安门广场高高矗立着的斯大林的巨幅画像,最高领导层里还颇多犹豫和争论。结果,在世界共产党国家中,中国几乎是最后一个在公共场所摘掉斯大林画像,也差不多是最后一个停止公开为斯大林辩护的。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因为毛泽东。 与斯大林有过
《百年潮》1998年第四期的《刘大年忆郭沫若》一文,讲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建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一所请郭沫若兼所长,二所请陈寅恪任所长,三所请范文澜当所长。当时,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由北京大学副教授、陈寅恪的弟子汪篯南下敦请。不想汪、陈相见之后,陈寅恪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感激或感动,还提出了担任所长的苛刻条件:请毛、刘二公(即毛泽东、刘少奇)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