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在年近花甲时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
烽火连天,求学路多艰
1920年,陆元九出生于安徽滁州一个教员家庭,由于生日是农历元月九日,所以父亲为其取名“元九”。
1937年,陆元九参加高考,当时他填报的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央大学。时值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使上海交通大学开学成为泡影。此时,从南京迁往重庆的中央大学向陆元九发来开学录取通知书。在炮火中,陆元九逆江而上,经由湖北武汉、宜昌到达大后方重庆。
陆元九和他的同学作为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招收的首批本科生,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陆元九学习了发动机专业的必修课,自学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等课程,为日后深造打下坚实基础。毕业后,陆元九选择了留校任助教。
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考取了赴美公费留学生的资格。
身处异邦,归途何漫漫
1945年,陆元九到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被分配到航空系。一心想要“学点新东西”的陆元九,没有选择“驾轻就熟”的发动机相关专业,而是毅然申请了国际著名自动控制专家德雷伯教授的仪器学专业。
经过努力争取,陆元九成为德雷伯教授在这个新设仪器学专业的首位博士研究生,开始探索学科领域的前沿内容。
1949年,陆元九迎来了两桩喜事:一是获得博士学位,二是与留美硕士、安徽同乡王焕葆喜结良缘。获得博士学位后,29岁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在导师的科研小组中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这时,新生的祖国百废待兴。陆元九知道,到了自己为祖国贡献本领的时候了。他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进步组织,为回国作准备。
在美国已有孩子和固定工作的陆元九,为免受移民局的审问,办理了绿卡。拿到绿卡之后,美国政府又施压,让学校动员他“升级”为美国公民,但陆元九一直不为所动。
1954年,为了彻底扫清回国的障碍,陆元九离开实验室,到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进行民用科技研究。其间,他参与了多项先进科技项目的探索,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辆气垫式汽车的研制。事业的成功,并不能减弱陆元九的思乡情怀。
1955年底,邮局公告栏中的几行中国字让陆元九眼前一亮。公告大意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自愿回国的现在可以回去。归心似箭的陆元九立即作出回国的决定。
不过,即使有了协议,回国手续还是相当麻烦。中美没有建交,只有让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帮忙。几经周折,1956年,陆元九通过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开具的证明,订购了回国的船票。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经过23天的海上颠簸,终于回到了祖国,结束了11年的游子生活。
心系中华,才智献航天
回国后的陆元九带着惯性导航这一先进技术,准备大干一番。
当时,中国科学院正在筹建自动化所,国家分配在这方面有专长的陆元九到自动化所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参加筹建与惯性导航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
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陆元九都觉得快乐。不久,陆元九还请了在他之后归国的留美人员杨嘉墀、屠善澄一同到自动化所工作。陆元九对我国的自动化研究起了开拓性的作用。这期间,陆元九除进行工业生产自动化研究外,还主持了飞行器自动控制研究、稳定系统研究等,都取得了成果。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陆元九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和同事们的手中组装出来。
20世纪60年代初,陆元九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同时负责多项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期间,他还坚持撰写专著,把自己在陀螺、惯性导航方面的所学所用编撰成书。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主持开展了我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在长春,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也在他的主持下诞生。
在陆元九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
陆元九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评审会、研究生论文答辩等会议,一听到陆元九要参加,大家都格外紧张。
大家都知道,陸元九“个性倔,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这种严格来自对航天产品的负责,“我们的产品是要上天的,一定要保证质量。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是陆元九的夙愿。人们评价:陆院士注重人才培养,在航天专家里是出了名的。2009年,在陆元九九十华诞之际,他的学生们发来贺信写道:“尽管我们现在都已年过古稀,但我们多想再在教室里听您讲述各种‘原理’。”
如今,已至期颐之年的陆元九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余热。他在陀螺、惯性导航等领域求索奋进的铿锵足音,与我国航天领域的一曲曲凯歌交响共鸣。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国航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