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九:祖国是我永远的挚爱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在年近花甲时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

烽火连天,求学路多艰


  1920年,陆元九出生于安徽滁州一个教员家庭,由于生日是农历元月九日,所以父亲为其取名“元九”。
  1937年,陆元九参加高考,当时他填报的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央大学。时值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使上海交通大学开学成为泡影。此时,从南京迁往重庆的中央大学向陆元九发来开学录取通知书。在炮火中,陆元九逆江而上,经由湖北武汉、宜昌到达大后方重庆。
  陆元九和他的同学作为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招收的首批本科生,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陆元九学习了发动机专业的必修课,自学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等课程,为日后深造打下坚实基础。毕业后,陆元九选择了留校任助教。
  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考取了赴美公费留学生的资格。

身处异邦,归途何漫漫


  1945年,陆元九到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被分配到航空系。一心想要“学点新东西”的陆元九,没有选择“驾轻就熟”的发动机相关专业,而是毅然申请了国际著名自动控制专家德雷伯教授的仪器学专业。
  经过努力争取,陆元九成为德雷伯教授在这个新设仪器学专业的首位博士研究生,开始探索学科领域的前沿内容。
  1949年,陆元九迎来了两桩喜事:一是获得博士学位,二是与留美硕士、安徽同乡王焕葆喜结良缘。获得博士学位后,29岁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在导师的科研小组中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这时,新生的祖国百废待兴。陆元九知道,到了自己为祖国贡献本领的时候了。他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进步组织,为回国作准备。
  在美国已有孩子和固定工作的陆元九,为免受移民局的审问,办理了绿卡。拿到绿卡之后,美国政府又施压,让学校动员他“升级”为美国公民,但陆元九一直不为所动。
  1954年,为了彻底扫清回国的障碍,陆元九离开实验室,到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进行民用科技研究。其间,他参与了多项先进科技项目的探索,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辆气垫式汽车的研制。事业的成功,并不能减弱陆元九的思乡情怀。
  1955年底,邮局公告栏中的几行中国字让陆元九眼前一亮。公告大意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自愿回国的现在可以回去。归心似箭的陆元九立即作出回国的决定。
  不过,即使有了协议,回国手续还是相当麻烦。中美没有建交,只有让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帮忙。几经周折,1956年,陆元九通过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开具的证明,订购了回国的船票。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经过23天的海上颠簸,终于回到了祖国,结束了11年的游子生活。

心系中华,才智献航天


  回国后的陆元九带着惯性导航这一先进技术,准备大干一番。
  当时,中国科学院正在筹建自动化所,国家分配在这方面有专长的陆元九到自动化所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参加筹建与惯性导航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
  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陆元九都觉得快乐。不久,陆元九还请了在他之后归国的留美人员杨嘉墀、屠善澄一同到自动化所工作。陆元九对我国的自动化研究起了开拓性的作用。这期间,陆元九除进行工业生产自动化研究外,还主持了飞行器自动控制研究、稳定系统研究等,都取得了成果。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陆元九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和同事们的手中组装出来。
  20世纪60年代初,陆元九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同时负责多项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期间,他还坚持撰写专著,把自己在陀螺、惯性导航方面的所学所用编撰成书。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主持开展了我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在长春,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也在他的主持下诞生。
  在陆元九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
  陆元九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评审会、研究生论文答辩等会议,一听到陆元九要参加,大家都格外紧张。
  大家都知道,陸元九“个性倔,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这种严格来自对航天产品的负责,“我们的产品是要上天的,一定要保证质量。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是陆元九的夙愿。人们评价:陆院士注重人才培养,在航天专家里是出了名的。2009年,在陆元九九十华诞之际,他的学生们发来贺信写道:“尽管我们现在都已年过古稀,但我们多想再在教室里听您讲述各种‘原理’。”
  如今,已至期颐之年的陆元九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余热。他在陀螺、惯性导航等领域求索奋进的铿锵足音,与我国航天领域的一曲曲凯歌交响共鸣。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国航天报》)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腰果细蛾的抗虫性。结果表明,5个不同腰果品系的抗虫能力为HL2-21>GA63>DF2>HL2-13>FL30。HL2-21对腰果细蛾的抗虫能力最强,其蛾害指数为12.30%(抗),显著低于其他腰果品系。GA63也有较强的抗虫能力,其蛾害指数为21.80%(中抗),显著低于DF2、HL2-13和FL30。DF2和HL2-13的抗虫能力较弱,其蛾害
一百多年前,一本名叫《青年杂志》的刊物在上海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时局变化令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救中国,首先要进行思想革命。救亡图存的希望在青年,而青年的希望在先进的思想。《青年杂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中央档案馆收藏着这本难得一见的创刊号。这本杂志版面为16开,封面设计引进了西方美术和当时先进的印刷技术,格外醒目。  杂志封面的上半部为一张长方形图片:一
[摘要]从分析SCI的选刊和选用论文标准入手,论述如何利用科技查新机构的优势,做好SCI投稿服务,为科技人员开展论文翻译服务,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投稿期刊的选择进行检索查新,查找拟投期刊和投稿方向,提高投稿命中率,是拓展科技查新信息服务的新途径。  [关键词]科技查新;SCI;投稿;源期刊;外文翻译;影响因子;被引频次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
摘要: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农业害虫是关系到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一个特殊的昆虫类群,已经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本文从气候变暖对农业害虫的发生、为害以及与天敌间关系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了综述。温度升高导致农业害虫的发生区域扩张,发生期提前和延长,高温适生种群发生量增大;农业害虫的为害时期改变,为害程度加重,为害物种之间产生新的竞争关系;农业害虫与寄主植物、天敌之间的同步性发生改变,继而影
正在瓜地工作的吴明珠。新疆农科院  2021年5月27日上午,“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奶奶”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总阅读量超6亿次。这位奶奶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她还是袁隆平的同学。60多年来,她培育了30多个品种,为新疆及全国的甜瓜、西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我们现在能吃到的甜瓜、西瓜,很多品种都是她培育的。25岁志愿投身戈壁滩  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武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因为
品格引领人生,才智回报社会,梦想驱动未来。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留学》杂志作为留学行业一线的专业垂直媒体,发起了针对留学行业的摸底与探查活动。  近日,我们开启了西南区域探营之旅的第三站,探访以“小而美”著称的MetenPrepAcademy(MPA)。MetenPrepAcademy是一所很有特点的国际学校,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在这所学校中学生可以组建乐队,享受学校组织的毕业旅行,
我住院治疗血糖期间,邻床15号床是一个女病友,三十多岁的样子。  一天下午,来了一对老夫妇探望15床。老太太一进来就抹泪:“要不是听人说,还不知道你住院了。”  15床朝着老太太作了个“嘘”的手势:“妈,我没病,是蒙别人的。”  老太太一脸疑惑。  15床压低声音对老太太说:“妈,我是做了注射整形,有一小丁点感染,挂两天点滴就好了。我眼眶以前太凹,奔四的人了再凹就显老哦。您看我填充后年轻多啦,眼周
洛杉矶摄影师凯莉·维多利亚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个温暖的小故事。  在疫情初期,凯莉经历了人生变故,感到痛苦不堪。每天晚上,当街上没人时,她都会独自出门散步。  一天晚上,她在街区附近的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些东西,走近一看,是一个精灵花园。  花园边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  这个花园是一个4岁小女孩搭建的,在疫情隔离期间,她非常孤单,于是搭建了这个精灵花园,希望周围的人能开心一点。  看了纸条,其他人也许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年纪越大、地位越高,往往就越保守。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老师、领导,就如“唐僧”,基本上都会觉得年轻人都是“孙悟空”,想法太激进、不靠谱。但是,唐僧们往往又掌握着话语权,孙悟空们怎么办?  找到唐僧能听进去的理由  把我们的道理用领导层次的视角转换一个说法。  不管是长辈还是领导,之所以听不进去我们的意见,主要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领导能够明白员工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研制以来,历经几十年,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于2018年开启了中国导航的全球时代。可以说,它是大国重器、航天巨制。然而,人们很难想象,它是出自一支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团队之手。  在与卫星相伴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这些年轻“工匠”们把青春芳华融入祖国的航天事业,用热血与奋斗点亮宇宙、筑梦太空。一条凌晨4点发出的微信  2015年3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