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要淡化功利思想,还原语文的丰富多彩,紧扣文本,重视诵读,实实在在感知文本,淡化技能,真真切切接触语言,还原语言的美感,安安静静沉淀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文字的乐趣,文学的情趣,文化的意趣,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温暖。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重视诵读;学习感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很好地处理好这种关系,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那么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淡化功利思想,还原语文的丰富多彩,紧扣文本,还原语言的美感,让学生领略到文字的乐趣,文学的情趣,文化的意趣,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温暖。
一、重视诵读,实实在在感知文本
语文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汇聚了人类大量感知的综合性课程。语文的魅力是靠文字来还原体现的,而文字这种物质,不但有形状、读音、色彩、含义,更主要的是有个性。文本原是“死”的,只有通过读者的读才能“活”起来。而只有当阅读靠近灵魂的时候,文字才能获得一种质感。因此语文课的精髓就应是让学生与这些富有个性化与节奏感的语言有深入的接触,从而使本身只有符号化的语言在学生的学习中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离开了“读”,学生的收获就只能是有限的,不管你怎么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也不管你怎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这就如同基础不好的大厦,随时都有可能倒塌,不管它怎么漂亮,给人的好感总是有限的。
余映潮老师认为:“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美,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还它本来面目。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欣赏文本。
二、淡化技能,真真切切接触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语言”的中介进行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交往的过程。但语文课堂的技术因素慢慢开始流行:诵读的视频播放,文本的影像再现,情境画面展示和板书的随机点击,看似现代,实是疏离了师生对文本本身的感悟,残损了师生的语言体会能力和语言想象能力。有的公开课全然不顾文章的神和韵,只一味地借助于相似的音乐、画面来体现文章的情感、主旨或内涵,欲以花样技巧取胜。殊不知靠过分突出装饰性以吸引人的眼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彰显语文的魅力的。
有位年轻教师在分析《边城》翠翠的人物形象时,完全脱离文本,剪辑整合了《边城》里关于翠翠生活场景的视频,播放一段,要求学生概括一点,一节课上完,人物形象的概念内涵是被明确了,但学生几乎没有翻看教材,更别说“咬文嚼字”了,这还叫“语文课”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老老实实地关注文本,揣摩语言。技术因素仅起辅助阅读的作用,不应与语言联系在一起成为语文教学的对象,更不可在技术横行下遗忘接触语言。
三、学会感悟,安安静静沉淀思想
语文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解题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文化底蕴的传承;尤其是对心智已渐趋成熟的高中生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静思默想的精神气质。所以在阅读时,教师应尽量摈弃功利思想,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和文本对话,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作一番认真的思考,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达到“叩问、质疑、充实与延伸,以求与作者之心相沟通、交流、碰撞。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于会意,对话双方同时臻于一个新的境界”。但现在社会扎扎实实做事的人少了,急功近利的人多了,喧嚣浮躁的心态也影响到了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为了追求高分,教师在寻找语文学习的捷径,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要求语文教学盲目地向数理化看齐;而学生则跳进了题海,“不知有汉”。这完全远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语文就应该引导学生享受其中蕴涵的思想,帮助学生体验其丰富的情感,教育学生领略其精神的魅力。而语文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升华学生的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思想。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张弛有度地体现出语文清新而又不失厚重的人文内涵,从而让语文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增值,而更应是精神力量上的增值,并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态上的安宁。学生如果有了这种安宁心态的指引,阅读写作将不再是中学生以为的受苦受累之事,而是会将其看作是一种超越物质现实与技术分析的精神享受,而个体也会逐渐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靠拢。所以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语文的载体(文字),把握好我们的文本。
有多少学生喜欢那些曲折有致的故事,喜欢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却不喜欢语文课。这是因为当前语文教学紧跟高考“指挥棒”,将原本生动活泼,天地广阔,充满创新的语文教学公式化、标准化、模式化。“现在课堂上越来越难得一见学生为思想动容的情景了。”这是我们很多同事的抱怨。而以前学生对思想的领悟、接纳和神往的神情,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产生更多思想火花的动力,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引以为傲的资本。因为语文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层面的桥梁,是学生青春、人格成长河边上“生命的摆渡人”。可是这样的动力和资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疑惑:现在的学生与社会、与知识、与思想的接触面增大了,为什么思想悟力却降低了?这表明在功利主义教学思想引导下,我们的语文课赶时间,节奏快,只关注效率,几乎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我们的学生缺少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所以我们的学生缺乏对思想的感悟和感动,不可能提升人文精神气质。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着这样的理想: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领略汉语之美——诗意的文字、流畅的表达、高雅的情趣、深邃的思想。让学生和我们一道在实在而温暖的语文课堂中沉醉吧!
参考文献:
[1] 郭宏飞;赵斌;;浅谈课堂教学心理气氛[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娜;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法[N];学知报;2011年.
[3]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陈茵;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N];学知报;2011年.
[4] 李翻英;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重视诵读;学习感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很好地处理好这种关系,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那么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淡化功利思想,还原语文的丰富多彩,紧扣文本,还原语言的美感,让学生领略到文字的乐趣,文学的情趣,文化的意趣,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温暖。
一、重视诵读,实实在在感知文本
语文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汇聚了人类大量感知的综合性课程。语文的魅力是靠文字来还原体现的,而文字这种物质,不但有形状、读音、色彩、含义,更主要的是有个性。文本原是“死”的,只有通过读者的读才能“活”起来。而只有当阅读靠近灵魂的时候,文字才能获得一种质感。因此语文课的精髓就应是让学生与这些富有个性化与节奏感的语言有深入的接触,从而使本身只有符号化的语言在学生的学习中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离开了“读”,学生的收获就只能是有限的,不管你怎么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也不管你怎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这就如同基础不好的大厦,随时都有可能倒塌,不管它怎么漂亮,给人的好感总是有限的。
余映潮老师认为:“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美,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还它本来面目。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欣赏文本。
二、淡化技能,真真切切接触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语言”的中介进行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交往的过程。但语文课堂的技术因素慢慢开始流行:诵读的视频播放,文本的影像再现,情境画面展示和板书的随机点击,看似现代,实是疏离了师生对文本本身的感悟,残损了师生的语言体会能力和语言想象能力。有的公开课全然不顾文章的神和韵,只一味地借助于相似的音乐、画面来体现文章的情感、主旨或内涵,欲以花样技巧取胜。殊不知靠过分突出装饰性以吸引人的眼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彰显语文的魅力的。
有位年轻教师在分析《边城》翠翠的人物形象时,完全脱离文本,剪辑整合了《边城》里关于翠翠生活场景的视频,播放一段,要求学生概括一点,一节课上完,人物形象的概念内涵是被明确了,但学生几乎没有翻看教材,更别说“咬文嚼字”了,这还叫“语文课”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老老实实地关注文本,揣摩语言。技术因素仅起辅助阅读的作用,不应与语言联系在一起成为语文教学的对象,更不可在技术横行下遗忘接触语言。
三、学会感悟,安安静静沉淀思想
语文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解题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文化底蕴的传承;尤其是对心智已渐趋成熟的高中生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静思默想的精神气质。所以在阅读时,教师应尽量摈弃功利思想,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和文本对话,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作一番认真的思考,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达到“叩问、质疑、充实与延伸,以求与作者之心相沟通、交流、碰撞。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于会意,对话双方同时臻于一个新的境界”。但现在社会扎扎实实做事的人少了,急功近利的人多了,喧嚣浮躁的心态也影响到了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为了追求高分,教师在寻找语文学习的捷径,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要求语文教学盲目地向数理化看齐;而学生则跳进了题海,“不知有汉”。这完全远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语文就应该引导学生享受其中蕴涵的思想,帮助学生体验其丰富的情感,教育学生领略其精神的魅力。而语文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升华学生的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思想。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张弛有度地体现出语文清新而又不失厚重的人文内涵,从而让语文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增值,而更应是精神力量上的增值,并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态上的安宁。学生如果有了这种安宁心态的指引,阅读写作将不再是中学生以为的受苦受累之事,而是会将其看作是一种超越物质现实与技术分析的精神享受,而个体也会逐渐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靠拢。所以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语文的载体(文字),把握好我们的文本。
有多少学生喜欢那些曲折有致的故事,喜欢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却不喜欢语文课。这是因为当前语文教学紧跟高考“指挥棒”,将原本生动活泼,天地广阔,充满创新的语文教学公式化、标准化、模式化。“现在课堂上越来越难得一见学生为思想动容的情景了。”这是我们很多同事的抱怨。而以前学生对思想的领悟、接纳和神往的神情,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产生更多思想火花的动力,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引以为傲的资本。因为语文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层面的桥梁,是学生青春、人格成长河边上“生命的摆渡人”。可是这样的动力和资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疑惑:现在的学生与社会、与知识、与思想的接触面增大了,为什么思想悟力却降低了?这表明在功利主义教学思想引导下,我们的语文课赶时间,节奏快,只关注效率,几乎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我们的学生缺少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所以我们的学生缺乏对思想的感悟和感动,不可能提升人文精神气质。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着这样的理想: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领略汉语之美——诗意的文字、流畅的表达、高雅的情趣、深邃的思想。让学生和我们一道在实在而温暖的语文课堂中沉醉吧!
参考文献:
[1] 郭宏飞;赵斌;;浅谈课堂教学心理气氛[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娜;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法[N];学知报;2011年.
[3]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陈茵;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N];学知报;2011年.
[4] 李翻英;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