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兹生态社会主义实现路径评析

来源 :理论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兹主张从技术转变、经济理性批判、非工人的非阶级、劳工战略等方面,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条件、动力、主体、途径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的可能路径。通过揭示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架构,指出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高兹从生态保护的视角、生态政治的立场出发,根据人类社会的新实践,论证了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对传统社会主义进行了反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评,提出了真正的社会主义所实施的必然是生态理性,为我们从整体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空间。但是,高兹
其他文献
注重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密码.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是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关键枢纽,具有凝聚、动员、塑造社会
从本质上讲,风险表征实践不确定性的内涵,实践不确定性是认识新时代风险的逻辑起点。新时代面临的风险挑战关联着中国道路的现实发展,新时代风险治理关系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构成了新时代风险治理的实践基础。新时代风险治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鲜明的现实性特征。
现代国家治理与财政转型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要以加强提升国家财政能力为核心,把财政改革置于提升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与整体布局之中,形成国家治理与财政改革的良性互动。具体实现路径为着力加快财政支出改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高财政透明度、推进“大国财政”建设等。
庸俗社会主义正义观诉诸永恒正义原则批判资本主义,认为正义的实现主要是分配制度的改良而非消灭私有制的革命,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目的并非建立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形态,而是实现向小私有制的复归。马克思在批判庸俗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认为正义的性质不是源于抽象的永恒的正义观念,而是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现实生活的历史性规范;正义的主题不仅仅是财富和权利的分配,而是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合理化;正义的实现不是某种思辨正义观念的自我运动过程,而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变革现实的革命实践。
“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论点,自其确立之后,便使人们关于社会和历史的观念天翻地覆。阿尔都塞敏锐地捕捉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隐喻”,在“多元决定”的意义上阐释了基础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立足于再生产的观点,揭示了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问题。阿尔都塞认为,上层建筑中的法和国家的存在都有赖于国家机器的存在,国家机器保障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阿尔都塞所理解的“国家机器”,既包括通常的“镇压性国家机器”,还包括“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学说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禁毒工作的意见》中对严厉打击毒品资金交易与涉毒洗钱犯罪提出明确要求以来,各地公安禁毒部门更加重视相关工作的开展,但同时发现工作中存在打击效果不佳,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效率低等实践问题。域外禁毒工作开展较早的国家多将毒品犯罪收益分享给参与联合调查的各部门,作为预防、打击毒品犯罪与下游洗钱犯罪的资金支持,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毒品犯罪收益返还制度。这种做法可以为我国禁毒工作提供有益经验。
2020年是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之年。尽管疫情重创了线下的文化产业模式,但文化产业的基本逻辑和产业特性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真实接触型产业门类仍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部类。在新发展阶段,需要转变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理解文化产业的思维方式。说到底,内容创作依然是文化产业、创意经济、IP产业的起点和源头,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业最终要以内容价值收获消费者。因此,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应以文化内容生产为轴心,不断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体系意识。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建党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追求,把提升党和国家治理效能作为现实目标,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促进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实现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党着眼于建设强盛大党和现代化国家,强化政治监督,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权力配置和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必须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本质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发生的最含原创性、最富动力感的变化。我们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考察这一巨大变迁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现实中的根本性问题的认识有了更多的领悟。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的清醒,为了回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上留下的疑难,可以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对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三个具有历史到现实纵深的维度上,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视野中作进一步探讨和再认识。